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vidence of Sm-Nd isochron age for the early Paleozoic ophiolite in Mangya area,Altun Mountains 被引量:38
1
作者 Liang Liu Zicheng Che +3 位作者 Yan Wang Jinhai Luo Jianqi Wang Zhangjian G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9期754-756,共3页
The REE patterns of the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Mangya area, Altun, are slight rich in LREE with (La/Ya)-N=1.69-3.20, (La/Sm)-N=1.37-1.87, other trace element ratios of the rocks are Th/Ta≈1 (for a few samples greate... The REE patterns of the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Mangya area, Altun, are slight rich in LREE with (La/Ya)-N=1.69-3.20, (La/Sm)-N=1.37-1.87, other trace element ratios of the rocks are Th/Ta≈1 (for a few samples greater than 1.5), Nb/Y=0.34-0.62, Ti/Y=310-443 (on the average: 381), Ti/V=37-62, Zr/Nb=9.4-12.4, Sr/Rb=12-80 (on the average: 37), and Nb/Th=7.7-16.8. These feature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E-MORE or OIB. The ε Nd(t) value, being 3.95- 4.12, shows that the source of the volcanic rocks is derived from depleted asthenosphere mantle mixed with materials from enriched mantle. These, together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geological setting and rock assemblages, indicate that the basic volcanic rocks are of ophiolite. The Sm-Nd isotope ages for the eight basic volcanic rock samples construct a straight line with good correlation, and the calculated isochron age is (481.3±53) Ma. Besides, the eight calculated ε Nd(t) and model age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which suggests that they are homologous, so the isochron is not a mixed line. In the meantime, the isochron age ((481.3±53) Ma) is lower than the model ages (T DM=1 004-1 534 Ma) of the samples, suggeting that the isochron age represents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basic volcanic rocks and the ophiolite belt in Mangya area, Altun is formed in the early Paleozoic (Cambrian-Ordovician). In spite of the greater uncertainty of the age, it is still reliable becaus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ge constrained by the regional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un MOUNTAINS mangya OPHIOLITE SM-ND ISOCHRON age.
全文增补中
细粒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西茫崖地区新生代为例
2
作者 张世铭 张小军 +5 位作者 张婷静 朱军 郑永仙 易定红 霍鹏 伏珏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3-645,共13页
采用岩心观察描述、样品薄片鉴定、激光共聚焦孔缝扫描、X衍射成分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湖相细粒碎屑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进行研究,明确了茫崖地区浅层和中深层两套细粒碎屑岩优质... 采用岩心观察描述、样品薄片鉴定、激光共聚焦孔缝扫描、X衍射成分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湖相细粒碎屑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进行研究,明确了茫崖地区浅层和中深层两套细粒碎屑岩优质储层的成因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茫崖地区的细粒碎屑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滨浅湖滩坝和灰泥坪,具有相带变化快、岩石成分混杂、杂基含量高的特点。细粒沉积岩以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浅层物性相对较好,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及黏土矿物晶间孔,具有分散分布以较粗孔喉为主和相对集中分布以连通微细孔喉为主两类孔喉组合;深层较致密,局部发育粒间溶孔,为相对集中分布的微细孔喉组合。影响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两期碳酸盐岩胶结及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控制浅层残余粒间孔的发育,早期的方解石胶结物抑制了压实作用,同时也是后期溶蚀发育的主要部位;溶蚀作用主要为浅层酸性流体在粒间孔基础上的溶蚀,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茫崖地区 新生代 细粒碎屑岩储层 滨浅湖滩坝
下载PDF
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特征研究
3
作者 胡维云 张丽峰 +3 位作者 黄浩 李启雷 刘文邦 郭瑛霞 《高原地震》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兼走滑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附近,序列视应力变化稳定。该结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本次茫崖Ms5.3地震,为该区域中强地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s5.3地震 构造背景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下载PDF
2021年3月30日西藏双湖M_(S)5.8和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总结
4
作者 钟骏 解孟雨 +2 位作者 姜祥华 黎明晓 岳冲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5.8地震发生在青藏块体内部地球物理监测能力较弱区域,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少,仅在茫崖地震前存在2项形变背景异常;②2次M_(S)5.8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为突出,包括5级地震成组、固体潮调制比、地震发生率指数和Wq值异常,均为1年尺度内的中期异常;③2次地震序列均为主—余型,余震较少,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3月和6月,西藏和青海地区2次M_(S)5.8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地球物理监测能力的不足,或许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震情跟踪提供关键性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湖M_(S)5.8地震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地震序列跟踪
