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重力多尺度分析方法反演月球雨海地区三维月壳与上月幔结构
1
作者 余杭涛 许闯 +1 位作者 黎晋博 简光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1-1944,共14页
雨海盆地是月球正面最大的撞击盆地之一,确定其月壳与上月幔精细三维结构,对研究月球"质量瘤"形成机制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于反演月壳与上月幔结构的月震波方法受限于月震台站稀少,给出三维结果的空间分辨率不足.随... 雨海盆地是月球正面最大的撞击盆地之一,确定其月壳与上月幔精细三维结构,对研究月球"质量瘤"形成机制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于反演月壳与上月幔结构的月震波方法受限于月震台站稀少,给出三维结果的空间分辨率不足.随着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月球重力数据横向分辨率逐步提高,但存在垂向分辨率不足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重力多尺度分析方法来进行改善,以获取研究区域月壳与上月幔精细三维密度结构与壳幔界面深度.研究结果表明:雨海盆地内部存在一个顶部小、底部大的高密度物质体,其底部中心位置约为经度16°W,纬度42°N;雨海盆地壳幔界面存在明显上隆,且盆地内部上隆趋势不平滑,发现有类环状异变现象;雨海"质量瘤"可能是由内部高密度物质和壳幔上隆共同推动形成的;重力多尺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重力数据的垂向识别能力,获取更为精细的三维月壳与上月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多尺度分析 月球 密度 壳幔界面 雨海
下载PDF
月海玄武岩与月球演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义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62,共13页
月海玄武岩主要产于月球近边的盆地中,覆盖面积为月球表面的1%,其形成年龄多在39~31亿年之间,是各类月岩中最年轻的。与地球玄武岩相似,月海玄武岩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但它们比地球玄武岩具有更低的Mg#、Al2O3、K和Na含量,高的... 月海玄武岩主要产于月球近边的盆地中,覆盖面积为月球表面的1%,其形成年龄多在39~31亿年之间,是各类月岩中最年轻的。与地球玄武岩相似,月海玄武岩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但它们比地球玄武岩具有更低的Mg#、Al2O3、K和Na含量,高的FeO含量(大于16%)和变化范围大的TiO2含量(小于1%到大于13%)。根据TiO2含量的变化,月海玄武岩分成高Ti(>6%),低Ti(1.5%<TiO2<6%)以及极低Ti(<1.5%)三类。所有月海玄武岩都具有Eu负异常,并亏损挥发性元素和亲铁元素。月海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指示其至少为三个组分混合的产物:(1)高238U/204Pb、高87Sr/86Sr和负εNd组分,可能是岩浆海分异的残余岩浆即KREEP;(2)低238U/204Pb、低87Sr/86Sr和正εNd组分,来源于原始月幔,其熔融产物为低Ti玄武岩;(3)中等87Sr/86Sr和εNd组分,位于月幔的顶部,经历了岩浆海(洋)过程中形成的堆晶物质的再熔融,还可能受到了陨击事件的影响,其熔融产物是高Ti玄武岩。月海玄武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支持岩浆海的假说,其源区的形成与岩浆海的分异密切相关,并经历了三个阶段:(a)岩浆海阶段,通过岩浆海的结晶分异形成顶部为斜长岩月壳,中间为高Ti、富钛铁矿层,底部为巨厚的硅酸盐低Ti层的三层壳幔结构;(b)富钛铁矿堆晶岩(携带少量残余熔体)因密度大而下沉至下部的硅酸盐月幔(400km以下);(c)月幔中这些不同源区的岩石发生减压熔融。早期由较浅的低熔点组分熔融形成低K高Ti玄武岩,之后形成来源较深的高Ti玄武岩和低Ti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地球化学 月海玄武岩 岩浆海 KREEP 月球演化
下载PDF
月球南海地区玄武岩厚度估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美娟 陈建平 籍进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月海玄武岩是月幔部分熔融喷出月表而形成的,其厚度可以反映月海玄武岩源区的深度。研究月海玄武岩厚度,对进一步认识月球区域岩浆作用或火山作用的演化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能够为整个月球的热演化和岩浆演化提供基本的约束条件... 月海玄武岩是月幔部分熔融喷出月表而形成的,其厚度可以反映月海玄武岩源区的深度。研究月海玄武岩厚度,对进一步认识月球区域岩浆作用或火山作用的演化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能够为整个月球的热演化和岩浆演化提供基本的约束条件。同时,玄武岩厚度可以用以推测月球内部产生玄武岩岩浆的体积,对月球火山作用的岩浆喷发总量以及月球内部的热状态具有指示作用。