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污染负荷计算分析的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铠御 汤维明 张圆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定量评价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本文根据2016—2020年茅洲河水质监测数据、流量和降雨资料,计算了该时期内茅洲河污染负荷总量,并对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负荷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茅洲河流域相关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 为定量评价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本文根据2016—2020年茅洲河水质监测数据、流量和降雨资料,计算了该时期内茅洲河污染负荷总量,并对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负荷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茅洲河流域相关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点源污染在污染负荷总量中的占比大幅降低,而面源污染在污染负荷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经过治理,至2020年已削减89.3%的污染负荷总量,其中点源负荷削减比例达到97%左右,面源削减比例达到80%,内源污染基本全部消除,说明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污染负荷计算 点源污染 面源污染 内源污染
下载PDF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蒋自胜 李斌 +3 位作者 吴基昌 唐涛 李慧 徐浩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7,共8页
评价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茅洲河流域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建议。对水环境治理初期(2016年5月)和治理期间(2018年8月)茅洲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选取44个采样点,覆盖茅洲河流域的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以获取... 评价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茅洲河流域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建议。对水环境治理初期(2016年5月)和治理期间(2018年8月)茅洲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选取44个采样点,覆盖茅洲河流域的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以获取的样本和水质理化数据,对比分析水质、底栖动物群落、浮游藻类及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变化。结果显示,治理期间茅洲河流域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41.2%、50.6%和66.7%,溶解氧(DO)平均浓度升高了130.8%;底栖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了53.6%,耐污种类的密度和优势度降低,并在部分样点新增敏感性较高的蜉蝣目、鞘翅目、毛翅目和半翅目水生昆虫类群。大型水生植物种类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流域内分布有挺水植物24种、沉水植物4种、漂浮植物2种、浮叶植物1种。Palmer藻类污染指数指示为重污染的样点减少了56.3%,中污染样点增加了16.3%,轻污染的样点增加了40.0%。BMWP指数评价结果也有好转,最高得分为49。研究表明,治理后的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降低,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但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仍然较差,需进一步开展系统的流域生态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环境治理 生物评价 茅洲河流域
下载PDF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流域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崔翀 杨敏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7,共7页
韧性城市为不可预测的危机和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体系。文章首先对韧性城市涵义和基本特征进行辨析,梳理了韧性城市的框架体系和三种尺度下其关注的重点;其次,探讨了韧性城市系统背景下,规划范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指... 韧性城市为不可预测的危机和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体系。文章首先对韧性城市涵义和基本特征进行辨析,梳理了韧性城市的框架体系和三种尺度下其关注的重点;其次,探讨了韧性城市系统背景下,规划范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指出必须在目标导向、理念视角、实施路径和评估标准方面进行转变;最后,结合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提出基于韧性城市系统理论的河流整治、空间治理和协同行动策略,并探讨了其中的经验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适应性 流域 空间治理 茅洲河
下载PDF
生命周期视角下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弘扬 薛安捷 赵敏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40-45,94,共7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根据不同阶段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总结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水环境治理经...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根据不同阶段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总结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水环境治理经验,包括开创性的治理模式,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的城市河流健康治理理念,先进的治水科技和智慧水务以及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等,可为相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管控 水环境治理 生命周期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茅洲河流域
下载PDF
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及创新 被引量:6
5
作者 路文典 刘鹄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模大,水质污染成因成分复杂,有机质、营养盐、重金属污染重,治理区域人员、企业密度大,且需要跨界协同治理。本文通过分析该项目的治理技术路线,制定了双核驱动、多联协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并采取雨污管网、活...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模大,水质污染成因成分复杂,有机质、营养盐、重金属污染重,治理区域人员、企业密度大,且需要跨界协同治理。本文通过分析该项目的治理技术路线,制定了双核驱动、多联协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并采取雨污管网、活水补水等六类工程措施,使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提前达到考核目标。在治理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可为国内类似城市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全流域 水环境治理 技术路线 雨污管网 底泥处理工艺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在茅洲河流域河道底泥处置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新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8年第7期61-63,66,共4页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监理计量存在对象多、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问题。为此,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该工程监理计量工作难题,为类似工程监理提供了参考范例。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水环境综合治理 底泥处置 视频监控 监理
下载PDF
东莞市再生水利用现状与规划——以石马河流域与茅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莫灼英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石马河流域与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流域内再生水利用现状及预测用水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再生水厂进行布局规划,可实现近远期再生水利用规划目标,保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石马河流域 茅洲河流域 再生水利用 布局规划
下载PDF
