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四下基层”的内涵、价值和方法研究
1
作者 黄壮凌 车腊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的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孕育和实践的生动缩影。“四下基层”根本在于为民,强调为民谋...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的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孕育和实践的生动缩影。“四下基层”根本在于为民,强调为民谋福利、谋生活,为民是“四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在于行动,倡导以“四个亲自”落实“四下基层”;价值在于彰显时代生命力,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助力于政策有效实施;方法在于实干担当,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做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四下基层 群众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 被引量:11
2
作者 衣芳 王爱玲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0,共7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等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从理论...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等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下载PDF
胡锦涛的亲民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聪明 毛凤萍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关键词 胡锦涛 亲民思想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权力观 情意观 利益观
下载PDF
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礼宾 《廉政文化研究》 2013年第6期20-25,共6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追求是为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断壮大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追求是为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断壮大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不断经受考验和化解危险的传家宝。群众路线常讲常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路线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只要党长期执政,那就必须不断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群众路线 群众观 党群关系
下载PDF
美国学者迈斯纳关于毛泽东人民群众观的论述评析
5
作者 田世锭 《三峡论坛》 2009年第1期142-146,150,共6页
美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莫里斯·迈斯纳教授,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对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进行了评述。然而,综观迈斯纳的论述,他对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与... 美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莫里斯·迈斯纳教授,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对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进行了评述。然而,综观迈斯纳的论述,他对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观点的论述是片面和不准确的。归根结底,这是因为迈斯纳没有辩证地理解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群众观 迈斯纳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下载PDF
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5
6
作者 梁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等各...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等各个方面。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时代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发展理念
下载PDF
乡村有效治理的理论基石、价值归宿和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乐 白启鹏 《宁夏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99-102,共4页
乡村有效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国家发展的全局。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有效治理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群众观点为乡村有效治理确立了价值归宿,提供了力量源泉。基于此,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要... 乡村有效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国家发展的全局。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有效治理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群众观点为乡村有效治理确立了价值归宿,提供了力量源泉。基于此,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要从群众中来,着重畅通乡村有效治理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与建构乡村有效治理的群众共建共治机制;到群众中去,着重构建乡村有效治理的群众价值评价与利益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乡村振兴 乡村有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