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利用撞击坑的形貌特征与月坑挖掘深度法对南海地区撞击坑内(crater)和撞击坑间(intercrater)两类玄武岩地层的厚度进行了估算,并对玄武岩的面积、体积、年龄及岩浆活动做了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撞击坑内的玄武岩厚度变化范围为0.11~4.75km,平均值约为1.32km,玄武岩的出露面积和出露体积分别为57.06~10 791.66km^2和10.25~51 260.38km^3;撞击坑间的玄武岩厚度变化范围为0.01~2.18km,平均值约为0.34km,玄武岩的出露面积和出露体积分别为6 487.89~33 170.55km^2和2 711.97~11 609.69km^3。因此,南海地区玄武岩厚度的变化范围分布在0.01~4.75km,平均厚度约为600m,出露的玄武岩总面积约为2.12×10~5 km^2,总体积约为2.71×10~5 km^3。通过分析南海地区的玄武岩年龄及分布特征,发现南海地区内的岩浆喷发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雨海纪至爱拉托逊纪时期,且其局部区域存在多次岩浆喷发及充填过程,但由于晚期玄武岩岩浆的喷发总量不足以覆盖早期已形成的玄武岩,导致晚期玄武岩与早期玄武岩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玄武岩单元内。南海地区独特的玄武岩分布特征也与地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南海地区 玄武岩厚度估算 岩浆活动
下载PDF
月表线性构造与月海分布的动力学解释
4
作者 吴海中 王心源 +1 位作者 郭振亚 吉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前,对月表的线性构造研究得很少,对月表月海、月陆分布的起因同样不明."嫦娥一号"遥感探测表明:月表大部分线性构造集中分布于月球面向地球的正面(48°W-54°N),统计的86条月表线性其走向主要是N-S、NE-SW、NW-SE;2... 目前,对月表的线性构造研究得很少,对月表月海、月陆分布的起因同样不明."嫦娥一号"遥感探测表明:月表大部分线性构造集中分布于月球面向地球的正面(48°W-54°N),统计的86条月表线性其走向主要是N-S、NE-SW、NW-SE;22个月海大部分位于月球正面,且其中的20个月海分布在中低纬度(33.7°S-32.8°N).基于我们之前对地球板块动力学的认识,对月表的线性构造及月海分布的动力学解释是:引潮力引起了月表南北向的挤压和东西向的拉张,产生了N-S方向的挤压性破裂和在NW-SE,NE-SW方向产生的剪切性质的破裂,且月球正面所受的引潮力比背面大,所以线性构造多位于月球正面.通过引潮位ψ=Gmr0∑nn=2(ar0)nPn(cosv)的分析,月球在公转过程中,中低纬度受到的引潮位更大,在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球正面不仅壳薄而且裂隙多,岩浆向月壳薄弱的地方喷涌,形成分布在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海 引潮力 引潮位 月球正面
下载PDF
月球的全球构造格架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弟均 刘建忠 +3 位作者 籍进柱 刘敬稳 王庆龙 欧阳自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43-3554,共12页
长期以来,最初依据月表反照率建立的月陆、月海二分法一直主导着人们对于月球构造格架的基本认识,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的各种月球探测数据均表明,南极艾肯盆地作为月球上最大的撞击盆地不仅占据了月表很大的面积,而且有不同于月陆和月海... 长期以来,最初依据月表反照率建立的月陆、月海二分法一直主导着人们对于月球构造格架的基本认识,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的各种月球探测数据均表明,南极艾肯盆地作为月球上最大的撞击盆地不仅占据了月表很大的面积,而且有不同于月陆和月海的性质及演化过程.本文通过综合研究月球典型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形特征,初步确定了月球的全球构造格架是一个既有横向表面延伸又有纵向深部延伸的三元结构,包含三个月球大地构造单元,分别是主要覆盖正面风暴洋及周围月海盆地区域的月海构造域、主要覆盖背面高地的月陆构造域以及位于南极艾肯盆地的南极艾肯盆地构造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构造格架 月海构造域 月陆构造域 南极艾肯盆地构造域
下载PDF
月球火山作用的地貌学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乔乐 陈剑 凌宗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78-2691,共14页
火山活动是月球最主要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之一,是研究月球地质历史和热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月球科学及探测的重点目标。本文概要总结了月球火山作用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介绍了"岩墙扩展"模型。基于此模型,列举了由于岩墙在月壳内... 火山活动是月球最主要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之一,是研究月球地质历史和热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月球科学及探测的重点目标。本文概要总结了月球火山作用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介绍了"岩墙扩展"模型。