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ue in What is Saved and What is Lost: Textology in Mao Dun's Eclipse
1
作者 David Hull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6年第2期204-233,共30页
Mao Dun's seminal trilogy Eclipse was written in 1927-1928, directly after the failed Nanchang uprising. The trilogy is exceptional at least in part because it contains the author's frustration and inner conflict th... Mao Dun's seminal trilogy Eclipse was written in 1927-1928, directly after the failed Nanchang uprising. The trilogy is exceptional at least in part because it contains the author's frustration and inner conflict that came from trying to understand this devastating loss. In 1954, while he served as the Minister of Culture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o Dun made fundamental and sweeping edits to all three novels. He made changes in an effort to suit the changed political situation, to make his narrative voice more consistent, to make his characters more stereotypical, and in some cases, to tone down the more explicit sensuality of the original texts. However,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se alteration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edited edition is a diminished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ology mao dun academic bibliography ECLIPsE edited fiction
原文传递
尴尬的境遇:1950年代的茅盾 被引量:2
2
作者 商昌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6-141,共6页
1950年代,茅盾经历了曲折、漫长而痛楚的思想改造历程,遭际了尴尬的人生境遇。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作为文艺界的领导者,茅盾在工作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二、作为文学评论家,茅盾多次陷入"因文罹祸"的尴尬;三、作为文艺政策的... 1950年代,茅盾经历了曲折、漫长而痛楚的思想改造历程,遭际了尴尬的人生境遇。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作为文艺界的领导者,茅盾在工作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二、作为文学评论家,茅盾多次陷入"因文罹祸"的尴尬;三、作为文艺政策的解说者,茅盾往往言不由衷、自相矛盾;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茅盾1950年代创作的多次尝试都半途而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1950年代 尴尬 境遇
下载PDF
动荡中国的全景图——茅盾30年代前半期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弓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41-45,共5页
茅盾小说通过上海这一中心城市的种种骚动 ,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震荡 ,以及小市镇的惶恐不安与农村的破产倾圮 ,描绘出一幅 30年代前半期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全景图。注重内忧外患交织而成的政治经济网络的揭示 。
关键词 茅盾 30年代 小说 动荡 全景
下载PDF
精英的离散与困守——《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绅缙世界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维斯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1期26-36,共11页
《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民国初年江南绅缙的日常生活圆融地展现地方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微妙变化。小说中,随着土地经营、高利贷和商业贸易占绅缙阶层收入权重的增大,绅缙在管理地方事务时为一己之私罔顾乡民利益。同时,小说中又极力... 《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民国初年江南绅缙的日常生活圆融地展现地方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微妙变化。小说中,随着土地经营、高利贷和商业贸易占绅缙阶层收入权重的增大,绅缙在管理地方事务时为一己之私罔顾乡民利益。同时,小说中又极力刻画了几位在困境中坚守绅缙阶层服务桑梓的道德理想的人物。这些对绅缙阶层的叙述与茅盾的家族经验密切相关,其中也透露了茅盾内心一些隐秘的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小说 绅缙 地方事务 转变 坚守
下载PDF
茅盾的矛盾——思想史视野中的茅盾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逄增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428-433,共6页
从思想史角度,对茅盾小说中两大形象系列——知识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茅盾对大革命前后知识女性人生悲剧的描写,意在反思和批判"五四"启蒙的思想与历史局限,同时也流露出对"五四"启蒙的眷恋。而... 从思想史角度,对茅盾小说中两大形象系列——知识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茅盾对大革命前后知识女性人生悲剧的描写,意在反思和批判"五四"启蒙的思想与历史局限,同时也流露出对"五四"启蒙的眷恋。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国悲剧的叙述,在政治意识层面力图对他们进行现代性否定,但在思想史层面实际上描述和表现了他们在追求现代性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作为实际承续和完成着单纯的思想启蒙所不能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构成着对思想启蒙的互补与完善,而且这种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层面,对人与精神的现代性改造和再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性和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小说 知识女性 民族资产阶级 启蒙 现代性
