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torical Research on Rights in the Eyes of Young Marx
1
作者 姚远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3年第4期781-803,共23页
Karl Marx’s insightful critique of bourgeois rights,represented in 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 adopted by France,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s he adopted su... Karl Marx’s insightful critique of bourgeois rights,represented in 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 adopted by France,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s he adopted successively in his research.By reading works such as History of France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 and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Parliament,Marx was able to examine the original intentions of the legislators in the period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This short-term examination was the most intuitive and logical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in which Marx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eriod of the French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its idea on property rights.The enigmatic political-legal facts that emerged in 1793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along with other incidents,presented an opportunity for Marx to turn to long-term rights surveys.In this context,Marx gradually shifted his attention from the legislators who were the shining protagonists of the“grand political historical drama”to the underlying forces that worked behind them,and in doing so understood how the two major achievement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rovide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historicity of the phenomenon of rights.Marx’s longterm rights surve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re directly inspired by the Kreuznach Notes as well as famous scholars including Francois Guizot,Augustin Thierry,and Henri Saint-Si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l 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IGHTs French view of history Kreuznach Notes
下载PDF
马恩政治哲学的贡献、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2
作者 江畅 周莹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马恩政治哲学创建了以人类彻底解放和普遍幸福为终极追求的政治哲学体系,描绘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美好理想社会,找到了实现理想蓝图的强大社会力量,开辟了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可靠路径。马恩政治哲学给政治哲学提供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全人类立场和价值取向,将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规定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政治哲学改变世界的根本使命和实践要求。马恩政治哲学研究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其政治本性论为政治文明进步奠定了牢固的动力基础,政治目的论为人类普遍而永久获得幸福指明了正确前进道路,政治制度论为社会长治久安贡献了政治哲学智慧,政治活动理论为实行人民统治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政治权力论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充分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立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双重向度及当代观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由此将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理论视为资产阶级“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谋”。究其实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内蕴存在论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向度,鲍德里亚无视这一内在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由此将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理论视为资产阶级“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谋”。究其实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内蕴存在论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向度,鲍德里亚无视这一内在统一,把批判单独指向关于生产的存在论向度,罔顾其指向对作为一定生产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批判,只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理论作形式化理解。从对马克思生产理论双重向度内在统一性的体认出发,不仅能够回应后现代主义对生产的解构性意向,而且可以更深刻地领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发展及其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与超越。从存在论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现代文明的共同性特征;从社会批判理论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及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产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方法的再现实化
4
作者 李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首次明确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这个隐藏于批判主题下常被忽视的变化,成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总问题必然地走向黑格尔总问题的开端,即从解构式批判到建构式批判的过渡。马...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首次明确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这个隐藏于批判主题下常被忽视的变化,成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总问题必然地走向黑格尔总问题的开端,即从解构式批判到建构式批判的过渡。马克思正是借助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批判的形式”和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肯定和再现实化,才创立起真正的批判方法,意识到黑格尔思辨哲学与国民经济学异化现实的同构关系,辩证地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和历史意义。正是马克思的批判引入了更具现实性的“历史性”维度,才为超越费尔巴哈的伦理逻辑、迈向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批判方法 再现实化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存在双重路径?--对艾伦·布坎南内在批判与外在批判的反思
5
作者 王新生 刘盛威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共11页
如何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前提。艾伦·布坎南提出了双重路径的建构与阐释视角--非法权的外在批判与法权的内在批判,从而把马克思正义思想以内在批判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布坎南的建构与阐释是失败... 如何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前提。艾伦·布坎南提出了双重路径的建构与阐释视角--非法权的外在批判与法权的内在批判,从而把马克思正义思想以内在批判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布坎南的建构与阐释是失败的。首先,其双重建构存在着两条路径之间的对抗。其次,其外在建构忽略了法权批判的可能性。最后,其内在建构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逻辑。布坎南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误读了历史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重路径的设想没有合理性。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我们仍然可以提出一种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双重路径--低阶批判与高阶批判。这样理解的“双重路径”,清晰地呈现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在构成,将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提供真正合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坎南 马克思 正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骆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2-133,139,共3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抽象价值观,揭示资本主义“拜物教”意识形态所呈现的物对人的规训以及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7
