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xist logic tells origin of current crisis
1
作者 赵磊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2期70-79,共10页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economists have continued soul-searching for the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the crisis.But mainstream reflections have been misguided,conf ined to stereotypical targets of blame such a...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economists have continued soul-searching for the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the crisis.But mainstream reflections have been misguided,conf ined to stereotypical targets of blame such as "lax regulation," "policy mistakes" and "underestimation of risks." Regretfully,understanding of the root cause of the current sub-prime crisis is as superficial as before.The reasons for both crises seem to be polar opposites: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29 was triggered by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while the ongo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as triggered by "excess" effective demand.In fact,however,the classic crisis and the modern crisis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essentially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thing:crisis of overproduction.The shift from classic crisis into modern crisis only kicks the ball from supply side to demand side.Given the intrinsic contradic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at give rise to the crisis,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isk and regulation" proves difficult to help us understand its nature.For this reason,we must turn to a Marxist questioning of the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prime CRISIS Frnancial REGULATION marxis questioning.
下载PDF
论“三个务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晓丹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4,共9页
习近平“三个务必”重大论断的孕育生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精神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等,是揭示“三个务必... 习近平“三个务必”重大论断的孕育生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精神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等,是揭示“三个务必”思想源泉和精髓要义的文化基因。通过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谦恭虚己、奋发图强”的行为规范,“敢作敢为、有勇有谋”的斗争精神等进行深刻阐释,充分彰显了“三个务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使其成为诠释“三个务必”的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民族 党的建设
下载PDF
我们的马克思哲学观——实践人道主义论纲 被引量:4
3
作者 丛大川 朱成全 张士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科学形态 ,而是人道主义的现代价值形态。在“实践人道主义”这一论题下 。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 人道主义 马克思哲学观
下载PDF
世界体系视野中的马克思理论——乔万尼·阿瑞吉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苑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8-86,共9页
阿瑞吉从世界体系分析视域中反思了马克思理论,一方面提出马克思对斯密的理论有过不少误解,另一方面探索了马克思在当代的意义,揭示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在研究西方国家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仍然具有解释力。当然,阿瑞吉也认为,马克思... 阿瑞吉从世界体系分析视域中反思了马克思理论,一方面提出马克思对斯密的理论有过不少误解,另一方面探索了马克思在当代的意义,揭示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在研究西方国家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仍然具有解释力。当然,阿瑞吉也认为,马克思理论在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上仍然欠缺深度,甚至带有某些理论缺陷。从总体上讲,阿瑞吉对马克思理论的反思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自己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万尼·阿瑞吉 马克思 亚当·斯密 世界体系分析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下载PDF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季海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7-90,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本科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提高这门课程的感染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是提高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本科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提高这门课程的感染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是提高这门课程实效性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 项目化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对象性概念
6
作者 徐永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8-71,共4页
对象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基础,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对象性包含着感性的能动性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的自然实体性和社会关系性的辩证理解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本质的理解。集... 对象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基础,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对象性包含着感性的能动性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的自然实体性和社会关系性的辩证理解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本质的理解。集中反映了现实的人既是感性的实体范畴,又是普遍的关系范畴,是实体性与关系性的具体统一,现实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主体性意识 对象性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7
作者 徐成芳 张琦 顾林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7-28,39,共3页
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和主渠道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创造理论、发展理论"和"坚持理论、传播理论"的关系,"学术性与大众化"的关系,"目的和效果"的关... 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和主渠道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创造理论、发展理论"和"坚持理论、传播理论"的关系,"学术性与大众化"的关系,"目的和效果"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资源和行政性资源"的关系,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个关系
下载PDF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李广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4-115,共2页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的挑战,以及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空间,普及宣传人群,结合地域、民族特点等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策
下载PDF
试论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
9
作者 王浩斌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斯大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思想;由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市... 斯大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思想;由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市场经济、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这无疑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行实践诠释过程中的历史性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实践诠释
下载PDF
蔡和森的精神风范研究
10
作者 朱耀斌 《晋阳学刊》 2022年第2期134-141,共8页
蔡和森作为建党的早期先驱,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具有鲜明的湖湘文化渊源与精神气质,在大革命的历史场域下形成了“改造世界与中国”、自奉为“极端马克思派”和“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路,展... 蔡和森作为建党的早期先驱,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具有鲜明的湖湘文化渊源与精神气质,在大革命的历史场域下形成了“改造世界与中国”、自奉为“极端马克思派”和“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路,展示了蔡和森坚持原则重于私情、党性高于个性、责任胜于安危的品格魅力,为推进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风范建设树立了丰碑和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和森 精神风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矛盾辩证法的两种解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之异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绍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44,共8页
马克思的矛盾和谐辩证法与列宁的矛盾斗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列宁分别于19世纪和20世纪依据自己对黑格尔矛盾辩证法的不同解读构建的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虽然都属于矛盾辩证法,但由于马克... 马克思的矛盾和谐辩证法与列宁的矛盾斗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列宁分别于19世纪和20世纪依据自己对黑格尔矛盾辩证法的不同解读构建的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虽然都属于矛盾辩证法,但由于马克思与列宁所处的时代及所属的文化传统不同,两种辩证法在理论视阈、矛盾结构、价值取向与发展观、解决矛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马克思的辩证法展示了辩证运动的"正、反、合"的逻辑进路,在19世纪发挥了动员世界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列宁认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表明其并没有封闭辩证法面向未来生活的大门;但由于开放性潜质与矛盾斗争的理论硬核互相冲突,使得列宁的辩证法缺失辩证法的"和合"元素,因而放大了对立面的斗争在矛盾运动中的作用,成为一种在理论上有偏颇但却极富实践精神的行动的辩证法,在20世纪为俄国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克敌制胜的方法论武器,堪称"革命的代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辩证法 列宁的辩证法 矛盾辩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