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豆野螟(Maruca vitrata)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迟玉成 王绛辉 +2 位作者 吴菊香 樊堂群 蒋春姬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7期64-66,共3页
本试验在不同温度梯度恒温培养箱中观察了不同温度对豆野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10.8、9.9℃和10.9℃,有效积温分别为40.2、169.5... 本试验在不同温度梯度恒温培养箱中观察了不同温度对豆野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10.8、9.9℃和10.9℃,有效积温分别为40.2、169.5、135.1日度及344.8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温度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豇豆荚螟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静荣 史彩华 +4 位作者 吴明月 李瑾 吴圣勇 张友军 谢文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7-1137,共11页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是世界性害虫,在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因其具有钻蛀危害特性,使其防治难度巨增。该虫寄主范围广泛,但以豆科作物为主,尤其是豇豆Vigna unguiculata。本文综述豇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地理遗传分化、生物生态学特...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是世界性害虫,在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因其具有钻蛀危害特性,使其防治难度巨增。该虫寄主范围广泛,但以豆科作物为主,尤其是豇豆Vigna unguiculata。本文综述豇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地理遗传分化、生物生态学特点、发生危害规律和综合防控进展,同时展望其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深入挖掘豇豆荚螟的制约因子并研发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荚螟 危害规律 遗传分化 生态调控 综合防控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pheromone biosynthesis and mating behavior by RNA interference of pheromone gland-specific fatty acyl reductase in Maruca vitrata 被引量:1
3
作者 Wook Hyun Cha Dae-Weon Lee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35-1144,共10页
In moths,various enzymes,such as fatty acid synthases,fatty acyl desaturases,and fatty acyl reductases(FARs),are involved in pheromone biosynthesis.In particular,pheromone gland-specific FAR(pgFAR)plays an important r... In moths,various enzymes,such as fatty acid synthases,fatty acyl desaturases,and fatty acyl reductases(FARs),are involved in pheromone biosynthesis.In particular,pheromone gland-specific FAR(pgFAR)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verting the functional group from carboxylic to alcohol during pheromone biosynthesis.A novel pgFAR of Maruca vitrata,Mvi-pgFAR,was identified through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its pheromone gland.To investigate the involvement of Mvi-pgFAR in pheromone biosynthesis,Mvi-pgFAR was cloned from the pheromone gland and suppressed by RNA interference(RNAi).Mvi-pgFAR harbored several conserved motifs related to NAD(P)H-binding,N-glycosylation,and adenosine/gua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vi-pgFAR with other lepidopteran pgFARs formed an independent clade.Mvi-pgFAR was specifically expressed only in the pheromone gland.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howed that the diurnal expression levels of Mvi-pgFAR in the pheromone gland were the highest at 2 h before the scotophase.After primarily confirming Mvi-pgFAR suppression by RNAi,(E,E)-10,12-hexadecadienal(E10E12-16:Ald),a major sex pheromone component,was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When Mvi-pgFAR was successfully suppressed,E10E12-16:Ald production was reduced by up to half of that of the control,and the mating rate was subsequently decreased.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vi-pgFAR downregulation can suppress mating behavior by changing the relative sex pheromone component ratio,suggesting that Mvi-pgFAR can be used as a novel control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10 12-hexadecadienal gas chromatography maruca viruta pgFAR RNAi sex pheromone
原文传递
Effect of Maruca vitrata (Lepidoptera: Crambidae) host plants on life-history parameters of the parasitoid Apanteles taragamae (Hymenoptera: Braconidae)
4
作者 Elie A. Dannon Manuele Tamo +2 位作者 Cvriaaue A qboton Arnold van Huis Marcel Dicke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18-528,共11页
