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源区1970-2006年梯田开发对水文产流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辉 张钰 +2 位作者 刘光生 唐颖丰 赵力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渭河源区自7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大规模梯田建设,该文对土地覆盖变化、降水条件和梯田面积变化3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年、最丰3个月(7-9月)、最枯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3个不同时段探讨研究区产流效率持续递减的根本原因。基于流域降水-产流-... 渭河源区自7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大规模梯田建设,该文对土地覆盖变化、降水条件和梯田面积变化3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年、最丰3个月(7-9月)、最枯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3个不同时段探讨研究区产流效率持续递减的根本原因。基于流域降水-产流-梯田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显著的统计回归关系,建立了基于降水和梯田面积两种因素的产流统计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梯田开发是造成渭河源区产流效率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且随着梯田面积的增加对枯水期产流影响最为剧烈、对丰水期产流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土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土地利用 梯田 水文过程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承焰 姜在兴 +1 位作者 董春梅 周丽清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5-11,共7页
由于特殊的气侯、地理、河口区构造背景、黄河及蓄水体水动力等沉积条件.黄河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黄河三角洲属于高建设性的扇形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 由于特殊的气侯、地理、河口区构造背景、黄河及蓄水体水动力等沉积条件.黄河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黄河三角洲属于高建设性的扇形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堤岸、沼泽、盐碱滩和风成沉积等微环境.黄河三角洲平原发育盐碱滩,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经典模式有本质区别.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决口扇、河口砂坝、远砂坝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徽环境.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研究对于古代三角洲研究以及开发和治理黄河三角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沼泽
下载PDF
论安徽沿淮低洼地的景观型生态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鲁峰 《技术经济》 2006年第11期42-46,共5页
通过对沿淮低洼地类型的分析,提出适宜低洼地景观生态开发的几种类型和管理模式,提出应借助自然力,改变沿淮低洼地生态面貌的新思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修复和重建低洼地生态系统;提高低洼地的自然生产力、经济生产力、景观吸引力... 通过对沿淮低洼地类型的分析,提出适宜低洼地景观生态开发的几种类型和管理模式,提出应借助自然力,改变沿淮低洼地生态面貌的新思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修复和重建低洼地生态系统;提高低洼地的自然生产力、经济生产力、景观吸引力、可持续发展力,完成土地功能的转变。低洼地景观开发应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二者相互促进。茂密的芦苇和水草、成群栖息水鸟和两栖生物,形成优美的湿地环境,是未来发展旅游的理想场所,同时可以适度地把湿地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 低洼地 景观生态 开发
下载PDF
渭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 被引量:29
4
作者 黎云云 畅建霞 +2 位作者 王义民 金文婷 白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2-238,共7页
为定量分析渭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时空影响,该文基于渭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流域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设置5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研究了流... 为定量分析渭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时空影响,该文基于渭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流域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设置5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年、季径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渭河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耕地、林地和草地为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小于10%,但它们在空间上的位置发生了较大转移;流域近20 a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小于15%;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产流量总体趋势为耕地>草地>林地。退耕还林对年、季径流的影响程度均为干流大于支流,退耕还草对年径流(干流中游、下游、泾河)和季径流(冬季)的影响程度较大。该研究成果对于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合理规划及极端水文事件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径流 水文 模型 情景分析 渭河流域
下载PDF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及围垦后的养虾塘N_2O通量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谭立山 杨平 +3 位作者 徐康 陈坤龙 黄佳芳 仝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29-3939,共11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3.11~206.57μg/(m^2·h)和-2.27~143.25μg/(m2·h),均值分别为(38.35±24.44)μg/(m2·h)和(46.44±15.93)μg/(m2·h),整体均表现为大气中N_2O的排放源,但两者N_2O通量无显著差异(P>0.05).短叶茳芏湿地N_2O通量与土壤间隙水的盐度和营养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与水深、水体盐度和营养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潮汐沼泽 养虾塘 土地利用变化 闽江河口
下载PDF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changes in cover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iron:A case study of the Sanjiang Plain,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5
6
作者 PAN XiaoFeng YAN BaiXing Yoh MUNEOK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686-693,共8页
Wetland reclamation has been ongoing in the Sanjiang Plain since the mid-1950s,which has resulted in major changes in wetlands and the agriculture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iron output to the Se... Wetland reclamation has been ongoing in the Sanjiang Plain since the mid-1950s,which has resulted in major changes in wetlands and the agriculture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iron output to the Sea of Okhotsk and limited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forms of iron in different aquatic environments(agricultural water including groundwater,paddy water,and canal water;wetland water including marsh water,marsh streams,and main streams) with the cross-flow filtration method to reveal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in response to major land use changes.In addi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iron behavior in different water bodies were reviewed.In marsh water and streams,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ron were higher due to the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and marsh water becoming the main iron source for river water.The conversion of dissolved iron into acid-labile iron occurred during the discharge of wetland water into marsh rivers.Iron primarily existed in both the >0.7 and <0.01 μm size fractions,accounting for about 58.3% and 26.4% of the total dissolved iron,respectively.