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服务的空间叙事: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秩序重构
1
作者 李国栋 徐爱燕 《老区建设》 2024年第6期35-45,共11页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空间重构下的扶贫实践,是一种以空间换发展的可行性举措。易地扶贫搬迁群体由原来分散居住在农牧区村落到聚集生活在易地扶贫搬迁现代化社区,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且移民搬迁社区的公共服...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空间重构下的扶贫实践,是一种以空间换发展的可行性举措。易地扶贫搬迁群体由原来分散居住在农牧区村落到聚集生活在易地扶贫搬迁现代化社区,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且移民搬迁社区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阻隔”。对西藏易地扶贫搬迁S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社会空间理论从“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性空间”三元辩证法出发,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体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分析,发现易地扶贫搬迁S社区处于过渡期的“阈限”阶段,且存在生活空间压缩分化、生产空间生计转型和关系空间更新重组的特点。要把政府对空间规划与移民对空间的使用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进行重新架构和诠释,如通过加大政府与社区的互动力度、探索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方式、实施社区与市场互助合作等举措,以期重构易地扶贫搬迁S社区秩序,为S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体提供可及的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社会空间理论 秩序重构 公共服务 社会融入
下载PDF
高等教育区域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
2
作者 汤建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通过国家在区域层面选择高等教育集聚区,重塑高等教育空间形态,实现地理空间的生产;以系列制度性安排引导高等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以...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通过国家在区域层面选择高等教育集聚区,重塑高等教育空间形态,实现地理空间的生产;以系列制度性安排引导高等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要素的流动,规范高等教育空间秩序,拓宽社会空间的生产;在精神和实践双重维度塑造高等教育空间共识,促进文化空间的生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正处于从以传统规模集聚为主的地理空间生产向以知识创新为主的多维空间有机联动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构建高等教育空间网络,促进“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有机融合;创新高等教育空间制度,根据不同空间属性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培育高等教育空间意识,创生符合空间基础的区域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化 空间生产理论 地理空间 社会空间 文化空间 高等教育集聚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场景建构
3
作者 段友文 周艳双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理空间、祈雨实践下的仪式空间、物质设施集聚的景观空间三个不同空间场域,分析论述民间传说对乡村社会场景的建构作用,揭示传说在乡村场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传说 民间信仰 场景理论 文化空间 社会构建
下载PDF
失配与适配: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老年大学的变革与发展
4
作者 许玲 沈欣忆 苑大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老年大学是服务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的实践载体,在践行积极老龄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的背景下,探索老年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老年大学存在物质空间理解窄化、社会空间被动生产和精神空间期待偏差... 老年大学是服务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的实践载体,在践行积极老龄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的背景下,探索老年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老年大学存在物质空间理解窄化、社会空间被动生产和精神空间期待偏差的失配问题。为了推进老年大学的创新发展,建议增强老年大学空间适配性,在物质空间方面提供智能学习支持,优化学习体验;在社会空间方面实施多元互助项目,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在精神空间方面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更好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理论 老年大学 积极老龄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空间叙事研究
5
作者 李艳 于芮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突破传统小说以时间为叙事序列的线性叙事模式,绘制出了从切尔诺贝利到明斯克、莫斯科的物理空间流变图,同时穿插抽象的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书写,以空间的互动转...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突破传统小说以时间为叙事序列的线性叙事模式,绘制出了从切尔诺贝利到明斯克、莫斯科的物理空间流变图,同时穿插抽象的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书写,以空间的互动转换推进叙事的发展。作家关注空间意向既作为外部表征物又具有内隐暗示功能的特征,利用空间叙事深化对切尔诺贝利人苦难与伤痛的探究,深刻揭示出他们内心的迷失与彷徨,从而开拓了更新的表现视角和更广的表现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 空间理论 物理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下载PDF
村民社会空间的代际差异分析——以广州市复建房社区为例
6
作者 冼楚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193-198,共6页
城市空间布局的改造优化,加之媒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重转变共同形塑了城中村居民原有的社会空间布局。该文从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三元辩证法、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出发,结合数字代沟理论,运用深度访谈... 城市空间布局的改造优化,加之媒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重转变共同形塑了城中村居民原有的社会空间布局。该文从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三元辩证法、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出发,结合数字代沟理论,运用深度访谈法和线上民族志,探讨复建房社区村民社会空间的代际差异,以期为强化老中青三代村民社区归属感和宗族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旧村社群依托社会空间的功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研究总结了社区公园、跨地域的宗族庆典、线上祠堂微信群/复建房社区群三类社会活动场所及其特性,并进一步阐释了三代村民如何分别在上述社会空间中担当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空间理论 数字代沟 复建房社区 交往实践 线上民族志