The effect of four host plant species of the herbivore Maruca vitrata Fabri- cius (Lepidoptera: Crambidae) on development time, longevity, fecundity and sex ratio of the parasitoid Apanteles taragamae Viereck (Hym... The effect of four host plant species of the herbivore Maruca vitrata Fabri- cius (Lepidoptera: Crambidae) on development time, longevity, fecundity and sex ratio of the parasitoid Apanteles taragamae Viereck (Hymenoptera: Braconidae) was investi- g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larvae were parasitized when in the second instar. Maruca vitrata larvae were fed with flowers of four legumes, that is, Vigna unguiculata (cowpea), Sesbania rostrata, Lonchocarpus sericeus and Pterocarpus santalinoides, or an artificial diet both before and after parasitization. The parasitoid did not develop in hosts feeding on L. sericeus or E unguiculata at 25℃, or on P. santalinoides at 25℃ or 29℃. Apanteles taragamae had the shortest development time on artificial diet at both 25℃ and 29℃ while the longest development time was recorded on L. sericeus at 29℃. Female wasps took longer to develop compared to males at the two temperatures, regardless of the feeding substrate of their host. The longevity of the wasps at 25℃ varied among feeding substrates, but not at 29℃. Survival rate of parasitized larvae depends on the feeding sub- strate. Moreover, infection of host larvae with Maruca vitrata multi-nucleopolyhedrovirus (MaviMNPV) killed larger proportions of parasitized larvae at 25℃ than at 29℃, which was like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parasitoid developmental rate.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parasitoids was lowest on L. sericeus. The daily fecundity showed a nonlinear trend regardless of the feeding substrate, indicating that A. taragamae is a pro-ovigenic species. The data support the slow growth-high mortality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nteles taragamae artificial diet development feeding substrates hostplants maruca vitrata nutritional quality
原文传递
豇豆荚螟在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及虫龄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攀 侯晓钰 +3 位作者 望勇 周利琳 杨帆 司升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2-827,共6页
本文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豇豆荚螟Maruca vitrata Fabricius在武汉地区春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情况,并分析了幼虫分布的虫龄结构。结果表明,豇豆荚螟在豇豆开花结荚期对花的危害率显著高于豆荚;百花虫量和百荚虫量最高分别为65头和15头... 本文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豇豆荚螟Maruca vitrata Fabricius在武汉地区春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情况,并分析了幼虫分布的虫龄结构。结果表明,豇豆荚螟在豇豆开花结荚期对花的危害率显著高于豆荚;百花虫量和百荚虫量最高分别为65头和15头,分别位于盛花末期和盛荚中后期。花器中1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3~5龄幼虫,而荚中4龄和5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1~3龄幼虫。豇豆花不同部位的虫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如花药中的1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3~5龄幼虫;花萼中1~3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4龄和5龄幼虫;而子房中各龄期幼虫分布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花萼中各龄期幼虫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花药和子房。本研究明确了豇豆荚螟幼虫在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情况及虫龄结构,对于制定该虫的科学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荚螟 为害 分布 龄期
下载PDF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被引量:40
6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汪细桥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2,共8页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在雌蛾中,86%于暗期羽化;在雄蛾中,73%于暗期羽化。雌雄蛾羽化行为在暗期第4、5和8h差异达到显著(t〉4;P〈0.05)。交尾活动发生在暗期19:00到5:00之间,交尾持续时间最短约为20min,最长约为90min,3日龄进入暗期第5h具有最高的交尾率。1、6和7日龄成虫具有单个交尾高峰,2到5日龄成虫具有两个交尾高峰。同一日龄成虫交尾在暗期前半段平均花费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在后半段花费的时间。低龄和高龄的成虫用于交尾的时间明显高于中龄的性成熟成虫。成虫的开始交尾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前移。雄蛾对进入暗期后第5h和第9h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对3日龄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处女雌蛾田间诱蛾试验表明:23:00—01:00为诱蛾高峰期,3日龄处女雌蛾的诱蛾效果最好。该蛾的羽化、交尾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均存在节律上的一致性。雌蛾的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较长,见于整个暗期,然而交尾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主要发生于两个交尾高峰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羽化 交尾 性信息素 节律 触角电位反应 诱蛾效果
下载PDF