下载PDF
慧眼中的误读:茅盾小说的经济史视角重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2-66,共5页
茅盾小说在经济视角上对中国现代化做了特别深刻的剖析,但同时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存在一定的误读。
关键词 茅盾小说 现代化 经济 误读
下载PDF
茅盾小说与“红楼”情结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中田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红楼”情结是茅盾经久的“图像仓库”的土壤。但这种情结不是板块式地嵌入的 ,而是经由转化、挪移、重组化合而生成的。这种历史的承传 ,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同时 ,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吸取是在与中外艺术的多元交糅的关系中 ... “红楼”情结是茅盾经久的“图像仓库”的土壤。但这种情结不是板块式地嵌入的 ,而是经由转化、挪移、重组化合而生成的。这种历史的承传 ,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同时 ,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吸取是在与中外艺术的多元交糅的关系中 ,融通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小说 "红楼"情结 文学评论 民族文化 《红楼梦》 女性形象 承传关系 《霜叶红似二月花》
下载PDF
关于茅盾文学批评研究诸问题之探讨
8
作者 王俊虎 董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25-128,共4页
茅盾因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关于茅盾文学批评的研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和偏颇:长期忽视茅盾早期文学批评观中的内在矛盾,不甚重视茅盾在儿童文学批评上的贡献,过于专注茅... 茅盾因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关于茅盾文学批评的研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和偏颇:长期忽视茅盾早期文学批评观中的内在矛盾,不甚重视茅盾在儿童文学批评上的贡献,过于专注茅盾对著名作家作品的批评文章,茅盾文学批评分类方法的单一性等问题亟待研究者们加以关注和解决,以推动茅盾文学批评研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儿童文学 分类方法
下载PDF
真实的社会史诗——论茅盾小说的时代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奇志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茅盾小说所反映的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与其创作主题相应合,即及时反映重大事件的时间性和战斗性,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的深刻性和明确性,以及内容上的互补,时间上的相互衔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成就了其小说的史诗性质。
关键词 茅盾小说 社会史诗 时代性
下载PDF
政治倾向:茅盾小说的精神脉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龙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作者从茅盾人生追求与文学创作历程的结合上,论析政治倾向始终是茅盾小说的精神脉系这一观点。茅盾的文学理论主张的创设、文学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确立等等方面,都有着明晰的政治眼光,强烈的阶级意识及浓厚的政治色彩。
关键词 茅盾小说 政治倾向
下载PDF
论《霜叶红似二月花》在茅盾创作中的延续与创新
11
作者 平原 《殷都学刊》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茅盾的整个创作中《霜叶红似二月花》是最为独特的一部,它既有茅盾前期创作的宏大叙事特征,又有对时代深刻的思考与创作主体的体悟,是茅盾创作的新的峰峦。
关键词 茅盾创作 整体审视 延续 创新
下载PDF
茅盾与赛珍珠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从《水藻行》与《大地》谈起
12
作者 王玉括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赛珍珠创作了若干关于中国的小说,在美国出版后比较畅销,其中一些被翻译成中文。但当时,鲁迅、巴金等对赛珍珠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并作出负面评价。茅盾则以自己小说《水藻行》中的中国人形象,反驳赛珍珠《大地》中的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赛珍珠创作了若干关于中国的小说,在美国出版后比较畅销,其中一些被翻译成中文。但当时,鲁迅、巴金等对赛珍珠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并作出负面评价。茅盾则以自己小说《水藻行》中的中国人形象,反驳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形象,表达中国文化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追求。重新回顾赛珍珠在当时中国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自身的文化立场和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形象 茅盾 赛珍珠
下载PDF
商务印书馆的用人机制与茅盾的成名之路
13
作者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45-52,共8页
1916年夏天,北京大学预科生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元济对其定位为"试办生"。张元济很快从茅盾的一封便笺性质的信中发现了其才情,让编辑所所长高梦旦把茅盾安排到充满挑战的岗位上去历练。茅盾抓住机遇,开始了在商务... 1916年夏天,北京大学预科生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元济对其定位为"试办生"。张元济很快从茅盾的一封便笺性质的信中发现了其才情,让编辑所所长高梦旦把茅盾安排到充满挑战的岗位上去历练。茅盾抓住机遇,开始了在商务十年的迅速成才之路。他凭着天赋与勤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崭露头角。综观茅盾的成名之路,可以看出,是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最早成就了新派编辑家茅盾,同时又成就了作家茅盾和评论家茅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商务印书馆 《小说月报》 《蚀》三部曲
下载PDF
茅盾早期对神话研究的贡献
14
