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口市江东新区马袅-铺前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超群 贾丽云 +12 位作者 胡道功 胡健民 张磊 杨肖肖 孙东霞 麦发海 白世彪 宗开红 吕同艳 张耀玲 韩帅 韩建恩 杜建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3-417,共15页
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琼山发生的M71/2级大地震为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琼北海岸带大面积沉陷与东寨港100余平方千米的陆陷成海,地震震中与强烈沉降区均位于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海口江东新区。构造地貌调... 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琼山发生的M71/2级大地震为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琼北海岸带大面积沉陷与东寨港100余平方千米的陆陷成海,地震震中与强烈沉降区均位于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海口江东新区。构造地貌调查与钻孔联合剖面揭露表明,分布于江东新区的马袅-铺前断裂带由马袅-罗豆断层(F_(2-1))、海秀-东园断层(F_(2-2))及长流-珠溪河断层(F_(2-3))3条NEE向平行展布的北倾正断层组成,陆域全长约132 km,呈隐伏—半隐伏状态,总体表现为正断性质,局部兼右旋走滑。其中F_(2-1)断层长约132 km,第四纪以来断层垂直位移3.4~14.8 m,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F_(2-2)断层长度大于50 km,全新世以来断层垂直位移1.8~3.3 m,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根据地震楔及断塞塘堆积判断F_(2-3)断层为琼山M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F_(2-1)断层长约58 km,上新世地层垂直位移112 m,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结合马袅-铺前断裂带的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琼山M71/2地震的关系,提出了江东新区规划建设及建筑物避让活动断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山M71/2级地震 发震构造 活动断层避让 马袅-铺前断裂 海口江东新区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马袅—铺前断裂东段活动性与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超群 贾丽云 +6 位作者 胡道功 马秀敏 顾静超 丁莹莹 曹新文 夏蒙蒙 吴环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8-631,共14页
近东西向展布的马袅—铺前断裂是琼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之一,也是1605年琼山7.5级地震主要控震断裂之一,其活动性对评价海南岛北部地壳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活动断裂断错地貌填图、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 近东西向展布的马袅—铺前断裂是琼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之一,也是1605年琼山7.5级地震主要控震断裂之一,其活动性对评价海南岛北部地壳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活动断裂断错地貌填图、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联孔剖面钻探验证等方法,查明了马袅—铺前断裂东段的空间展布特征:8条北东东向展布、北倾或南倾的正断层F_(2-1)~F_(2-8)组成三堑夹两垒构造,继承上新世之前的多期活动断裂。年代学测试结果鉴别出5条全新世活动断裂(F_(2-1)、F_(2-4)、F_(2-6)、F_(2-7)、F_(2-8)),2条前第四纪断裂(F_(2-2)、F_(2-5))和1条早中更新世断裂(F_(2-3));全新世以来F_(2-1)、F_(2-7)、F_(2-8)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43~1.79 mm/a;F2-4、F2-6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12~0.33 mm/a。结果表明,东寨港东岸地区处于不稳定区,应加强断裂活动的监测力度,工程建设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袅—铺前断裂 断裂活动性 高密度电法剖面 钻探联孔剖面 地质调查工程 海南岛
下载PDF
琼北老城剖面记录的马袅—铺前断裂西段晚更新世活动历史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薇 贾丽云 +4 位作者 胡道功 张绪教 夏蒙蒙 蔺文杰 袁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0-978,共9页
马袅-铺前断裂为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其活动历史研究对琼北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防震减灾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调查结果表明,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由三条近东西向平行展布的北倾... 马袅-铺前断裂为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其活动历史研究对琼北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防震减灾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调查结果表明,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由三条近东西向平行展布的北倾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并构成南北宽约2.5 km的断裂带。老城人工开挖南北宽达70 m的断裂带剖面揭露了该断裂晚更新世活动历史,道堂组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断裂在距今16~31 ka期间经历了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活动,累计垂直位移3.3 m;第二期为南倾的正断活动,活动强度较大。马袅-铺前断裂错断不同时代地层的位移量表明该断裂自上新世以来开始活动,第四纪活动强烈,现今仍是琼北控制地震活动的重要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袅-铺前断裂 老城剖面 光释光年龄 活动历史
下载PDF
马袅-铺前断裂中段全新世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华国 吴小江 +7 位作者 李峰 贾启超 王志成 林镇 贾伟 徐锡伟 章龙胜 胡金桥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8-599,共12页
