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Manila Seismic Tsunami on the Guangdong Coast——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ides and Tsunamis
1
作者 CAO Yonggang LIU Changjian +4 位作者 LIU Tongmu FENG Yanqing LIU Yuqiang LIAO Shizhi CHEN Yizh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1期97-111,共15页
The coupling numerical model between astronomical tide and tsunamis was buil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MCOT model, which was verified by the Japan "3·11" tsunami. The tsunami source of the Manila seis... The coupling numerical model between astronomical tide and tsunamis was buil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MCOT model, which was verified by the Japan "3·11" tsunami. The tsunami source of the Manila seismic tsunami was designed and computed to analyze the risk of tsunami which will happen in the Guangdong coa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maximum quantity of water increasing and the time of the tsunami arriving at the Guangdong seacoast were calculated. The coupling simulation between astronomical tide and tsunamis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evaluating the risk and early-warning of tsunamis in the Guangdong coast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OT model Earthquake TSUNAMI manila seismic z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GUANGDONG COAST
下载PDF
马尼拉俯冲带地震海啸对华南沿海的概率性灾害影响
2
作者 刘金伟 赵文宇 +3 位作者 魏笑然 支泓欢 李培良 白晔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4-875,共12页
马尼拉俯冲带地震作为高风险海啸源对华南沿海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开展概率性海啸灾害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马尼拉俯冲带地震海啸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指导南海海岸工程的设计及建设。本文针对马尼拉俯冲带五项不确定性参数的概率分布展开研... 马尼拉俯冲带地震作为高风险海啸源对华南沿海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开展概率性海啸灾害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马尼拉俯冲带地震海啸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指导南海海岸工程的设计及建设。本文针对马尼拉俯冲带五项不确定性参数的概率分布展开研究,应用逻辑树法设计地震海啸样本集,使用非静压海啸数值模型对所有样本情景进行传播模拟,最后通过概率计算得到南海海域的海啸最大波幅超越概率曲线,并绘制了100年和500年回归周期下南海概率性海啸最大波幅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100年一遇的海啸对中国大陆南部沿海影响较低,潜在海啸的最大波幅最高可达0.7 m,危险等级不超过Ⅱ级;500年一遇的海啸可能会对我国南部沿岸城市(如汕头、汕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等)造成最大波幅为2.5 m左右的Ⅲ级海啸威胁,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沿岸可能出现最大波幅为3.1 m的海啸活动,东沙群岛受到最大波幅有可能超过4.0 m的海啸威胁,这些地区海啸危险等级均高达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拉俯冲带 地震海啸 非静压数值模拟 概率性灾害评估 中国南海
下载PDF
马尼拉俯冲带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建柯 吴时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7-2137,共11页
基于国际地震中心的P波走时数据和层析成像反演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马尼拉俯冲带的深部速度模型.结果表明,(1)高速的南海俯冲板片沿马尼拉俯冲带的俯冲形态随纬度发生变化,在14°N和16°N之间,板片俯冲角度较大... 基于国际地震中心的P波走时数据和层析成像反演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马尼拉俯冲带的深部速度模型.结果表明,(1)高速的南海俯冲板片沿马尼拉俯冲带的俯冲形态随纬度发生变化,在14°N和16°N之间,板片俯冲角度较大,俯冲深度可达400∽500km,在17°N附近,俯冲板片角度和深度较南部变小,而在18°N附近,俯冲板片以近垂直角度俯冲到地幔转换带;(2)17°N和18°N之间俯冲角度的变化意味着南海板片发生了撕裂;(3)在14°N附近,南海板片由300km以上的近垂直俯冲转为200∽300km深度的近水平展布,与震源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南海板片发生了撕裂,并且导致410km间断面抬升.根据成像结果计算的不同位置南海板片的俯冲长度和时间表明,南海板片俯冲之前的面积为现今面积的两倍,14°N最先开始发生俯冲,并由南向北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马尼拉俯冲带 南海 菲律宾海
下载PDF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前缘(21°N)海底地震仪数据处理初步成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思青 赵明辉 +4 位作者 张佳政 孙龙涛 徐亚 詹文欢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9,共10页
