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ormation of Marx’s Critical View
1
作者 Liu Xiaohua Huang Ming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0-217,共8页
Marx’s spirit of pursuing truth,his hatred of exploitation system and sympathy for laborers prompted him to move from the young Hegelian school to fehbaism and eventually to communism,and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Marx’s spirit of pursuing truth,his hatred of exploitation system and sympathy for laborers prompted him to move from the young Hegelian school to fehbaism and eventually to communism,and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dealism to thorough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the world view.To do so,he constructed hi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based on criticism and targeted the social practice,providing ideological weap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reasonable social forms.Thereby,the unit of"critical weapon"and"weapon of criticism"was accomplished historically and logically,fulfil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critical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s critical view GERMINATION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及化解路径——基于马克思机器论视角的考察
2
作者 杨礼银 李海艺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13,共9页
在马克思看来,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既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面,也会引发一些消极后果。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时代的典型产品,其本质是一种合目的的手段,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它的出现使人制造和使用某种工具的能力在层次上有了一个巨... 在马克思看来,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既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面,也会引发一些消极后果。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时代的典型产品,其本质是一种合目的的手段,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它的出现使人制造和使用某种工具的能力在层次上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人工智能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科林格里奇困境,并凭借其大数据的精确计算实质性地加剧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对人的主体性造成冲击。具体表现为,侵犯人的人格尊严,削弱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挤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导致人的交往异化问题。化解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造成的冲击,首先,要坚持人是实践主体原则,为人的主体性复归提供理论遵循;其次,要坚持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使人摆脱人工智能的牵引和钳制;最后,严格遵循科技伦理,明确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之间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机器论 主体性
下载PDF
论青年马克思的权利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汪信砚 冯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权利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文本的重要论题。早在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曾试图按照康德和费希特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法权哲学,但结果以失败告终。《莱茵报》时期,在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马克思考察了人的自由平等权利问题,阐述了其理... 权利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文本的重要论题。早在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曾试图按照康德和费希特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法权哲学,但结果以失败告终。《莱茵报》时期,在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马克思考察了人的自由平等权利问题,阐述了其理性自由主义的权利观。《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探究了权利的阶级属性和经济属性,分析了近代政治国家中权利二重化问题及其克服途径。青年马克思的权利观在不同时期深受黑格尔哲学或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也包含着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并为后来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权利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权利观 自然法权利学说
下载PDF
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对立”观点的批驳及其理论启示
4
作者 袁银传 冯天雨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共12页
西方马克思学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化与片面化的考察,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之间蓄意制造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个不... 西方马克思学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化与片面化的考察,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之间蓄意制造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效抵御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与歪曲,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视角下劳动教育的哲学阐释
5
作者 王金玉 吴婧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日益复杂多样的今天,看似老生常谈的劳动教育事实上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健...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日益复杂多样的今天,看似老生常谈的劳动教育事实上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健康人格的养成,而不只是技能的培养,因此,从马克思劳动观视角,阐明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意的前提性理论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将人类劳动提升为人的类本质特性,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本体论根基;劳动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内在地蕴涵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知识论依据;劳动的社会历史特性与辩证本质彰显了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观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马克思劳动观 劳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方法论的超越
6
作者 鲁桐君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既主张“人化自然”的必要性,又确立“自然人化”的实践性,为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敬畏生命”的困境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化 “敬畏生命”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STS思想
7
作者 陈仕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STS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的经典著作,包含着丰富的STS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福同时也是祸;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STS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的经典著作,包含着丰富的STS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福同时也是祸;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必须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确证;建立起关于人的科学以实现科技与人文的统一。总体而言,马克思是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来考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这对于中国STS学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sTs 自然 人文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On the Nature of the American Plantation Slave Economy─An Interpretation of Marx's“Grafting”Theory
8
作者 何顺果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124-130,192,共8页
关键词 marx Theory GRAFT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American Plantation slave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原文传递
Five Dialectics of Xi Jinping's Theory on Ecological Progress
9
作者 Chen Wenbin Guo Yan +1 位作者 Zhang Congrong Lin M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2期47-55,共9页
Xi Jinping's theory on ecological progress expands and deepens Marx's views on ecology and spells out the five dialectic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he will of the nation and th... Xi Jinping's theory on ecological progress expands and deepens Marx's views on ecology and spells out the five dialectic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he will of the nation an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global approaches, cultural concept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as well as the community of life and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t carries significance for our time and is weighted with theoretical value. At this stage, learning and studying the dialectic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Xi Jinping's theory on ecological progress offers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value-based directions for China's efforts to promote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eory on ecological progress marx’s views on ecology DIALECTICs
下载PDF
马克思财富观及其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启示
10
作者 孙应帅 张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6-63,共8页
