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前期南满地区中共党组织建设探究
1
作者 黄进华 孙立焕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满地区中共党组织勇担领导南满抗战的重任,从四个方面展开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员队伍,强化无产阶级基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优化领导方式;将组织工作重点转向汉族工农群众,促进党内团结;多管齐下,提高党员政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满地区中共党组织勇担领导南满抗战的重任,从四个方面展开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员队伍,强化无产阶级基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优化领导方式;将组织工作重点转向汉族工农群众,促进党内团结;多管齐下,提高党员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建设,南满地区中共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积极发动广大群众抗日,促进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将南满抗日斗争推向高潮。南满地区党的组织建设是中共党建史、组织史上的重要一环,对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具有多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组织建设 南满地区 抗战前期
下载PDF
清入关前对蒙藏地区的经略--以藏传佛教为线索
2
作者 张豫北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59,77,共5页
清朝建立后,逐渐确立了支持格鲁派以安蒙藏的策略,这一方略的孕育可谓始于后金时期。自后金时期始,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任统治者以藏传佛教为纽带,逐步建立并深化与蒙藏地区的联系,进而争取到蒙藏地区势力支持,促进了清朝建立。对清入关... 清朝建立后,逐渐确立了支持格鲁派以安蒙藏的策略,这一方略的孕育可谓始于后金时期。自后金时期始,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任统治者以藏传佛教为纽带,逐步建立并深化与蒙藏地区的联系,进而争取到蒙藏地区势力支持,促进了清朝建立。对清入关前两位统治者运用藏传佛教与蒙藏地区建立、深化关系之过程进行分析,可说明藏传佛教在其中发挥着联系三方的纽带作用,亦可进一步了解此过程中满、蒙、藏三方各自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满蒙关系 满藏关系
下载PDF
Pneumonic Plagues,Environmental Changes,and the International Fur Trade:The Retreat of Tarbagan Marmots from Northwest Manchuria,1900s-30s
3
作者 Yubin She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9年第3期291-322,共32页
Inspired by recent environmental historical studies on animal extinctions and human-animal relations,this paper shifts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the plague-centered narrative of the great Pneumonic Plague Epidemics(191... Inspired by recent environmental historical studies on animal extinctions and human-animal relations,this paper shifts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the plague-centered narrative of the great Pneumonic Plague Epidemics(1910—11)to the fate of the plague host animals,Tarbagan marmots(Marmota sibirica>,and examines their ncar-extinction in Northwest Manchuria(Hulunbuir)from the 1900s to 1930s.Focusing on changing images of Tarbagan marmots from“inexpensive,”“sacred,”and“beneficial”in the pre-modem period to“valuable,”“dangerous,”and“noxious”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it argues that three interrelated factors:the international fur trade,pneumonic plagues,and environment changes together resulted in the“retreat of the marmots.”It also]uses this case study t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larger historical changes that occurred by contextualizing them in terms of human-marmot relations in Manchuria,China and bey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churia MARMOTS plagues FUR TRADE environmental changes
原文传递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cottish Missionaries in Manchuria (1866-1931)
4
作者 王薇 《World History Studies》 2019年第2期23-47,共25页
