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Man-Land-Money" Link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1
作者 Huilin Z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lf-circular development model of"land transfer-real estate development-land financeurban sprawl"in China.The endogenous power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insuffici...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lf-circular development model of"land transfer-real estate development-land financeurban sprawl"in China.The endogenous power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insufficient,the top-level design is not systematic enough,the departmental linkage mechanism is flawed,the local basic data is weak,and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technical operation.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mechanism in rur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man,land and money should be promoted in coordination,and a scientific monitoring system of urbanization degree should be established,so as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slow speed of"man urbanization"and make the new urbanization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land-money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decrease LINKAGE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Qinba Mountainous Area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2
作者 Siyu YOU Zhimin F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5期85-88,共4页
Tak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Qinba Mountainous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sh... Tak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Qinba Mountainous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t found the regular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changes in Qinba Mountains. It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exploration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and aim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Qinba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land relationship Qinba Mountainous Are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下载PDF
PRESENT STATUS AND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玉祥 李森 董光荣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9年第3期36-43,共8页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is a spacial zone in the south of Xizang, the types,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desertified lands have special features. The type, area,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i...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is a spacial zone in the south of Xizang, the types,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desertified lands have special features. The type, area,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are firstly analysed in detail by using latest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desertified land types and grades, the desertified lan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 and five types: fixed sand (dune) land, semi bare sand and gravel land, semi fixed sand (dune) land, base sand and gravel land, and shifting sand (dune) land. The desertified lands in the basi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wide valley floor and tributary junction area.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desertification are fragile eco environment,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and over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he man made factors leading to desertification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are over cutting and over grazing, dominated by over graz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land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CAUSE man made factor
下载PDF
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land resource security
4
作者 Bao Haijun 《Ecological Economy》 2008年第2期236-242,共7页
This paper proh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ividual benefits, benefits of the country. common benefits of all humans in land use and land resource security. The following balanced land use model is proposed: the... This paper proh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ividual benefits, benefits of the country. common benefits of all humans in land use and land resource security. The following balanced land use model is proposed: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wo main bodies of land ecological system, constitutes the mechanism of land resources security; The feedback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basis for the land resources security and the core 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established for the benefit equilibrium in land use. The conflicts in land use stem from the rarity of land resource and the solution to those conflicts in harmony helps land resource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 and nature land use land resource land resource security
下载PDF
China's First Manned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
5
《Aerospace China》 2012年第2期19-19,共1页
At 18:37 on June 16,the Shenzhou 9 manned spaceship, with its crew of three,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on top of an upgraded LM-2F rocket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commencing the manned rendezvous and do... At 18:37 on June 16,the Shenzhou 9 manned spaceship, with its crew of three,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on top of an upgraded LM-2F rocket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commencing the manned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 with Tiangong 1. They spent over a week living and working on the Tiangong 1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ED orbit MISSION SPENT ROCKET launch landING manual BREAKTHROUGH completed
下载PDF
无人经济趋势下的未来城市空间创新与规划应对
6
作者 许闻博 王兴平 王乙喆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聚焦无人化趋势下的城市新型人地关系,结合无人化趋势带来的业态创新和就业模式变化,推演未来可能出现的无人化场景及其对规划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由此得出如下新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设想:在无人化趋势下,以人定地的空间规模预测方... 聚焦无人化趋势下的城市新型人地关系,结合无人化趋势带来的业态创新和就业模式变化,推演未来可能出现的无人化场景及其对规划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由此得出如下新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设想:在无人化趋势下,以人定地的空间规模预测方式的适用性会降低,需要在系统考虑机器换人对各类用地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城镇空间发展规模;无人化生产和劳动力替代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现有的产城空间格局,未来需要加强对无人化产业空间的学术研究和规划技术研究;未来城市会出现大量“人—机”共存交互的空间场景并产生相应的治理难题,急需从时空行为活动导控方面探索提升建成空间利用效率的规划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经济 未来城市 人地关系 空间创新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关中盆地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研究