基于此模型,列举了由于岩墙在月壳内部上升程度的不同,导致的不同形式的喷发活动,并在月表产生了一系列火山地貌特征:(1)当岩墙仅扩展到浅月表、未能穿透月壳并引起喷发活动时,可能会在月表产生坑链构造、地堑或底部断裂型撞击坑;(2)当岩墙穿透了整个月壳并引起爆裂式喷发活动时,会在月表产生小型火山锥、区域性火山碎屑堆积物、全月分布的微小火山玻璃、暗晕凹陷构造及环形火山碎屑堆积物;(3)当岩墙穿透了整个月壳并引起溢流式喷发活动时,随着岩浆喷发通量的逐步增高,会在月表产生小型熔岩流、月海穹窿、复合熔岩流、蜿蜒型月溪、巨型熔岩流及火山高原复合体。本文也简要介绍了在月表观测到的若干非典型火山地貌特征,包括不规则月海斑块、环形凹陷穹丘及非月海富硅质穹窿。近年来新的探月数据加深了对这些特殊火山地貌特征的认识,但是更多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型细节仍有待未来月球研究及探测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月海玄武岩 岩墙 热演化 月球
下载PDF
基于“嫦娥一号”的月表形貌特征分析与自动提取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增坡 程维明 +2 位作者 周成虎 万丛 曹玉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6,共9页
利用"嫦娥一号"CCD相机获得的遥感影像及其经三线阵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后的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00m)进行了月表形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月球的平均高程为–742m,最大高程点和最小高程点均位于月球的背面,其中前者位于Engel’ga... 利用"嫦娥一号"CCD相机获得的遥感影像及其经三线阵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后的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00m)进行了月表形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月球的平均高程为–742m,最大高程点和最小高程点均位于月球的背面,其中前者位于Engel’gardt撞击坑东缘,后者位于Minkowski撞击坑的次级撞击坑内;月球表面相对平坦,大部分坡度在15°以下,占月球总面积的90%,月球高地的坡度值变化较大,平均坡度大于7°,月海坡度变化较小,多数在3°以下;月表起伏度计算的最佳统计窗口为16km2,大部分区域起伏度在200m以下,而起伏度大于2000m的大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撞击坑周围的环形山区域;基于高程、坡度、起伏度及影像灰度值的归一化处理数据,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月海和月球高地的自动提取,其结果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质图进行精度评价,获得Kappa系数为0.78,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月球形态特征的提取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表形貌 特征分析 月海与月球高地 自动提取 嫦娥一号
原文传递
月球雨海地区三个着陆点的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乔乐 刘小倩 +2 位作者 赵健楠 魏榆 肖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9,共15页
雨海盆地是月球正面最显著的地体单元之一,也是月球软着陆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前苏联月球17号、美国阿波罗15号和我国嫦娥3号在该地区成功实施了软着陆探测.本文基于三次任务获取的月面影像及其他数据,对雨海地区三个着陆... 雨海盆地是月球正面最显著的地体单元之一,也是月球软着陆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前苏联月球17号、美国阿波罗15号和我国嫦娥3号在该地区成功实施了软着陆探测.本文基于三次任务获取的月面影像及其他数据,对雨海地区三个着陆点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三个着陆点的区域地质背景、撞击坑、月表石块及月壤特征.本文研究发现,月球17号与嫦娥3号均着陆于较为年轻的爱拉托逊纪玄武岩单元,在一些小撞击坑的坑壁和坑缘出露了大量玄武质石块,并且一些石块表现出柱状节理构造.而阿波罗15号着陆于较老的雨海纪熔岩平原,月表石块分布很少,在哈德利月溪内壁上出露的玄武岩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特征,月溪底部和边缘出露的部分石块也观测到了柱状节理.在一些月面影像数据上观测到了一些可能的"线性"特征,本文通过光照实验证实了这些"线性"特征是由微小起伏月表在较低角度太阳光照射下引起的.三个着陆区对比分析揭示了月球撞击历史、火山活动、空间风化等重要地质过程存在较大的地区和区域不均一性,未来更多的月面就位及采样返回探测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海 月球 嫦娥3号 地质特征 月球探测
原文传递