作者 王建阳 李春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黑格尔哲学既是马克思批判的主要对象,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来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哲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潜匿于其中的革命性思维,并以此为突破口,阐明了真正的国家是符合国家概念的,是有着合理性的“真正共同体”。同时... 黑格尔哲学既是马克思批判的主要对象,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来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哲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潜匿于其中的革命性思维,并以此为突破口,阐明了真正的国家是符合国家概念的,是有着合理性的“真正共同体”。同时马克思也“承认”黑格尔国家观中蕴藏着的革命性思维,并将其同共产主义运动相结合,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因而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哲学变革关系,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国家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转变探析
8
作者 朱家萱 邵发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的隐性唯物主义方法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人本主义哲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的方法,构建了异化劳动理论。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生...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的隐性唯物主义方法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人本主义哲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的方法,构建了异化劳动理论。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成为他关注的焦点,马克思的研究视域转向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客观现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中的隐性唯物主义原则上升到哲学方法论层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科学方法论的转变,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创立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脉络、基本特质及时代价值
9
作者 安秀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是马克思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在于明晰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以及艺术生产...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是马克思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在于明晰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以及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这三个基本特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有着深远的学理意义和重大的时代价值,为理解和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为确立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艺术生产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批判与思想方法转换
10
作者 李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面对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国家治理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莱茵报》时期主要批判普鲁士官僚制度的治理缺陷,开始了对理性国家观的怀疑。经过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视野的时空拓展,以及在... 面对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国家治理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莱茵报》时期主要批判普鲁士官僚制度的治理缺陷,开始了对理性国家观的怀疑。经过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视野的时空拓展,以及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确立的立场和方法,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批判由政治国家深入到市民社会领域,指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症结。马克思在不断深化的国家治理批判中,实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转换,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剖析当下推进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早期著作 国家治理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视域下人的技术化生存——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分析
11
作者 周千祝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2,196,197,共12页
“人的技术化生存”是指人通过并依赖“现代技术”来实现包括物质、精神生产生活在内的全部现实活动,现代技术因而成为人生存的条件、人需要的前提乃至人发展的界限。马克思《资本论》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的技术化生存的两个... “人的技术化生存”是指人通过并依赖“现代技术”来实现包括物质、精神生产生活在内的全部现实活动,现代技术因而成为人生存的条件、人需要的前提乃至人发展的界限。马克思《资本论》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的技术化生存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机器体系的资本主义应用塑造了人的技术化身体,建构了技术化生存的具身前提;工厂制度进一步使人成为技术化的主体——一种体现资本主体性的无主体性的主体。和既有技术批判的传统研究进路相比,《资本论》在技术化生存问题的阐述上具有范式地位。人的技术化生存是《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内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马克思 《资本论》 人的技术化生存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辩证法的感性改造与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以《哲学的贫困》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刘建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不仅展开了对蒲鲁东的系列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而且对其进行了感性改造。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在于彻底揭露和批判其形而上学性质。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范畴抽象方法的批...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不仅展开了对蒲鲁东的系列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而且对其进行了感性改造。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在于彻底揭露和批判其形而上学性质。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范畴抽象方法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经济范畴的感性来源,阐释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伪历史主义的披露,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关系赋予了辩证法真正的历史性,彰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主义原则;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伪批判性和抽象实证性的揭露,马克思阐明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门“革命的科学”和“历史运动的科学”,凸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革命向度。立足于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探讨了哲学方法论的问题,又在哲学方法论视域中考察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质问题,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初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感性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唯物史观正义观念试探:历史的冷漠与主体的道德
13
作者 王冠迪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68-72,95,共6页
