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条件对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孙俊 刘枫 +3 位作者 贺友超 闫鑫宇 刘晗琪 王战男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近年来,辽宁省核桃主栽区新病害核桃枝枯病发生严重,该病菌侵害核桃树的枝干,造成枝条大量枯死,核桃产量相应减少,严重时植株死亡。为明确核桃枝枯病病原菌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 近年来,辽宁省核桃主栽区新病害核桃枝枯病发生严重,该病菌侵害核桃树的枝干,造成枝条大量枯死,核桃产量相应减少,严重时植株死亡。为明确核桃枝枯病病原菌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核桃枝枯病病原菌拟茎点霉H3菌丝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最佳;碳源以葡萄糖、果糖较佳,氮源以蛋氨酸最佳;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9;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该病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光照有助于孢子形成;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病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pH值为7;黑暗条件下孢子更易萌发。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枝枯病 病原鉴定 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木奶果白绢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筛选
2
作者 杨志强 王彤彤 +4 位作者 王晓宇 蒋婷 徐冬英 谭德锦 卢艳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木奶果育苗过程中白绢病频发,严重影响木奶果种苗繁育。为明确木奶果苗白绢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其不同培养基... 木奶果育苗过程中白绢病频发,严重影响木奶果种苗繁育。为明确木奶果苗白绢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其不同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并开展戊唑醇悬浮剂等6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从病株分离获得形态特征相似的菌株4株,编号为MNG-1~MNG-4,选取代表性菌株MNG-1验证符合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分析结合病原菌DNA经引物ITS、TEF、SSU与LSU扩增对比分析,鉴定菌株MNG-1为罗尔阿太菌(Athelia rolfsi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7,最适培养基PSA;菌核产生最适条件为低温、碱性和持续光照。供试6种杀菌剂中,噻呋酰胺对菌株MNG-1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0.036 mg/L;其次是戊唑醇,EC_(50)为0.463 mg/L,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等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奶果 白绢病 罗尔阿太菌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桂花树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征
3
作者 张松 张靖 李贵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197-200,共4页
为研究危害桂花树的病原菌,对桂花树上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开展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根据植物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菌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为造成桂花树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在PDA培养菌上菌丝生长... 为研究危害桂花树的病原菌,对桂花树上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开展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根据植物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菌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为造成桂花树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在PDA培养菌上菌丝生长量最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27℃;PH在4~10范围适合生长,PH<3时,菌丝的生长停滞;该菌适宜碳源为葡萄糖、乳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树 病原菌 形态鉴定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芒果炭疽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其利 卜俊燕 +3 位作者 唐利华 黄穗萍 郭堂勋 莫贱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芒果炭疽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芒果炭疽病症状复杂、我国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未获详细而系...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芒果炭疽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芒果炭疽病症状复杂、我国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未获详细而系统的研究,指出全面了解我国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种群,明确我国芒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强弱,有助于研究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为抗病材料的选育和抗病品种在田间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提出对我国芒果炭疽菌的抗药性进行系统监测分析,可防止或减缓芒果炭疽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为研究芒果炭疽病绿色防控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药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菌 分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侵染特性 致病机理
下载PDF
芒果树回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美姣 杨冬平 +4 位作者 杨波 李敏 高兆银 张正科 蒲金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芒果树回枯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树回枯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致死温度为60℃、10 min,最适pH值5~9;菌丝... 对芒果树回枯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树回枯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致死温度为60℃、10 min,最适pH值5~9;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木糖不适于该菌生长;最佳氮源是蛋白胨;全光照有利于该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树 回枯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茄子层出镰孢菌花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冰 黄宇飞 +2 位作者 张鑫宇 傅俊范 刘长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离出的疑似镰孢菌Fp01,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其致病性,并且对菌落的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初步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孢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测序后,测序的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分析,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茄子花腐病的病原菌是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其序列在Gen Bank中的登录号为KY237800。结合不同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碳氮源等生理指标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茄子层出镰孢病菌花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菌落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1%葡聚糖溶液,最适氮源为1%氯化铵溶液,致死温度为54℃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花腐病 层出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测定
