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l emancipatory reflection on a practice-based issue in relation to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nurses i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Dong-Lan Ling Hong-Jing Yu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9年第1期5-11,共7页
Objective: Reflection is view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kill and should be advocat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order to grasp the process of reflection and embrace the reflective skill,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pap... Objective: Reflection is view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kill and should be advocat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order to grasp the process of reflection and embrace the reflective skill,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reflects on a practice-based issue in rela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nurses, to gain new understanding and thus improve the authors'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Smyth's framework with four stages is utilized as an ideal framework to guide the author's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based issue to free the author from her entrenched assumptions and the oppressive forces that limit her practice.Results: The espoused and enacted theory, together with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theory,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essentially govern the author's practice and how these are distinct from the author's worldviews. Following this, critical emancipatory reflection is undertaken to explore the dominant power structures within the author's workplace. Furthermore, given the hegemonic and chaotic working context of this issue, hegemony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are applied to unearth the various hidden constraining and oppressive forces. Additionally, socialization theory is utilized to help the author achieve professional identity.Conclusions: Re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based issue empowers the author to realize that in the future, she should act as a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creating a daily habit, staying alert to practice, seeing things freshly, finding support systems,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conducting reflective research, and reifying reflective practice. Ultimately, the author will be sufficiently equipped to be able to transform her practice and change its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lective skill critical emancipatory REFLECTION smyth’s framework HEGEMONY sOCIALIZATION theory transformative practice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继锋 陈美灵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3,共8页
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二者在相互作用、各有侧重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批判理论。辩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总体的维度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偏颇的三个批判维度。马... 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二者在相互作用、各有侧重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批判理论。辩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总体的维度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偏颇的三个批判维度。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包括总的价值尺度和具体的现实的批判尺度,前者指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后者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空间的尺度,等等。该理论对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批判理论 具体内涵 批判维度 批判尺度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继超 王国成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为实现邓小平&...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为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提供环境保障,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理论指导的关键环节上,认为在于能否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处理好人对自然、社会和科学实验的三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空间观的美学维度及其人学面向——兼论马恩著作中的城市批判理论
4
作者 黄大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9,共8页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实践空间观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哲学缺少空间维度,实际上,马克思确立的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中逻辑地蕴含了实践空间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人学规定。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的实践空间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本源维度,...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实践空间观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哲学缺少空间维度,实际上,马克思确立的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中逻辑地蕴含了实践空间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人学规定。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的实践空间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本源维度,以人的真实本质与具体特性为突破口,通过对人类以往各种空间观的自觉扬弃,从哲学观、城市观与劳动观等层面建构了人类空间观的崭新形态;同时,马克思深入阐发了实践空间观的美学意蕴及其社会政治内涵,真正从"社会人"角度开启了现代空间观的人学视野,图绘了此后空间研究的基本题旨,实现了空间观的现代转型与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空间观 美学维度 人学面向 城市批判理论
下载PDF
党的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实践诠释
5
作者 王浩斌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生存境遇和充分考察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世界性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必将实现由民族史向世界历史革命性过渡的世界历史观;党的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同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 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生存境遇和充分考察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世界性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必将实现由民族史向世界历史革命性过渡的世界历史观;党的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同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实践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集体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 实践诠释
下载PDF
探析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存在样式
6
作者 赵青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72-78,共7页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成"哲学实践",即变成一种干涉、介入和变革现实生活的方式,并使哲学表现出与传统哲学有着重大不同的理论性质、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自觉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以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来衡量和评价马克思的哲学性质,更不能用传统思辨哲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来理解和阐发马克思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存在样式 马克思理论 哲学维度 哲学实践 转换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对马克思人学何以可能的思考
7
作者 洪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实践 社会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科学化批评理论的建构与政治性批评话语的实践——论建国前周扬的文学批评
8
作者 胡志明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5-29,共5页
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理论是自成体系的,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积极推崇文艺斗争是周扬建国前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实践则是作为政治家的社会政治批评与作为文艺家的审美鉴赏式批评的矛盾统一。... 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理论是自成体系的,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积极推崇文艺斗争是周扬建国前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实践则是作为政治家的社会政治批评与作为文艺家的审美鉴赏式批评的矛盾统一。对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和阐释,可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提供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建国前 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赫勒美学理论的创新性特色
9
作者 冯宪光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1年第2期401-412,736-737,共14页
赫勒的美学理论是当代批判理论的实践美学,以卢卡奇“复兴马克思”宏图为引领,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四大创新性特色。其反思性表现为,提出标举个体性,途经个体性抵达人类解放宏伟目标的美学观点,把形而上学的人类学本体概括与现象学的个... 赫勒的美学理论是当代批判理论的实践美学,以卢卡奇“复兴马克思”宏图为引领,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四大创新性特色。其反思性表现为,提出标举个体性,途经个体性抵达人类解放宏伟目标的美学观点,把形而上学的人类学本体概括与现象学的个体此在亲历本质还原结合一体。批判性表现为,遵循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物化的批判理论,批判启蒙理性所确立的现代性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先验的发展目标,肯定后现代艺术解构某些对历史和文化的僵化理解。实践性表现为,阐释文艺复兴和后现代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审美实践撼动历史的功能,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以人的活力为标志的实践观。回归传统,返本开新表现为,破除黑格尔把美学局限于艺术哲学的理解,探索将美的概念回归古希腊真善美统一的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道路,将审美作为一种践行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兴马克思 后现代语境 批判理论 实践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