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花和山药中药颗粒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对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陈绍斐 刘学伟 沈萃萃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研究菊花和山药中药颗粒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对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波紫外线(UVA)灯持续照射构建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并于UVA照射5周后进行灌胃给药菊花中药颗粒、山... 目的研究菊花和山药中药颗粒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对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波紫外线(UVA)灯持续照射构建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并于UVA照射5周后进行灌胃给药菊花中药颗粒、山药中药颗粒至试验结束。于UVA照射10周后,取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生化检测组织的活性氧(ROS)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HE染色显示皮肤组织表皮发生不规则增厚,真皮层的细胞发生变性,排列不规则,分布不均;生化检测ROS含量显著上升;Nrf2和HO-1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菊花组和山药组的体质量在治疗后明显上升,表皮增厚明显减轻;ROS含量显著下降;HO-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菊花和山药中药颗粒对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中药颗粒 山药中药颗粒 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
下载PDF
优质块状紫山药新品种苏蓣1号的选育 被引量:6
2
作者 殷剑美 张培通 +8 位作者 韩晓勇 王立 郭文琦 李春宏 史新敏 周志林 唐忠厚 陈晓光 樊继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苏蓣1号是从浙江紫莳药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筛选出的块状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粗短块状紫山药,生育期中等偏迟,155d(天)左右。单株结薯2个左右,块茎表皮紫褐色,肉紫色,长25cm左右,周长20cm左右,质量1.0kg左右,花青素和淀粉含量分别高达... 苏蓣1号是从浙江紫莳药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筛选出的块状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粗短块状紫山药,生育期中等偏迟,155d(天)左右。单株结薯2个左右,块茎表皮紫褐色,肉紫色,长25cm左右,周长20cm左右,质量1.0kg左右,花青素和淀粉含量分别高达9.28‰和23.9%,不结零余子,每667m^2产量可达2000kg。适宜于江苏全省范围露地种植,优先推荐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适宜于机械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山药 紫色 苏蓣1 选育
下载PDF
1-MCP处理对鲜切山药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苑宁 寇莉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209,共5页
以菜山药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山药,在10℃贮藏过程中,定期观察山药的感官品质,测定失重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颜色、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考察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鲜切山药保鲜效果的影... 以菜山药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山药,在10℃贮藏过程中,定期观察山药的感官品质,测定失重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颜色、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考察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鲜切山药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显著延缓鲜切山药失重率的下降,保持产品的质量。1.0μl/L和1.5μl/L处理组均可抑制鲜切山药可滴定酸和颜色的变化,提高产品的感官评分。1.0μl/L处理组显著地抑制了相对电导率的上升、PPO活性和PAL活性的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但0.5μl/L处理对延长鲜切山药货架期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鲜切山药 品质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NGAL和KIM-1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苏筠霞 许筠 +3 位作者 李建华 苏建平 刘明龙 魏玉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低(BX1)、中(BX2)、高剂量(BX3)复方萆薢汤组,采用... 目的:观察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低(BX1)、中(BX2)、高剂量(BX3)复方萆薢汤组,采用氧嗪酸钾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分组给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别嘌呤醇、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10 g·kg-1·d-1、20 g·kg-1·d-1、40 g·kg-1·d-1]灌胃,于给药后每隔1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并于每次取血前1天留取24 h尿液,检测尿NGAL和KIM-1的含量。结果:(1)自治疗第2周起,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UA、BUN、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组,大鼠血清UA、BUN、Scr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剂量复方萆薢汤组与别嘌呤醇组效果相当(P>0.05);(2)与模型组比较,自治疗第1周起,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组尿NGAL和KIM-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随剂量的增加降低明显,但低剂量复方萆薢汤组与别嘌呤醇组之间NGAL和KIM-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萆薢汤能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UA、BUN、Scr的水平,降低NGAL和KIM-1在尿酸性肾病大鼠尿中的表达,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萆薢汤 尿酸性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马铺山药1号特征特性及其浅层生态栽培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菁瑛 刘保财 +3 位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黄颖桢 何银河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0-32,共3页
山药浅层生态栽培技术采用不深耕翻土铺设U型槽、覆盖保墒、不引蔓搭架的粗放栽培管理方式,不仅可减少灌水量,促进肥料吸收利用,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而且适用范围广,可在农田、荒山荒坡、幼龄果园及稀疏林下应用。介绍山药新品种马铺... 山药浅层生态栽培技术采用不深耕翻土铺设U型槽、覆盖保墒、不引蔓搭架的粗放栽培管理方式,不仅可减少灌水量,促进肥料吸收利用,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而且适用范围广,可在农田、荒山荒坡、幼龄果园及稀疏林下应用。介绍山药新品种马铺山药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浅层生态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铺放U型与填充基质、种薯选择和处理、播栽与覆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马铺山药1 特征特性 浅层生态栽培
下载PDF
山药多糖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唐群 吴华 雷久士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预处理组,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周,山...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预处理组,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周,山药多糖预处理组每日予以山药多糖(200 m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1)灌胃,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山药多糖预处理组BUN、Scr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肾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进而诱导HO-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红素加氧酶-l 山药多糖 大鼠
下载PDF
麻沙山药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菁瑛 苏海兰 +2 位作者 黄颖桢 赵云青 刘保财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1-42,共2页
介绍山药新品种麻沙山药1号的特征特性,从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山药 新品种 麻沙山药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Masha yam no. 1
下载PDF
棉单纱强力预估GM(1,N)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峰 周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41,共5页
针对纺织生产过程中棉纱单纱强力控制主要采用配棉技术及凭借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调节纺纱工艺参数,不能事先对棉纱线的成纱强力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和设计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原棉品质参数与成纱单纱强力的灰微分方程GM(1,N... 针对纺织生产过程中棉纱单纱强力控制主要采用配棉技术及凭借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调节纺纱工艺参数,不能事先对棉纱线的成纱强力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和设计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原棉品质参数与成纱单纱强力的灰微分方程GM(1,N)模型,利用模型在纺纱的设计阶段预估棉纱线成纱单纱强力。在建模及单纱强力预估过程中,对建模参数白化背景值进行分析,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新息优先原理,提出采用企业生产的历史数据作为原始序列参与计算。通过实际建模及误差分析证实,GM(1,N)模型值可以较好地拟合棉纱线单纱强力实际值,为纺织企业纱线产品品质提供了定量预估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纱线 单纱强力 原棉品质 GM(1 N) 估计