作者 陈正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茅盾较早地接受了人类学派的神话理论,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外神话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学术上显示了其真知灼见和拓荒精神。茅盾的神话观,对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并一直在中国神话学界产生着很大影响。茅... 茅盾较早地接受了人类学派的神话理论,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外神话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学术上显示了其真知灼见和拓荒精神。茅盾的神话观,对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并一直在中国神话学界产生着很大影响。茅盾早期对神话研究的贡献,应该引起茅盾研究者和现代文学史家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神话 人类学派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茅盾早期(1919年~1927年)文艺思想探析
15
作者 曲立斌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8-36,共9页
茅盾早期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生而艺术",以要求"怨与怒"的文学,要求"血与泪"的文学,要求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文学为基本特征,一九二五年实现了其文艺思想的转变,为人生的文艺思想是在... 茅盾早期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生而艺术",以要求"怨与怒"的文学,要求"血与泪"的文学,要求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文学为基本特征,一九二五年实现了其文艺思想的转变,为人生的文艺思想是在同各种文艺流派的斗争中发展、完善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为人生 新特质
下载PDF
茅盾的文类意识与中国新文学
16
作者 首作帝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7-141,共5页
茅盾通过创作、论评、译丛和办刊等文学活动阐扬了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文类意识,这对开河之初的中国新文学起到了导引和建廓作用,同时肃清了旧文学的流毒,从而使得新文学向着"真"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茅盾 文类意识 中国新文学
下载PDF
从接受理论视角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丽君 舒奇志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51-52,60,共3页
茅盾一生热爱儿童,翻译了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他的译本和其他译本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特点是:注重儿童的心理和需要,照顾儿童的欣赏情趣,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保留原作的创作风格等。
关键词 茅盾 接受理论 儿童文学翻译 特点
下载PDF
《子夜》中“自我分裂”的空间意象世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天舒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从空间视角切入 ,小说《子夜》中的上海可以被解读为一个意象化的空间世界。由都市上海、吴公馆和主人公吴荪甫的私人书房等几个重要的空间意象 (群 )构成的这个开放性的空间系统 ,在不同人物的不断参与和介入中被改写 ,并由此呈现出鲜... 从空间视角切入 ,小说《子夜》中的上海可以被解读为一个意象化的空间世界。由都市上海、吴公馆和主人公吴荪甫的私人书房等几个重要的空间意象 (群 )构成的这个开放性的空间系统 ,在不同人物的不断参与和介入中被改写 ,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自我分裂特质。以吴荪甫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空间意象世界的最终崩溃 ,可以看出茅盾着意表现的 30年代初上海民族工业必然失败的多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茅盾 小说 空间意象 自我分裂 《子夜》 空间世界 文学评论 吴荪甫形象
下载PDF
浅论茅盾革新《小说月报》的编辑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晓玉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8期160-162,共3页
茅盾正式接手主编《小说月报》后,对其进行全面的革新,在编辑方面主要采取的方式有提倡新文学、创新杂志形式、建立符合杂志新取向的作者群和编辑中注重读者意见。通过茅盾的改革,《小说月报》最终成为我国最早的新文学阵地之一,推动了... 茅盾正式接手主编《小说月报》后,对其进行全面的革新,在编辑方面主要采取的方式有提倡新文学、创新杂志形式、建立符合杂志新取向的作者群和编辑中注重读者意见。通过茅盾的改革,《小说月报》最终成为我国最早的新文学阵地之一,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当时众多的读者,促进了《小说月报》的销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小说月报 编辑思想
下载PDF
在互动中彰显“五四”立场——以茅盾主编《小说月报》“通信”为例
20
作者 钟桂松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第1期97-110,共14页
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和《新青年》影响下,中国现代思想界风云激荡,觉醒了的先进知识分子,自觉用传播工具宣传进步文化和社会主张。1921年,已加入共产党组织的茅盾(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这是中国最早由共产党员主编的大型纯... 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和《新青年》影响下,中国现代思想界风云激荡,觉醒了的先进知识分子,自觉用传播工具宣传进步文化和社会主张。1921年,已加入共产党组织的茅盾(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这是中国最早由共产党员主编的大型纯文学杂志。本文从茅盾主编《小说月报》背景入手,以《小说月报》开辟“通信”栏目为例,揭示茅盾编辑《小说月报》受《新青年》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锐意改革,开辟“通信”栏目,在浓墨重彩的互动中彰显五四新文学的立场;同时,茅盾不仅与作者沟通,而且通过“通信”栏目与读者沟通,让刊物所要表达的新文化新思想,换一种方式直抵读者心灵,从单向到互动,从封闭到开放,体现全新的编辑理念。事半功倍的编辑效果,彰显了茅盾的智慧和新文学的力量,也进一步增强了刊物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小说月报》 通信栏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