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革新的再探析
1
作者 孟茁 胡海波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1,共9页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革新呈现为对社会历史的持续探索而不断地调整唯物史观整体致思方向的开放性过程。以人类史前史和东方社会史研究成果为理论前提并借助于地质学中用以描述地质层系构成的“原生、次生和再次生类型”概念,晚年马克...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革新呈现为对社会历史的持续探索而不断地调整唯物史观整体致思方向的开放性过程。以人类史前史和东方社会史研究成果为理论前提并借助于地质学中用以描述地质层系构成的“原生、次生和再次生类型”概念,晚年马克思尝试性地构建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历史具体”内在张力的社会形态演进图式。新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完善了关于人类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论证了东西方社会形态演进的差异化路径,重新唤醒了东方社会作为“实际地改变和变革现存社会”推动力量的自觉意识,从而在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指明了从具体民族的生产方式与历史前提来探索人之解放这一根本指向的具体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公社制度 地质构造 东方道路
下载PDF
Marx's Vision in His Late Years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作者 张奎良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年第4期143-152,218-219,共12页
关键词 marx’s Vision in His Late Years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ING
原文传递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3期63-71,190,共10页
关键词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原文传递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对中国道路的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东红 王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中国道路既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中国业已走向世界的大国地位不断彰显之时,中国道路被高度关注。中国道路的开辟离不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指引,而马克思的... 中国道路既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中国业已走向世界的大国地位不断彰显之时,中国道路被高度关注。中国道路的开辟离不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指引,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照中生成社会"五形态"理论,在对革命的渴望中发现了东方社会形态理论,在对历史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形成社会"三形态"理论。中国道路既是对马克思总体社会形态理论的执着和坚守,又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和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发展中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洪光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5,共6页
当前,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面临着诸多责难和非议。有学者直接否认其真理性,认为它只是后人的一种误读;有学者则否认其普遍性,认为它仅仅是基于欧洲社会的概括。当然,探讨这一理论的本真及真理性,绝不能拘泥于此理论本身,必须寻求... 当前,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面临着诸多责难和非议。有学者直接否认其真理性,认为它只是后人的一种误读;有学者则否认其普遍性,认为它仅仅是基于欧洲社会的概括。当然,探讨这一理论的本真及真理性,绝不能拘泥于此理论本身,必须寻求一个更宏观的视野。而从唯物史观的创立、特别是生产关系思想的形成出发进行探讨可以看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本身的发展逻辑出发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本身的固有特质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所蕴含的辩证法和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基础性 普遍性 真理性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9-573,共5页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形态的更替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就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运行,但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单个国家...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形态的更替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就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运行,但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单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形态的更替则呈现出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哲学的贫困》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德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共7页
如何正确地理解《资本论》学说的性质,对于应对当代人类状况所呈现的紧迫的现实课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真正导言,重新研读和阐释此书便成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当代境... 如何正确地理解《资本论》学说的性质,对于应对当代人类状况所呈现的紧迫的现实课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真正导言,重新研读和阐释此书便成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当代境况中重读和阐释此书,可以帮助我们的时代去达到一种清醒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这里根据《哲学的贫困》一书的提示,讨论了当代关于社会平等之理想的乌托邦性质及其在理性形而上学上的根源;讨论了当代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弱点——范畴抽象方法——及其对资本在现实运动中的感性辩证法的遮蔽;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非自洽性以及当代社会对抗的感性本质(社会权力);讨论了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实践应当采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及由这个方法所提示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贫困》 社会平等理想 经济学的本质弱点 感性辩证法 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自我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恒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此作为标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实现或自由的不同程度。此种考察进路表明,马克思始终是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现实来理解人的自我实现或自由的,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社会形态 自我实现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学术分野与人学整合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存在着重大的学术分野,主要体现为"二形态说"、"三形态说"、"五形态说",并各执一词。由于人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质,这就使得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人学整合具有...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存在着重大的学术分野,主要体现为"二形态说"、"三形态说"、"五形态说",并各执一词。由于人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质,这就使得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人学整合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站在马克思人学的高度来看社会形态理论就会发现,原本看似分散、甚至矛盾的社会形态学论说实则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其统一性展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差异性既从不同的维度标示了人类生命特性的发展进程,又从不同的层面诠释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学术分野 人学整合
下载PDF
社会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把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动力的论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最后,通过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极化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环境及国情基本不变和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工程 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 钱学森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视阈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嵩 《理论建设》 2020年第3期89-95,共7页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与现实路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五位一...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与现实路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五位一体"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从而增强我们同心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自觉思想力量,也为我们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代世界现实生活的理论阐释力,提供一个重要的楔入点和哲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五位一体总布局 被引量:2
12
