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arx's Vision in His Late Years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张奎良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1995 |
0 |
|
2
|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1999 |
0 |
|
3
|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 |
王德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4
|
总体方法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
郝潞霞
韩建新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2
|
|
5
|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考察 |
刘林元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
2013 |
5
|
|
6
|
《哲学的贫困》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
王德峰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基于开放知识服务的图书馆存在构想 |
汤利光
|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8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涵摄社会历史观的进路 |
汤荣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重新解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哲学思想 |
李键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6 |
4
|
|
10
|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对图书馆学的意义 |
汤利光
|
《城市学刊》
|
2015 |
3
|
|
11
|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 |
李志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12
|
人的社会化与教育伦理功能 |
王淑凤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3
|
社会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基础 |
黄顺基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4
|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五位一体总布局 |
亓静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3 |
2
|
|
15
|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探析 |
孙尚斌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6
|
试论马克思人类的社会存在论基础 |
许鲁洲
苗启明
|
《红河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双重维度 |
高广旭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8
|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社会存在论根据及其现实意义 |
刘日明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9
|
马克思法的形而上学批判探析 |
张密丹
|
《经济研究导刊》
|
2008 |
0 |
|
20
|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鲍雪松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