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1
作者 何明 汪敬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时代课题的历史性回应,同时也能给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启示。研究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视,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塑造,二是在特定时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认识发挥着思想基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革命经验
下载PDF
马克思商品概念的两次“术语革命”
2
作者 杨睿轩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商品不仅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逻辑开端,也是马克思建构其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支柱性概念。从物到商品、从商品到劳动力商品的过渡与进阶,马克思完成了商品概念的两次“术语革命”。透过第一次“术语革命”,马克思克服并厘清了古典政治... 商品不仅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逻辑开端,也是马克思建构其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支柱性概念。从物到商品、从商品到劳动力商品的过渡与进阶,马克思完成了商品概念的两次“术语革命”。透过第一次“术语革命”,马克思克服并厘清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商品认知上的缺陷与混乱,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作了理论准备。透过第二次“术语革命”,马克思对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历史规定性作了精准解剖,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奠定了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术语革命 商品 劳动力商品
下载PDF
马克思对现代国家的三重批判——以“法国革命”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张小龙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5期55-66,共12页
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中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与批判。在解构现代国家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对具体国家的分析当中,揭示出作为寄生机体的现代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 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中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与批判。在解构现代国家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对具体国家的分析当中,揭示出作为寄生机体的现代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统治工具,认为法国政治权力结构的真实面孔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二权对立”,同时批判了波拿巴以“拿破仑观念”为核心构筑起来的“观念拜物教”。研究马克思对当时法国革命过程中不断更迭的政治变化的思考,有助于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并对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法国革命 现代国家 政治权力结构 “观念拜物教”
下载PDF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被引量:45
4
作者 孙正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共11页
马克思把关于“世界何以可能”和“自由何以可能”的理性思辨,革命性地变革为关于“解放何以可能”的实践哲学,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跳出现行的学科分类的思考方式,才能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 马克思把关于“世界何以可能”和“自由何以可能”的理性思辨,革命性地变革为关于“解放何以可能”的实践哲学,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跳出现行的学科分类的思考方式,才能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马克思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 哲学革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历史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士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人学思想源远流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经过了古代自然主义的人学、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学、近代唯物主义的人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学等基本形态的发展演变。它们分别代表着各自... 人学思想源远流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经过了古代自然主义的人学、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学、近代唯物主义的人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学等基本形态的发展演变。它们分别代表着各自时代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与自觉程度,但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与缺陷。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诞生,是人学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革命性变革,它变革了人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范式、基本内容与理论功能,开创了人学理论的新形态,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马克思对人学理论的变革对我们今天进行哲学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 历史 变革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及其存在论筹划——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志山 张学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共6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从对"彼岸世界"的批判转向对"此岸世界"的批判,从"批判的武器"转向"武器的批判"。依循存在论的路径,它预示着马克思哲学变...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从对"彼岸世界"的批判转向对"此岸世界"的批判,从"批判的武器"转向"武器的批判"。依循存在论的路径,它预示着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存在论筹划:体现在哲学思维上,意味着从知识论的知性逻辑转向生存论的生活逻辑;在哲学批判旨归上,从压迫此在的非时间、非历史的知性关系转向追求此在的时间性、历史性的生存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存在论筹划
下载PDF
马克思文艺批评方法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董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4,共8页
把"社会历史批评"或"美学和历史的批评"界定为马克思文艺批评的方法,是不确当的。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和批评实践来看,他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本质特征,应是基于文艺"公转"律和"自转"律对立统一基... 把"社会历史批评"或"美学和历史的批评"界定为马克思文艺批评的方法,是不确当的。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和批评实践来看,他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本质特征,应是基于文艺"公转"律和"自转"律对立统一基础上的辩证批评,即文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审美批评"和"历史批评"的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水准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艺批评方法 “公转” “自转” 辩证法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感性意识概念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德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共6页
重思人的精神存在问题,在当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此思需进入存在论,才会有真实的价值。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完成的存在论革命,对我们有最为重要的启发。在存在论上扬弃了唯物与唯心之对立、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其存在论思... 重思人的精神存在问题,在当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此思需进入存在论,才会有真实的价值。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完成的存在论革命,对我们有最为重要的启发。在存在论上扬弃了唯物与唯心之对立、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其存在论思想和历史思想的核心,乃是感性意识概念。它并不是一个在费尔巴哈哲学范围内的概念,而是一个使感性活动概念得以成立的概念。若无此概念,感性活动概念就无从确立。通过感性意识概念,马克思开辟了历史存在论之新路。后继者的任务在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把当下的世界历史把握为感性意识之"本体"的"用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存在论革命 纯粹意识 物性 感性意识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再探讨——从世界革命理论的视角看 被引量:7