下载PDF
茫崖一次大风和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赵小红 吉秀娟 +2 位作者 袁世龙 蔡琪 欧天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对2023年4月3—4日出现在茫崖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大风、沙尘暴天气具有显著的日变化,上午发展,下午至傍晚最强,入夜减弱。茫崖市地处青海省西北边陲,柴达木盆地西缘,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势西... 对2023年4月3—4日出现在茫崖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大风、沙尘暴天气具有显著的日变化,上午发展,下午至傍晚最强,入夜减弱。茫崖市地处青海省西北边陲,柴达木盆地西缘,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这种特殊的地形受狭管效应影响,使地面风速加强。500 hPa茫崖受新疆低涡底部偏西气流的控制,高空有大的位势梯度及强的冷平流;层结不稳定导致高空动量下传,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大、风速强;地面冷锋、变压风加快了地面风速;在强风的动力条件下,加之本地及上游的良好的沙源条件,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 大风 沙尘暴 新疆低涡 热低压
下载PDF
芒牙河水库工程大坝施工导流设计
6
作者 石箭华 梅德波 张雄云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9期181-186,共6页
通过阐述芒牙河水库工程的工程概况,结合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及枢纽建筑物布置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采用一次断流、隧洞泄流,枯期围堰挡水、汛期度汛坝体挡水的施工导流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芒牙河水库 大坝 施工导流 枯期围堰
下载PDF
茫崖-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确定 被引量:41
7
作者 周勇 潘裕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6,T001,共9页
在茫崖至肃北段阿尔金断裂内,奥陶纪地层中产出的塑性变形构造形态完整而清楚,室内的岩组分析和镜下所见发育良好的显微构造,为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提供了有力证据。右旋走滑发生时间可能介于奥陶纪晚期至泥盆纪之间。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塑性变形 右旋运动 断裂 走滑运动
下载PDF
茫崖坳陷下第三系有机酸形成演化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怀民 林玉祥 +1 位作者 郗风云 方来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有机酸的形成及分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烃源岩的有机质在向干酪根及油气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酸性成分 ,释放的有机酸进入储集层水体将改变水介质性质 ,使地层水由碱性变为酸性 ,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通过恢复地层中的有机酸... 有机酸的形成及分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烃源岩的有机质在向干酪根及油气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酸性成分 ,释放的有机酸进入储集层水体将改变水介质性质 ,使地层水由碱性变为酸性 ,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通过恢复地层中的有机酸形成过程 ,正确确定烃源岩排酸量及介质中有机酸的浓度 ,有助于预测研究区储集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发育和分布状况。文中应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实测数据 ,建立了研究区内Ⅱ型干酪根的有机酸生成及演化模式。以模式为指导 ,结合地层压实理论定量恢复E23 和N1 两套烃源岩的有机酸形成演化过程及空间展布特征 ,指出潜在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于油泉子构造、咸水泉构造、南翼山构造和南乌斯构造等。图 2表 1参 4(徐怀民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坳陷 有机酸形成 演化模式 油气形成
下载PDF
芒崖凹陷干旱气候背景下网状河流沉积体系及演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随继 任明达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7,共6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芒崖凹陷上新统露头的结构单元分析和对钻井剖面上砂岩、泥岩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岩相转换的Markov链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得出研究区中 上新统是网状河流沉积体系并在上上新统转化为辫状河流沉积体系这一新认识。孢粉化石...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芒崖凹陷上新统露头的结构单元分析和对钻井剖面上砂岩、泥岩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岩相转换的Markov链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得出研究区中 上新统是网状河流沉积体系并在上上新统转化为辫状河流沉积体系这一新认识。孢粉化石资料、深干裂以及钙质结核等指示网状河流发育在干旱气候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河流 沉积特征 干旱气候 上新统 芒崖凹陷
下载PDF
论"反转"—咸水盆地的油气勘探——以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明水 陈云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咸水盆地,也是一个"反转"盆地。盆地的反转使油气藏遭到破坏和油气进行再分配成为普遍现象。茫崖坳陷是柴达木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异常高压带的大面积分布表明中深层油气藏得以更多的保存;咸水盆地砂砾岩碳...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咸水盆地,也是一个"反转"盆地。盆地的反转使油气藏遭到破坏和油气进行再分配成为普遍现象。茫崖坳陷是柴达木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异常高压带的大面积分布表明中深层油气藏得以更多的保存;咸水盆地砂砾岩碳酸盐含量普遍较高,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沉积相其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高速河床亚相尤其是"清洁砂"是最为有利的储层;深层气是值得关注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 柴达木盆地 油气勘探 次级构造单元 碳酸盐含量 油气藏 咸水 勘探领域 异常高压 储层物性
下载PD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Buried in the Gasikule Salt Lake in China based on the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Junhu ZHAO Yingjun +1 位作者 WU Ding LU Donghu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96-1007,共12页
