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族识别”后克木人的认同与发展
1
作者 和少英 李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6,共8页
克木人的自我认同建立在原先长期以来处于主导地位的傣泰族群对其"认异"的历史记忆上,其族群边界在自我认同——被认异——强化认同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强化。突如其来的"归族识别"的强势介入赋予了克木人一个新的族... 克木人的自我认同建立在原先长期以来处于主导地位的傣泰族群对其"认异"的历史记忆上,其族群边界在自我认同——被认异——强化认同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强化。突如其来的"归族识别"的强势介入赋予了克木人一个新的族属:布朗族。这一新族属在政策语境中与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间互动博弈,给克木人带来了身份认同与发展的双重困惑。随着特殊扶持政策的推进,"我们是谁"成为克木人在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心结。而"族"的隐喻与"人"的发展将在多大程度上得以统一?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族识别” 克木人 布朗族 认同 发展
下载PDF
外援帮扶与内生激励:“直过民族”整体脱贫的布朗族(莽人)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明 徐伟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3,共8页
“莽人”于2009年作为一个支系归属布朗族。1957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后,布朗族(莽人)经历了三次跨越的社会变迁,从整体绝对贫困到实现整体脱贫。该脱贫典范可归纳为“布朗族(莽人)模式”,这是外援帮扶与内生激励合... “莽人”于2009年作为一个支系归属布朗族。1957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后,布朗族(莽人)经历了三次跨越的社会变迁,从整体绝对贫困到实现整体脱贫。该脱贫典范可归纳为“布朗族(莽人)模式”,这是外援帮扶与内生激励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全社会支持下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到精准的扶贫脱贫,后者主要包括布朗族(莽人)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与自身素质素养的不断提升。布朗族(莽人)模式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的扶贫脱贫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也丰富了始终致力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援帮扶 内生激励 直过民族 整体脱贫 布朗族(莽人)模式
下载PDF
跨境民族语言和谐调查——以缅甸金三角曼囡寨布朗族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娥 次林央珍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7-61,共5页
文章对缅甸边境村寨曼囡布朗族的多语生活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认识:1.曼囡布朗族母语保存完整;2.曼囡布朗族兼用汉语、傣语、泰语和缅甸语,多语功能互补,和谐共处;3.揭示了曼囡布朗语与境外语言和谐的表现及原因。
关键词 跨境民族 语言和谐 布朗族
下载PDF
云南布朗莽人家屋文化的变迁及调适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奕龙 方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2,125,共10页
云南布朗莽人家屋文化的变迁可分为主动改变与被动改变两个阶段。过去,他们主动吸收邻近他族优秀建筑文化因素,在自我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主动改变;现在,他们住进了由政府扶贫工程提供的安居房内,出现了诸多文化不适,并相应做出了一些文... 云南布朗莽人家屋文化的变迁可分为主动改变与被动改变两个阶段。过去,他们主动吸收邻近他族优秀建筑文化因素,在自我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主动改变;现在,他们住进了由政府扶贫工程提供的安居房内,出现了诸多文化不适,并相应做出了一些文化调适,进入了被动改变的阶段。在现代化框架下,以莽人家屋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在尊重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和切实帮助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平稳实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变迁,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莽人 家屋文化 文化变迁 文化调适
原文传递
铓的流动与茶山社会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志英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71,125,共11页
铓是包括茶山人在内的景颇族传统社会中兼有聘礼、嫁妆、丧礼、神器、乐器与财富象征等多重文化意涵的器物。当代茶山社会中的铓,借助婚丧仪式,进行着跨越家族、族群与国界,跨越生(婚姻)与死(丧葬)的双向环状流动,发挥着世俗与神圣双重... 铓是包括茶山人在内的景颇族传统社会中兼有聘礼、嫁妆、丧礼、神器、乐器与财富象征等多重文化意涵的器物。当代茶山社会中的铓,借助婚丧仪式,进行着跨越家族、族群与国界,跨越生(婚姻)与死(丧葬)的双向环状流动,发挥着世俗与神圣双重功能,在茶山地方社会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茶山人 铓的流动 社会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