在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前缘开展了二维海底地震仪(OBS)探测实验,布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深地震测线——OBS2015-2。以该测线上的2个台站(OBS04和OBS08)为例,阐述了此次实验所用短周期国产OBS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从原始数据到SAC格式、再到S... 在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前缘开展了二维海底地震仪(OBS)探测实验,布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深地震测线——OBS2015-2。以该测线上的2个台站(OBS04和OBS08)为例,阐述了此次实验所用短周期国产OBS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从原始数据到SAC格式、再到SEGY格式的转换;同时包括炮点位置校正和OBS位置校正。数据处理结果表明,OBS2015-2测线的数据质量良好,综合地震剖面显示来自深部的震相(如Ps P、Pg、Pm P等)信息十分清晰。利用Rayinvr软件正演试算,进一步确认了震相类型,特别是来自于输入板块莫霍面的反射震相非常丰富,为马尼拉俯冲带的输入板块地壳底界面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 震相拾取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 数据处理
下载PDF
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带输入板块的不均一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传绪 吴时国 赵昌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63-4073,共11页
本文整合了横跨马尼拉海沟北段的21条多道地震层位信息、海底地形以及天然地震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的输入板块性质差异及其对增生楔变形和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马尼拉海沟北段的输入板块在地壳性质、基底起伏和沉积物厚度上存... 本文整合了横跨马尼拉海沟北段的21条多道地震层位信息、海底地形以及天然地震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的输入板块性质差异及其对增生楔变形和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马尼拉海沟北段的输入板块在地壳性质、基底起伏和沉积物厚度上存在明显的自北向南的差异:(1)最北段基底埋深大,上覆沉积物厚,地壳厚度较薄,地壳性质可能为初始南海洋壳或者圈闭的菲律宾海洋壳;(2)中段基底埋深浅,上覆沉积物薄,地壳厚度大,地壳属性表现为过渡壳性质,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初始的地壳性质可能为华南陆块张裂分离出的微小陆壳块体,或者是南海洋壳;(3)南段基底埋深和沉积物厚度介于中间,存在明显的地磁条带,地壳性质为正常的南海洋壳.这一输入板块性质的不均一性可解释该区的特殊增生楔变形现象,如恒春弱变形带的出现,向海方向内凹的海沟形态以及上陆坡海底的大幅抬升等,同时也影响了研究区内的板片俯冲形态和发震构造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证实了沿马尼拉海沟北段存在南北向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但对于地壳属性的最终厘定还需要更多的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拉海沟 俯冲带 输入板块 增生楔 多道地震
下载PDF
马尼拉地震带海啸对广东沿海影响的数值研究——潮汐与海啸的非线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永港 刘长建 +3 位作者 刘同木 冯砚青 刘愉强 廖世智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基于COMCOT数值模型,建立了天文潮与海啸耦合数学模型,对日本"311"海啸进行了模拟验证。针对马尼拉地震带海啸,通过设计海啸震源的计算,分析广东省沿海海啸风险,从数值上得出了海啸引发的最大增水值以及海啸到达广东省沿岸的... 基于COMCOT数值模型,建立了天文潮与海啸耦合数学模型,对日本"311"海啸进行了模拟验证。针对马尼拉地震带海啸,通过设计海啸震源的计算,分析广东省沿海海啸风险,从数值上得出了海啸引发的最大增水值以及海啸到达广东省沿岸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OT模型 地震海啸 马尼拉地震带 数值模拟 广东沿海
下载PDF
花东海盆综合地震探测及其重要的构造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明辉 王强 +5 位作者 杨富东 张佳政 高红芳 孙龙涛 刘思青 张光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9-368,共10页
花东海盆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是现今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唯一遗留的早白垩纪洋盆,是研究西太平洋俯冲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关于花东海盆的基础科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花东海盆的性质、年龄及... 花东海盆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是现今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唯一遗留的早白垩纪洋盆,是研究西太平洋俯冲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关于花东海盆的基础科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花东海盆的性质、年龄及形成演化历史如何?南北走向的加瓜海脊是花东海盆的东部边界吗?其隆升机制和构造属性如何?花东海盆的西部边界是马尼拉俯冲带吗?其各构造单元流体作用及其与花东海盆的构造关系如何?为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在花东海盆开展主动源与被动源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地质采样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方法获取花东海盆及其东/西边界的深达地幔的精细速度结构,为构建西太平洋俯冲构造体系跨圈层的构造演化模式提供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另一方面,为中国未来在花东海盆大洋钻探计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海盆 深地震探测 加瓜海脊 马尼拉俯冲带 构造演化模式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