In less than fi fty years since 1866,the Scottish missionaries made tens of thousands of Presbyterian converts and established eight churches in Manchuria.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Scottish mission was the miss... In less than fi fty years since 1866,the Scottish missionaries made tens of thousands of Presbyterian converts and established eight churches in Manchuria.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Scottish mission was the missionaries’skill in adapting to the incredibly complicated social,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Manchuria.Their educational mission served as a niche for the Scottish missionarie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Their medical mission and involvement in the famine and plague relief not only increased their popularity among the people but also helped them to establish contacts with the upper classes and power holders,including the Chinese,Russian and Japanese.John Ross,the pioneering Scottish missionary,found common ground between Ch ristianity and Confucianism,and between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moral values.Al though Ross had a strong belief in the ability of Chinese people,with the purpose of“making Confucianism the handmaid of Christianity”,his enquiry into Confucianism was tinged with cultural superiority and practic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ttish Presbyterian MISSIONARY CHRISTIANITY manchuria
原文传递
From Manchuria to Egypt: Soybean’s Global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5
作者 Shuang Wen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2019年第2期176-194,共19页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Japanese and British empires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facilitated the soybean’s migration out of Manchuria.When the two empires turned from collaborators to competito...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Japanese and British empires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facilitated the soybean’s migration out of Manchuria.When the two empires turned from collaborators to competitors prior to and during WWII however,the British Empire was forced to experiment with soybean cultivation in Egypt on its ow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its vegetable oil crushing industry to make soap and detergent amongst other things.This article is not simply about the production and trade of soybean,but more importantly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odity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trade,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utside its original zone of cultivation.Although soybeans provide significantly more protein per acre than most other uses of land,in Egypt the plant was classified as an inedible oilseed,such as cotton seeds,rather than an edible grain that can also produce oil,such as maize.As a result of such classification,the soybean was perceived as an industrial raw material,rather than a food item.Consequently,the simple foo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at wa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oybean as a human food in Manchuria did not embark on the journey to Egypt.During this process of global migration,the soybean was transformed from a human food item in Manchuria mainly consumed for its protein content to an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in Egypt mainly utilized for its oil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YPT manchuria SOYBEAN 20th century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6
作者 亚吉 于海志 尹力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7-71,共5页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紧跟时代步伐,紧紧跟随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巨大影响。满洲里是自治区率先开展中俄边境旅游业务的口岸城市,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满洲里市在“一带一路”...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紧跟时代步伐,紧紧跟随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巨大影响。满洲里是自治区率先开展中俄边境旅游业务的口岸城市,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满洲里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中俄边境旅游发展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其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旅游人才匮乏,从而使得其在发展边境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本文通过对当下边境旅游相关政策及基本内容的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结合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对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旅游发展对策,可以为满洲里及我国其他地区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满洲里 中俄边境 旅游发展
