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Transverse Mandibular Width in Set-Back Mandibular Surgery: Sagittal Split versus Intraoral Verticosagittal Osteotomy
1
作者 Farnoosh Razmara Hamid Mahmoodhashemi +1 位作者 Shohreh Zahraei Ali Mahmoudhashe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8年第5期400-407,共8页
Aim: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movement of the proximal segment follow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ramus osteotomy that is one of the side effects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Theoretically, with intraoral vert... Aim: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movement of the proximal segment follow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ramus osteotomy that is one of the side effects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Theoretically, with intraoral verticosagittal ramus osteotomy, it can minimize the movement of the proximal segment.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gonal distance of mandible and the angle of the ramus flaring in two methods of osteotomy have been compared in this study.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cluded 60 patients (32 males) with mandibular prognathism and without any asymmetr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 = 30). One group underwent 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technique to achieve mandibular setback and the other by the intraoral verticosagittal ramus osteotomy technique. Intergonial width and inner-ramal angle in the transverse plane were measured on radiographs preoperatively and 1 and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ovariance test with the significance level set at P 0.1). Conclusion: Considering our finding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ramus osteotomy techniques regarding changes in mandibular width and inter-ramal flaring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O) INTRAORAL Verticosagittal Ramus OSTEOTOMY (IVSRO) Intergonial width mandibular Prognathism Inter Ramal Angle
下载PDF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的评价研究
2
作者 王丽娜 钟萍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47-50,共4页
目的评估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对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23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于漳州市第二医院应用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轻中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20例,以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为T0组和T1... 目的评估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对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23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于漳州市第二医院应用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轻中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20例,以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为T0组和T1组,患者于两个时间段分别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SS)、多导睡眠监测(PSG)和头颅定位测量,以收集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1组患者ESS评分结果优于T0组(P<0.05);T1组呼吸紊乱指数(AHI)、每小时鼾声指标水平均低于T0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T0组(均P<0.05);T1组上气道间隙(SAS)、腭后气道间隙(RPA)、中气道间隙(MAS)、后气道间隙(PAS)等指标水平均长于T0组(均P<0.05)。结论患者戴用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呼吸紊乱指数下降,最低血氧饱和度上升,头颅定位测量上气道宽度增加,是治疗轻中度OSA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压膜式下颌前移矫治器 气道宽度
下载PDF
下颌骨前段骨折伴发髁突骨折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晓峰 徐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下颌骨前段骨折(包括正中联合及旁正中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且常常与髁突骨折同时发生。受解剖因素的影响,这类骨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出现包括面下部增宽,咬合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本文就这类骨折的特点、常... 下颌骨前段骨折(包括正中联合及旁正中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且常常与髁突骨折同时发生。受解剖因素的影响,这类骨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出现包括面下部增宽,咬合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本文就这类骨折的特点、常见并发症、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髁突骨折 下颌骨宽度
下载PDF