下载PDF
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的网红餐饮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7
作者 邓璐瑶 欧阳国辉 《中外建筑》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流量经济背景下,网红餐饮空间成为城市中备受追捧的新型消费场所,是人们表达自我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舞台。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的现状问题,将传统餐饮空间与... 流量经济背景下,网红餐饮空间成为城市中备受追捧的新型消费场所,是人们表达自我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舞台。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的现状问题,将传统餐饮空间与网红餐饮空间对比分析,进而总结网红餐饮空间在空间构成要素和传播方式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红餐饮空间场景营造和网络传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在场景营造方面,提出主题性、需求性和体验性原则,以及剧本化主题的设定、舞台化的场景布局和空间事件的加入3种方法;在网络传播方面,分析了影响事物流行的6大原则,提出了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推动情感化空间内容生产和构建多渠道融合传播方法。旨在为网红餐饮空间设计与网络传播的协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剧场化理论 网红餐饮空间 网络传播 场景营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公共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发展与展望——基于Cite 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
8
作者 叶中华 魏玉君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54-71,共18页
在治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当中,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是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 Space工具挖掘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 在治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当中,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是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 Space工具挖掘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对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治理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发现,近二十年研究主题较为集中,最多集中在环境领域,其次是公共管理领域;而对公共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最早的研究主题是新管理主义的兴起,而2000年以来是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进入活跃的关键时期,研究主题层出不穷并且互为相关,治理理论的兴起是研究整个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引爆点。根据时间线聚类发现近年来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热点指向"非政府行为"、"政府对话"以及"责任确定"等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治理理论 Cite space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与服务路径优化——基于场景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面临着主体空心化、服务形式化、价值认同弱化等问题,而重构空间与优化服务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基于场景理论视... 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面临着主体空心化、服务形式化、价值认同弱化等问题,而重构空间与优化服务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基于场景理论视角,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为案例,探索场景理论三个主观维度和15个子维度整合式的空间重构思路。在空间重构过程中,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团队,以空间为载体开展服务实践,不断优化空间的服务路径。从合法性、戏剧性和真实性三个维度相应提出规范化服务策略、主动参与式服务策略、文化内核共塑策略,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与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 场景理论 社会工作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的日常生活实践与社会空间演变——基于苏州平江街区与斜塘老街的案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艺涵 朱天可 操小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7-1799,共13页
以苏州平江街区及斜塘老街为典型案例,结合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建立基于场域理论的社会空间分析框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探究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场域内社会空间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区位街区的历史文化累积程度具有... 以苏州平江街区及斜塘老街为典型案例,结合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建立基于场域理论的社会空间分析框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探究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场域内社会空间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区位街区的历史文化累积程度具有较大差异,这也决定了街区开发本身所拥有的可塑性。2)街区的发展基础会对权力主体的决策产生影响,权力主体的干预时序与实施力度直接影响战略规训的方向与实践结果。3)更新改造推动街区内部社会空间的重构与组织,使其分化为日常生活和文化消费2大场域,场域间呈现交织平衡与相互剥离2种状态。保留原住民生活场域不一定会造成“非此即彼”的矛盾与冲突,而剥离原住民的更新方式或不可避免地致使街区走向大众消费化或精英化。引导积极的社会空间演进,实现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的共生,是文化导向型历史街区更新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 日常生活实践 场域理论 社会空间 苏州
下载PDF
时态萎缩: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1,共8页
