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译”的政治——论马士曼《孔子的著作》(第一卷)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志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30,共10页
马士曼翻译的半部《论语》——《孔子的著作》(第一卷),系首次从汉语直接翻译的《论语》英译本,它对第一部中文《圣经》的翻译和出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马士曼在翻译过程中施行了"字字对译"的"直译"翻译策略,使... 马士曼翻译的半部《论语》——《孔子的著作》(第一卷),系首次从汉语直接翻译的《论语》英译本,它对第一部中文《圣经》的翻译和出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马士曼在翻译过程中施行了"字字对译"的"直译"翻译策略,使得该译本还兼具了字典及教材的功能;但马士曼的传教士身份使得该译本出现了形式上的严格"直译"与译文中实际"意译"的不对等现象;《孔子的著作》(第一卷)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马士曼 《孔子的著作》(第一卷) 直译
下载PDF
从文学与历史处境重探马礼逊-米怜与马殊曼-拉撒的圣经译本
2
作者 李炽昌 《圣经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27,共27页
本论文重新讨论了马礼逊(1782-1834)与其同事米怜(1785-1822)合译的中文版圣经。马礼逊是第一位基督新教入华传教士,他的同事米怜是第二位,均由伦敦传道会派遣,分别于1807和1813年来到中国大陆,并在马六甲协力成立了英华书院(1818,后于1... 本论文重新讨论了马礼逊(1782-1834)与其同事米怜(1785-1822)合译的中文版圣经。马礼逊是第一位基督新教入华传教士,他的同事米怜是第二位,均由伦敦传道会派遣,分别于1807和1813年来到中国大陆,并在马六甲协力成立了英华书院(1818,后于1843年迁址到香港),米怜是第一任校长。本文参照马礼逊与米怜共同翻译的圣经译本(1823年版)中的具体例子,提出圣经中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圣经的文学和历史处境角度评估这一中国最早的圣经翻译。某些方面将会参照在印度塞兰坡完成,并于1822年出版的马殊曼-拉撒译本。与《新约》相比,有关《旧约》的学术讨论没有那么广泛,因此本文将会集中讨论后者,先讨论具体例子,再处理圣经在中国翻译中的一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圣经翻译 马礼逊 米怜 拉撒 马殊曼 传教士翻译
下载PDF
东方智者的话语——19世纪初期第一部英译《论语》之历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康太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儒家经典的西译之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影响巨大,而至今已有几十种版本的英译《论语》在其间作用斐然。本文旨在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探寻英译《论语》的源头,聚焦19世纪初期由英国浸信会传教士马士曼在印度塞伦坡完成出版的第一部英... 儒家经典的西译之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影响巨大,而至今已有几十种版本的英译《论语》在其间作用斐然。本文旨在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探寻英译《论语》的源头,聚焦19世纪初期由英国浸信会传教士马士曼在印度塞伦坡完成出版的第一部英译《论语》(上半卷);以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托,结合其历史背景考察其翻译策略,独有创新及译本影响,以期呈现早期"中学西传"之历史样貌,并于今日之中西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论语》 马士曼 中文学习 朱子集注 跨文化阐释
下载PDF
二百多年前澳门话的语音特点——基于马士曼《孔子著作》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焱 孟繁杰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9-355,共7页
英国传教士马士曼的《孔子著作》(1809)用当时的澳门话对汉字作了注音,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澳门话拼音文献。当时的澳门话语音特征上与粤语四邑片和香山片有非常多的一致性。澳门话后来的发展不完全是语言自身的演变,而是接受了来自广府片... 英国传教士马士曼的《孔子著作》(1809)用当时的澳门话对汉字作了注音,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澳门话拼音文献。当时的澳门话语音特征上与粤语四邑片和香山片有非常多的一致性。澳门话后来的发展不完全是语言自身的演变,而是接受了来自广府片外来移民方言的“语言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澳门 近代音 马士曼 语言迁移
原文传递
马士曼《中国言法》(1814)拼音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焱 孟繁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63,104,共16页
《中国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是英国传教士马士曼1814年出版的一部汉语研究著作,文中所用汉字有拉丁化注音。与此前《葡汉辞典》《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等天主教士创制的拼音方案带有拉丁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 《中国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是英国传教士马士曼1814年出版的一部汉语研究著作,文中所用汉字有拉丁化注音。与此前《葡汉辞典》《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等天主教士创制的拼音方案带有拉丁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色彩不同,《中国言法》使用的拼音方案是以英语为基础构建的,这要早于后期成为主流的威妥玛方案。这套方案的语音基础是当时的标准音,但是受作者当时学习条件的限制,也体现出了一些粤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言法 拼音 近代音 马士曼
原文传递
《中国言法》:西方早期重要的汉语文言语法研究著作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梦娟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英国传教士马士曼于1814年撰写的《中国言法》是西方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语法专著。相对于此前马若瑟的《汉语札记》和此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等同类著作而言,该著借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英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框架,... 英国传教士马士曼于1814年撰写的《中国言法》是西方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语法专著。相对于此前马若瑟的《汉语札记》和此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等同类著作而言,该著借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英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框架,初步构建了汉语文言语法体系。该著兼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部分特点,涉及量词、语序等教学重点,对口语与书面语、汉字教学与语言教学等的关系也有所探讨。该著尚存不足和缺憾,如借用印欧语言的形态概念、重词法轻句法等。该著不仅具有汉语语法学史等史学价值,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亦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汉学 汉语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 马士曼 中国言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