7
作者 张俊辉 周雄辉 +9 位作者 辛怡华 王颢 吴博闻 刘鑫 关运玖 张健 王亚欣 张翀 刘滨 康秀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9-1079,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水沟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时间为全新世中期5 530~4 300 a B.P.的气候适宜期,其文化发展处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转换的过渡阶段。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提取影响水沟遗迹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和距水源距离因子,构建指数模型,分析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古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900~960 m,坡度小于6°,坡向朝南,距水源距离小于200 m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西部 新石器时期 水沟遗址 环境适宜性 人地关系
下载PDF
乡村秩序的空间基础:一个人地关系的分析框架
8
作者 杜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村落空间不仅是村庄社会关系运作的背景,而且定义了乡村秩序再生产的底层架构。人地关系是村落空间的基础,且在农民土地利用实践中推动村落空间的功能分化,并逐渐形成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化与融合、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化与互通... 村落空间不仅是村庄社会关系运作的背景,而且定义了乡村秩序再生产的底层架构。人地关系是村落空间的基础,且在农民土地利用实践中推动村落空间的功能分化,并逐渐形成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化与融合、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化与互通。村落空间兼有自然底色与社会面向,集体土地制度调控维系了村落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城市化进程推动村落空间转型,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离、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断裂可能导致村落空间的秩序紊乱。为此,须将人地关系纳入集体土地制度调控,在农民流动的社会场景中建构富有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村落空间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间 乡村秩序 人地关系 城市化 集体制度
下载PDF
税内税外:清代前期的地丁原额与实际税负
9
作者 陈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1,共21页
清代前期的地丁(田赋)“原额”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它既涉及作为定税基础的亩制、折亩、税率,也直接与清初沿袭的“万历则例”关联。清初沿袭的田赋征收标准是万历四十八年的定例,但在田赋征收货币化的进程中,清初所定的本色折银额过... 清代前期的地丁(田赋)“原额”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它既涉及作为定税基础的亩制、折亩、税率,也直接与清初沿袭的“万历则例”关联。清初沿袭的田赋征收标准是万历四十八年的定例,但在田赋征收货币化的进程中,清初所定的本色折银额过高,事实上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是清初田赋税额高出明代万历年间税额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在地丁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银两与铜钱的折算,影响着纳税者和地方政府的实际利益。丁银摊入地亩,从总体上实现了“地丁”的合一,丁银征收标准以及丁银的摊入地亩或未摊入地亩,同样错综复杂。在地丁“原额”之外,预征、加征与差徭银的摊征,也反映出纳税、承差者的实际负担较为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丁(田赋) 原额 摊丁入地 税负 清代前期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脱域区隔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振中 曾俊豪 张成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8,共8页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乡土生成的特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人己联通对自身价值澄明的秉性。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化分、社会局内外主体的利益博弈、多元价值的冲突等使得乡村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人本空心化、职业角色边界泛化、职业价值迷失。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合乎乡土规律的人地互动出发,在递进实现人地厘合、人际协和、人己澄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 人地互动 人地厘合 人际协和 人己澄明
下载PDF
人地共生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关系及模拟预测研究——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薇薇 胡宝清 张礼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3-591,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基于修正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民生福祉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 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基于修正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民生福祉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ESV降低,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特征;民生福祉达到高水平;ESV与民生福祉的耦合协调性增强,空间分布与ESV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一致;2025—2035年ESV呈降低趋势,民生福祉、二者耦合协调性均增强,但需采取措施应对ESV降低的风险。提出了落实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占补调整,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和引导资本将生态价值充分转化为经济、文化价值等建议,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与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共生 ESV 民生福祉 预测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
下载PDF
“自然-人文”融合视角下的西南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整合
12
作者 李政旸 王玉宽 +1 位作者 逯亚峰 邓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5-1836,共12页
【目的】采用“自然-人文”融合的视角,结合人文要素界定小流域划分阈值,强化小流域划分研究的人文特征,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山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区划方案支持。【方法】根据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和人文属性因素,... 【目的】采用“自然-人文”融合的视角,结合人文要素界定小流域划分阈值,强化小流域划分研究的人文特征,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山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区划方案支持。【方法】根据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和人文属性因素,利用流域面积法结合均值变点法及边界重叠度概念,以我国西南山区为例,对研究区内6个流域试验区进行小流域划分阈值测算,在得到最佳阈值的基础上,对西南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并整合划分结果,分析、整合结果的数量与空间特征,提出一种山区小流域划分的融合方法。【结果】①西南山区小流域划分的最佳阈值为30.00 km^(2);②西南山区小流域数量为16075个,面积范围为25.07~431.82 km^(2);③从面积来看,小于50.00 km^(2)的小流域为8702个,占比54.13%,介于50.00~100.00 km^(2)的小流域为5358个,占比33.33%,大于100.00 km^(2)的小流域为2015个,占比12.53%,基本符合当前水利部要求。【结论】通过西南山区实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整合方法在结果上能体现小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属性特征,较好符合当前山区组织单元管理的需要,可为山区小流域区划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划分阈值 西南山区 山区区划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土地合作社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研究——基于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
13
作者 尹奇 王启龙 +1 位作者 戴小文 刘云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7,共13页
基于两阶段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农户、地方政府、土地合作社四个主体在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背景下的行为选择和收益变化,并开展数值仿真与演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合作社的成立通过提升利益主体收益、形成三方共生局面,促进绿... 基于两阶段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农户、地方政府、土地合作社四个主体在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背景下的行为选择和收益变化,并开展数值仿真与演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合作社的成立通过提升利益主体收益、形成三方共生局面,促进绿色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采用,并使得演化稳定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情景的概率增加;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成本、收入提升程度对土地合作社行为选择的影响更大;企业展现出较为稳定的参与意愿,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对初始投入、政绩与声誉提升程度、上级政府惩罚力度等三个因素更为敏感。据此,建议企业大力开展创新研发工作以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土地合作社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同时成立公关部门,增强自身的议价与谈判能力;地方政府引导土地合作社、企业在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下自主开展市场交易,减少不必要的监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合作社 绿色农业技术 两阶段演化博弈 三方共生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探赜