下载PDF
闽选山药1号种植表现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2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颜舜杨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50-51,共2页
闽选山药1号属晚熟品种,表现肉质雪白、产量高、抗性好。介绍闽选山药1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种薯制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山药 闽选1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淮山新品种那淮1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民政 唐秀桦 +11 位作者 黄报应 熊军 闫海锋 黄开航 吴延勇 李韦柳 张毅平 梁朝金 郑虚 廖克祖 许娟 覃维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99-100,共2页
那淮1号是从广西地方品种那楼淮山中筛选出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法选育而成的高淀粉加工型淮山新品种。该品种淀粉含量高,肉质洁白细腻、切口不易变褐,有特殊的粉、香口感,适应性广,适合食用及药材加工,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那淮1号... 那淮1号是从广西地方品种那楼淮山中筛选出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法选育而成的高淀粉加工型淮山新品种。该品种淀粉含量高,肉质洁白细腻、切口不易变褐,有特殊的粉、香口感,适应性广,适合食用及药材加工,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那淮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新品种 那淮1 选育经过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毛薯“桂毛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本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67-168,共2页
"桂毛薯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培育而成的毛薯新品种。植株生长强势,抗逆性强,地下块茎顶端通常有5~10个分枝,各分枝末端有膨大成卵形约10~15cm的块茎,单个薯块质量约0.3kg,薯肉白色不易褐变,粘度高,丰产性好。每667m^2产量... "桂毛薯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培育而成的毛薯新品种。植株生长强势,抗逆性强,地下块茎顶端通常有5~10个分枝,各分枝末端有膨大成卵形约10~15cm的块茎,单个薯块质量约0.3kg,薯肉白色不易褐变,粘度高,丰产性好。每667m^2产量为2 000kg以上,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薯 “桂毛薯1号”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淮山药新品种“明淮1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芝华 华树妹 +4 位作者 李丽红 雷伏贵 贺佩珍 曹奕鸯 莫智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8-20,23,共4页
"明淮1号"是从福建当地品种上杭扫把薯的自然变异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和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粮菜兼用型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淮山药品种,为紫肉扁块状参薯,在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上杭扫把薯"... "明淮1号"是从福建当地品种上杭扫把薯的自然变异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和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粮菜兼用型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淮山药品种,为紫肉扁块状参薯,在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上杭扫把薯"增产显著,具有产量高、耐贫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适合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明淮1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明溪淮山1号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克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44-45,共2页
明溪淮山1号经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表现肉质雪白细嫩、滋味鲜美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好。该文总结了明溪淮山1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薯块消毒、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明溪淮山1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福建马铺山药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2 位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获得营养品质较高的马铺山药品系,以福建马铺7个主栽的山药品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多糖、尿囊素及基本营养成分,并通过模糊数学平均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药品系的多糖、尿囊素、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灰... 为获得营养品质较高的马铺山药品系,以福建马铺7个主栽的山药品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多糖、尿囊素及基本营养成分,并通过模糊数学平均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药品系的多糖、尿囊素、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灰分、以及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8%、4.79‰、8.59%、65.63%、1.29%、2.07%、6.28%,不同品系山药各有特点,MP1尿囊素含量最高,MP6的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最高,MP3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综合营养品质较优的为MP1、MP3和MP6,其中MP6营养品质最优。研究结果可为马铺山药特色种质筛选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铺 山药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黄凌 谢少芳 张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s,CY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ptactic protein-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s,CY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ptactic protein-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以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按干预方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氯沙坦(LST组)和CYP低、中、高剂量(CYP-L、CYP-M、CYP-H)5组,给药后6周及8周末,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大鼠24h尿蛋白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观察肾组织CMP-1 m RNA表达。结果与DN组比较,LST组及CYP中、高剂量组24h尿蛋白、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下调大鼠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结论 CYP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下调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提示早期应用CYP有预防和减轻肾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多糖 糖尿病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原文传递
基于AMPK信号通路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心君 周建 +3 位作者 庞书勤 罗宗婷 陈芳 洪雪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自噬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为阐明薯蓣粥的降糖机制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造模组40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自噬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为阐明薯蓣粥的降糖机制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造模组40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连续非同日2次空腹血糖(FBG)≥11.1 mmol/L为糖尿病大鼠成模标准。32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粥组(薯蓣粥)、联合治疗组(薯蓣粥和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每组8只。灌胃干预6周后检测大鼠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腺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AMPK、LC3-Ⅱ、p62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薯蓣粥组、联合治疗组以及二甲双胍组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LDL-C、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1),AMPK、LC3-Ⅱ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6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粥组、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组FBG、TC、LDL-C、FINS、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1),AMPK、LC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薯蓣粥组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薯蓣粥组与二甲双胍组p6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薯蓣粥能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改善其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薯蓣粥以AMPK为作用靶点,激活胰岛β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粥 2型糖尿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核孔蛋白62 糖代谢 脂代谢 自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