下载PDF
伪满时期汉医学院研究
7
作者 李磊 刘培达 +1 位作者 邹蕴彤 史海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92-496,共5页
伪满汉医学院是伪满洲中央汉医会成立后,东北沦陷区中医界有识之士在夹缝中传承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人才、服务普通民众医疗健康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医发展后继有人的治本之策。伪满洲中央汉医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 伪满汉医学院是伪满洲中央汉医会成立后,东北沦陷区中医界有识之士在夹缝中传承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人才、服务普通民众医疗健康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医发展后继有人的治本之策。伪满洲中央汉医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成立了“汉医学院创设准备委员会”,制定了《汉医学院创设要纲》,开展了办学经费的筹集募捐工作,动员全东北中医师捐资助学。但“汉医学院”命运多舛,并没有得到伪满当局的批准,胎死腹中。东北中医有识之士的办学兴校、培养人才的努力,为东北中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汉医学院” “满洲中央汉医学讲习所” 中医教育史
下载PDF
清初满洲社会所见汉籍与文化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9-60,共12页
明末清初的女真社会包容多元文化,尤其极为重视汉文化,为治理政权和教育子弟广泛搜集各种典籍,诸如儒家经典、兵家圣典、佛典等。皇太极继位以后颁布了八旗子弟必须接受教育的法令,但官员对子弟的教育极为消极。为了彻底改变教育现状,... 明末清初的女真社会包容多元文化,尤其极为重视汉文化,为治理政权和教育子弟广泛搜集各种典籍,诸如儒家经典、兵家圣典、佛典等。皇太极继位以后颁布了八旗子弟必须接受教育的法令,但官员对子弟的教育极为消极。为了彻底改变教育现状,臣下相继奏言要求整顿师资力量。随着后金势力范围的扩大和人才的充实,新文化势力进而承担了多元文化知识的传授。清朝入关前在满洲社会极力推行的文化政策,无疑是有清一代政权长久稳定发展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社会 汉文典籍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岭南地域文化影响下满洲窗的发展与应用
9
作者 霍佳凌 管雪松 《家具》 2023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探究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满洲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式,对岭南满洲窗的起源、发展历程、结构特征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满洲窗的设计除了满足日常窗户的采光和通风的功能外,兼具观赏性,极具岭南地域文化... 为探究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满洲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式,对岭南满洲窗的起源、发展历程、结构特征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满洲窗的设计除了满足日常窗户的采光和通风的功能外,兼具观赏性,极具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可以将岭南满洲窗独特的色彩、结构以及造型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同时兼具中式韵味。满洲窗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为未来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体现了中式设计风格的多元化,这样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人们记忆中岭南文化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满洲窗 设计特征 文化内涵 发展与应用
下载PDF
势力范围秩序变动与日本的“‘满蒙’优越地位说”(1905—1922)
10
作者 林晓萍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5,共13页
19世纪末列强开始在华构筑势力范围,并形成了以划分势力范围为重要特征的势力范围秩序。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等地区扩张,并形成了一套“‘满蒙’优越地位说”,为其侵略行为制造理论依据。由于在华盛顿会议之前,列强普遍认... 19世纪末列强开始在华构筑势力范围,并形成了以划分势力范围为重要特征的势力范围秩序。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等地区扩张,并形成了一套“‘满蒙’优越地位说”,为其侵略行为制造理论依据。由于在华盛顿会议之前,列强普遍认可在华构筑势力范围的行为,故而日本将自己在东北等地的扩张行为解释为势力范围扩张,以图获得列强的承认。起初,日本通过与英国、俄国和法国达成协约的形式,获得了列强对其在华势力范围的认可。而在“二十一条”交涉、巴黎和会、新四国借款团成立,以及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在华构筑势力范围逐渐违法化。日本便脱离势力范围秩序这一解释框架,转而从其他角度论述自己与“满蒙”所谓的特殊关系,继续构建新的“‘满蒙’优越地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力范围 “满蒙”优越地位 华盛顿会议
下载PDF
日本战时对“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的动员宣传——以“满洲移住协会”杂志《开拓满蒙》为线索
11
