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1
作者 LU Xingpi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22年第8期637-639,共3页
“Alienated labor”came from Marx’s Manuscript of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in 1844.This theory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Marx’s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predecessors’thoughts on alienation and the reality under the... “Alienated labor”came from Marx’s Manuscript of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in 1844.This theory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Marx’s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predecessors’thoughts on alienation and the reality under the capitalist system.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final form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s alienated labor workers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研究热点与演进脉络——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班晓娜 熊蓉蓉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第6期49-60,共12页
近年来,劳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观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2022年与马克思劳动观相关的学术成果,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的309篇期刊文献,重点从发文量、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 近年来,劳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观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2022年与马克思劳动观相关的学术成果,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的309篇期刊文献,重点从发文量、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突现词探测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随着劳动问题受到重视而不断深化,针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波折增长趋势;劳动观、劳动教育、马克思、劳动、马克思主义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劳动观、劳动教育、新时代、马克思劳动观等关键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未来,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需要在交流合作、研究方法以及多学科、多视角方面继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视角下劳动教育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玉 吴婧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日益复杂多样的今天,看似老生常谈的劳动教育事实上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健...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日益复杂多样的今天,看似老生常谈的劳动教育事实上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健康人格的养成,而不只是技能的培养,因此,从马克思劳动观视角,阐明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意的前提性理论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将人类劳动提升为人的类本质特性,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本体论根基;劳动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内在地蕴涵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知识论依据;劳动的社会历史特性与辩证本质彰显了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观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马克思劳动观 劳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研究综述
4
作者 徐金婷 张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劳动观念遭到冲击和挑战,投机行为和浮躁心态在社会上不断蔓延,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和错位。因此劳动幸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牵涉着社会价值体系、社会治理观念等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劳动观念遭到冲击和挑战,投机行为和浮躁心态在社会上不断蔓延,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和错位。因此劳动幸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牵涉着社会价值体系、社会治理观念等方方面面。劳动幸福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议题和价值主旨。学界围绕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内涵特质、当代价值、实现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此议题的研究历程,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马克思 劳动幸福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弘扬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叶陈钦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劳动在教育引导群众、启发群众觉悟以及激励群众投身实践等方面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核与价值依归,对弘扬劳动精神具有奠基性、指导性意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劳动在教育引导群众、启发群众觉悟以及激励群众投身实践等方面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核与价值依归,对弘扬劳动精神具有奠基性、指导性意义。新时代,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发挥劳动精神在对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引导、政治品格启发以及责任使命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精神 价值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
6
作者 石宇童 柳泽民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9-92,共4页
随着现代劳动方式变化,青少年参与劳动的机会、途径和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青少年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劳动教育日益重要。应以马克思劳动财富观、劳动本质观、社会劳动观、劳动幸福观、劳动成人观指导新时代劳动教育... 随着现代劳动方式变化,青少年参与劳动的机会、途径和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青少年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劳动教育日益重要。应以马克思劳动财富观、劳动本质观、社会劳动观、劳动幸福观、劳动成人观指导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劳动观念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7
作者 吴慧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1-45,共5页
马克思劳动观深刻阐明了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等观点。马克思劳动观对新时代现实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新时代青年劳动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以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劳动观为指导,引导... 马克思劳动观深刻阐明了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等观点。马克思劳动观对新时代现实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新时代青年劳动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以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劳动观为指导,引导新时代青年从思想上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从实践出发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 新时代青年 劳动观
下载PDF
Practice,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Value──On Marx's Concept of Value
8
作者 方军 刘奔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2期79-87,192,共10页
关键词 marx PRACTICE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Value On marx’s concept of Value
原文传递
Marx's Concept of Practice
9
作者 孙伯鍨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年第3期109-114,191,共7页
关键词 marx’s concept of Practice
原文传递
论青年马克思的“类”概念——对马克思《手稿》中“类”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信砚 柳丹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以"劳动"概念为理论核心,从作为人的特质的"类"、作为"主体间性"的"类"以及"类"的感性—历史性呈现三个方面阐释了"类"概念的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以"劳动"概念为理论核心,从作为人的特质的"类"、作为"主体间性"的"类"以及"类"的感性—历史性呈现三个方面阐释了"类"概念的基本规定,形成了一种意指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历史的同一关系的"类"概念。青年马克思的这一"类"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概念,它为新世界观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杨 金瑶梅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探寻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理论,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对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探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qu...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探寻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理论,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对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探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当代中国劳动观的历史性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观 新时代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劳动范畴的性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宫敬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9,共9页