作者 亓静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现代化建设 五位一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13
作者 洪光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4,89,共4页
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出场来看,马克思在探讨社会发展同时,亦关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便是例证。在马克思的理论整体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偶然提出的思想,它有一个从萌芽到确立、再到成熟的发展脉络。三大... 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出场来看,马克思在探讨社会发展同时,亦关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便是例证。在马克思的理论整体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偶然提出的思想,它有一个从萌芽到确立、再到成熟的发展脉络。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状况出发思考人类历史的一种见解,其理论本质是结合社会发展来探讨人的历史发展,因此绝不能用其代替或者否定5种社会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三大社会形态
下载PDF
保罗·赫斯特对马克思历史过渡理论的理解探微
14
作者 张衔 雷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7,共6页
保罗·赫斯特的社会形态过渡理论是他在讨论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过渡理论基础上,深入思考不同社会形态过渡问题而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该理论指出,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过渡、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不是具有前后承继关系的矛盾... 保罗·赫斯特的社会形态过渡理论是他在讨论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过渡理论基础上,深入思考不同社会形态过渡问题而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该理论指出,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过渡、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不是具有前后承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是一种断裂关系。这个理论虽然看似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更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饱含着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其实是对马克思历史过渡理论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赫斯特 马克思 历史过渡理论 结构主义 社会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
作者 鲍雪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马克思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回信及3份草稿等历史文献的考察,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主题、内在要求、实践途径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理论自身逻辑的提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延伸这... 通过对马克思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回信及3份草稿等历史文献的考察,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主题、内在要求、实践途径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理论自身逻辑的提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延伸这一逻辑,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跨越理论 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作者 李延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理论上 ,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它的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而现实是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还得追赶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解决这个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文章试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分析现实社会... 理论上 ,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它的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而现实是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还得追赶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解决这个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文章试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分析现实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现实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对马克思人学何以可能的思考
17
作者 洪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实践 社会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军队职务发明的价值形成和权利归属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越 李湘黔 《国防科技》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加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是提高国防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职务发明是国防科技成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相关理论对军队职务发明的价值源泉进行分析,充分肯... 加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是提高国防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职务发明是国防科技成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相关理论对军队职务发明的价值源泉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发明人是科技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军队职务发明人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研究,明确职务发明人的特征界定,完善相关收益分配原则。提出兼顾各方利益的军队职务发明人奖酬方案,对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职务发明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价值形成 权利归属
下载PDF
马克思三形态理论视域下的美学经济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舒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共7页
三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人解放的历史逻辑及最终趋向的集中阐述,它强调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发展和解放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的紧密结合。社会的三种形态和人的三个阶段表明了人的发展解放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经济生活状... 三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人解放的历史逻辑及最终趋向的集中阐述,它强调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发展和解放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的紧密结合。社会的三种形态和人的三个阶段表明了人的发展解放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经济生活状态是人发展解放程度的主要标尺。三形态理论视域下,美学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学经济一方面确实带来了公众生活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证明了三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符合现实;另一方面,美学经济并非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无法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在以人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美学经济是社会主义推动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开辟着现实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三形态理论 美学经济 社会发展 自由解放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文圣 戚艳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4,共6页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就其主体内容不同可以概括为"似自然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多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和"有机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这三个理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有机的马克思...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就其主体内容不同可以概括为"似自然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多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和"有机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这三个理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有机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结构理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的一般进程和基本规律,又深入探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殊发展道路,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演进 道路自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