豆野螟触角感器的电镜超微结构及嗅觉功能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霞 徐静 +3 位作者 刘凤英 陈海滨 吴降星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25-1234,共10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触角电位仪(EAG)对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Geyer)触角感器的结构其及嗅觉功能进行了研究。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结构扫描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成虫触角上存在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触角电位仪(EAG)对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Geyer)触角感器的结构其及嗅觉功能进行了研究。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结构扫描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成虫触角上存在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5种,雄成虫触角除上述5种感器外,还分布有柱形感器。以基部(触角的1/3)、中部(触角的1/3)和端部(触角的1/3)为单位,对雌、雄成虫触角节的各种类型感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在雌和雄虫触角上的分布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测定了豆野螟雄虫触角对性信息素化合物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1-醇以及雌虫触角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的EAG反应感应部位,结果表明EAG反应强弱与感器数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对性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有反应的触角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存在差异,对信息素反应的感器主要分布在触角鞭节的顶端24小节内(约占触角的1/3),而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反应的感器则分布于触角鞭节顶端48小节内(约占触角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触角电位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性信息素化合物
下载PDF
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在不同温度,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研究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的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 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在不同温度,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研究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的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日龄雄蛾与3日龄雌蛾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相同日龄成蛾,交尾率先升后降。不同日龄雌蛾交尾百分率的下降在较高温环境比在较低温环境更加显著;但环境温度对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却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同日龄成蛾3日龄以后的交尾在较高温环境下下降的更快。不同日龄雌蛾的交尾研究中,随着雌蛾日龄的增加,交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研究中,较低日龄和较高日龄雄蛾交尾时的持续时间较长。在较低温环境下所有试验各日龄的持续时间均有所延长。不同日龄雌蛾(雄蛾)与3日龄雄蛾(雌蛾)的交尾和相对应的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基本一致,说明雄蛾的反应在交尾行为的完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日龄 交尾 性信息素 EAG
下载PDF
豇豆荚螟幼虫头部形态及化学感受器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攀 郑霞林 +1 位作者 雷朝亮 王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豇豆荚螟(Maruca vitrata)幼虫头部感受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为探讨其功能和感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豇豆荚螟5龄幼虫的头部以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扫描观察并描述。[结果]豇豆荚螟幼虫的头式为下... [目的]了解豇豆荚螟(Maruca vitrata)幼虫头部感受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为探讨其功能和感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豇豆荚螟5龄幼虫的头部以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扫描观察并描述。[结果]豇豆荚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头上具有单眼、触角、感觉刚毛、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吐丝器;幼虫的触角上存在栓形、锥形和毛形3种感受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8个锥形感受器;下唇须在第2、3节上各着生有1个锥形感受器。[结论]豇豆荚螟幼虫头部共有4种类型的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tr)、锥形感受器(Sb)、小锥形感受器(Sbs)和栓形感受器(Ss),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荚螟 幼虫 头部 化学感受器
下载PDF
寄主对豆野螟的药剂敏感性和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潘亚飞 孟建玉 +2 位作者 张小亚 周兴苗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0,共5页
比较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Geyer幼虫对3种药剂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体内4种解毒酶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对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豇豆>四季豆>扁豆;对茚虫威... 比较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Geyer幼虫对3种药剂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体内4种解毒酶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对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豇豆>四季豆>扁豆;对茚虫威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体内4种酶活性都发生了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豇豆>四季豆>扁豆;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推测:取食扁豆的豆野螟体内产生对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和灭多威具有一定解毒作用的物质;而取食豇豆的豆野螟产生的某种物质对茚虫威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4种酶在其对茚虫威的解毒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寄主植物 药剂敏感性 乙酰胆碱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羧酸酯酶 多功能氧化酶