14
作者 窦立春 刘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依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何以必要”、何以“生态”“、何种”生态以及“有何世界意义”,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具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依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何以必要”、何以“生态”“、何种”生态以及“有何世界意义”,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具体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深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物质实践与精神家园建构的必然选择。从生态学科学知识和生态系统特质的一般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内蕴生态价值观,而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基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中国方案,从理论到实践皆具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世界观 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成都市耕地生态保护的回顾与启示
15
作者 彭丽容 唐仪萱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1,共6页
成都市在耕地生态保护中一直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保护理念,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完整的耕地生态调查监测与评价预警体系,倡导提升耕地生态功能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有效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全社... 成都市在耕地生态保护中一直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保护理念,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完整的耕地生态调查监测与评价预警体系,倡导提升耕地生态功能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有效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全社会共同保护机制来实现耕地的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成都市耕地生态保护,需要继续推进“顺应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的传播,构筑“和谐共生”的共赢保护路径和整体保护模式来加强耕地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共生 耕地生态保护 回顾与启示
下载PDF
国土空间管控困境与逻辑重构——基于人地耦合理论的演绎与分析
16
作者 翟端强 卓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50,共15页
平衡国土空间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等多元价值属性是下一阶段国土空间管控变革的要求。在解析国土空间管控制度基础上,指出高度依赖工具理性是当前国土空间管控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为应对空间管控品质化转型的需求,基于人地耦合理论从... 平衡国土空间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等多元价值属性是下一阶段国土空间管控变革的要求。在解析国土空间管控制度基础上,指出高度依赖工具理性是当前国土空间管控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为应对空间管控品质化转型的需求,基于人地耦合理论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3个层面重构国土空间管控逻辑。在本体论方面,阐述了人地耦合理论基本概念、内容类型、研究范式等内容;在认识论方面,基于人地耦合理论重构国土空间管控思路、方法、规则,提出未来管控逻辑应转向对国土空间多样价值理性的求同与纠偏;在方法论方面,从问题认知、思路完善、方法创新、规则补充4个层面提出人地耦合理论在国土空间管控中的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管控 空间冲突 人地耦合理论 逻辑重构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区域内生态脆弱性分析
17
作者 李佳 赵光影 +1 位作者 闫梦云 张璐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78-81,共4页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相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我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对现有生态脆弱性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包括模型模拟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及研究内容等进行归...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相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我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对现有生态脆弱性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包括模型模拟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及研究内容等进行归纳总结,为厘清典型区域内生态脆弱性动态演变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提供参考。在当前生态脆弱性的研究中,暂存在理论基础、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待进一步完善,研究区域有待进一步扩展等情况。加强对生态脆弱性研究的探讨,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和内容,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人地关系 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18
作者 李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8,125,共11页
生态集体主义是在反对西方社会长期坚持的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承续传统集体主义的精髓,又克服以往集体主义视野中只有“人”没有“自然”的弊端,进而生成的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价值观念,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 生态集体主义是在反对西方社会长期坚持的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承续传统集体主义的精髓,又克服以往集体主义视野中只有“人”没有“自然”的弊端,进而生成的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价值观念,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生态集体主义的价值内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深度契合。这有力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何以可能。因此,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不断深化生态集体主义的现实表达,保持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张力,坚持以整体论为本位的生存性关怀,践行“理性生态人”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集体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及其伦理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
19
作者 靳媛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列斐伏尔将空间生产理解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统一,即空间三元辩证法。在空间三元辩证法视域下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大致经历了农业社会的朴素单一和谐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以及工业社会抽象多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 列斐伏尔将空间生产理解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统一,即空间三元辩证法。在空间三元辩证法视域下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大致经历了农业社会的朴素单一和谐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以及工业社会抽象多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目前正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是人的感性生存论的表达,其中,感性生活空间是根基,营造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最终目的,自然与人的感性生存空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意味着人的生成和自然自身都发生了深刻革命:消解了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关系,真正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共在,转向实践生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生产理论 空间三元辩证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共同富裕导向下推进农村生态幸福的现存问题及路径选择
20
作者 程宇航 王宏斌 王宝华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推进生态幸福与共同富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地”,具有丰厚的“生态幸福”基底,但存在着人居环境问题、农民主体地位虚置、农村生态... 推进生态幸福与共同富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地”,具有丰厚的“生态幸福”基底,但存在着人居环境问题、农民主体地位虚置、农村生态文化式微、生态发展失衡等方面的现实梗阻。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以生态共富为导引,夯实农村生态幸福的物质基础;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筑牢农村生态幸福的环境基底;以赋能农民主体能力为依托,激发农村生态幸福的内生动力;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农村生态幸福的精神支撑的建议,以便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民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 生态幸福 人民至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