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主张的科技、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三方面的协同加速观点,为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提供了分析视角.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享受社会加速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 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主张的科技、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三方面的协同加速观点,为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提供了分析视角.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享受社会加速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遭受各种解构,出现参与者身心二分、主体性流失和现实性破缺等异化现象.重构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1)在更新空间发展观念、提高整体空间质量、保障场地锻炼设施、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其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丰富空间价值和功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方面精准施策,强化其建设的群众基础与参与意愿;3)在达成空间发展目标、增进集体组织参与、倡明空间公共属性等方面与时俱进,拓宽其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体育空间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解构 异化 重构
下载PDF
民族地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进路——基于社会空间理论的分析
12
作者 王明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0,共9页
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社会的正义要求总体上体现为空间正义,它与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核殊途同归,具体表现为物质空间中的生产正义、关系空间中的分配正义和... 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社会的正义要求总体上体现为空间正义,它与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核殊途同归,具体表现为物质空间中的生产正义、关系空间中的分配正义和精神空间中人的全面发展正义,它们相互联系、辩证发展,构筑起共同富裕在空间层面的价值体系,为民族地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就是要推进以生产正义为基础的物质空间布局平衡化、协调化,以分配正义为保障的关系空间区隔最小化,以人的全面发展正义为目标的精神空间现代化,实现“共同”与“富裕”、“物质—关系—精神”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理论 民族地区 共同富裕 价值导向 实践进路
下载PDF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安徽西递村民感知研究
13
作者 尚会蝶 王维艳 邹银 《旅游论坛》 2023年第6期91-101,共11页
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语境下,遗产型村落的旅游空间不正义问题亟待正视与破解。文章基于多个遗产型乡村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实践,在对安徽西递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 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语境下,遗产型村落的旅游空间不正义问题亟待正视与破解。文章基于多个遗产型乡村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实践,在对安徽西递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从当地村民的感知视角,构建了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模型,并对安徽西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可由承认正义、分配正义、参与正义3个维度及其14个观测指标进行表征,研究为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评估提供了一个初步测量工具,丰富了旅游空间正义性研究的实证内容;西递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评价结果属于不正义范畴,而旅游吸引(物)的资源权益是其核心议题;启用旅游地役权或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是提升村民感知水平的可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型村落 旅游空间正义性 社会正义理论 制度增权 西递村民感知
下载PDF
湖滨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其实现路径——洱海西岸原住民感知研究
14
作者 方珊珊 王维艳 王月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5-2048,共14页
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与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基于原住民这一旅游供役地权利人(弱势群体)的主位感知视角,构建湖滨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以洱海西岸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 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与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基于原住民这一旅游供役地权利人(弱势群体)的主位感知视角,构建湖滨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以洱海西岸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湖滨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可由承认正义、分配正义及参与正义维度3个维度共13个测量指标进行表征;2)村民对洱海湖滨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感知处于中立范畴;3)破解湖滨旅游地空间不正义症结,关键在于对湖泊及其湖滨区旅游供役地权益的制度性“确认”,并通过建立向旅游经营者开征“旅游供役补偿费”制度,并经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在旅游供役地权利人、需役地权利人与旅游者等利益主体之间建立起共建共享共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湖滨旅游地的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旅游地 空间正义性测度 空间生产视角 社会正义理论 村民感知 洱海西岸
下载PDF
空间论视域下《奥茨贝尔与大象》中人界与异界关系解读
15
作者 孔月 周福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7期6-10,共5页