相关教科书对马克思劳动范畴的界定有失公允,大量内容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回到马克思原生态语境,依据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理解劳动范畴就能发现它具有:原型性质、历史性质、预设性质、创造性质、受动性质、技术性质、组织性质、... 相关教科书对马克思劳动范畴的界定有失公允,大量内容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回到马克思原生态语境,依据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理解劳动范畴就能发现它具有:原型性质、历史性质、预设性质、创造性质、受动性质、技术性质、组织性质、法权性质和基础性质。这些性质客观存在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之中,是劳动范畴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范畴 性质
下载PDF
从异化劳动到唯物史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新英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5,共5页
由于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存在着政治转变与理论转变的不同步性,导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在研究范式及内容上的局限性,使异化劳动的批判功能与分析功能、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生活劳动与生存劳动未实现统一。但其人的劳动本质论... 由于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存在着政治转变与理论转变的不同步性,导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在研究范式及内容上的局限性,使异化劳动的批判功能与分析功能、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生活劳动与生存劳动未实现统一。但其人的劳动本质论、对异化劳动分析与批判、历史必然性思想是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人为本、社会规律思想的必要理论准备。当代的将《手稿》和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以及否认其当代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的思潮,作为两种不同的解释框架,不仅误读了《手稿》,而且割裂了唯物史观内在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劳动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与具体形态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乃龙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层面和具体层面,马克思早期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层面,从现实的一般物质关系来规定的主体,可称之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在写作《资本论》时期,马克思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层面,从政...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层面和具体层面,马克思早期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层面,从现实的一般物质关系来规定的主体,可称之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在写作《资本论》时期,马克思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中的主体以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的主体,可称之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的"具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体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 一般形态 具体形态
下载PDF
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价值概念比较——解读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多重形态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海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2-57,共6页
把马克思的价值概念锁定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面是对《资本论》的误读。与斯密的价值概念多种定义相似,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包含劳动价值、生产成本价值(生产价格)、供求拉动价值(市场价值)和要素竞争价值等多重形态。与斯密相异的是,马克... 把马克思的价值概念锁定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面是对《资本论》的误读。与斯密的价值概念多种定义相似,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包含劳动价值、生产成本价值(生产价格)、供求拉动价值(市场价值)和要素竞争价值等多重形态。与斯密相异的是,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多重形态是相互转化的,而不是相互平行的。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这就是辩证法和科学方法在定义概念上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 马克思 斯密 比较
下载PDF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考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林元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4-41,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没有形成一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苏联模式基本上是按照马恩设想实践的,这种模式虽然有严重缺陷,但不能完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没有形成一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苏联模式基本上是按照马恩设想实践的,这种模式虽然有严重缺陷,但不能完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认识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马恩设想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向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民 齐承水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2,共7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实践功能,而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从马克思劳动概念发展的逻辑过程来看,在劳动的异化层面,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性进行了人本主义批判;在劳动的价值层面,马克思...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实践功能,而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从马克思劳动概念发展的逻辑过程来看,在劳动的异化层面,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性进行了人本主义批判;在劳动的价值层面,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刻剖析了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意蕴;在劳动的解放层面,马克思从人类解放的高度对劳动概念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进行了彻底批判。正是在这些层面上,马克思对劳动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赋予劳动概念以独特的意识形态内涵,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的理论形态,而且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概念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利益概念视域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实质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培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财富分配成了我国当前社会热点,而财富创造根源却被悬搁起来。马克思的利益概念认为,财富的利益是劳动创造的。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实质是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大胆提出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 财富分配成了我国当前社会热点,而财富创造根源却被悬搁起来。马克思的利益概念认为,财富的利益是劳动创造的。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实质是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大胆提出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劳动、生产力作为利益的原因比利益、财富本身和财富的分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所以,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决不可以只关心社会财富分配,而削弱社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激发每一个劳动者的活力,建构一个利益格局合理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利益概念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翠翠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11-16,共6页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一生都在使用异化概念,只不过使用的视角和内涵有所不同。纵观马克思的著作,他的异化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一生都在使用异化概念,只不过使用的视角和内涵有所不同。纵观马克思的著作,他的异化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仅有内容,还包含庞杂深邃的政治异化、社会关系和精神异化理论等内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其后继者赋予新的内涵、进行新的发展,深入把握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方法论导向,对于我们当前关于教育现状的研究、反思和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理论 教育异化 新的内涵 异化劳动 育人环境 教育内容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及其中国本土化推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束佳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1-23,76,共4页
女性主义者将女性解放运动追求的性别平等与社会主义所致力的阶级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它为中国女性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中国女性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借鉴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合理思想,使其... 女性主义者将女性解放运动追求的性别平等与社会主义所致力的阶级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它为中国女性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中国女性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借鉴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合理思想,使其与中国本土女性学相结合,不仅使西方女性主义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丰富中国女性学学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中国本土化 推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