作者 魏晨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5期81-91,共11页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实施殖民扩张的“内地开拓移民”政策之一。该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其动员对象,即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以洗脑式动员宣传的主要阵地——满洲移住协会机关杂志《开拓满蒙》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实施殖民扩张的“内地开拓移民”政策之一。该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其动员对象,即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以洗脑式动员宣传的主要阵地——满洲移住协会机关杂志《开拓满蒙》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面向儿童的“小学生栏”进行考察,可以发现,面对直接的招募对象农村少年,“小学生栏”通过图像和文字杜撰了“理想”的农业环境和儿童生活的幻象,并在纸面上模拟了理想的玩伴关系和村落人际关系的想象共同体。同时,少女组成的“兴亚少女队”与“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的活动相呼应。然而,少女并非直接的动员对象,这种参与更多的是将城市人群、少女这类非目标群体也纳入到其动员活动中,可见“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一项“全体日本国民”参与的军国主义精神洗脑运动,具有巨大的虚伪性与严重的毒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开拓移民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 《开拓满蒙》 兴亚少女队 战争宣传
下载PDF
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水电资源的掠夺
12
作者 魏仕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7-45,共9页
近代日本因对外扩张的战略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掠夺了大量水电资源,供其发展重化工业,并作为“全面战争”的推进力量。九一八事变前,以满铁为便利条件,日本数次派遣专人开展针对东北水能的调查。伪满洲国成立后,关东军假手伪满政府落实... 近代日本因对外扩张的战略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掠夺了大量水电资源,供其发展重化工业,并作为“全面战争”的推进力量。九一八事变前,以满铁为便利条件,日本数次派遣专人开展针对东北水能的调查。伪满洲国成立后,关东军假手伪满政府落实水电工程,企图通过整合多种资源,为“总体战”提供了动力支持。日本又诓骗关内劳工赶赴东北,强制其参与水电工程的建设,致使其饱受凌虐后埋骨他乡。日本利用中国东北的水电资源,维系其殖民统治并继续扩大侵略战争,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因修筑水电工程,受难劳工与施暴监工各自形成了相互对抗性的历史记忆,这深刻地影响着东亚社会的历史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东北 水电站 总体战 劳工
下载PDF
南怀仁《鞑靼旅行记》的文本流布与相关研究
13
作者 麻荣轩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60-71,157,共13页
南怀仁所著《鞑靼旅行记》一文是其向耶稣会进行汇报的信件类文书。作为“记叙性史料”,该文记载了南氏扈从康熙帝东巡的见闻,极具史料价值。该信寄抵欧洲后,由拉丁文写本转译衍生出诸多语言版本。次生文本语种多元、传播较广,赋予了版... 南怀仁所著《鞑靼旅行记》一文是其向耶稣会进行汇报的信件类文书。作为“记叙性史料”,该文记载了南氏扈从康熙帝东巡的见闻,极具史料价值。该信寄抵欧洲后,由拉丁文写本转译衍生出诸多语言版本。次生文本语种多元、传播较广,赋予了版本对勘以可能性,但也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了诸多误读舛错,需综合多语史料对证考辨。同时由于史料资源禀赋以及治学旨趣的差异,国内外对该史料的研究依托于各自“知识基准”,呈现出侧重各有不同的研究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怀仁 《鞑靼旅行记》 耶稣会传教士 鞑靼
下载PDF
近代东北建筑技术材料研究状况--以《满洲建筑杂志》及《满洲技术协会志》为中心
14
作者 刘畅 曲艺 李明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9期203-206,共4页
近代时期,日本在东北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并将其先进的建筑技术材料引入东北。文章通过对日据期发行的期刊--《满洲建筑杂志》及《满洲技术协会志》中所发表文章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文章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东北日据时... 近代时期,日本在东北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并将其先进的建筑技术材料引入东北。文章通过对日据期发行的期刊--《满洲建筑杂志》及《满洲技术协会志》中所发表文章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文章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东北日据时期对于建筑技术材料的关注度较高,尤其关注如何通过建筑技术及材料,实现建筑保温防寒以及建筑的坚固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建筑技术 建筑材料 满洲建筑杂志 满洲技术协会志
下载PDF
日本政府投资干预对“满铁”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杨于森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5期40-53,共14页
作为一家特许公司,“满铁”被视为研究日本官僚主义与企业互动关系的典型案例。日本政府与“满铁”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与政治联系,但既往研究鲜有从企业史角度剖析日本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满铁”进行干预的差异化特征及其对“满铁”经营... 作为一家特许公司,“满铁”被视为研究日本官僚主义与企业互动关系的典型案例。日本政府与“满铁”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与政治联系,但既往研究鲜有从企业史角度剖析日本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满铁”进行干预的差异化特征及其对“满铁”经营造成的经济影响。事实上,“满铁”内部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情况可以视作日本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满铁”经营进行干预的新证据。基于历史数据的实证检验,说明以“满铁”铁路内部投资增长为标志的日本国家干预直接刺激了“满铁”的盈利能力。这充分凸显“满铁”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经济殖民工具的历史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铁” 国家干预 政府投资 特许会社 盈利能力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满洲医科大学”在中国东北侵略罪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芹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27-35,共9页