下载PDF
贵州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学辉 肖崇刚 袁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3-416,共4页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卢文洁 尹桂芳 +5 位作者 王艳青 孙道旺 隆文杰 李程鹏 陈佳 王莉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64-2570,共7页
【目的】旨在明确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采自云南澄江的荞麦上采用植物真菌组织分离法,通过观察病原形态特征、测定致病性及分析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鉴定引起云南省荞... 【目的】旨在明确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采自云南澄江的荞麦上采用植物真菌组织分离法,通过观察病原形态特征、测定致病性及分析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鉴定引起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采自云南澄江荞麦基地的典型荞麦茎枯病症状样品上分离到与菌株M38形态一致的病原真菌。经形态学、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M38的rDNA-ITS序列长度为517 bp(登录号:KP205542.1),与木贼镰刀菌菌株(MG736112.1和MG736187.1)的同源性均为100%,鉴定该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M38的菌丝在培养基PDA和PSA上最适宜生长,菌落直径大小分别为61.69和57.93 mm;菌丝在25~30℃均适宜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菌落直径大小为61.23 mm,致死温度为65℃,10 min;菌丝在pH为8.0~10.0均适宜生长,最适宜生长的pH为8.0,菌落直径大小为68.60 mm;在连续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59.55 mm;菌丝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66.55 mm;菌丝在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71.16 mm。【结论】引起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equiseti);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和PSA,温度为28℃,菌丝致死条件为65℃处理10 min, pH为8.0,光照条件为连续黑暗,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茎枯病 木贼镰刀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樱桃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秋芳 梁艳霞 +2 位作者 张红娟 吴红玉 王美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有效的防治樱桃树根腐病,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形态学特征和柯赫氏法则对樱桃根腐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菌落直径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定了致病菌的培养条件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樱桃... 为了有效的防治樱桃树根腐病,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形态学特征和柯赫氏法则对樱桃根腐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菌落直径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定了致病菌的培养条件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樱桃根腐病的病原为腹状镰孢菌(Fusarium ventricosa Appel&Wollenweber);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25℃和偏酸性条件有益于孢子的萌发,而光照对孢子的萌发没有影响。供试的6种杀菌剂中,樱桃根腐病菌对多菌灵最敏感,EC50为0.431 4μg·mL-1,其次是苯醚甲环唑和扑海因,EC50分别为34.999 3μg·mL-1和85.092 9μg·mL-1。研究结果对指导樱桃根腐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根腐病 病原鉴定 腹状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龙血树白绢病病原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梦玉 杨光穗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27-30,38,共5页
对龙血树白绢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龙血树白绢病的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在30℃、pH值为5.0~6.0的条件下适宜该菌菌丝生长;菌核在25~30℃时形成量最多,最适于菌核萌发的温度为30... 对龙血树白绢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龙血树白绢病的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在30℃、pH值为5.0~6.0的条件下适宜该菌菌丝生长;菌核在25~30℃时形成量最多,最适于菌核萌发的温度为30~35℃、pH值为4.0~7.0;40℃以上高温抑制菌核的形成。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有无光照都能很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 白绢病 病原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朱蕉枯尖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娟 谭志琼 +4 位作者 杨光穗 谭露盈 李龙 张荣意 尹俊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7,108,共3页
描述了朱蕉枯尖病的症状,分离鉴定其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朱蕉枯尖病由粘团镰刀菌(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C,光对菌丝生长有抑... 描述了朱蕉枯尖病的症状,分离鉴定其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朱蕉枯尖病由粘团镰刀菌(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C,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5~10,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蕉枯尖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鲫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燕玲 方琼亚 +7 位作者 丁妍 杨炳坤 黄淇星 薛智洋 陈思 胡曼洁 王丽霞 张蕾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1,130,131,共10页
