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被引量:
40
1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汪细桥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2,共8页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在雌蛾中,86%于暗期羽化;在雄蛾中,73%于暗期羽化。雌雄蛾羽化行为在暗期第4、5和8h差异达到显著(t〉4;P〈0.05)。交尾活动发生在暗期19:00到5:00之间,交尾持续时间最短约为20min,最长约为90min,3日龄进入暗期第5h具有最高的交尾率。1、6和7日龄成虫具有单个交尾高峰,2到5日龄成虫具有两个交尾高峰。同一日龄成虫交尾在暗期前半段平均花费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在后半段花费的时间。低龄和高龄的成虫用于交尾的时间明显高于中龄的性成熟成虫。成虫的开始交尾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前移。雄蛾对进入暗期后第5h和第9h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对3日龄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处女雌蛾田间诱蛾试验表明:23:00—01:00为诱蛾高峰期,3日龄处女雌蛾的诱蛾效果最好。该蛾的羽化、交尾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均存在节律上的一致性。雌蛾的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较长,见于整个暗期,然而交尾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主要发生于两个交尾高峰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羽化
交尾
性信息素
节律
触角电位反应
诱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在不同温度,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研究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的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
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在不同温度,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研究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的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日龄雄蛾与3日龄雌蛾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相同日龄成蛾,交尾率先升后降。不同日龄雌蛾交尾百分率的下降在较高温环境比在较低温环境更加显著;但环境温度对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却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同日龄成蛾3日龄以后的交尾在较高温环境下下降的更快。不同日龄雌蛾的交尾研究中,随着雌蛾日龄的增加,交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研究中,较低日龄和较高日龄雄蛾交尾时的持续时间较长。在较低温环境下所有试验各日龄的持续时间均有所延长。不同日龄雌蛾(雄蛾)与3日龄雄蛾(雌蛾)的交尾和相对应的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基本一致,说明雄蛾的反应在交尾行为的完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日龄
交尾
性信息素
EA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
被引量:
6
3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雷朝亮
汪细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研究中国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性信息素腺体成分。分析证实(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E,E-10,12-16∶ALD)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组份;同时利用GC和GC-MS发现(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醇(E,E-10,12-16∶OH)和反-10...
研究中国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性信息素腺体成分。分析证实(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E,E-10,12-16∶ALD)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组份;同时利用GC和GC-MS发现(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醇(E,E-10,12-16∶OH)和反-10-十六碳单烯醛(E-10-16∶ALD)也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组份;三者在腺体中分别以51∶4∶45的比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性信息素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被引量:
40
1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汪细桥
雷朝亮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2,共8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8)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20422145)
湖北省博士后科技活动项目
文摘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在雌蛾中,86%于暗期羽化;在雄蛾中,73%于暗期羽化。雌雄蛾羽化行为在暗期第4、5和8h差异达到显著(t〉4;P〈0.05)。交尾活动发生在暗期19:00到5:00之间,交尾持续时间最短约为20min,最长约为90min,3日龄进入暗期第5h具有最高的交尾率。1、6和7日龄成虫具有单个交尾高峰,2到5日龄成虫具有两个交尾高峰。同一日龄成虫交尾在暗期前半段平均花费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在后半段花费的时间。低龄和高龄的成虫用于交尾的时间明显高于中龄的性成熟成虫。成虫的开始交尾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前移。雄蛾对进入暗期后第5h和第9h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对3日龄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处女雌蛾田间诱蛾试验表明:23:00—01:00为诱蛾高峰期,3日龄处女雌蛾的诱蛾效果最好。该蛾的羽化、交尾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均存在节律上的一致性。雌蛾的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较长,见于整个暗期,然而交尾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主要发生于两个交尾高峰之间。
关键词
豆野螟
羽化
交尾
性信息素
节律
触角电位反应
诱蛾效果
Keywords
maruca vitrata
emergence
mating
sex pheromone
rhythm
EAG response
moth trapping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雷朝亮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012)
文摘
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在不同温度,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研究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不同日龄雌蛾与3日龄雄蛾的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日龄雄蛾与3日龄雌蛾交尾,交尾率随蛾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相同日龄成蛾,交尾率先升后降。不同日龄雌蛾交尾百分率的下降在较高温环境比在较低温环境更加显著;但环境温度对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却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同日龄成蛾3日龄以后的交尾在较高温环境下下降的更快。不同日龄雌蛾的交尾研究中,随着雌蛾日龄的增加,交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不同日龄雄蛾的交尾研究中,较低日龄和较高日龄雄蛾交尾时的持续时间较长。在较低温环境下所有试验各日龄的持续时间均有所延长。不同日龄雌蛾(雄蛾)与3日龄雄蛾(雌蛾)的交尾和相对应的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基本一致,说明雄蛾的反应在交尾行为的完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豆野螟
日龄
交尾
性信息素
EAG
Keywords
maruca vitrata
, age, mating,
sex pheromone
, EAG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
被引量:
6
3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雷朝亮
汪细桥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012)
温州医学院人才科研启动项目(QTJ07016、QTJ07013)资助
文摘
研究中国豆野螟Marucavitrata(Fabricius)性信息素腺体成分。分析证实(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E,E-10,12-16∶ALD)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组份;同时利用GC和GC-MS发现(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醇(E,E-10,12-16∶OH)和反-10-十六碳单烯醛(E-10-16∶ALD)也是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的组份;三者在腺体中分别以51∶4∶45的比例存在。
关键词
豆野螟
性信息素
鉴定
Keywords
maruca vitrata
,
sex pheromone
,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6.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汪细桥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豆野螟成虫日龄对交尾的影响及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
陆鹏飞
乔海莉
王小平
周兴苗
雷朝亮
汪细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