《奥茨贝尔与大象》的先行研究中没有用到空间论,也没有从《奥茨贝尔与大象》文本中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以《奥茨贝尔与大象》为文本,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为理论基础,探究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 《奥茨贝尔与大象》的先行研究中没有用到空间论,也没有从《奥茨贝尔与大象》文本中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以《奥茨贝尔与大象》为文本,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为理论基础,探究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次研究结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论,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3个角度分析大象的生活环境、心理情感及故事中隐含的社会现实,主要围绕代表森林异界的大象在人界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大象所居住的森林异界与人界之间的关系。最终由大象被压榨说明异界与人界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茨贝尔与大象》 空间论 异界 物理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角下《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女性意识
16
作者 苏仕敏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成长为主线,叙述了她在不同的环境下女性意识逐渐独立成熟的过程。外在的物理空间的流动,造成了主人公成长早期的疏离感和胆怯;...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成长为主线,叙述了她在不同的环境下女性意识逐渐独立成熟的过程。外在的物理空间的流动,造成了主人公成长早期的疏离感和胆怯;二元对立的社会空间使得主人公多次面临困惑和艰难抉择。但是女主人公主动构建了独立的精神空间,其女性意识越发清晰坚定。这些组成了范妮成长之路的主要因素,使得她最终从寄人篱下、依赖他人的小姑娘,成长为思想独立、品德高尚,并成为他人精神依靠的成熟女性,展现了简·奥斯汀时代渴望平等、独立和尊重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理论 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 精神空间 女性意识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7
作者 宋立新 王以琳 +1 位作者 梁智坚 李珊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2期22-25,共4页
公共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受到广泛研究,但多数聚焦于物质性空间研究,而忽视了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自下而上的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组织互动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在空间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受到广泛研究,但多数聚焦于物质性空间研究,而忽视了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自下而上的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组织互动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在空间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部分学者以社区公共空间、街道公共空间、乡村公共空间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为空间设计与社会问题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文章通过整理公共空间理论与演进、公共空间与社会网络的关系、公共空间视角下的社会网络研究等内容,分析如何将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到公共空间营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基层社区防卫型空间构建
18
作者 陈丽吉 付逸飞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4-56,共13页
社区盗窃类犯罪是社区较为高发的侵财类犯罪类型之一,目前在精准化治理社区盗窃犯罪中尚存在一些困境和难点。综合运用环境设计影响犯罪(CPTED)的相关理论,对盗窃类案件高发社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归纳影响社区盗窃类... 社区盗窃类犯罪是社区较为高发的侵财类犯罪类型之一,目前在精准化治理社区盗窃犯罪中尚存在一些困境和难点。综合运用环境设计影响犯罪(CPTED)的相关理论,对盗窃类案件高发社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归纳影响社区盗窃类犯罪发生的高频因子,进而提出以构建社区防卫型空间为导向的应对策略,可以为防控社区盗窃类犯罪、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盗窃 CPTED理论 防卫型空间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呈领 梁云真 +1 位作者 刘丽丽 蒋志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1,41,共9页
"三通两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路径,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中知识共享行为及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使用网... "三通两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路径,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中知识共享行为及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重点从学生知识共享行为、学生个体因素、网络学习空间的氛围等三个维度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知识共享行为以浏览、下载较多,而主动提问、发帖、回复相对较少;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感、成长型期望、评价顾忌程度较高,心理型期望程度相对较低;经济型信任水平高于情感型信任水平;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信任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评价顾忌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呈低度负相关;年级对各测试维度均无显著影响;性别与专业对各测试维度的影响也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网络学习空间 知识共享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陆小聪 曹祖耀 陈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共11页
主要围绕体育实践空间及其如何对其进行分析的议题,在分别对功能主义、型构社会学、文化霸权理论和文化研究学派的相关研究做出概要性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三个方面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体育实践空间。随后,重点阐释了法国... 主要围绕体育实践空间及其如何对其进行分析的议题,在分别对功能主义、型构社会学、文化霸权理论和文化研究学派的相关研究做出概要性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三个方面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体育实践空间。随后,重点阐释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对体育实践空间的分析思路,并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之做了若干理论上的修正和方法论上的补充。基于上述思考,对中国体育实践空间研究提出了基本的理论假设,并阐释了该理论假设对中国体育实践空间的解释逻辑。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分析性的研究框架,并指出在具体的分析中要加以考虑的3个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实践空间 功能主义 型构社会学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研究学派 社会实践理论 供给 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