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幔对流的实验研究:非立柱状幔柱和地幔涡旋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绳祖
李建国
张宗淳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1960 650 )
-
文摘
地幔对流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地幔介质和温度非均匀分布的复杂条件下 ,热卷流 (地幔柱 )往往由立柱状转变为非立柱状 (含斜柱状、涡旋状等 )。在忽略科里奥利力的情况下 ,板块的下插和滞积下沉、岩石圈根的存在以及地幔介质粘度的非均匀分布等都可能构成不同形状的障碍 -导流体 ,导致地幔的涡旋运动。软流圈中的水平涡旋环带属于对数螺线型 ,环带旋转半径及线速度逐渐减小 ,最终在旋转中心处下沉 。
-
关键词
地幔对流
地幔柱
涡旋
物理模拟实验
地幔柱
-
Keywords
mantle convection, plume, vortex, physical modeling
-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滇中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 2
-
-
作者
瞿梦茹
梁坤
杨海燕
-
机构
云南宇震地震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4-1474,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064,41964002)资助。
-
文摘
虽然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研究确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但从二叠纪至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所在的华南板块至少向北漂移了3000 km,以致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的空间位置不再对应.本研究使用川滇地区75个宽频固定台记录的远震事件计算P、S波接收函数,并利用参考地球模型把单个接收函数从时间域变换到深度域,最后从叠加道上读取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Moho面深度从云南南部的33 km向北逐渐增厚,在青藏高原东部可达约66 km,滇中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攀枝花附近明显增厚.在金沙江—红河断裂西侧的印支块体下方,岩石圈厚度仅为70~80 km,但在滇中地区从约70 km变化约到120 km,最薄处发生于攀枝花附近,仅约为70 km.另外,滇中地区部分台站的S波接收函数显示Moho面的Sp转换相一致性较差,而P波接收函数则表明在Moho面附近存在一个正极性的转换界面.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Moho面附近这一正极性界面是地幔柱岩浆底侵的结果.
-
关键词
P、S波接收函数
时间-深度转换
地壳厚度
岩石圈厚度
地幔柱物理模型
岩浆底侵
-
Keywords
P and S receiver functions
Time domain to depth domain shift
Crustal thickness
Lithospheric thickness
mantle plume physical model
Magmatic underplating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