正常年轻成年人正面像上下颌角点的分布规律和定位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晓曦 齐慧川 +2 位作者 李雨桐 王玉琢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年轻成年人标准化正面像上下颌角点(Go)的位置分布规律,提出一条新的面部参考线和下颌角点定位方法,为研究正畸治疗对面部软组织正面观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08名正常年轻成年人,在自然头位下拍摄标准正面像A和标记双... 目的:观察正常年轻成年人标准化正面像上下颌角点(Go)的位置分布规律,提出一条新的面部参考线和下颌角点定位方法,为研究正畸治疗对面部软组织正面观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08名正常年轻成年人,在自然头位下拍摄标准正面像A和标记双侧Go的正面像B。以颧弓点-颏下点连线(Zy-Me)作为新面部参考线,观察下颌角点相对于Zy-Me参考线的位置分布规律;比较面宽/下颌宽指数(Zy-Zy/Go-Go)真实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异,检验新定点方法的正确性;比较不同性别研究对象Zy-H/Zy-Me和Zy-Zy/Go-Go的差异。结果:过Go向Zy-Me连线作垂线,垂足位置的频数分布呈现以近似Zy-Me线段中点(50.31±2.21)为均值的正态分布(Normality=0.990);Zy-Zy/Go-Go真实值与计算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onbach’sα相关系数>0.9);不同性别研究对象Zy-H/Zy-Me和Zy-Zy/Go-G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年轻成年人正面像上,Go相对于Zy-Me的投影点接近线段中点;将过Zy-Me连线中点的垂线与面部轮廓交点作为正面像上的Go这一定位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像 下颌角点 下颌宽度 正畸治疗
下载PDF
颏部骨折合并双侧髁突囊内骨折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晓峰 苏佳楠 +2 位作者 代杰文 史俊 徐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颏部骨折合并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的下颌骨宽度的稳定作用。方法 :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建立该类骨折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下颌骨宽度的改变。结果:双侧髁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颏部骨折合并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的下颌骨宽度的稳定作用。方法 :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建立该类骨折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下颌骨宽度的改变。结果:双侧髁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颏部使用2块小钛板固定的模型,在功能状态下下颌骨宽度无明显增宽,与颏部单纯采用拉力螺钉类似,其改变远小于单纯颏部2块小钛板固定。结论:对于颏部骨折合并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若双侧髁突采用保守治疗,下颌骨颏部骨折应采用非常坚固的固定方法,如拉力螺钉;若双侧髁突手术治疗同时保留翼外肌附着,即使采用小钛板,也能有效稳定下颌骨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骨折 髁突囊内骨折 髁突脱位 下颌骨宽度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诚 伊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2.22岁,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一年拍摄静止位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下颌骨宽度(Go-Go),并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上测量与下颌骨宽度变化有关的参数数值。结果①下颌骨宽度由107.30mm±5.84mm(术前)增加至109.24mm±5.72mm(术后一周)、109.31mm±5.66mm(术后一年),其中有4例宽度减小,1例保持不变。13例增加,②下颌骨宽度术前、术后一用、术后一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差别有显著性。③分析表明下颌骨宽度变化与各参数变化之间没有线性相关。结论①下颌骨宽度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较术前有轻微增大,但对容貌没有大的影响。②下颌骨宽度变化机制可能与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下颌前突 下颌骨宽度
下载PDF
下颌骨颊舌向骨宽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宇 崔杰 +1 位作者 刘勤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64-5170,共7页
背景:由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因素,很多患者面临着种植区颌骨颊舌向宽度不足这一问题,目前学者们对种植体周适宜的颊舌向骨宽度尚无一致的结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探寻下颌骨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以评... 背景:由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因素,很多患者面临着种植区颌骨颊舌向宽度不足这一问题,目前学者们对种植体周适宜的颊舌向骨宽度尚无一致的结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探寻下颌骨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以评定出适宜种植所需下颌骨颊舌向骨宽度。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Ⅰ类、Ⅲ类骨质类型所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模型(种植体颈部区域颊舌向骨宽度1,1.5,2,2.5,3,3.5mm)施加200N垂直和斜向60°两种方向的集中载荷,并对种植体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与结论:种植体两侧各有2mm以上的骨量即可使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斜向载荷状况下产生的应力远大于垂直向载荷下产生的应力。结果表明种植体周颊舌向拥有适当的骨量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临床种植方案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小斜向载荷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口腔组织构建 牙种植体 颌骨宽度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分析 Ⅰ类下颌骨 Ⅲ类下颌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静宜 胡静 +3 位作者 崔剑 祝颂松 李继华 罗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并使用X线片测量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正、侧位形态及下颌角区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8例接受下颌角截骨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研究手术前后面下部宽度及下颌角开张度等数... 目的观察并使用X线片测量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正、侧位形态及下颌角区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8例接受下颌角截骨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研究手术前后面下部宽度及下颌角开张度等数据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下颌角间距(Go-Go)平均减少10.6mm,面下部软组织宽度(Ab-Ab)平均减少15.9mm,软组织厚度平均减少5.3mm;下颌角开张度(Ar-Go-Me)术前平均值为113.5°,术后平均值为125.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平面角(MP-HP)术前平均值为18.8°,术后平均值为27.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发现,下颌角截骨术能有效地缩小下颌角间距及面下部宽度,增加下颌角开张度,改善侧方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颌 下颌角截骨术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面下部宽度