9
作者 何云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23,共9页
共产国际在成立初期对于东方革命的总体构想,学界通常以"东方战略"名之。这个说法流行虽广,却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之嫌。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共产国际对东方革命的设想是从世界革命总体布局出发的。直到1920年,列宁和共产... 共产国际在成立初期对于东方革命的总体构想,学界通常以"东方战略"名之。这个说法流行虽广,却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之嫌。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共产国际对东方革命的设想是从世界革命总体布局出发的。直到1920年,列宁和共产国际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义上坚持世界革命理论。尽管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对东方革命的前景作出了超越阶段的乐观估计,但仍然是以欧洲革命胜利为前提的。直到共产国际四大,随着欧洲革命陷入低潮,东方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才变得突出,但却脱离了原来世界革命理论的框架,这是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一系列错误的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列宁 世界革命 共产国际 东方战略 中国革命
下载PDF
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从哲学形态转变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学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5,共8页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历史视域中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关系的识别,在现实层面则导向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不同认肯,因此是一件命运攸关的事情。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有关“消灭哲学”的言论开始,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与传...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历史视域中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关系的识别,在现实层面则导向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不同认肯,因此是一件命运攸关的事情。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有关“消灭哲学”的言论开始,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差别性比照,从哲学形态转变的意义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哲学形态 同质性神话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 被引量:20
11
作者 贺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9,共8页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现代人价值虚无主义命运的批判性分析。通过揭示现代性的核心理念“理性”及其解放承诺的虚幻性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最早阐明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 ,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资本虚无力量的剖析 ,马克...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现代人价值虚无主义命运的批判性分析。通过揭示现代性的核心理念“理性”及其解放承诺的虚幻性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最早阐明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 ,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资本虚无力量的剖析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深入探讨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之间的深层关系 ,将为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背景、理论性质、当代意义等重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价值虚无主义课题 理性的幻象 资本的虚无力量
下载PDF
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绿色发展——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繁荣 郭丕斌 齐晓燕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6,共9页
"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分析了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及能源生产、消费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 "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分析了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及能源生产、消费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物质变换的绿色发展为目标的能源生产革命必须改变传统能源格局、推动能源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推动能源生产技术革命、实现能源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物质变换的绿色发展为目标的能源消费革命要加强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形成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的市场倒逼机制、加强绿色制度建设、倡导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能源生产革命 能源消费革命 马克思 物质变换思想
下载PDF
新唯物主义“实践”与“历史”哲学形式之争的思想史求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喜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研究的焦点问题在于新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历史"形式之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程和内在逻辑进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历了具有内在联结和... 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研究的焦点问题在于新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历史"形式之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程和内在逻辑进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历了具有内在联结和深层递进的从实践的唯物主义革命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复杂性过程。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是一切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直接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立足自身新哲学的内在性革命。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深层逻辑递进的革命实现了哲学与经济学内在融合,新哲学成为"历史科学",打通了通往现实实践的出口,成为彻底改造世界的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虽然已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革命,但它只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总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环节,因而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同视之,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自身的内在革命才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完成。这一复杂的思想历程表明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刻性、彻底性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我们应该在更宽广的视野中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经济学科学转向的哲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革命 实践的唯物主义 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科学 实践出口
