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School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the Minorities of Ningxia University Is Taken for Example
1
作者 Suisheng J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2期19-21,共3页
In this paper,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and affecting the actual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are summarized, among which student factors mainly include unavailable major foundation, new strange co... In this paper,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and affecting the actual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are summarized, among which student factors mainly include unavailable major foundation, new strange course, and having no idea about how to learn in the short term, narrow knowledge scope because of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poor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and difference among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minorities in the preparatory education, so that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different. The teaching contents provided by teachers are not enough scientific, and the teaching pertinence is not strong; all parts of teaching and especi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cessing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re not good enough, so that students are guided not very well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etc. Subsequently, an analysis is made around integrating and excavating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standing teaching contents, valu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elping the students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change from passively learning knowledge to initiatively accepting knowledge in a targeted way, and then some approach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are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paratory Education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Course Reform EFFECTIVENESS
下载PDF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ourists'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ethnic villages
2
作者 SU Jie XIE Li-yuan 《Ecological Economy》 2023年第1期63-76,共14页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ulticultural exchange of ethnic villages,more and more ethnic villages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tourism to become rich,but also brought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pollution.Few ex...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ulticultural exchange of ethnic villages,more and more ethnic villages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tourism to become rich,but also brought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pollution.Few existing literatures discuss how to alleviate the ecological pollution in ethnic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In the context of ethnic villa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and the attitude-context-behavior theory,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BC-TERB model with four variables,namely environmental attitude,local atmosphere,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ourists’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in ethnic villages.Taking Xijiang Hmong Village as the research case,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ethod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attitude positively affect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Local atmosphere positively influences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Emotional experience negatively affects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nd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way that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ffect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 on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local atmosphere.Finally,based on the analysis conclusion,it provides new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village tou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village tourism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ttitude-contextbehavior theory mechanism of influence
下载PDF
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曦辉 王贵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生产力理论的历史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表明,科学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探索又说明新质生产力还包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要素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生态要素,文化... 生产力理论的历史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表明,科学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探索又说明新质生产力还包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要素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生态要素,文化要素和自然生态要素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与经济产生互动。民族地区出于应对外部挑战以及缩小发展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必然选择。民族地区应该依托制度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地缘优势,以科技力量推动劳动资料的应用发展,以有为政府促进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以市场需求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深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前提、根本保障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 民族地区 科学技术
下载PDF
民族走廊学说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以南岭民族走廊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骁 曹德祺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民族迁徙、信仰流播、“中心”与“边缘”等多元视角来看族群舞蹈文化的互动互融,印证南岭民族走廊各族群在历史上的动态流变,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研究的视角与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学说 南岭民族走廊 区域文化互动
下载PDF
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雷山县三个苗族村落为例
5
作者 吕宛青 杨俊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155,共12页