下载PDF
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检测牙周炎患者颌骨骨密度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林华 葛久禹 吴文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66,共5页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用灰度值表示)和骨高度、颏孔区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牙周炎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CW和PMI分别为106.08±23.95、(8.76±2.27)mm、(3.80±0.82)mm和0.31±0.06;牙周健康组的4项测量指标分别为113.33±23.79、(11.85±1.62)mm、(4.27±0.70)mm和0.33±0.06。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和CW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MI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PMI与CW均有相关关系(P<0.05),而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与PMI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建立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的计算机灰度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与正常人相比,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骨高度和骨密度有所降低,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吸收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骨高度 牙槽骨骨密度 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海英 施生根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对三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LA低角组>高角组(P<0.05),LW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P<0.01),UH、LH高角组>低角组(P<0.05),LH/LW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01),UH/UW高角组>低角组(P<0.01)。三组患者中,切牙区根尖处唇侧牙槽骨厚度均明显比舌侧牙槽骨薄(P<0.001)。Go Gn-SN与UH、LH、UH/UW、LH/LW正相关,与LA、LW负相关。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与垂直骨面型有关。高角组下切牙根尖部唇舌侧以及唇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组相应处的牙槽骨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安氏Ⅲ类 垂直骨面型 牙槽宽度 根尖位置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留意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和根尖位置特征。方法:安氏Ⅰ类错88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计算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皮质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测量值与正常成人的相应数据比较。结果:男性上切...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和根尖位置特征。方法:安氏Ⅰ类错88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计算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皮质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测量值与正常成人的相应数据比较。结果:男性上切牙根尖比女性组上切牙根尖远离腭平面且靠近根尖前方的唇侧皮质骨;男性下切牙根尖比女性下切牙根尖远离下颌平面且根尖处牙槽骨宽度也比女性值大。与正常比较,男性上切牙根尖靠近腭平面,下切牙根尖远离下颌平面且靠近根尖前方的唇侧皮质骨、女性上切牙根尖靠近腭平面和根尖后部的腭侧皮质骨。研究组男性,SN/MP与UH、LH、UH/UW、LH/LW成高度正相关,与UP、UW、LA、LW负相关;研究组女性,SN/MP与LH、LH/LW、UH/UW成高度正相关,与UH正相关;与UW高度负相关,与UP、LP、LW负相关。结论: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有较多的性别差异。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根尖位置和牙槽骨宽度没有正常人群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错 根尖位置 牙槽宽度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28例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晓峰 史俊 +1 位作者 徐兵 苏佳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的治疗方法 ,并比较髁突骨折不同处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2013年间收治28例、44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患者,22侧髁突囊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翼外肌的附... 目的 :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的治疗方法 ,并比较髁突骨折不同处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2013年间收治28例、44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患者,22侧髁突囊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翼外肌的附着;其余22侧采取保守治疗,术前或术中取模,术后配戴垫并配合弹性牵引及开口训练。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治疗结果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手术治疗组髁突骨折22侧,术后髁突位置基本回复到关节窝内17侧,其牙弓宽度及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术后髁突仍然脱出关节窝5侧;保守治疗组22侧,术后髁突成功回复到关节窝内4侧,其余18侧脱出关节窝,其面下1/3仍有不同程度增宽。手术治疗组疗效评分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对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患者,应在保持翼外肌良好附着的前提下,对脱位的髁突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这样有利于脱位的髁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维持下颌骨的正常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髁突囊内骨折 髁突脱位 下颌骨宽度
