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结合”视野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1
作者 刘诗怡 唐明彦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在“两个结合”视野下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旨在为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在“两个结合”视野下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旨在为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坚持“两个结合”可不断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特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卓芝 丁壮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38-46,58,共10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思想的辩证特质可概括为“七个统一”,即历史底蕴与时代境遇的统一、理论承继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实践探索与问题导向的统一、系统谋划和具体指南的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思想的辩证特质可概括为“七个统一”,即历史底蕴与时代境遇的统一、理论承继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实践探索与问题导向的统一、系统谋划和具体指南的统一、敢于斗争与勇于担当的统一、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的统一、中国价值与世界贡献的统一。对这一思想的辩证特质进行多维透视,是科学理解与准确把握其丰赡内涵和思想真谛的重要前提与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中国价值 辩证特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三重维度
3
作者 程权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威力,打造契合中国特色的话语叙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这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中国”,更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根基;回应时代之问,发挥...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威力,打造契合中国特色的话语叙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这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中国”,更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根基;回应时代之问,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话语力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让马克思主义在与人民群众相互“掌握”中,在理论力量与实践力量的双向互动中,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中心”旨归,为现代化与“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话 时代化 人民主体 意识形态话语权
下载PDF
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 被引量:27
4
作者 梅荣政 杨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研究
下载PDF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对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渝莉 赖炳根 蒲清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6,共6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化传播主体、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法、关注传播受众、优化传播环境等角度提升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渐次生成及其外生、内生形态的循环演进 被引量:8
6
作者 肖士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50,共8页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民解放发展事业的思想前提地位、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该事业所具有的外来文化性质,以及该事业的发展对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系统的依赖等因素,既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在其解放发展事业内外变量约...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民解放发展事业的思想前提地位、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该事业所具有的外来文化性质,以及该事业的发展对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系统的依赖等因素,既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在其解放发展事业内外变量约束下,通过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来为该事业提供具有历史契合性的马克思主义支撑的过程及结果的统一体;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不是一次成型、一成不变、线性存续、无内在互动关联的封闭、凝固单质,而是沿着对该事业而言的外生、内生路径,并通过由该路径所分别生成的外生、内生形态及其不断更新的继生形式间的解释学循环所构成的一个渐次生成、无限演进的历史过程及结果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革命 党建理论
下载PDF
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军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对《共产党宣言》出版和传播的研究,对其文本的解读、意义的阐释,以及对《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成果的关系的论述等方面。但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博... 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对《共产党宣言》出版和传播的研究,对其文本的解读、意义的阐释,以及对《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成果的关系的论述等方面。但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被引量:5
8
作者 顾海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就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之中,它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就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之中,它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它的理论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结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具体运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既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横向角度的选择,也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纵向角度的选择,它这两方面的选择,既是对科学原理与科学原理运用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科学原理运用中科学精神作用的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原理 科学精神
下载PDF
“源”与“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勇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2期59-62,共4页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源”,次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源”,次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宁 谈育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6,共4页
李大钊是20世纪初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中国化解释和宣传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进行了理性批判,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并由此揭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为当时的中国革命丰富了新的时代... 李大钊是20世纪初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中国化解释和宣传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进行了理性批判,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并由此揭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为当时的中国革命丰富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对中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如何实行社会主义以及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诸多极其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是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后来共产党人和有志之士努力追求和实现的政治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唯物史观 阶级竞争 社会主义 中国化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浩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12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下载PDF
“源”与“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勇 刘庆森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它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资本论》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9
13
作者 祝志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有特定的时空环境。时间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空间维度是中国在世界近现代化中由"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有特定的时空环境。时间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空间维度是中国在世界近现代化中由"静态失落"进入"接入型",再到"辐射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对接磨合期;1978年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造性转换期;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成熟自信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历史进程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述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勇 《甘肃理论学刊》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对于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将研究的主要侧重点概括为十一个方面,并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 述评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实践特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继文 赵纪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23,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党带领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有内在的逻辑,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党带领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有内在的逻辑,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受住了发展事实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党的思想路线 实践 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解读——基于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艳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分期的研究需要放在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现代化为视角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探求现代化的启蒙、取得现代化身份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摧毁封建主义的制...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分期的研究需要放在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现代化为视角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探求现代化的启蒙、取得现代化身份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摧毁封建主义的制度基础、实践现代化的历史时期;误读和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现代化建设的暂时迷失时期和现代化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拓展时期。以现代化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有待全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现代化视角
下载PDF
构建中国国家社会资本的思想体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承宏 陈韦琛 陈通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81-186,共6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思想,包括指导思想、途径、方法等,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构建中国国家社会资本的完整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思想,包括指导思想、途径、方法等,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构建中国国家社会资本的完整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总结与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国家社会资本的思想体系、内容、方法以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思想 马克思主义 国家社会资本 治国方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视野及其学科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实践性的整体变迁过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内在本质属性的外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为此,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实践性的整体变迁过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内在本质属性的外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为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化建设也就必须着眼于整体性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整体性视野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传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9期86-88,1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这一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是其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这一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是其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是其文化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内在机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继元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民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民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解放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富裕民生的建设实践和奋斗目标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解放民生 关注民生 建设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