探索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有综合利益、... 探索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有综合利益、社会力量、理性权衡、情感联结、道德规范、政策支持和感知行为控制。综合利益、社会力量通过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的理性权衡和情感联结间接影响其非遗责任行为,社会力量还通过道德规范间接作用于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的非遗责任行为;政策支持是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强化因素,影响前置因素与非遗责任行为之间关系的方向和强度;感知行为控制直接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不仅为旅游情境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民族旅游地区引导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非遗责任行为 扎根理论 苗族村落
下载PDF
族群边界、族界符号与族群认同——海外华人族群边界意识探析
6
作者 刘燕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24-37,共14页
论文参考巴斯的族界理论、拉蒙特的边界分类和维莫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和半结构化访谈,从社会边界和象征边界两个层面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当代海外华人存在怎样的族群边界意识;二是何为其象征边界符号;三是其可能的族界意识体现怎样... 论文参考巴斯的族界理论、拉蒙特的边界分类和维莫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和半结构化访谈,从社会边界和象征边界两个层面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当代海外华人存在怎样的族群边界意识;二是何为其象征边界符号;三是其可能的族界意识体现怎样的族群认同。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受访的海外华人的社会边界和象征边界意识都较为明显,但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别和个体差异,其社会边界意识体现在社交网络和对异族婚恋的态度上,其象征边界意识反映在其对族群的原型化认知上;血统、出身等原生族群性、族群标签和族群原型化认知是受访华人的族群象征边界符号,而不是族群身份和传统价值观;受访者的族界意识体现出其对族群身份的类别区分,与族群认同感和亲近感关联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界理论 族群边界 族界符号 族群认同 华人族群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7
作者 何明 汪敬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时代课题的历史性回应,同时也能给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启示。研究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视,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塑造,二是在特定时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认识发挥着思想基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革命经验
下载PDF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守正创新——基于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研究
8
作者 陈坤 许玉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统一了政、学两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分歧,更是促进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综观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继承...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统一了政、学两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分歧,更是促进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综观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继承,有发展,更有创新。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继承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基本框架,并且根据时代需要对基本框架进行了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性地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一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视角下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有包容性又有现实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民族理论政策 民族
下载PDF
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基于“文化工具论”的评析
9
作者 韩东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文化互动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文化工具论
下载PDF
活动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研究
10
作者 朱效惠 段杨杨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4年第1期137-157,160,共22页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发挥能动性应对英语学习中的挑战我们了解甚少。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学生日志、访谈和文本资料,并结合教师访谈数据,探究了四名大学一...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发挥能动性应对英语学习中的挑战我们了解甚少。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学生日志、访谈和文本资料,并结合教师访谈数据,探究了四名大学一年级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反思与汉族学生差距,调整英语学习方法;适应全英文授课模式和英文展示的课堂规则;借助汉语语言,利用英语学习应用软件和互联网等工具;寻求教师、同伴和其他共同体成员的帮助。研究还发现,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受语言水平、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经历等个体因素影响。此外,国家和学校的政策支持、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以及家人的情感支持等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动性产生了影响。本研究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性 英语学习 活动理论 少数民族学生
下载PDF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一个共生理论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金倩 田亚男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8期27-30,共4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核心议程,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框架,探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赋能...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核心议程,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框架,探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赋能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与旅游业间的共生发展模式,不仅分析了资源共享、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互动,还展示了这种模式如何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民族文化的活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经济,还有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为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旅游赋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同时也证实了共生理论在推动地区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利共生关系中,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民族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 赋能 黔东南州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模式研究
12
作者 胡芳 李誉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2,共8页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对于破解欠发达地区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困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绘制出需求、供给、支持、中介四大子系统耦合的因...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对于破解欠发达地区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困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绘制出需求、供给、支持、中介四大子系统耦合的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并运用Vensim软件以典型民族地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三江县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然转型模式和高速转型模式,三江县旅游业在适度转型模式下的综合效益更好,在实现旅游业低碳转型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居民收入和旅游需求,达到更优的旅游经济增长。据此得到政策启示:民族地区受限于资金不够充裕以及缺乏对外宣传渠道,更需合理调配有限资源;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平衡好低碳转型和财政负担,是民族地区低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低碳化转型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内凝聚——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3
