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路探析
1
作者 杨艳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等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需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本意蕴并以之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等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需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本意蕴并以之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为理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二者相得益彰,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化创新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人本化 人学理路
下载PDF
戴维·玻姆的对话观是对人类传统思想文化的超越 被引量:7
2
作者 洪定国 容青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3,53,共5页
戴维·玻姆的对话观 ,是从对思想本质的理解、人类冲突的根源。
关键词 人类冲突 人类自救 传统思想文化 戴维·玻姆 思想观
下载PDF
肉体和精神的和解与历史之谜的解答——关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观 肉体和精神的和解 人自身的自然 人的本质
下载PDF
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晓丽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之间的对立;体现了对人的本性理解的不同;以及在哲学观上的根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哲学 费尔巴哈人本学
下载PDF
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观变革的三个理论关节点
5
作者 汤文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最伟大成果。它的创立是对以往社会历史观的彻底变革。梳理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思想进程当然十分重要,但通过梳理概括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理论关节点,也是不可忽缺的。由社会历史观的理论性质所决定,...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最伟大成果。它的创立是对以往社会历史观的彻底变革。梳理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思想进程当然十分重要,但通过梳理概括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理论关节点,也是不可忽缺的。由社会历史观的理论性质所决定,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概括、对意识与生活关系的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变革的三个理论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观 人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本质 意识 生活
下载PDF
罗蒂人性观探析
6
作者 韩旭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2-57,95,共6页
罗蒂的人性思想是建立在对"心灵之镜"哲学的批判基础上的。罗蒂否认人类有一个共通的人性,他用"to become"代替"to be",体现了罗蒂对人性的反本质主义的哲学思考。罗蒂对以往人性理论进行否定,提出了偶... 罗蒂的人性思想是建立在对"心灵之镜"哲学的批判基础上的。罗蒂否认人类有一个共通的人性,他用"to become"代替"to be",体现了罗蒂对人性的反本质主义的哲学思考。罗蒂对以往人性理论进行否定,提出了偶然的、浪漫主义的和历史主义的人性观。他的人性思想虽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蕴含着反形而上学的旨趣,缺乏对人性的形而上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人性观 实质
下载PDF
当代人生活取向的哲学思考
7
作者 师曙光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其基本内涵即使人的各个方面兼容并包、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这一理论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
关键词 本质 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现实性 哲学思考
下载PDF
创新力教育与教育创新力——江泽民“创新力教育观”研究
8
作者 刘桂斌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素质的塑造行为。江泽民“创新力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人类本质及其延续的规律性的揭示的基础上。它包括创新力教育与教育整体创新力的提高的有机结合。人类的本质在于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创新力教育观”体现了这种... 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素质的塑造行为。江泽民“创新力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人类本质及其延续的规律性的揭示的基础上。它包括创新力教育与教育整体创新力的提高的有机结合。人类的本质在于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创新力教育观”体现了这种人类的本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力教育观 人类的本质 教育的实质 教育的规律性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知识图景:人工智能引发知识观重塑 被引量:8
9
作者 杜华 顾小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共8页
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观是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和基础性认识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类教育向智能教育转型的当下,知识图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知识观的讨论已然迫在眉睫。从哲学范畴来讲,知识观涉及对知识的主体、本质... 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观是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和基础性认识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类教育向智能教育转型的当下,知识图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知识观的讨论已然迫在眉睫。从哲学范畴来讲,知识观涉及对知识的主体、本质、结构、承载媒体等问题的认识。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不仅以工具的形态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还能以某种近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使知识主体从人类自身转向人机协同,知识本质从人类认识的成果扩展到碳基智慧与硅基智慧并存,知识结构从层级明确的“建筑”结构转向人机动态交织的“舞蹈”结构,知识承载媒体呈现出多模态融合感知的特征与趋势。因应智能时代知识观的嬗变,亟需树立新知识观,为未来智慧教育体系构建起以新知识观为地基的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知识观 知识本质 知识结构
下载PDF
刘勰“文”思初探
10
作者 夏多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对刘勰“文”思也即“文”的观念四个层次———道文、人文、文章之文、文学之文的内涵、特性及相互关系的考察,可说明刘勰不仅意识到了文学具有人类文化的普遍共性,且抓住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刘勰“文”的观念自成系统,既开放又辩证... 对刘勰“文”思也即“文”的观念四个层次———道文、人文、文章之文、文学之文的内涵、特性及相互关系的考察,可说明刘勰不仅意识到了文学具有人类文化的普遍共性,且抓住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刘勰“文”的观念自成系统,既开放又辩证,相当深刻地把握了文学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文 人文 开显 本真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思想
11
作者 姚倩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最本质的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前提,它是通过劳动实践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关系,作为具有自然属性的历史的人只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把握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最本质的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前提,它是通过劳动实践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关系,作为具有自然属性的历史的人只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把握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度",尊重自然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持久地生存下去,为实现人类的解放奠定基础。这是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正确地把握它的内涵和本质对于当今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化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实质
下载PDF
关于世界本质与人类本质的哲学观探析
12
作者 马卫刚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2-73,80,共3页
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的一般认知定理是建立在物质—意识"两元素论"基础上的。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意识和物质将融合形成第三个基本元素—"精神体",并由此构成物质—意识—精神体"三元素论"的哲学观,&q... 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的一般认知定理是建立在物质—意识"两元素论"基础上的。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意识和物质将融合形成第三个基本元素—"精神体",并由此构成物质—意识—精神体"三元素论"的哲学观,"三元素论"的哲学观对理解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本质 人类本质 哲学观 精神体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13
作者 梅轩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1期41-43,共3页
马克思曾从不同角度表达人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一种类存在物,又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将各种片面性的规定予以内在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实践人本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意义跃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也在结合中国国情... 马克思曾从不同角度表达人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一种类存在物,又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将各种片面性的规定予以内在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实践人本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意义跃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也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违法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积极探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对于中国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观 实践 人民群众 中国梦
下载PDF
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文全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38,61,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必须关注的基点;人的受动与能动的一致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必须关注的基点;人的受动与能动的一致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要把学生看做是德育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体;共性与个性统一发展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共性发展与个性塑造两方面要保持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人的本质观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早期儒家的人性观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苏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5,共13页
人性观是政治法律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之一。之前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人性观的研究常局限于对他们的系统人性论述,有时还混淆了他们的理想道德人格和一般人性观。鉴于人们对日常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评论可能隐含关于人性的一般判断和看法,... 人性观是政治法律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之一。之前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人性观的研究常局限于对他们的系统人性论述,有时还混淆了他们的理想道德人格和一般人性观。鉴于人们对日常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评论可能隐含关于人性的一般判断和看法,从利益、自然情感、认知和实践四个方面对孔、孟隐含于人、事评述中的人性观的梳理表明,尽管孔、孟心中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和规范,但他们对一般人性的看法非常现实;与现代社会科学的人性假定和经验研究发现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现实的人性观可以有效揭示中国传统政治"儒表法里"的内在逻辑;对政治法律思想的实践可能也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儒家 人性观 儒表法里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6
作者 高峰 胡茂新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除了继续弘扬我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之外,还需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观点,依据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注重多方位、多层次的开拓与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