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胞物与——对人的类本质关系的思考
1
作者 李隆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6,共5页
生产作为运用知识的活动这一点昭示了人类关系的本质。由于知识是达于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内在性质的信息,所以,运用知识进行生产就是在按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建立相互关系。显然,这是人类关系所独具的形式;由此建立起... 生产作为运用知识的活动这一点昭示了人类关系的本质。由于知识是达于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内在性质的信息,所以,运用知识进行生产就是在按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建立相互关系。显然,这是人类关系所独具的形式;由此建立起来的关系必定具有和谐的品质。而这种关系乃是人类的本质关系。借用北宋张载的说法,可以称之为“民胞物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本质关系 “民胞物与”
下载PDF
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起
2
作者 刘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1,共5页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只是提供了如何认识人的本质的方法,而不是对人的本质下定义;只是说明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而并不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人的本质"其实指的是人的能力,它...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只是提供了如何认识人的本质的方法,而不是对人的本质下定义;只是说明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而并不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人的本质"其实指的是人的能力,它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单个人能力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一切人的能力发展程度,又以前代人在这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为基础。把自由自觉的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这与把人的现实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矛盾,这里所强调的是实践对人的能力形成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而不是否定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个性 能力 人性 类本质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对马克思人学何以可能的思考
3
作者 洪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实践 社会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青年本质属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 被引量:2
4
作者 向荣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4,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正确认识、聚焦和把握青年的本质属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思想助推。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核心思想,厘清青年本质与人的本质二者彼此间的关联,探索青年本质属性的本体蕴涵,从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三方面...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正确认识、聚焦和把握青年的本质属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思想助推。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核心思想,厘清青年本质与人的本质二者彼此间的关联,探索青年本质属性的本体蕴涵,从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三方面把握青年本质的内蕴属性及其外在展现,有助于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理论 青年本质
下载PDF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
作者 刘利民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9-31,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 社会关系 个性
下载PDF
浅析异化劳动与人的价值贬值——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
作者 胡颖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1-63,共3页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于人本身的意义,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价值由人的本质决定,即由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只有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活...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于人本身的意义,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价值由人的本质决定,即由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只有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才能达到对主体性的自我确证,进而实现其价值。在私有制和强制性社会分工条件下,异化劳动必然导致人的价值贬值,从而沦为工具。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最终消除异化,实现人的价值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人的价值 价值复归
下载PDF
近代中国宪法史上的两院制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聂鑫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9,共13页
国会两院制是近代中国宪法史上一个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国会两院的权力关系与单一制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而由两院的对立所造成的国会运作失灵,还给总统权力的扩张制造了可乘之机,甚至可能造成政体形式由议会制转... 国会两院制是近代中国宪法史上一个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国会两院的权力关系与单一制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而由两院的对立所造成的国会运作失灵,还给总统权力的扩张制造了可乘之机,甚至可能造成政体形式由议会制转向总统制。近代中国的国会体制经历了辛亥革命之初参议院一院制、民国北京政府前十年对称式两院制、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下的非对称式两院制、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院一院制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下的"一个半议院"体制等多个阶段。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制宪者能够在参众两院于政治实践中尚未发生严重对立的情况下,摈弃对称式两院制;进而在中西结合的五权宪法新范式下,设计出类似阿克曼所谓"一个半议院"的模式;并且在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半议院"的模式兼容了联邦制的因子。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式两院制 一个半议院 联邦主义 代议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