医疗卫生作为殖民统治重要手段和策略,备受日本殖民当局重视。日本殖民者于1911年在奉天设立了南满医学堂,1922年升格为"满洲医科大学"。该校是为日本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政策服务的。不仅采取活体解剖、赴死刑场解剖、去墓地... 医疗卫生作为殖民统治重要手段和策略,备受日本殖民当局重视。日本殖民者于1911年在奉天设立了南满医学堂,1922年升格为"满洲医科大学"。该校是为日本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政策服务的。不仅采取活体解剖、赴死刑场解剖、去墓地收集、接受奉天监狱死尸等残忍手段收集人体标本,而且竭尽全力支持731细菌部队,大量盗藏中国医学典籍,为日本殖民统治培养活跃医师,根据时局变化确立研究课题,长期对内蒙古地域进行宣抚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医科大学” 东北 侵略 manchuria MEDICAL University”
下载PDF
满洲里南部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64
17
作者 赵忠华 孙德有 +5 位作者 苟军 任云生 付长亮 张学元 王晰 柳小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5-1880,共16页
满洲里南部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64~161Ma的中侏罗世末期。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镁含量较低[w(MgO)=1.64%~9.59%],镁指数较小(Mg#=0.26... 满洲里南部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64~161Ma的中侏罗世末期。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镁含量较低[w(MgO)=1.64%~9.59%],镁指数较小(Mg#=0.26~0.6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86~22.29],存在微弱的Eu异常(δEu=0.70~0.93);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和相容元素(Cr、Co、Ni)为特征;锆石176 Hf/177 Hf值为0.282 691~0.282 740,εHf(t)值为0.67~2.30。综合研究表明:岩浆源区为俯冲板片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明显混染,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交代作用流体来自蒙古—鄂霍茨克洋壳,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兰沟组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满洲里
下载PDF
满洲里南部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00
18
作者 孙德有 苟军 +3 位作者 任云生 付长亮 王晰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83-3094,共12页
满洲里南部玛尼吐组火山岩的岩相学鉴定为安山岩、粗安岩和粗面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以粗面岩为主,少量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46~158Ma之间的晚侏罗世。火山岩富碱高钾,属碱性系列;稀土总量较高(∑REE=328.2×... 满洲里南部玛尼吐组火山岩的岩相学鉴定为安山岩、粗安岩和粗面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以粗面岩为主,少量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46~158Ma之间的晚侏罗世。火山岩富碱高钾,属碱性系列;稀土总量较高(∑REE=328.2×10-6~419.2×10-6),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N=12.87~23.10),中等负铕异常(δEu=0.41~0.7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高Rb/Sr比值(0.34~1.88)和正的εHf(t)值(3.68~8.65),锆石176Hf/177Hf介于0.282780~0.282922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652~972Ma的新元古代。岩浆源区物质为新元古代增生的基性火成岩地壳,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龄 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玛尼吐组 满洲里南部
下载PDF
《满洲评论》创刊前后——时事与文学的初衷 被引量:3
19
作者 祝力新 尚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49,共4页
1931年8月15日,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创刊号发行,主编橘朴、文学专栏编辑山口慎一。本文叙述了在华日本新闻人士为《满洲评论》创刊而付诸的一系列活动,触及了《满洲评论》创刊与九一八事变的关联以及事变爆发前后该刊的舆论导向,... 1931年8月15日,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创刊号发行,主编橘朴、文学专栏编辑山口慎一。本文叙述了在华日本新闻人士为《满洲评论》创刊而付诸的一系列活动,触及了《满洲评论》创刊与九一八事变的关联以及事变爆发前后该刊的舆论导向,侧重考察了《满洲评论》文学专栏中时事对文学的映射,还原了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满洲评论》 文学专栏 橘朴 山口慎一
下载PDF
亚细亚文库文献评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广义 王志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4,共3页
亚细亚文库收藏的文献是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以俄文文献为主,涵盖英、法、德、朝等语种的图书资料,系伪满州国时期日本为研究满、蒙、西伯利亚等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进而达到其侵略目的所收集的图书资料。亚细亚文库收藏... 亚细亚文库收藏的文献是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以俄文文献为主,涵盖英、法、德、朝等语种的图书资料,系伪满州国时期日本为研究满、蒙、西伯利亚等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进而达到其侵略目的所收集的图书资料。亚细亚文库收藏的文献对于研究当时的中国、东北亚及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及国际关系,对当今振兴东北及研究东北亚国际安全体系等,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文库 满铁文献 特色馆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