作者 马英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秦汉到清中期内容上承夏商周时期奠基的中华文化,下启近代以来探索形成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注解现实,以强有力的中国国情史料支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大一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14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王盼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并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国观和王朝观。这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华大家庭的主观愿望,打通了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的通道,为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 “华夷共祖” 炎黄共同体理论 大一统
下载PDF
美国加州K-12族裔研究课程探绎
15
作者 杨捷 欧吉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近年来,美国加州政府开展了一项极具话题性和挑战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在K-12阶段推行族裔研究课程。K-12族裔研究课程以批判性种族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反叙事”打破白人对主流课程的叙事控制、文化独裁和知识霸权;超越教育机... 近年来,美国加州政府开展了一项极具话题性和挑战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在K-12阶段推行族裔研究课程。K-12族裔研究课程以批判性种族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反叙事”打破白人对主流课程的叙事控制、文化独裁和知识霸权;超越教育机会与过程平等,力主教育结果平等;揭露、反对教育中的“色盲”现象。为保障K-12族裔研究课程的实施,加州教育厅研制了《族裔研究示范课程》,从目标、原则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规范与指导。在加州政府的支持下,K-12族裔研究课程在合法化、制度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面临多方面争议,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实际成效仍有待考察。围绕K-12族裔研究课程展开的“大辩论”是美国无休止“文化战争”扩大化的缩影,它折射出当前美国社会的紧张和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2族裔研究课程 批判性种族理论 文化战争 种族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李瑛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民族地区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了较多经验,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文章通过对一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中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类群体共33位受访者的开放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了较多经验,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文章通过对一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中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类群体共33位受访者的开放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揭示符合社会价值规范是利用的前提,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成为遗产利用的动力来源并需要以学科及专业教育为载体才能发挥作用。研究还发现,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文化选择时隐含“国家-地方-个人”的分析框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在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的互动转化中实现;可从文化身份入手把握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中的情感动力高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过程具有知识生产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中国民族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对西方民族理论的学理性超越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明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不仅从民族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而且在学理上实现了西方民族理论的四重超越:第一,在民族形成问题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西方民族具有不同的形成逻辑;第二,在古代多民族国家问题上,中国古代王朝不同于西方意...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不仅从民族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而且在学理上实现了西方民族理论的四重超越:第一,在民族形成问题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西方民族具有不同的形成逻辑;第二,在古代多民族国家问题上,中国古代王朝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帝国”;第三,在现代民族国家问题上,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国也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第四,在民族治理问题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具有西方民族治理体系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这些差异既暴露了西方民族理论的局限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西方民族理论 民族国家 民族治理
下载PDF
中华文明根性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史文化根基——基于“国家-民族”理论的理解
18
作者 刘云广 张继焦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125,共12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嵌入在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作为对中华文明文化特征和演进逻辑的精准表述,“中华文明根性”揭示出中华文明以“秩序”追求为核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嵌入在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作为对中华文明文化特征和演进逻辑的精准表述,“中华文明根性”揭示出中华文明以“秩序”追求为核心的价值形态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以“统一”为取向的“一统”制度结构,这一特质为当代中国治理体系奠定了历史文化根基。在多民族国家建设方面,“中华文明根性”的规范作用体现为:本体论上“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结构,价值论上多民族共生的中华文化,实践论上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治原则,目的论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发展导向。“中华文明根性”四重维度构成了“国家—民族”的纵向关系及其所指向的“一国多族”范式。“一国多族”体现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制度逻辑,决定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体现为旗帜鲜明的工作指导理念、切实可行的政治参与方式、真实有效的共同体建设成就,彰显出“中国的中国观”的现代文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民族”理论 中华文明根性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民族村寨旅游沉浸式体验生产机制研究
19
作者 宋育典 孙小龙 +1 位作者 秦彬朦 肖欢欢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民族村寨旅游地是游客体验民族文化、追求淳朴民风的民族风情旅游地,近年来受到多数游客的追捧。然而,民族村寨旅游也面临着“千寨一面”的问题,使游客难以获得沉浸体验。笔者以贵州省民族村寨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利用自我主导式问卷调查... 民族村寨旅游地是游客体验民族文化、追求淳朴民风的民族风情旅游地,近年来受到多数游客的追捧。然而,民族村寨旅游也面临着“千寨一面”的问题,使游客难以获得沉浸体验。笔者以贵州省民族村寨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利用自我主导式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围绕物境体验、情境体验、意境体验构建的体验场景对感知价值和沉浸体验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的中介机制,提出营造民族村寨旅游地游客沉浸体验场景和提升其满意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民族村寨 沉浸体验 生产机制
下载PDF
产业融合理论下云南藏医药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是梦烨 段忠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且现实的选择。旅游拥有文化属性,其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而体验文化差异性就成为了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且现实的选择。旅游拥有文化属性,其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而体验文化差异性就成为了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产业基础。藏医药作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藏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以迪庆藏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二者在融合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融合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推动云南迪庆藏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藏医药 产业融合理论 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