塔克-伍德命题是关于唯物史观是否具有正义观念,具有怎样的正义观念的问题。对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基于道德”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的两方,往往忽视了道德的主语是现实的人。如果把历史作为主语,把规律层面的正常解读为伦理方面... 塔克-伍德命题是关于唯物史观是否具有正义观念,具有怎样的正义观念的问题。对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基于道德”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的两方,往往忽视了道德的主语是现实的人。如果把历史作为主语,把规律层面的正常解读为伦理方面的正义,就会将历史运动的主体性完全抽离,将实然解读为应然;如果单纯强调以人为主语的道德,将其扩展到历史运动规律的论述中去,又会使唯物史观降格为传统的道德学说,破坏其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正确把握唯物史观中决定性和可选择性的张力,是避免这两种倾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塔克-伍德命题 唯物史观 道德 正义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认识——基于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14
作者 车俊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著作《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拆分、拓展、重组来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理...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著作《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拆分、拓展、重组来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建,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新的理论构想。文章通过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解读,来理解哈贝马斯所认为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而再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哈贝马斯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中马克思对资本矛盾的辩证论析
15
作者 陈广亮 魏淑萍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资本由于其内在冲破界限与制造限制、追求普遍性与最终阻碍发展的矛盾,并非与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的绝对形式,而是人类追逐财富指向价值生产的经济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资本从无到有、从社会生产从属形式成长为社会生产主导... 资本由于其内在冲破界限与制造限制、追求普遍性与最终阻碍发展的矛盾,并非与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的绝对形式,而是人类追逐财富指向价值生产的经济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资本从无到有、从社会生产从属形式成长为社会生产主导形式的社会语境,这也决定了资本矛盾的两面性。科学把握资本,既要对资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两面表现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化处理,也不能因资本矛盾固有的消极性,在其他条件不成熟时就主观地进行铲除行动,更不能因资本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就对它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是必须在工人阶级认识到现代资本的两面性时,创造条件,以使工人阶级在利用资本中逐步实现对它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 资本矛盾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性别视域与唯物史观关系再认识
16
作者 罗晓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性别视域是审思唯物史观作为方法的可能性和充分性、科学性和现实性的重要判断标准,是其实现自我反思的基本尺度。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性别视域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关系探索还是对人类普遍解放的历史任务与衡量标准的根本认... 马克思恩格斯的性别视域是审思唯物史观作为方法的可能性和充分性、科学性和现实性的重要判断标准,是其实现自我反思的基本尺度。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性别视域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关系探索还是对人类普遍解放的历史任务与衡量标准的根本认识,是对生产力解放以及社会制度变革的直接制约条件的基础认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此,回应国内外学界的解释不详论、经济决定论和经验不足论的片段化误读,重新揭示和发掘马克思恩格斯性别视域的“四要素”“三传统”,即自然选择、人口规模、生产技术以及资源占有的能动演绎和财产继承、劳动分工以及意识形态的结构固化,是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丰富层次、系统论述和严密论证并指向当代实践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性别视域 唯物史观 “四要素” “三传统”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的创新意涵及其现实价值
17
作者 黄文燕 《理论建设》 202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建构、内嵌、表征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继承西方文明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超越此前西方理性决定论、精英主体论、文明永恒论、社会改良论的思维定势,在文明发展问题上开创出“实践本源”的阐...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建构、内嵌、表征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继承西方文明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超越此前西方理性决定论、精英主体论、文明永恒论、社会改良论的思维定势,在文明发展问题上开创出“实践本源”的阐释范式、确立“群众创造”的根本立场、揭示“共产主义”的前景指向和阐明“社会革命”的更替形式,开启人类文明思想史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篇章。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研析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的创新意涵,有助于在西方思想史比较视域下,重点把握其核心思想和根本原则,并能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发展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下载PDF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内涵与当代阐释
18
作者 米华全 张洪林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民主体”究竟何以出场,是认识这一思想的关键前提。“人民”蕴含质与量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主体”是人民在社会中发挥的主动性,两者共...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民主体”究竟何以出场,是认识这一思想的关键前提。“人民”蕴含质与量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主体”是人民在社会中发挥的主动性,两者共同构成“人民主体”概念的基础,并延伸为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和权力主体三大内涵。进入新时代,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理论根基,发展出“人民至上”的中国化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表现为遵循人民共治的基本原则、激发人民共创的强劲动力、实现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 人民至上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寻根与本质探赜——从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谈起
19
作者 陈权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梳理了私有财产、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非正义性,并提出新的分配方式以超越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阐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提...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梳理了私有财产、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非正义性,并提出新的分配方式以超越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阐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提出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路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范了社会财产关系。探寻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根基,把握其与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思想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脉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理论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私有财产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与超越
20
作者 欧亚琴 袁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唯物主义,分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内涵,把握其认识观上的颠倒性、存在上的永恒性和利益上的利己性特征,从物质性、实践性等方面出发指明“纯粹意识”的荒谬性,揭露其虚假性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唯物主义,分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内涵,把握其认识观上的颠倒性、存在上的永恒性和利益上的利己性特征,从物质性、实践性等方面出发指明“纯粹意识”的荒谬性,揭露其虚假性的本质,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观念学上祛蔽。新时代,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虚伪性与欺骗性,理解和把握其虚假性实质,对巩固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虚假意识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