下载PDF
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用对豇豆荚螟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青 赵冬香 +1 位作者 莫圣书 孙宏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61-564,共4页
采用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用对豇豆荚螟(Marucatestutalis Geyer)的联合毒力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9∶125混配后对豇豆荚螟的毒力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豇豆荚螟α-NA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 采用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用对豇豆荚螟(Marucatestutalis Geyer)的联合毒力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9∶125混配后对豇豆荚螟的毒力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豇豆荚螟α-NA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联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吡虫啉 豇豆荚螟 联合毒力
下载PDF
温度对豆荚野螟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彩虹 林荣华 +1 位作者 李照会 叶保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61-1565,共5页
作为豆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豆荚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能够对豆科蔬菜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温度对豆荚野螟不同虫期发育的影响 ,可以有利掌握其种群动态 ,以便进行有效控制。研究了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豆荚野螟的生长发育情况 ,发... 作为豆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豆荚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能够对豆科蔬菜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温度对豆荚野螟不同虫期发育的影响 ,可以有利掌握其种群动态 ,以便进行有效控制。研究了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豆荚野螟的生长发育情况 ,发现在2 0~ 32℃温度范围内 ,随温度上升发育历期缩短 ;对于不同的生活史阶段 ,豆荚野螟卵、1~ 4龄幼虫、蛹及整个世代受温度影响显著 ;并计算得出完成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 7.84℃ ,有效积温达 4 74 .2 0℃。通过内禀增长率参数的比较 ,认为各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以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豆荚野螟 实验种群 发育起点温度 内禀增长率
下载PDF
浙南地区豆野螟生物学特性和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方程 郑永利 +2 位作者 吴永汉 孙继 姜周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经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明确,豆野螟在浙南地区一年发生7~8代,第8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均有明显的发生高峰,呈现波浪多峰型的发生特点,世代重叠严重,2、3、4、5各主害代之间危害程... 经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明确,豆野螟在浙南地区一年发生7~8代,第8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均有明显的发生高峰,呈现波浪多峰型的发生特点,世代重叠严重,2、3、4、5各主害代之间危害程度相差不大。豆野螟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84℃和53.17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84℃和214.90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48℃和124.41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豆野螟 生物学特性 消长规律
下载PDF
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雷朝亮 汪细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研究中国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性信息素腺体成分。分析证实(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E,E-10,12-16∶ALD)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组份;同时利用GC和GC-MS发现(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醇(E,E-10,12-16∶OH)和反-10... 研究中国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性信息素腺体成分。分析证实(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E,E-10,12-16∶ALD)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组份;同时利用GC和GC-MS发现(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醇(E,E-10,12-16∶OH)和反-10-十六碳单烯醛(E-10-16∶ALD)也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组份;三者在腺体中分别以51∶4∶45的比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性信息素 鉴定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豆野螟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兴苗 潘亚飞 +2 位作者 王小平 李红 雷朝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69,共3页