马克思财富观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的,是对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财富问题的时代回应。马克思财富观主要蕴含在他的经济思想之中,是在其经济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财富观启示我们:要从社会形态的高度看待共同富裕... 马克思财富观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的,是对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财富问题的时代回应。马克思财富观主要蕴含在他的经济思想之中,是在其经济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财富观启示我们:要从社会形态的高度看待共同富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应根据马克思对财富的界定深化对财富的认识,建立适应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的社会经济评价体系;在非公有制经济仍将长期发展的条件下,要通过创造和积累公共财富、扩大和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特别是以劳动者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更多的自然财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作用,增进共同富裕的财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马克思财富观 自然财富 公共财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弘扬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陈钦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劳动在教育引导群众、启发群众觉悟以及激励群众投身实践等方面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核与价值依归,对弘扬劳动精神具有奠基性、指导性意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劳动在教育引导群众、启发群众觉悟以及激励群众投身实践等方面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核与价值依归,对弘扬劳动精神具有奠基性、指导性意义。新时代,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发挥劳动精神在对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引导、政治品格启发以及责任使命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精神 价值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12
作者 李孟儒 李劲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23,101,共6页
马克思从理论意义出发,在批判黑格尔抽象的自然观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基础上,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理论,其理论内涵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统一、人... 马克思从理论意义出发,在批判黑格尔抽象的自然观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基础上,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理论,其理论内涵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观点。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融洽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系列问题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化自然观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系统视野下马克思自然观的层级结构与现实样态
13
作者 陈全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4-42,共9页
马克思自然观可以解释为具有多重层级结构与现代化样态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在实践的前提下将自然纳入社会历史中,进而确证了“自然—实践—社会—历史—现实”这一逻辑线索与理路。具体来看,一方面,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工业、物质变换等... 马克思自然观可以解释为具有多重层级结构与现代化样态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在实践的前提下将自然纳入社会历史中,进而确证了“自然—实践—社会—历史—现实”这一逻辑线索与理路。具体来看,一方面,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工业、物质变换等多种实践形式完成了自然与实践的耦合,并建构出“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这一重要概念。另一方面,历史概念与社会概念分别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提供纵向延展和横向剖析的视角。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叙述,马克思将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统一于实践的具体范畴,即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进而展现出自然与历史交汇的基础与出路。通过对社会概念的叙述,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既在抽象意义上为人与自然提供了一种“主体”式的建构,也从具体的意义上体现出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界的真正复活这一理想目标。从现实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展现出社会主义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指认,并在基于自然规律与人的发展前提下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 实践 社会 历史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14
作者 唐建兵 张晨瑶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以实践劳动为基础,促进人与自然深度融合、高度统一的人化自然观,其生态自然观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哲理深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正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形态。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中...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以实践劳动为基础,促进人与自然深度融合、高度统一的人化自然观,其生态自然观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哲理深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正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形态。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中国化进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在解决生态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抉择中。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妥善处理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达成“两个和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存、共荣共生,高质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下载PDF
网络猥亵儿童入罪正当性的教义学诠释
15
作者 安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4-21,共8页
在犯罪手段不断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猥亵儿童的案件不断出现,儿童身心健康的刑法保护正面临更复杂的挑战。面对网络猥亵儿童入罪的理论争议,应在目的理性思考指引下,对网络猥亵儿童行为的不法本质进行深入的教义学分析,以此检... 在犯罪手段不断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猥亵儿童的案件不断出现,儿童身心健康的刑法保护正面临更复杂的挑战。面对网络猥亵儿童入罪的理论争议,应在目的理性思考指引下,对网络猥亵儿童行为的不法本质进行深入的教义学分析,以此检验网络猥亵儿童入罪的正当性。将网络猥亵儿童行为纳入犯罪圈,在刑法理念层面不仅可得到积极刑法观的支持,亦不违反刑法谦抑性要求。在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刑法保护的同时,对网络猥亵儿童行为定罪量刑仍应秉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罪罚其当,不断总结归纳网络时代儿童权益刑法保护的妥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猥亵 儿童权益 不法本质 积极刑法观 刑法谦抑性 谨慎义务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文明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艳华 张雪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0,共7页
立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扬弃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下西方传统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和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而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 立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扬弃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下西方传统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和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而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作出了系统而透彻的历史唯物主义剖析,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实质根源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真实路径,内在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全面推进和深化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观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探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钏 付维 程宇昌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
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方案,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科学把握三者的互动品质;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方案,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科学把握三者的互动品质;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价值,促进人的本质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文化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下载PDF
马克思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命题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中涛 宗旭 +1 位作者 李学明 李桂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39-541,共3页
在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中,没有自然力的一席之地,从而带来了生产力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事实上,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全面论述了自然力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的... 在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中,没有自然力的一席之地,从而带来了生产力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事实上,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全面论述了自然力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的科学命题。马克思的这一科学命题对于人们今天深化生产力的理论研究,推动生产力的现实发展,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力理论 自然力 地理环境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与生态审美观 被引量:18
19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9,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力主"异化的扬弃",重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恩格斯则以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论述批判"人类高于动物"的观点,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审美观 主客二分 唯物实践观 异化的扬弃 人与自然的统一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指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英 张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5期74-77,共4页
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将自然界看作历史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认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人与自然的这种... 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将自然界看作历史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认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最终促成了自然界"属人化"发展。在实践层面上,人是价值主体,人以实践为中介,根据自身的需要认识并改造自然。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追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彰显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实现对人的关怀。其中后者是马克思自然观哲学指向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自然观对自然、社会、人本身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关怀,对当今世界生态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观 人化自然 实践性 人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