为了分离并鉴定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引起鲫鱼多种脏器出血导致死亡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鲫鱼的鳃及脏器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和管家基因gyrB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动物回归试验... 为了分离并鉴定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引起鲫鱼多种脏器出血导致死亡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鲫鱼的鳃及脏器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和管家基因gyrB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动物回归试验(锦鲫鱼和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毒力基因的检测、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鲫鱼脾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C-1,根据生化特性初步判断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PC-1的16S rDNA基因与管家基因gyrB经PCR扩增后,分别得到大小约为1470 bp和1022 bp的目的条带,目的条带测序后分别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在99%以上。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分离菌株PC-1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处于同一分支。健康锦鲫鱼感染PC-1后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鲫鱼相似,经计算,锦鲫鱼的LD50为2.0×10^(5)cfu/mL,斑马鱼的LD50为3.2×10^(4)cfu/mL。该菌携带Ⅳ型菌毛(tapA)基因、气溶素(aer)基因、细胞毒性肠毒素(act)基因、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基因、极性鞭毛(fla)基因、核酶(exu)基因、丝氨酸蛋白酶(ser)基因、弹性蛋白酶(ahyB)基因、酯酶(lip)基因9种毒力基因,不携带热稳定肠毒素(ast)基因。分离菌株PC-1培养24 h后形成较为稳定的生物被膜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强,同时OD600值在1.8以上。分离菌株PC-1对红霉素、羧苄西林和氨苄西林3种抗生素耐药,对米诺环素、庆大霉素和头孢氨苄3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新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说明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鲫鱼感染的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该菌对鲫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进化树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云南地区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和主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玲 沙楠景 +1 位作者 潘鹏举 吴伯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49-1456,共8页
为明确引起云南省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患叶枯病的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双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 为明确引起云南省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患叶枯病的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双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科赫法则进行验证。并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线莲叶枯病的致病菌为Spencermartinsia sp.,按照科赫法则接种植株的叶片均发病。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为其适宜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不同光照处理下生长不受影响,生长最适pH为6.5~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叶枯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小冰 谭小丽 陶能国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2-20,共9页
从自然发病的杧果果实分离纯化得到4株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实验结合分子鉴定,分别为杧果蒂腐病致病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杧果炭疽病致病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 从自然发病的杧果果实分离纯化得到4株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实验结合分子鉴定,分别为杧果蒂腐病致病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杧果炭疽病致病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力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新壳梭孢致病力最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0~8.0,孢子致死温度为60℃;葡萄座腔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生长pH为6.0~9.0,孢子致死温度为55℃;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生长pH为7.0~9.0,孢子致死温度为55℃.本研究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可为杧果采后病害发生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致病菌 分离鉴定 致病力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山西太谷区谷子纹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彦卿 范玉杰 +4 位作者 黄国丽 武晓雄 胡春艳 朱娇 王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9-2377,共9页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纹枯病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探究谷子纹枯病病原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山西太谷区的谷子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物进行分离,采用牙签接种法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纹枯病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探究谷子纹枯病病原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山西太谷区的谷子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物进行分离,采用牙签接种法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菌丝融合群和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采用十字交叉方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观察后期菌核产生情况,明确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落白色,具有隔膜,呈直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后期可产生菌核,初步鉴定为立枯丝核菌;分离的4个菌株的菌丝融合群均鉴定为Rhizoctonia solani AG-4 HG-Ⅲ融合群;菌株的ITS序列与已报道的Rhizoctonia solani AG-4 HG-Ⅲ(IBRS02)相似度达到99%。综合上述形态特征、融合群、rDNA-ITS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该病原菌被鉴定为R.solani AG-4 HG-Ⅲ。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谷子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水稻、小麦、高粱等均具有致病性。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照条件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蔗糖和硝酸钾分别为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有利于菌核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谷子纹枯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小麦镰刀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童童 王宁 +3 位作者 李进 荣华 雷斌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90-98,共9页
