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艾思奇的民族观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隋金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民族及民族问题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理论主题,他对此进行了充分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观。作为对艾思奇民族观的首次系统探讨,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时代价值是我们论述的着力点。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民族及民族问题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理论主题,他对此进行了充分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观。作为对艾思奇民族观的首次系统探讨,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时代价值是我们论述的着力点。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民族论述的阐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族论述的理解运用,艾思奇集中讨论了民族的形成、特点及发展趋势、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民族统一战线、哲学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民族自决与民族国家等问题,回答了民族是什么、怎么解决民族问题、民族国家未来如何发展等时代之问。其中贯穿着的思维方法及价值原则等对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团结 民族理论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金石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98-103,156,共7页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事业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取向、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民族地...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事业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取向、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除去塑造以党性原则为主线、以实事求是为实践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新闻魂"外,还应注重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践行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的群众路线。用足用好部校共建平台、设立具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基地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地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野下的新疆民族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葛艳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68-73,共6页
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实质就是不同民族共同体之间在利益和精神上彼此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强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普惠性;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控制各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 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实质就是不同民族共同体之间在利益和精神上彼此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强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普惠性;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控制各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加快建设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及民生工程;提高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尊重和认同;进一步发展与新疆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等,是构建和谐新疆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但民族间关系发展的曲折性不会影响民族间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新疆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塑造示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结构——行动”实践解释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若青 赵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6,共7页
示范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示范创建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特色,是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塑造示范社会,意即示范话语要作用于社会,这就... 示范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示范创建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特色,是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塑造示范社会,意即示范话语要作用于社会,这就需要把话语转变为嵌入社会结构的一套实践机制,明晰示范过程的结构和行动之维,而结构和行动又与行动者产生了互动,从而形成了民族工作示范创建中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实践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化典型示范创建,可持久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 民族团结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民族工作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维度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大健 史佩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6-78,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的循环发展、不断繁荣为根本宗旨,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其生态发展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新的创造,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其呈现出思想观念尚滞后、生活方式尚陈旧、工业污染尚犹存、生态环境尚脆弱的现实境遇。基于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重点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观和生活观等方面来把握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学理思考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春兰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4-37,共4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原理为指导,维护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反对文化隔离、文化对立和排斥以及文化霸权主义。文学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传播文化的有力载体,民族典籍是传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原理为指导,维护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反对文化隔离、文化对立和排斥以及文化霸权主义。文学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传播文化的有力载体,民族典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译民族典籍不但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同时也是保护民族文化发展多样性的新形式。在此基础上阐述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意义,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并提出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少数民族典籍 典籍英译
下载PDF
祛魅与复魅:中国生态文论的困境与前途——以《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蒲华睿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3-88,共6页
“祛魅”与“复魅”是生态主义的重要议题。《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以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视角切入,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古歌等,同时涉及祭祀、婚恋、生产生活等各个层面,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着力挖掘为自然复魅与“诗意地栖... “祛魅”与“复魅”是生态主义的重要议题。《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以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视角切入,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古歌等,同时涉及祭祀、婚恋、生产生活等各个层面,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着力挖掘为自然复魅与“诗意地栖居”的可能性。该书通过揭示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中的“魅”,旨在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重新审视生态整体主义,发出“自然的复魅”的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共存的思维模式与相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主体间性 生态整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观教育的路径探讨——以民族院校为例
8
作者 赵南宁 张琳 李斌 《宁夏党校学报》 2017年第5期79-82,共4页
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同不足、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等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 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同不足、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等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和理解,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院校
下载PDF
利用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探索——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9
作者 蒋满娟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中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思想与元素,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推进。以道真县为例,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负责人及一般民众进行深度访谈,对县民族博物馆、民族广场、竹...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中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思想与元素,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推进。以道真县为例,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负责人及一般民众进行深度访谈,对县民族博物馆、民族广场、竹王祠、中国傩城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对道真县民族文化关键符号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认同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现代化
10
作者 姚迪 《西藏发展论坛》 2022年第4期39-43,49,共6页
民族政策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指引着我国的民族事务工作实践。其从整体观、平等观、自治观和实践观四个层面,系统论述了应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对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实践... 民族政策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指引着我国的民族事务工作实践。其从整体观、平等观、自治观和实践观四个层面,系统论述了应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对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实践性和生长性的特征,具有强大生命力、旺盛创造力和持久影响力。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为我国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 民族区域自治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虎生 蒋浩存 呼延博文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9,共6页
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第一,挖掘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内容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包含了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科学态度,是推... 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第一,挖掘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内容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包含了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科学态度,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动力和保证。第二,强化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的迫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迫切需要回应党和国家的现实关切,聚焦民族和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新情况,增强青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大局观念。第三,发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作用能够提升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兼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当代意蕴与中国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淑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的实际,把握平等观教育、团结观教育和共同发展观教育,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当代意蕴 中国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