月球若干地区微波辐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雷利卿 姜景山 +1 位作者 张晓辉 张卫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34,共12页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微波探测仪(Chang’e Lunar Microwave Sounder-CELMS)为认识月球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CELMS的多波段微波遥感数据,研究了月球的微波辐射特征。基于微波辐射传输理论,采用不同时段不同频段微波...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微波探测仪(Chang’e Lunar Microwave Sounder-CELMS)为认识月球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CELMS的多波段微波遥感数据,研究了月球的微波辐射特征。基于微波辐射传输理论,采用不同时段不同频段微波亮温数据的定量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首先分析月球微波辐射宏观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几个区的微波辐射特征,通过从面到点的微波辐射特征研究,为认识月球提供微波辐射特性方面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月球的微波辐射具有显著的时、空、频差异性;太阳辐射是月球表层及次表层微波辐射的重要影响因素;局部地区微波辐射差异很大,除太阳辐射影响外,与物分、地形、结构等其它因素的相关程度增强。这些微波特征显著不同于光学特征,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月球的物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嫦娥一号 微波辐射 月海 环形山
原文传递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3 exploration region 被引量:14
10
作者 ZHAO JianNan HUANG Jun +5 位作者 QIAO Le XIAO ZhiYong HUANG Qian WANG Jiang HE Qi XIAO L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569-576,共8页
We present topographic, geomorphologic and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l° (-660 km2) region centered near the landing site of Chang'E-3 using the highest spatial resolution data available. ... We present topographic, geomorphologic and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l° (-660 km2) region centered near the landing site of Chang'E-3 using the highest spatial resolution data available. We analyze the topography and slope using Digi- tal Terrain Model (DTM) generated from Terrain Camera (TC) images. The exploration region is overall relatively flat and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300 m, and the slopes of 80% area are less than 5~. Impact craters in the exploration region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based on their degradation states. We investigate the wrinkle ridges visible in the exploration region in detail using TC and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LRO) Narrow Angle Camera (NAC) images. We calculate FeO and TiO2 abundances using Multispectral Imager (MI) data, and confirm two basaltic units: the northern part belongs to Imbrian low-Ti/very-low-Ti mare basalts, and the southern part is Eratosthenian low-Ti/high-Ti mare basalts. Finally, we produce a ge- ological map and propose the 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exploration region. We also suggest several rover traverses to explore interesting targets and maximize the potential scientific out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g'E-3 Yutu rover traverse planning geological map mare Imbrium the moon