为明确新疆塔城小麦主生产区小麦植株枯死及叶片干枯、斑点的原因,确定致病病原,为该病在田间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染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针刺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观察与rDNA-ITS、EF-1基... 为明确新疆塔城小麦主生产区小麦植株枯死及叶片干枯、斑点的原因,确定致病病原,为该病在田间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染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针刺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观察与rDNA-ITS、EF-1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对鉴定得到的病原菌YE9、YE10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分离鉴定得到链格孢菌与镰刀菌,其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与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各20个,分离频率均为13%。F.equiseti、F.acuminatum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光照条件为24 h;F.equiseti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3℃,最适生长pH为6.5;F.acuminatum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致死温度为50℃,最适生长PH为7.5。该实验明确了镰刀菌可以侵染小麦叶片引起小麦叶枯症状,在国内属于首次报道,为该病害田间有效防治进一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原 镰刀菌 病原鉴定 叶枯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富贵竹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曹瑜 张荣意 +3 位作者 杨光穗 谭志琼 董焕礼 尹俊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1,4,共2页
描述了富贵竹叶枯病的症状,鉴定其病原菌,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富贵竹叶枯病由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影响其颜色;该菌能利用多种... 描述了富贵竹叶枯病的症状,鉴定其病原菌,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富贵竹叶枯病由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影响其颜色;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7~9,菌丝致死温度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贵竹 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干热河谷牛角瓜顶芽枯死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8
作者 葛立傲 禹利芳 +3 位作者 伍建榕 刘林妹 马焕成 王以静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1,共4页
按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柯赫法则对云南干热河谷人工栽培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n L.上的一种新的顶芽枯死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柱孢属Cylindrocarpon paucisepta... 按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柯赫法则对云南干热河谷人工栽培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n L.上的一种新的顶芽枯死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柱孢属Cylindrocarpon pauciseptatum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的最佳C源为葡萄糖,对N源和维生素均不能很好地利用,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佳温度为20℃,最佳pH值为6,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100%时萌发。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土壤pH值来降低牛角瓜顶芽枯死病的发病率,提高牛角瓜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 顶芽枯死病 CYLINDROCARPON pauciseptatum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干热河谷
下载PDF
辣木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康迅 靳鹏飞 +3 位作者 冯霞 刘文波 郑服丛 缪卫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1-487,共7页
为明确海南省辣木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MO157,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O157回接10 d后,辣木茎干表面周围呈黄褐色,随... 为明确海南省辣木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MO157,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O157回接10 d后,辣木茎干表面周围呈黄褐色,随后发病部位表现出水渍状病斑,与自然发病辣木的病状相符;菌落近圆形,菌丝初期呈白色绒毛状,后期呈浅黄色,分生孢子顶胞钩状,3~5个隔膜,厚垣孢子呈球形,在菌丝间串生;菌株MO157的ITS序列与Gen Bank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的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其确定为木贼镰刀菌(Gen Bank登陆号:KX197955)。该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30℃,最适温度28℃;pH 6~8时菌丝生长速率增快,pH 7时最适菌丝生长;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最适合该菌生长,以蔗糖为碳源时利用率最高;以牛肉浸膏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该菌致死温度为65℃,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菌落直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枝枯病 病原菌鉴定 木贼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卢文洁 罗志明 +3 位作者 李春花 尹桂芳 王艳青 王莉花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为明确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菌株LW2015.3,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LW2015.3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呈倒棍棒状或倒梨状,褐色,具3~8个横隔... 为明确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菌株LW2015.3,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LW2015.3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呈倒棍棒状或倒梨状,褐色,具3~8个横隔膜,0~4个纵斜隔膜,大小为16.5~45.0μm×5.0~13.5μm,厚垣孢子呈球形,直径为6.0~12.0μm;该菌株ITS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W2015.3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登录号:MG195995.1)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确定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 alternata(登录号:KT362732.1)。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为最适温度;当p H为6~9时菌丝生长速率加快,pH 7最适菌丝生长;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该病原菌对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硝酸钠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