下载PDF
下颌固定舌弓矫治第一磨牙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瑜 陈馨 +2 位作者 谷妍 苗军华 赵春洋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固定舌弓缩小下颌第一恒磨牙宽度的方法矫治第一恒磨牙反。方法选择正畸临床恒牙列第一恒磨牙反的患者14例,用固定舌弓缩小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宽度矫治第一磨牙反,观察第一磨牙咬合关系变化,测量治疗前后下颌第一磨牙... 目的探讨下颌固定舌弓缩小下颌第一恒磨牙宽度的方法矫治第一恒磨牙反。方法选择正畸临床恒牙列第一恒磨牙反的患者14例,用固定舌弓缩小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宽度矫治第一磨牙反,观察第一磨牙咬合关系变化,测量治疗前后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及舌侧龈缘的间距。结果 14例患者平均使用下颌固定舌弓2~5个月,第一恒磨牙反解除,矫治前后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舌侧龈缘间距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1年未见复发。结论下颌固定舌弓能有效缩小下颌第一恒磨牙宽度,矫治第一恒磨牙的反,其机理是缩小的舌弓通过磨牙带环将磨牙舌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 第一磨牙 固定舌弓 缩小牙弓 宽度
下载PDF
上颌全腭导板对下颌牙弓宽度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林立 梁甲兴 +1 位作者 郑铨銮 张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戴用上颌全腭导板对下颌牙列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安氏II类1分类和I类上前牙唇倾患者经戴用上颌全腭导板3个月后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下颌牙弓宽度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同期选择16例年龄性别相近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戴用上颌全腭导板对下颌牙列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安氏II类1分类和I类上前牙唇倾患者经戴用上颌全腭导板3个月后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下颌牙弓宽度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同期选择16例年龄性别相近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戴用上颌全腭导板后,治疗组患者下颌牙弓66及33宽度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同期对照组下颌牙弓宽度的改变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戴用上颌全腭导板后由于上下颌间距离增高,舌体和口周肌肉力原有的动力平衡发生改变,有利于下颌牙弓宽度的增加,可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腭导板 口周肌肉力 下牙弓宽度
下载PDF
成人下前牙拥挤病人牙弓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淑芳 曹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牙拥挤的骨性Ⅰ类病人发育结束后下颌牙弓形态与正常下颌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分析前牙段拥挤对牙弓形态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Ⅰ类下颌前牙拥挤错病人治疗前下颌研究模型114个(男62例,平均年龄19.7岁;...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牙拥挤的骨性Ⅰ类病人发育结束后下颌牙弓形态与正常下颌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分析前牙段拥挤对牙弓形态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Ⅰ类下颌前牙拥挤错病人治疗前下颌研究模型114个(男62例,平均年龄19.7岁;女52例,平均年龄20.5岁);成人正常下颌模型137个(男79例,平均年龄19.8岁;女58例,平均年龄20.0岁)。在模型上测量下颌牙弓前段长度(La)、牙弓全长(Lb),尖牙间宽度(ICW)、第一前磨牙间宽度(IFPW)以及第一磨牙间宽度(IMW),比较下颌前牙拥挤病人与正常个体各测量项目的差异性,下颌前牙拥挤指数(LII)与牙弓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组各变量(La、Lb、ICW、IMW)男女差异显著(P<0.05);②存在下颌前牙拥挤的男性个体下颌牙弓长度(La、Lb)、宽度(ICW、IFPW、IMW)均显著小于男性正常个体(P<0.05);存在下颌前牙拥挤的女性个体下颌牙弓前段长度(La)及牙弓宽度(ICW、IFPW、IMW)均显著小于女性正常个体(P<0.05),而Lb差异不显著(P>0.05);③男性LII与IFPW呈负相关(r=-0.408,P=0.001),即下颌前牙拥挤指数越大,下颌前磨牙间宽度越小;而女性则有LII与ICW(r=-0.362,P=0.008)、IMW(r=-0.398,P=0.003)呈负相关。结论:下颌前牙拥挤可能会导致下颌牙弓长度、宽度变小,提示对于替牙期下颌前牙拥挤病人可行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生长发育结束时下颌牙弓长度、宽度变小状况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弓长度 下牙弓宽度 下前牙拥挤 正畸治疗
下载PDF
STOP-BANG问卷与下颌骨宽度及上气道不同层面CT测量对OSAHS患者严重性的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留珍 王益玲 +1 位作者 冯海燕 周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STOP-BANG问卷(SBQ)、下颌骨宽度及上气道不同层面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疑似OSAHS患者60例,进行SBQ、下颌骨宽... 目的探讨STOP-BANG问卷(SBQ)、下颌骨宽度及上气道不同层面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疑似OSAHS患者60例,进行SBQ、下颌骨宽度测量、上气道多平面CT测量,同期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非OSAHS组、轻中度组、重度组3组;3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SBQ、下颌骨宽度、软腭冠矢状径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SBQ分数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非OSAH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Q分数、下颌骨宽度为OSAHS独立危险因素,下颌骨宽度联合SBQ诊断与单一SBQ作为诊断指标相比,可提高OSAHS初步筛查的灵敏度。结论SBQ分数、下颌骨宽度、软腭后区冠矢状径、悬雍垂及舌后区冠状径均与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BQ联合下颌骨宽度测量有助于OSAHS初筛,适合于门诊和手术患者OSAHS风险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STOP-BANG问卷 下颌骨宽度 解剖结构 CT测量
下载PDF
