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x's Vision in His Late Years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张奎良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年第4期143-152,218-219,共12页
关键词 marx’s Vision in His Late Years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ING
原文传递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2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3期63-71,190,共10页
关键词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原文传递
《哲学的贫困》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德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共7页
如何正确地理解《资本论》学说的性质,对于应对当代人类状况所呈现的紧迫的现实课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真正导言,重新研读和阐释此书便成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当代境... 如何正确地理解《资本论》学说的性质,对于应对当代人类状况所呈现的紧迫的现实课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真正导言,重新研读和阐释此书便成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当代境况中重读和阐释此书,可以帮助我们的时代去达到一种清醒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这里根据《哲学的贫困》一书的提示,讨论了当代关于社会平等之理想的乌托邦性质及其在理性形而上学上的根源;讨论了当代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弱点——范畴抽象方法——及其对资本在现实运动中的感性辩证法的遮蔽;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非自洽性以及当代社会对抗的感性本质(社会权力);讨论了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实践应当采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及由这个方法所提示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贫困》 社会平等理想 经济学的本质弱点 感性辩证法 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1,共7页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有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发展既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有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发展既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断深化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西部乡村治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舒永久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贯通唯物史观一切范畴和原理的基础指导原则,对我国社会治理包括西部乡村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在厘清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括了马克思社会有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贯通唯物史观一切范畴和原理的基础指导原则,对我国社会治理包括西部乡村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在厘清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括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从西部乡村社会有机体在治理主体、目标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内外部困境,并从西部乡村实际出发,提出了以西部乡村社区科学发展为目标,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各方面协同治理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西部 乡村治理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思、溯源与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兰洋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引领中国巨轮在现代化事业下半程"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措施和发展进程可以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引领中国巨轮在现代化事业下半程"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措施和发展进程可以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得到说明和支撑。从现实与理论的双重逻辑来看,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在于: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目标;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做文章,而且必须以此为契机协调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关系。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必须在两端着力,确立短期和长期两大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八对核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社会再生产理论 社会有机体理论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开鹏 陆晶晶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社会有机体是以人类的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实践为理论根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根深叶茂地发展。马克思社会有机... 社会有机体是以人类的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实践为理论根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根深叶茂地发展。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思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下载PDF
社会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基础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把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动力的论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最后,通过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极化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环境及国情基本不变和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工程 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 钱学森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金如 刘卫琴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机统一体,具有整体性、再生性、实践性、主体性等特征。社会有机体结构理论蕴含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机统一体,具有整体性、再生性、实践性、主体性等特征。社会有机体结构理论蕴含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得到相关启示:要重视校园环境等物质因素的熏陶功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要重视社团组织建设;要合力共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高校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五位一体总布局 被引量:2
10
作者 亓静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现代化建设 五位一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两种全面生产论的不同美学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天忠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7-53,共7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论的研究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前的单纯社会生产论到80年代初的自然生产力论再扩展到80年代末以来的生态生产、自然生产和全面生产论等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社会全面生产论"与&qu... 马克思主义生产论的研究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前的单纯社会生产论到80年代初的自然生产力论再扩展到80年代末以来的生态生产、自然生产和全面生产论等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社会全面生产论"与"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有机统一的全面生产论"。"社会全面生产论"是以趋利和征服为主要目的,总体上属于现代性色彩的全面生产论,以此为动力之源而形成的是各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美学观;而"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有机统一的全面生产论"是整个宇宙自然界的生产和再生产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以此为动力之源而形成的是大唯物史观或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生成本体的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论 社会全面生产论 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有机统一的全面生产论 自然生产力 自然生产
下载PDF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继侠 《理论观察》 2014年第4期16-18,共3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之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之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社会有机体 历史合力论 实践基础 动力机制 BAsIs of practice(Based on practice)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儿童福利服务的问责机制——基于南京市M社工机构的个案探讨
13
作者 高丽茹 万国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依据"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从资金提供者、部门监管者、服务对象和社区四个维度,对民间儿童福利服务的问责机制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发现,中国当前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政府居于主导...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依据"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从资金提供者、部门监管者、服务对象和社区四个维度,对民间儿童福利服务的问责机制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发现,中国当前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来自资金提供者和部门监管者的问责,在一定程度上对非政府组织提供服务形成了有效的约束力,但仍相对较弱。同时,当前非政府组织问责体系整体处于成长阶段,尚不健全,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民间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发展和社工机构的健康运行,急需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多元的问责机制,构建更为合理的儿童福利服务问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服务 非政府组织 问责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 社工机构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透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4
作者 唐开鹏 董静怡 刘冰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它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根基,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以培养...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它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根基,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意义
下载PDF
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论的伦理分析
15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4-59,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有机体是社会构成诸要素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的有机体。从伦理学的向度看,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达有机体的必然灭亡,科学预测了和谐社会的...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有机体是社会构成诸要素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的有机体。从伦理学的向度看,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达有机体的必然灭亡,科学预测了和谐社会的社会有机体的历史趋势。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其规范性表现为社会有机体论的实践性、统一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论 伦理分析
下载PDF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
作者 鲍雪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马克思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回信及3份草稿等历史文献的考察,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主题、内在要求、实践途径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理论自身逻辑的提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延伸这... 通过对马克思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回信及3份草稿等历史文献的考察,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主题、内在要求、实践途径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理论自身逻辑的提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延伸这一逻辑,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跨越理论 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对马克思人学何以可能的思考
17
作者 洪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实践 社会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
18
作者 刘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6-97,共2页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等方面分析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进而采用健全法律规章、采用项目化运作、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管理等途径,促使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增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组织 城市社区治理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2,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晓艳 邓欣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起点,科学揭示了社会是一个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各社会要素有机统一的活机体,具有实践性、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的特征。这一理论与乡村治理现实条件的动态变化、"三治结合"的系统化善治之路、...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起点,科学揭示了社会是一个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各社会要素有机统一的活机体,具有实践性、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的特征。这一理论与乡村治理现实条件的动态变化、"三治结合"的系统化善治之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高度契合。乡村治理实践中,需要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强化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效协同,促进乡镇政府、村两委、乡村社会力量和村民治理合力的形成,注重传统治理手段与现代化治理手段的动态对接,推动治理结构系统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新时代乡村治理 三治结合 多元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