在室内观察了豆野螟取食扁豆、豇豆和四季豆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表明:豆野螟取食不同寄主后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取食四季豆为最低;豆野螟取食四季豆、豇豆和扁豆的... 在室内观察了豆野螟取食扁豆、豇豆和四季豆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表明:豆野螟取食不同寄主后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取食四季豆为最低;豆野螟取食四季豆、豇豆和扁豆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9.9 d1、1.2 d和11.7 d,三者差异显著;取食豇豆后5龄幼虫体重达53.9 mg,显著高于取食扁豆和四季豆的5龄幼虫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存活率 发育历期 产卵量
下载PDF
上海地区豆野螟在扁豆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兴全 杨娴 +2 位作者 周玮 顾振芳 武天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84-187,191,共5页
研究了上海地区豆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1龄、2龄、3龄、4龄、5龄幼虫头壳分别为0.38±0.09mm、0.69±0.07mm、1.01±0.09mm、1.33±0.07mm、1.73±0.14mm。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6.00±1.... 研究了上海地区豆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1龄、2龄、3龄、4龄、5龄幼虫头壳分别为0.38±0.09mm、0.69±0.07mm、1.01±0.09mm、1.33±0.07mm、1.73±0.14mm。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6.00±1.22d和5.58±0.59d。雌雄性比1:0.54。初孵幼虫耐饥力平均为1.43±0.49d。从室内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来看,幼虫取食48%乐斯本(毒死蜱)2000倍液、20%杀灭菊酯1250倍液、30%乙酰甲胺磷3000倍液的喷雾叶片,5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67%、90.00%、76.67%;25%悬浮灭幼脲3号2000倍喷雾,5d后效果逐渐显现,校正死亡率为8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豆野螟 发生规律 校正死亡率 扁豆 药剂防治试验 生物学特性 乙酰甲胺磷 灭幼脲3号 成虫寿命 雌雄性比 初孵幼虫 杀灭菊酯 耐饥力 毒死蜱 乐斯本 喷雾 取食 后效
下载PDF
豆野螟触角化感器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位置及超微结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雷朝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8-454,共7页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6-97 mm;豆野螟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腹面和侧面,背面覆盖有鳞片,因此感受器很少;雌雄触角共发现6种感器,其中柱形感器只在雄蛾中发现,而一种未定义的感器仅在雌蛾中发现。通过形态比较发现,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较稀疏,但雄蛾的长度略长,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间未见显著差异;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位于腹部第8-9节之间,其上有一系列规则的皱褶,为性腺细胞所在位置。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进一步对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了定位,测定结果表明,腹部第8-9节间的腺体提取物具有性信息素组分,是豆野螟性腺所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触角感受器 性信息素分泌腺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豇豆荚螟雌雄蛾求偶交配行为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温衍生 罗大全 赵冬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2期1870-1875,共6页
通过红外监控系统和野外观察实验研究豇豆荚螟雌雄蛾求偶交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豇豆荚螟交配时雌、雄蛾尾部交合在一起呈"一"字形,交配时间一般为75min。雌雄蛾羽化24h后性成熟,黄昏入夜时分开始活动,求偶交配大部... 通过红外监控系统和野外观察实验研究豇豆荚螟雌雄蛾求偶交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豇豆荚螟交配时雌、雄蛾尾部交合在一起呈"一"字形,交配时间一般为75min。雌雄蛾羽化24h后性成熟,黄昏入夜时分开始活动,求偶交配大部分发生在夜间21:00~03:00时段内。雌雄蛾求偶高峰期出现在凌晨01:00~02:00时段内,次高峰期出现在22:00~23:00时段内;而交配高峰期出现在凌晨02:00~03:00时段内,次高峰期出现在23:00~00:00时段内。雌雄蛾求偶交配高峰的蛾龄期为4日龄。雌雄蛾求偶交配的最佳性比为1:1,其最适宜求偶交配温度为22℃,补充10%的蜂蜜水能明显促进雌雄蛾的求偶交配,豇豆花挥发物对雌雄蛾的求偶交配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荚螟 求偶 交配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豇豆荚螟种群变动影响因子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攀 郑霞林 +1 位作者 雷朝亮 王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8,共6页
本文对豇豆荚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种群变动的影响因子、种群监测以及主要的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寄主、气象因子、寄主植物的种植环境以及化学杀虫剂的不当使用均是影响该虫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 豇豆荚螟 生物学特性 种群变动 种群监测 主要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中国豆野螟发生与防治研究沿革、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忙定泽 罗庆怀 +1 位作者 舒敏 孙翠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4期79-88,共10页
豆野螟是豆科作物主要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发生。笔者简述了中国研究豆野螟的研究历史及进展,归纳和评述了豆野螟在中国各地的主要寄主植物、年发生代数、各虫态发育速率及危害习性等,叙述了防治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和发展,对有争议的地方进... 豆野螟是豆科作物主要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发生。笔者简述了中国研究豆野螟的研究历史及进展,归纳和评述了豆野螟在中国各地的主要寄主植物、年发生代数、各虫态发育速率及危害习性等,叙述了防治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和发展,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通过分析,对2个存疑之处得出了肯定的回答:(1)豆野螟趋光性较强,由于其在玻璃等光滑的表面能稳稳地停息,不易落入黑光灯收集瓶(袋)内,致使早上收虫数量很少,从而被误认为其趋光性弱;(2)豆野螟除了广东、海南等地可以终年危害外,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不越冬,冬季来临前,很可能逐渐南移至可终年繁殖危害的地区。最后以讨论形式,展望了对豆野螟今后的研究前景,并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