河长制下水污染治理提质增效实施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新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11期67-70,共4页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系统治理,深圳市宝安区雨污分流两套系统基本形成,河道水质实现基本消劣。在此基础上,水污染治理目标从“治污”转变为“提质”。本文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级支流共和涌为例,介绍了共和涌提...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系统治理,深圳市宝安区雨污分流两套系统基本形成,河道水质实现基本消劣。在此基础上,水污染治理目标从“治污”转变为“提质”。本文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级支流共和涌为例,介绍了共和涌提质增效工程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河长制“一河一策”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可为其他地区河流水污染治理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共和涌 水污染治理 提质增效
下载PDF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污染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信山 《云南水力发电》 2020年第8期45-48,共4页
污染源调查采用收资与实调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实施,对比分析。通过政府部门,收集本次工业污染综合治理范围内所有涉水企业以及环保重点监管企业的基本信息,同时,对区域内建筑排水小区的污染源体制现状、水量、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摸排,并... 污染源调查采用收资与实调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实施,对比分析。通过政府部门,收集本次工业污染综合治理范围内所有涉水企业以及环保重点监管企业的基本信息,同时,对区域内建筑排水小区的污染源体制现状、水量、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摸排,并且分析水污染存在问题,为其后的方案梳理以及方案编制提供依据。为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提高雨污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充分发挥污水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后续改造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后期的改造中,污水直排入河以及排入合流管的企业均应进行改造,使其污水接入分流管网,以提高污水收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水污染调查 建筑排水小区 环境效益
下载PDF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技术、新模式、新维度——《水环境治理技术》出版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左晓君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0年第9期59-63,共5页
为了加快解决深圳茅洲河水环境污染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治水思路,积极探索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工法创新,总结出了中国城市建成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茅洲河模式。文章系统介绍了茅洲河水环境的... 为了加快解决深圳茅洲河水环境污染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治水思路,积极探索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工法创新,总结出了中国城市建成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茅洲河模式。文章系统介绍了茅洲河水环境的治理实践,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的新技术 茅洲河的新模式 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新维度
下载PDF
茅洲河流域再生水补水方案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赵思远 唐颖栋 +6 位作者 唐晓斌 周欣星 遇光禄 郑元格 杨明轩 张凤山 周梅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清水补给”是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深莞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论证再生水补水水量,综合考虑雨后面源污染等因素开展再生水补水方案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对河道水质与换水频率改善效果显... “清水补给”是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深莞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论证再生水补水水量,综合考虑雨后面源污染等因素开展再生水补水方案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对河道水质与换水频率改善效果显著,且雨后河道水质3 d内即可恢复达标。以茅洲河流域再生水补水工程为例,采取“补水规模论证+泵站管道冗余设计+雨后水质恢复”的技术思路,构建了总补水规模达150×10^(4) m^(3)/d的全流域河道再生水补水时空多点动态调配系统,可为国内外类似城市高密度建成区雨源性河道再生水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高密度建成区 面源污染 再生水补水 清水补给 雨后水质恢复 时空多点动态调配系统
原文传递
流域水环境模型在茅洲河流域系统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凤山 魏俊 +1 位作者 唐颖栋 曹梦沂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0-106,共7页
茅洲河流域系统治理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骤逐步推进,2019年底流域水质达到近30年来最好状态。流域水环境模型在茅洲河系统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规划设计、工程调度以... 茅洲河流域系统治理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骤逐步推进,2019年底流域水质达到近30年来最好状态。流域水环境模型在茅洲河系统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规划设计、工程调度以及工程优化调度等不同情景得到成功应用。简要回顾了茅洲河系统治理中主要的三次模型研究的需求背景和应用过程,对比分析了各阶段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模型研究工作为下一阶段逐步向基于全要素的源-网-河耦合模拟及工程后评估等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模型 茅洲河流域 系统治理
原文传递
茅洲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关系模拟和污染联合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浩 孙小玲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6,共6页
在茅洲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SWAT和SWAT-LUD模型对流域水的循环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计算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量并估算污染贡献量。结果显示:2017年地下水排泄补给河水水量为1.6×10^(8) m^(3)... 在茅洲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SWAT和SWAT-LUD模型对流域水的循环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计算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量并估算污染贡献量。结果显示:2017年地下水排泄补给河水水量为1.6×10^(8) m^(3),携带的NH3-N、TP和COD总量分别为0.9×10^(4),0.2×10^(4),1.7×10^(4) t,约占河流总污染指标的3%;地表水侧向补给地下水水量为1.0×10^(6) m^(3),携带的NH3-N、TP、COD量分别为11,1.1,510 t,约占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污染指标总量的2%;洪水泛滥区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水量为6.7×10^(6) m^(3)。基于以上研究,建议采取河道底泥清淤、建设交互带渗透式反应墙、河口建闸、交互带水污染预警与监测等工程措施对茅洲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进行联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交互量分布 茅洲河流域 地表水 地下水
原文传递
基于源-网-厂-河系统理念的流域生态修复:以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俊 黄森军 +8 位作者 唐颖栋 王明铭 孙大洋 王韶伊 申屠华斌 田乐(翻译) 张健(翻译) 张晨希(翻译) 罗轮(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74-85,共12页
中国的城市建设高强度开发占用水系空间,增大了水系污染负荷,导致以黑臭水体为典型的流域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充分研判场地现状、全面开展水环境要素摸排... 中国的城市建设高强度开发占用水系空间,增大了水系污染负荷,导致以黑臭水体为典型的流域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充分研判场地现状、全面开展水环境要素摸排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大、生态基流不足、河底淤积严重、岸线硬化率高等关键问题;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源-网-厂-河"系统理念的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建立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流底质栖息环境优化、多目标生态补水及滨水生态修复的全要素治理技术体系,开展了源头海绵城市建设、管网雨污分流、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生态补水等系列工程。此外,项目进一步推进全域法制化、精细化、智慧化创新管理模式建设。项目实施后,河流水质明显提升,流域内黑臭水体悉数消除,生态系统逐步改善。本项目先行探索的"源-网-厂-河"系统理念可为中国流域水生态修复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茅洲河 “源-网-厂-河”系统治理 黑臭水体治理 生态修复 水环境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