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中颌弓长度及宽度对下颌后牙区影像垂直失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婉莲 王慧明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 以锥形束CT(CBCT)为参照,研究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中不同颌弓宽度和长度对下颌后牙区影像垂直失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下颌颌弓正常患者的数字化曲面体层片及同期的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相应邻牙近远中牙槽骨的高度,进行失真... 目的 以锥形束CT(CBCT)为参照,研究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中不同颌弓宽度和长度对下颌后牙区影像垂直失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下颌颌弓正常患者的数字化曲面体层片及同期的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相应邻牙近远中牙槽骨的高度,进行失真度的分析对比。结果 以CBCT中测量值为标准,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中磨牙区影像失真率为(3.85±2.03)%,前磨牙区影像失真率为(4.78±2.15)%,其中颌弓宽度在40.3-42.5 mm,颌弓长度在20.5-23.4 mm时,影像的垂直失真度最小,磨牙区为(1.95±0.13)%,前磨牙区为(2.88±0.25)%。结论 不同颌弓长度和宽度对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中颌骨垂直失真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 颌弓宽度 颌弓长度 垂直失真度
下载PDF
第二恒磨牙正锁(牙合)畸形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唐顼晶 刘月华 兰庭超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 目的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下颌后段牙弓间隙,ANB角,上颌第一磨牙区和上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和下颌第一磨牙区和下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发生率为5.6%,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回归方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22.9748+2.0257×上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5372×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0071×ANB角度+0.3785×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0.4897×下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结论第二磨牙正(牙合)与上颌后段牙弓拥挤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ANB角度和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颌第二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 上颌后段牙弓间隙 下颌后段牙弓间隙 ANB角 牙槽弓宽度
下载PDF
理论髁突距的研究及其在颌骨复位重建中的初步应用
19
作者 庄海 张金灿 +3 位作者 张怡雯 尤莹 朱榴宁 卜寿山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通过对颌骨解剖标志的三维测量分析获得理论髁突距(TCoD),用于颌骨复位重建中确定下颌骨宽度。方法收集100例正常颌骨CBCT数据,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中,重建后对6个骨性标志进行标记,并获得12个线性和角度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数... 目的通过对颌骨解剖标志的三维测量分析获得理论髁突距(TCoD),用于颌骨复位重建中确定下颌骨宽度。方法收集100例正常颌骨CBCT数据,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中,重建后对6个骨性标志进行标记,并获得12个线性和角度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TCoD。通过10例下颌骨折病例的回顾分析验证可行性。并在临床中指导1例下颌骨骨折复位。结果不同性别、个体角度变量的差异通常小于长度变量,升支高度和下颌角的总体变异系数(COV)最大。但是,关节窝距(FoD)与髁突距(CoD)具有高度的一致性,50岁以下CoD等于FoD(P>0.05)。并且CoD与FoD之差与年龄存在线性关系(P<0.05),因此在50岁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修正获得TCoD。通过10例骨折患者术后回顾分析,TCoD与FoD相比更接近术后髁突距。1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无牙颌患者,进行术前虚拟手术通过TCoD对下颌骨复位重建进行指导和验证,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理论髁突距可以作为确定下颌骨宽度的理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髁突距 数字化技术 下颌骨宽度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不同测量方法分析上下颌宽度关系的一致性研究
20
作者 韩雨珈 崔宇彤 +2 位作者 李倩雯 赵婉婷 田玉楼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 应用石膏模型牙槽嵴中心点(center of the alveolar crest,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锥形束C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ne beam CT,Penn CBCT)测量法对上下颌宽度关系进行分析诊断及一致性评价... 目的 应用石膏模型牙槽嵴中心点(center of the alveolar crest,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锥形束C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ne beam CT,Penn CBCT)测量法对上下颌宽度关系进行分析诊断及一致性评价。方法 选择2017—202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拟行正畸治疗的恒牙期初诊患者93例,应用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分别测量患者上下颌宽度并得出宽度差值,再与理论上的理想参考值比较得出宽度不调量。宽度不调量> 0诊断为上颌宽度不足,≤0诊断为无上颌宽度不足,并对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在上下颌宽度关系分析诊断方面,3种方法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445),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10),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53),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和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289)。结论 对于无CBCT资料的患者,应用石膏模型CAC测量法进行上下颌宽度关系的分析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临床中不建议单独使用头颅正位片进行上下颌宽度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模型 头颅正位片 锥形束CT 上下颌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