下载PDF
技术的社会批判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75,87,共6页
马克思哲学批判所蕴含的对技术事物的思考和分析,不仅是方法论逐渐取向现实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其不断关注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它的影响和意义密切相关,技术因素表现在工业生产、劳动以及机器运用方式中的性质,是与马克思阐述工业生产方... 马克思哲学批判所蕴含的对技术事物的思考和分析,不仅是方法论逐渐取向现实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其不断关注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它的影响和意义密切相关,技术因素表现在工业生产、劳动以及机器运用方式中的性质,是与马克思阐述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也使他的技术思想具有了社会历史批判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社会批判 马克思 工业革命 哲学分析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进程及其思想内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世荣 聂海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心要务是克服旧哲学"解释世界"的局限,马克思由此终结"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建立起一门"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新哲学从三个方面超越了旧哲学:克服了其观念本体论,打通了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心要务是克服旧哲学"解释世界"的局限,马克思由此终结"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建立起一门"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新哲学从三个方面超越了旧哲学:克服了其观念本体论,打通了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祛除了其唯心史观迷误,唯物主义地解答了"历史之谜";扬弃了其先验的价值观立场,将哲学改造成为人类社会解放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无产阶级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的当代展开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天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7,共9页
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解,主要有从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哲学、存在论境域的根本转变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转换等三种基本观点。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当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观照中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并将其内在逻辑作深入展... 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解,主要有从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哲学、存在论境域的根本转变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转换等三种基本观点。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当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观照中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并将其内在逻辑作深入展开,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更根本转换。马克思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具体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出发点本身,意味着哲学从抽象普遍性的终极追寻,回到对具体事物的实践理解。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这一内在逻辑的展开,就是哲学从理论上的抽象普遍性终极追寻到在实践中为具体事物的理解提供整体观照。不断展开这一内在逻辑,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当代哲学的发展,而且能更到位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具有如此巨大的现实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内在逻辑 整体观照
下载PDF
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哲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马克思是革命家与科学家统一的巨人 ,他创立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理论。按本来面目解读而不附加其他 ,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关键词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革命性
下载PDF
从“生活决定意识”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性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1,共7页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的问题关系到马克思学说的基本意义。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成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开启当代哲学问题的基本视域。在这个视域中,人们必须真正进入对知识的存在论性质的思考。惟有通过这样的思考,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的问题关系到马克思学说的基本意义。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成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开启当代哲学问题的基本视域。在这个视域中,人们必须真正进入对知识的存在论性质的思考。惟有通过这样的思考,一个向来被“对象世界”所遮蔽的“生活世界”才可能呈现出来。由于这个世界的呈现,历史唯物主义以之为前提的哲学革命才能被认识清楚,并进而能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导向一种新类型的知识,而这种“真正的知识”应当通过建立“生活世界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生活与意识 思辨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本质 生活世界 历史科学
下载PDF
把对民主的期望由“空想”转向“科学”——《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导言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光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3,共10页
在近年来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中,两种主要意见截然对立,但都不能令人信服:"民社误国论"是已经过时的理论,而从事实、理论和方法上看,"民社救国论"都是十分肤浅混乱的。应当真正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去研究世界社会... 在近年来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中,两种主要意见截然对立,但都不能令人信服:"民社误国论"是已经过时的理论,而从事实、理论和方法上看,"民社救国论"都是十分肤浅混乱的。应当真正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去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矛盾,深入理解社会民主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分野、对立和各自的发展轨迹,而不是曲解和套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语录,代替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革命 改良
下载PDF
在当代问题中重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6,共7页
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取决于它是否切入了我们的时代问题所在的核心 ,并对此核心有它自己的深刻洞见。对这一点进行辨析 ,要求我们重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哲学革命”有两种可能的性质 ,一是用某种新的体系构造排除了既往哲学争辩的基本... 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取决于它是否切入了我们的时代问题所在的核心 ,并对此核心有它自己的深刻洞见。对这一点进行辨析 ,要求我们重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哲学革命”有两种可能的性质 ,一是用某种新的体系构造排除了既往哲学争辩的基本难题 (如康德 ) ,从而为哲学理论的继续发展赢得新的天地 ;一是从根本上反省哲学本身的传统 ,以此重新规定思想的任务 ,以回答人类在其历史进程中所遭遇的根本挑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实践概念和“历史科学”概念的扼要讨论 ,指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属于后一种性质 ,并兼而论及马克思学说对当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之出路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革命 哲学革命 当代 中国哲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