原文传递
月球表面光度行为的地域依赖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江 凌宗成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5-1469,共5页
月球表面光度行为描述了月表物质反射的太阳光随入射、出射和太阳相角的变化,它取决于月壤颗粒的粒径和形状、孔隙度、粗糙度等物理特性和矿物成分等化学性质.本文利用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2A级辐亮度数据,基于太阳相角-辐亮度... 月球表面光度行为描述了月表物质反射的太阳光随入射、出射和太阳相角的变化,它取决于月壤颗粒的粒径和形状、孔隙度、粗糙度等物理特性和矿物成分等化学性质.本文利用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2A级辐亮度数据,基于太阳相角-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统计,可将月球表面划分为两种光度行为迥异的地域类型,二者FeO含量分别与月海和高地的值大致吻合.高地(阿波罗16号着陆点)和月海(澄海)区域的IIM数据验证了该划分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直接依据IIM 2A级数据太阳相角-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的划分方法,可以避免FeO含量划分月表光度单元中由于后期数据处理过程引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光度行为 月海 高地 干涉成像光谱仪
原文传递
月球虹湾-雨海盆地壳幔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媛 梁青 +2 位作者 陈超 杜劲松 张双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6-1575,共10页
为了探讨月球大型撞击盆地形成后的壳幔物质迁移,采用新近的月球重力场数据研究壳幔界面的起伏情况,这对撞击盆地的形成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虹湾-雨海盆地地区玄武岩引起的重力异常进行正演模拟,发现该部分重力异常仅约占布格重... 为了探讨月球大型撞击盆地形成后的壳幔物质迁移,采用新近的月球重力场数据研究壳幔界面的起伏情况,这对撞击盆地的形成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虹湾-雨海盆地地区玄武岩引起的重力异常进行正演模拟,发现该部分重力异常仅约占布格重力异常幅值的8%,布格重力异常主要与壳幔界面起伏有关.对该地区不同解算高度的剩余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场源边界提取,发现虹湾-雨海西北部的壳幔界面随深度增加向雨海中心倾斜,在此区域下方,壳幔界面会有一个向虹湾方向的额外上隆,可能为月幔物质曾向此方向涌动造成.分析表明这种月幔上涌情况可能在雨海撞击时形成,或者可能是形成虹湾的撞击对雨海盆地壳幔结构产生了二次影响,在虹湾地区的壳幔回弹过程中,拖动雨海下方的物质向虹湾方向运移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虹湾-雨海地区 壳幔结构 重力 边界提取
原文传递
雨海晚期玄武岩的规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媛 蒋云 +5 位作者 张迅与 汤枭 张小梦 蔡伟 罗小星 吴昀昭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2,共13页
月球的岩浆活动揭示了其演化规律.月海玄武岩的规模,反映了月幔的部分熔融程度和源区的深度,对研究月球玄武岩的成因和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月球爱拉托逊纪的岩浆活动在雨海盆地堆积了大面积溢流、光谱独特的高/中钛玄武岩,他们是了解雨... 月球的岩浆活动揭示了其演化规律.月海玄武岩的规模,反映了月幔的部分熔融程度和源区的深度,对研究月球玄武岩的成因和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月球爱拉托逊纪的岩浆活动在雨海盆地堆积了大面积溢流、光谱独特的高/中钛玄武岩,他们是了解雨海晚期热演化的钥匙.本文基于多种遥感数据,分别利用地形剖面分析法和月坑挖掘深度法,对雨海不同出露情况的各期次晚期玄武岩的厚度和体积进行研究,并简要探讨了喷发通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爱拉托逊纪地层(UEm)厚度为13–33 m,单层熔岩流的厚度为(11±4)m.下爱拉托逊纪地层(LEm)厚度为14.49–43.61 m.将UEm地层的出露体积(~539.3 km^3),LEm地层的出露体积(~5198 km^3)和UEm下伏晚期玄武岩的体积(~556.2 km^3)相加,得到雨海晚期玄武岩总体积为~6479 km^3,远低于Schaber的估计(~4×10~4 km^3).其中,UEm玄武岩出露体积占LEm玄武岩出露体积的比例<1/8,表明雨海爱拉托逊纪玄武岩喷发逐渐减少.本文还基于各UEm单元的出露面积和定年数据,得到了局部雨海晚期玄武岩面积通量的变化:Em5减少了249.56 km^2/Ma,Em6减少了39.49 km^2/Ma,Em7减少了46.89 km^2/Ma,表明雨海晚期的岩浆活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雨海 晚期玄武岩 热演化 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