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林海三路和桃兰村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上断点埋深、断错地层序列和地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特征。2排联合钻孔剖面均揭露出断面,断裂上断点埋深9.2—10.... 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林海三路和桃兰村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上断点埋深、断错地层序列和地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特征。2排联合钻孔剖面均揭露出断面,断裂上断点埋深9.2—10.5m,从而准确厘定了马袅-铺前断裂中段的空间位置。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前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南、北2支,呈阶梯状发育,具正倾滑性质,倾向北,倾角约70°。其中,北支为第四纪早期次级断裂,南支为全新世活动性较强的主断裂。同时,钻孔揭示深度内该断裂段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移量约为4—6m,7965—7408a BP以来断裂有过活动,垂直位移量约1—2m,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26±0.1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联合剖面 马袅-铺前断裂 全新世活动
下载PDF
基于钻探的马袅-铺前断裂西段活动性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华国 李峰 贾启超 《华南地震》 2018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口市疏港公路沿线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的上断点、断错地层序列和盖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的活动特征。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前断裂西段为北倾正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推测... 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口市疏港公路沿线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的上断点、断错地层序列和盖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的活动特征。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前断裂西段为北倾正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推测为中更新世。该断裂段累计垂直位移量约为5 m,根据地层年代结果,初步估算出该段的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006±0.002 mm/a,说明断裂中更新世以来活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正确评价海口市地震危险性,服务于经济建设和防震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联合剖面 马袅-铺前断裂 活动性
下载PDF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1605 Qiongshan M7½ Earthquake and Its Holocene Activity History in Northern Hainan Island, China: Evidence from Cross-Section Drilling and Shallow Seismic Profile
6
作者 Chaoqun Wang Liyun Jia +6 位作者 Daogong Hu Shibiao Bai Zhengwang Hu Dongxia Sun Xiaoxiao Yang Lei Zhang Xiumin M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05-917,共13页
The 1605 M7½ Earthquake is the only earthquak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at has caused large-scale land subsidence into the sea,with the total area of land subsidence exceeding 100 km2.The disaster has led to the... The 1605 M7½ Earthquake is the only earthquak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at has caused large-scale land subsidence into the sea,with the total area of land subsidence exceeding 100 km2.The disaster has led to the sinking of 72 villages.There is still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In this work,we conducted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Maniao-Puqian fault(MPF),which is the epicenter area,through geomorphological survey,data collection,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cross-section drilling,and chronological da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MPF zone is composed of three nearly parallel normal faults with a dextral strike-slip:“Macun-Luodou fault(F2-1),Haixiu-Dongyuan fault(F2-2),and ChangliuZhuxihe fault(F2-3)”.And F2-2 is composed of two secondary faults,namely F2-2′and F2-2″,with a flower-shaped structure buried under the ground.It is distributed nearly east-west,dipping to the north and has experienced at least five stages of activities since the Miocene.The vertical activity rates of F2-2′and F2-2″are~2.32 and~2.5 mm/a,since the Holocene,respectively.There were eight cycles of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since the Miocene.The fault activity resulted in the thickening of the Holocene strata with a slight dip to the south,on the hanging wall,showing V-shaped characteristics.The MPF is likely the sourc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7½ earthquake that hit Qiongshan in 1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ogenic structure EARTHQUAKES maniao-puqian fault fault activity history geomorph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