The salinity of the salt lak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valuate whether it contains some mineral resources or not,the fault buried in the salt lake could control the abundance of the salinity.Therefore,it is of great... The salinity of the salt lak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valuate whether it contains some mineral resources or not,the fault buried in the salt lake could control the abundance of the salinity.Therefore,it is of great geological importance to identify the fault buried in the salt lake.Taking the Gasikule Salt Lake in China for example,the paper established a new method to identify the fault buried in the salt lake based on the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including Landsat TM,SPOT-5 and ASTER data.It includes the acquisi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data preprocessing,lake waterfront extraction,spectrum extraction of brine with different salinity,salinity index construction,salinity separation,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salin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fault buried in salt lake,temperature inversion of brine and the fault verification.As a result,the study identified an important fault buried in the east of the Gasikule Salt Lake that controls the highest salinity abnormal.Because the level of the salin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mineral abundance,the result provide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to identify the water body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alt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Gasikule Salt Lake mangya depression China
下载PDF
柴西芒崖坳陷中心新构造样式的确立及意义
12
作者 马新民 赵凡 +3 位作者 张菊梅 程玉红 倪祥龙 易定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4-686,共3页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芒崖坳陷中心新的构造样式:新生代早期以挤压叠瓦逆冲为主,走滑调节为辅,形成深部基底卷入型断层及相关挤压逆冲断块和挤压褶皱;新生代晚期以走滑调节为主,挤压逆...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芒崖坳陷中心新的构造样式:新生代早期以挤压叠瓦逆冲为主,走滑调节为辅,形成深部基底卷入型断层及相关挤压逆冲断块和挤压褶皱;新生代晚期以走滑调节为主,挤压逆冲为辅,形成浅层滑脱断层-褶皱组合,并最终定型。在构造样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对芒崖坳陷中心地区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迁、构造层变形机制进行详尽的阐述,重塑了新生代以来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根据构造裂缝发育规律,指出新生代2次构造旋回的张性应力集中区,有利于裂缝储集层的发育,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芒崖坳陷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构造裂缝
下载PDF
茫崖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培玲 黄浩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茫崖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比较特殊,对区域应力增强较为敏感,区域内发生的震群和3、4级地震对本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具有预测意义。区域内震群和5级以上地震活动又与青海地区6级以上地震平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注茫崖地区地震活动有助于... 茫崖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比较特殊,对区域应力增强较为敏感,区域内发生的震群和3、4级地震对本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具有预测意义。区域内震群和5级以上地震活动又与青海地区6级以上地震平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注茫崖地区地震活动有助于青海地区的震情趋势判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地区 活动特征 6级地震平静
下载PDF
基于光谱相似尺度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14
作者 傅文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相似尺度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新方法:首先根据蚀变岩及矿体围岩的实测光谱数据,利用光谱相似尺度方法,直接从TM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通过对青海芒崖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试验,表明该方法的可... 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相似尺度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新方法:首先根据蚀变岩及矿体围岩的实测光谱数据,利用光谱相似尺度方法,直接从TM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通过对青海芒崖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试验,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相似尺度 遥感 矿化蚀变信息 青海芒崖地区
下载PDF
新疆东昆仑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15
作者 赵超 曲召波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地区属阿尔金山金、铅、锌、铜、铁、玉石成矿带,是重要的Cu-Au-Co-Ni-Pt-Pd矿产找矿预测区。经1/5万航磁工作,区内磁场表现为北东向的低缓正磁异常带,局部为强烈升高正磁异常,异常曲线光滑、规整,呈尖峰状,异常强度在3... 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地区属阿尔金山金、铅、锌、铜、铁、玉石成矿带,是重要的Cu-Au-Co-Ni-Pt-Pd矿产找矿预测区。经1/5万航磁工作,区内磁场表现为北东向的低缓正磁异常带,局部为强烈升高正磁异常,异常曲线光滑、规整,呈尖峰状,异常强度在300nT~450nT。此类异常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而本区刚好出露有阿尔金断裂南缘北东走向的茫崖蛇绿混杂岩带。该混杂岩带内发现有规模的蚀变带2处,见有孔雀石化、铜蓝、黄铁矿等矿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地区的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苏普阿勒克塔格 阿尔金断裂 茫崖蛇绿混杂岩 蚀变带 孔雀石化 铜蓝
下载PDF
青海茫崖地区中—下侏罗统植物化石与时代讨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发德 童海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6-93,共8页
