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议题与进路——基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视角
1
作者
王乙竹
朱忆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城市治理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意义的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为新时代城...
城市治理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意义的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为新时代城市治理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紧密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现实,不断创新发展了城市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是揭示现代城市形成发展和治理深层机理的理论,以此为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不仅有助于深化把握城市治理的核心议题、现实挑战和实践进路,而且有助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现实创新发展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从核心议题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提供了全球化、城市化和生态化议题。全球化是洞悉中国城市治理本质的历史境遇,城市化是把握城市治理机理的现实进程,生态化是城市治理的战略议题,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实现了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理论关联。从现实挑战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面临的内容失衡、过程滞后和效果低效挑战提供了诊断依据。作为在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全新城市治理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重现实挑战,这需要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中汲取有益思想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从实践进路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提供了方法、目标和保障方面的启示。城市空间的辩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城市正义的价值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根本性目标,城市权利的平等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规范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
城市治理
治理现代化
人民城市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道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26,共9页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导致了脱离人的感性生存的抽象的意识与抽象的存在之间的对峙,后者实际上是被前者的内在性规定出来的,因此才产生了一个关于“自在之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用“物质生产等于人的自身生产”来确立存在对于意识的优先性的,并且由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黑格尔的生产概念没有原则区别,故而马克思仍在意识的内在性原理中。这表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缺乏真正的了解。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意识概念的存在论阐发入手,证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并非来自对黑格尔的生产概念的形而上学倒转,而是把物质生产理解为“勾连着”存在本身的人的对象性存在的自我实现。这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存在论思想
海德格尔
哲学批评
意识
语音
对象性活动
生命活动
社会存在
感性本质
物质
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批评生态的当下建设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艾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
马克思的学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和谐,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是当代文化的根本性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与之...
马克思的学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和谐,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是当代文化的根本性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与之相协调、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期望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严重"失衡"问题,需要学界充分借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指向,建构具有丰富辩证智慧的在人本性基础之上的和谐批评生态,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真正的先进文化。而在这之中,在唯物史观视野之内,人、人的建设,无疑也就成为了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当然,它也是当下和谐批评生态建构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批评生态
和谐
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议题与进路——基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视角
1
作者
王乙竹
朱忆天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研究”(21JZD003)。
文摘
城市治理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意义的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为新时代城市治理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紧密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现实,不断创新发展了城市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是揭示现代城市形成发展和治理深层机理的理论,以此为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不仅有助于深化把握城市治理的核心议题、现实挑战和实践进路,而且有助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现实创新发展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从核心议题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提供了全球化、城市化和生态化议题。全球化是洞悉中国城市治理本质的历史境遇,城市化是把握城市治理机理的现实进程,生态化是城市治理的战略议题,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实现了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理论关联。从现实挑战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面临的内容失衡、过程滞后和效果低效挑战提供了诊断依据。作为在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全新城市治理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重现实挑战,这需要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中汲取有益思想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从实践进路层面看,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提供了方法、目标和保障方面的启示。城市空间的辩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城市正义的价值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根本性目标,城市权利的平等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规范性保障。
关键词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
城市治理
治理现代化
人民城市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道路
Keywords
marx’s urban critical thought
urban
governance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People
’s
City
governance capacity
governance
s
y
s
tem
Chine
s
e path to modernization
urban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德峰
机构
复旦大学 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26,共9页
文摘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导致了脱离人的感性生存的抽象的意识与抽象的存在之间的对峙,后者实际上是被前者的内在性规定出来的,因此才产生了一个关于“自在之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用“物质生产等于人的自身生产”来确立存在对于意识的优先性的,并且由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黑格尔的生产概念没有原则区别,故而马克思仍在意识的内在性原理中。这表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缺乏真正的了解。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意识概念的存在论阐发入手,证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并非来自对黑格尔的生产概念的形而上学倒转,而是把物质生产理解为“勾连着”存在本身的人的对象性存在的自我实现。这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
关键词
马克思
存在论思想
海德格尔
哲学批评
意识
语音
对象性活动
生命活动
社会存在
感性本质
物质
人
Keywords
marx
'
s
ontological
thought
, Heidergger'
s
critic
i
s
m of
marx
, 'material' ba
s
e of con
s
ciou
s
ne
s
s
, man'
s
s
elf-production, perceptual e
s
s
ence of
s
ocial being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批评生态的当下建设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艾斌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编号:16WX04)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文摘
马克思的学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和谐,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是当代文化的根本性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与之相协调、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期望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严重"失衡"问题,需要学界充分借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指向,建构具有丰富辩证智慧的在人本性基础之上的和谐批评生态,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真正的先进文化。而在这之中,在唯物史观视野之内,人、人的建设,无疑也就成为了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当然,它也是当下和谐批评生态建构的出发点。
关键词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批评生态
和谐
建设
Keywords
marx
'
s
ecological
thought
critical
ecology
harmony
con
s
truction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议题与进路——基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视角
王乙竹
朱忆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批评生态的当下建设
詹艾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