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systems,ferrous ion entered the paddy fields from groundwater,and a fraction of this ferrous iron was subsequently converted into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medium molecular weight iron(colloid iron) in paddy and canal water.However,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issolved iron decreased by 62.5% from underground to the surfac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s.Despite this,water discharge in agriculture is still an important iron source for rivers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supplement iron due to its higher acid-labile iron concentrations.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creased the iron content of surface soil,but reduced the output of iron in water systems.Overall,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dissolved iron in water systems has been reduced to 42.6% by wetland recla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marsh water marsh river agricultural water iron species Sanjiang Plain
原文传递
渭河仓张段滩地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卫红 +2 位作者 张杨力铮 高忠玉 狄明(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9,共9页
多年来,渭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仓张段南、北滩地三公里范围内不断有古遗物出土,其中以战国晚期至秦代高等级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大量战国晚期至唐宋钱币。通过对近十年考古调查资料的整合可知,古遗存时代上限不晚于战国晚期,下限可延续至唐... 多年来,渭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仓张段南、北滩地三公里范围内不断有古遗物出土,其中以战国晚期至秦代高等级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大量战国晚期至唐宋钱币。通过对近十年考古调查资料的整合可知,古遗存时代上限不晚于战国晚期,下限可延续至唐宋,东段稍早于西段;早期遗存与秦都咸阳城关系密切,属性大体有三种可能:孝公始建的咸阳城故址、咸阳城北区的市、具有外郭城部分功能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滩地 战国晚期 秦咸阳城
下载PDF
清代渭河滩地的开垦历程及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史红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66-74,共9页
渭河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沿岸滩地广阔,在清代经历了从牧场向农田的转变。本文基于大量清代奏折档案,结合方志、舆图等,着重探讨了清代渭河滩地的大规模耕垦历程,包括顺治至雍正年间的零散耕垦、乾隆至咸丰年间的大规模招垦,以及同治至... 渭河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沿岸滩地广阔,在清代经历了从牧场向农田的转变。本文基于大量清代奏折档案,结合方志、舆图等,着重探讨了清代渭河滩地的大规模耕垦历程,包括顺治至雍正年间的零散耕垦、乾隆至咸丰年间的大规模招垦,以及同治至宣统年间招垦停滞与复苏等阶段,指出滩地的大规模开垦对渭河滩地土壤与植被、滨水地带景观和区域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滩地 私垦 招垦征租 马厂 生计
下载PDF
北魏内河航运的真相
9
作者 岳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7-30,123,共5页
学界一般认为北魏内河航运发达,但所引史料的阐释有预设性。实际上,北魏内河航运航程较短,航运的季节性突出,由于年久失修,水网被严重分割,且偏向于两淮前线。相比之下,北魏陆运发达畅通,全国主要干道汇集到都城洛阳,陆运网络的地位无... 学界一般认为北魏内河航运发达,但所引史料的阐释有预设性。实际上,北魏内河航运航程较短,航运的季节性突出,由于年久失修,水网被严重分割,且偏向于两淮前线。相比之下,北魏陆运发达畅通,全国主要干道汇集到都城洛阳,陆运网络的地位无与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内河 水运 陆运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泡沼湿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雪格 吕军 +2 位作者 刘洪超 魏春凤 张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泡沼湿地分布区之一,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湿地面积减少剧烈。文中依托RS和GIS技术,通过泡沼湿地动态度、以及文中创新提出的泡沼湿地耕地化率、泡沼湿地退化率和泡沼湿地保留率的概念,对...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泡沼湿地分布区之一,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湿地面积减少剧烈。文中依托RS和GIS技术,通过泡沼湿地动态度、以及文中创新提出的泡沼湿地耕地化率、泡沼湿地退化率和泡沼湿地保留率的概念,对1950年代至2015年松花江流域泡沼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从1950年代至2015年,泡沼湿地面积减少了近50%。泡沼湿地的减少去向主要为耕地,草地和盐碱地。2)泡沼湿地耕地化率为63%,泡沼湿地退化率为36.5%。人类大力开发耕地是松花江流域泡沼湿地减少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因为人类活动阻断了河流与湿地之间的连通性,造成湿地的水源短缺,导致泡沼湿地退化也是泡沼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说明人类活动或干扰会破坏湿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沼湿地 耕地化率 退化率 松花江流域
原文传递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洁 李同昇 王武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9,共6页
在建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以2005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48个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和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复... 在建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以2005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48个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和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指标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本地区资源环境的主要方面,SO2、COD排放量、地区年用水量、已建设用地是目前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渭河流域耦合度的空间分布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呈正相关,2005年本地区耦合度的空间分布以拮抗型为主,低水平耦合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耦合度 灰色关联分析 渭河流域
原文传递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洁 李同昇 王武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8-1184,共7页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仿真模拟 渭河流域
原文传递
渭河流域198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李婧 邱临静 +4 位作者 吴一平 金章东 陈修文 孙彭成 赵富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3-1203,共11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地球关键带地表过程演变的重要表征。本研究基于渭河流域1980年、1995年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及河流汇演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渭河上游段、泾河段、北洛河段和渭河中下游段4个空间区域,综合利用土地利用动态... 土地利用变化是地球关键带地表过程演变的重要表征。本研究基于渭河流域1980年、1995年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及河流汇演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渭河上游段、泾河段、北洛河段和渭河中下游段4个空间区域,综合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类型动态趋势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定量分析了该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异质特征,并结合地形分布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渭河上游段地形以丘陵为主,中下游段以山地和平原为主,而泾河段和北洛河段均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各空间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均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土地利用转移也主要发生于这3种类型之间。1980~2010年间,渭河流域的耕地面积整体呈减小趋势,草地和林地面积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以渭河中下游段最为明显,减少498km2,草地面积在渭河上游段与北洛河段减少,而在中下游段和泾河段有所增长,林地面积在4个区域中均呈增长趋势。在研究时段内,地形分区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特征:山地区以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为主;丘陵区以草地和耕地向林地的转化为主;平原区则主要以耕地向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三者的转化为主,其中建设用地为主要转入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分析 时空变化 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