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隆珊 魏庆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文通过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相77例患者和抑郁相63例患者脑电图分析,发现躁狂相组与抑郁相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8.6%和20.6%,其异常改变均以θ波增多为主,尤以前部导联为显,男、女患者脑电图改变相近似。两组比较,发... 本文通过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相77例患者和抑郁相63例患者脑电图分析,发现躁狂相组与抑郁相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8.6%和20.6%,其异常改变均以θ波增多为主,尤以前部导联为显,男、女患者脑电图改变相近似。两组比较,发现躁狂相组的α波较抑郁相组频率稍快、波幅较高,α脑电图明显多于抑郁相组;而抑郁相组中有12.7%患者出现低波幅脑电图,而躁狂相组则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躁狂相组和抑郁相组分别与神经症组脑电图比较,发现他们的脑电图改变相近似,从而进一步证实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脑电图异常改变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病 躁狂相 抑郁相 脑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成云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和自愿为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和自愿为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合并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躁狂评分以及复发情况、住院时长、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组的躁狂评分在治疗2周、3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情况、住院时长、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采取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显著,适合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躁狂相 治疗 药物
下载PDF
反复发作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树跃 李植荣 高镇松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住院患者在三天内进行采血检测,利用电脑对三者血液流变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反复发作躁狂症全血粘度、刚性指数比正常健康人高(P<005),而血浆压积...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住院患者在三天内进行采血检测,利用电脑对三者血液流变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反复发作躁狂症全血粘度、刚性指数比正常健康人高(P<005),而血浆压积却比正常健康人低(P<001);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各项指标与正常健康人无显著差异(P>005);反复发作躁狂症全血粘度、细胞压积、低切还原粘度比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高(P<005),而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浆压积反之较低(P<005)。结论检查血液流变学性质,有助于躁狂症的分型和对两者病因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 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联合MECT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迟云鹏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BRMS评分、SOD、CAT、GSH-Px、MDA水平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PRS、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CAT、GSH-Px、MDA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治疗过程中,单纯药物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狂躁症状,改善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单纯药物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彩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1195-1196,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试验组增加MEC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住院时间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 BRMS评分及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BPRS、 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AT、 GSH-Px、 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起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ECT合并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药物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电休克治疗对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超 傅岳文 +2 位作者 张莉 卢卓丽 古丽巴哈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对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42例,分为MECT+药物治疗组(A组,n=20)、药物治疗组(B组,n=22),于治疗前后及治...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对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42例,分为MECT+药物治疗组(A组,n=20)、药物治疗组(B组,n=22),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月、12月、2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杨氏躁狂量表(YM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有效率、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A组治疗后、6月、12月、2年PANSS阳性因子及总分、YMRS总分明显低于B组(P<0.05)。随访6月、12月、2年,A组的有效率100%、100%、95%,B组的有效率68.18%、63.6%、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6,8.984,10.395;P<0.01);A组的复发率5%、5%、10%,B组的复发率31.8%、40.9%、54.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6,12.920,9.355;P<0.05);A组的再住院率5%、5%、10%,B组的再住院率18.2%,27.3%,31.8%,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复发和再住院累计生存曲线优于B组。复发的log-rankχ~2=9.140,再住院的log-rankχ~2=4.199(P<0.05)。且两组各时段药物不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合并ECT治疗对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巩固十分重要,显著的降低了精神症状的复发及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儿童 无抽搐电休克 复发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月霞 黄敬 +2 位作者 刘德芳 余红 王昌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在起效时间、疗效及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MECT合并药物治疗的3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起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与同期单纯...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在起效时间、疗效及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MECT合并药物治疗的3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起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并做回顾性分析。疗效评定依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分。结果 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前BPRS和BRM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1.345,P>0.05和t=1.087,P>0.05);治疗后1、2、3周、出院前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同时点BPRS、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31.6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50.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6.0652,P<0.01);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4169.90元,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5556.0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4.790,P<0.01)。结论 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较单纯药物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疗效好,起效快,减少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患者QT和P波离散度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甫兵 秦胜文 杨相国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期患者QT和P波离散度。方法选取BD躁狂期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1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将研究组分为低危...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期患者QT和P波离散度。方法选取BD躁狂期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1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将研究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各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并对P波离散度、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与Framingham心血管病风险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血管病危险程度躁狂期BD患者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躁狂期BD患者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与Framingham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BD躁狂期患者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均高于健康对照且躁狂期BD患者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均与Framingham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期 QT离散度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俊峰 朱永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奥氮平+丙戊酸钠片),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奥氮平+丙戊酸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中药治疗(清神醒脑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RM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CPT、HVLT-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躁狂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持续错误数(RPE)、错误应答数(RE)减小,持续应答数(PE)、完成分类数(CC)增大,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MDA及CA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病情,促进认知功能良好恢复,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中药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心肌酶活性变化及心电图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希跃 卢大力 +1 位作者 谢珊珊 洪梅芬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相与抑郁相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772例双相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含躁狂相组370例,抑郁相组402例,收集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84例为对照组。血清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相与抑郁相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772例双相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含躁狂相组370例,抑郁相组402例,收集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84例为对照组。血清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生化项目及常规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躁狂相组的CK、CK-MB、LDH活性显著高于抑郁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正常参考值高几倍到上百倍,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相组的心肌酶活性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躁狂相组经二周治疗后心肌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常规心电图检查躁狂相组心率显著高于抑郁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酶的增高与躁狂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双相障碍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抑郁相 心肌酶谱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