青海茫崖地区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岩系的西北延伸部分,地处阿尔金山南麓山前坳陷。青海省煤田地质区划将其称为格斯煤田,中—下侏罗统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对植物化石组合1及植物化石组合2进行了种属和组合特征分析研究,通过... 青海茫崖地区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岩系的西北延伸部分,地处阿尔金山南麓山前坳陷。青海省煤田地质区划将其称为格斯煤田,中—下侏罗统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对植物化石组合1及植物化石组合2进行了种属和组合特征分析研究,通过与邻区生物地层的对比分析,植物化石组合1与枝脉蕨顶峰带(Cladophlebis Acme Zone)植物组合类似,时代大体相当于普林斯巴赫期。植物化石组合2与锥叶蕨顶峰带(Coniopteris Acme Zone)可进行对比,地质时代为巴柔—巴通期。通过对茫崖地区基本地层层序与植物化石组合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该区成煤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 植物化石 普林斯巴赫期 巴柔-巴通期
下载PDF
南阿尔金茫崖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楠 吴才来 +1 位作者 郑坤 高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1449,共19页
南阿尔金造山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连-昆仑造山带之间,是一条重要的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带中分布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蕴含着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茫崖A型碱长花岗岩对限定南阿尔金进入造山后伸展环境的时限以及壳幔相互作用具... 南阿尔金造山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连-昆仑造山带之间,是一条重要的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带中分布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蕴含着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茫崖A型碱长花岗岩对限定南阿尔金进入造山后伸展环境的时限以及壳幔相互作用具有指示意义,然而该岩体的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缺乏详细研究。因此,本文利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 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对碱长花岗岩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岩浆活动对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碱长花岗岩显示高硅、富铁、富碱、贫钙和镁的特点,并强烈亏损Ba、Sr、P、Eu和Ti,属于A2型花岗岩;岩体的结晶年龄为403~424Ma,是中-新元古代新生地壳(新生长英质物质或钙碱性花岗岩类)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源区可能存在少量富Ca斜长石残留相;南阿尔金造山带在424Ma之后进入造山后的伸展环境,不同块体之间的均衡调整导致深部幔源物质持续上涌,造成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了这一期A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造山带 茫崖 LA-ICP-MS U-Pb年代学 LU-HF同位素 A型花岗岩
下载PDF
青海茫崖5.0级地震震源区微震检测与序列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涛 陈继锋 +1 位作者 杨立明 马建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47,共7页
以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5.0级地震作为研究震例,选取主震后信噪比较高的9个ML1.0以上余震作为模板事件,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对主震后30天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检测到遗漏地震13个,约为原始地震目录的43%,这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以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5.0级地震作为研究震例,选取主震后信噪比较高的9个ML1.0以上余震作为模板事件,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对主震后30天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检测到遗漏地震13个,约为原始地震目录的43%,这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评估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备余震序列数据参考。对模板匹配前后b值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板匹配后b值略有下降,佐证了强震后短时间内b值明显降低的普遍现象。最后对扩充后的地震目录进行双差重定位,发现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茫崖—油沙山断裂北侧,呈现出成团成片的丛集状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茫崖5.0级地震 序列活动特征 模板匹配技术 双差定位
下载PDF
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维云 王培玲 +1 位作者 李启雷 刘文邦 《高原地震》 2019年第4期21-27,共7页
介绍了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位于油沙山-茫崖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 介绍了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位于油沙山-茫崖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附近,序列视应力变化稳定。该结果有利于认识和了解本次茫崖Ms5.0级地震,为该区域中强地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s5.0级地震 构造背景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下载PDF
青海省茫崖石棉矿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生元 李小林 +2 位作者 吴文新 张婷婷 赵爱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论文在阐述茫崖石棉矿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及尾矿可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依据矿区粉尘污染、废尾矿成堆,不合理削坡引发灾害事件三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特点,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依靠科... 论文在阐述茫崖石棉矿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及尾矿可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依据矿区粉尘污染、废尾矿成堆,不合理削坡引发灾害事件三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特点,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针对矿区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特征,提出封存尾矿堆及矿坑边坡削坡的治理方法,借以消除粉尘污染和边坡地质灾害隐患,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石棉矿 环境治理 尾矿综合利用 青海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