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社会观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再发现
1
作者 沈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三要在学科维度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由此方能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需要推进“学科发展史—基础理论—交叉应用”三个维度的研究,从而推动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学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探析
2
作者 冯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关于国家及相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是推动青年树立正确国家观的理论遵循。在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关于国家及相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是推动青年树立正确国家观的理论遵循。在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 新时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方法
3
作者 申世明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与时俱进,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应适时跟进,建立相应的对策,打造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新时代青年群体 社会责任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时间性审视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阳 许皖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时间是马克思建构庞大社会理论的重要潜在线索。区别于繁杂的社会时间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时间观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其围绕“自由时间”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 时间是马克思建构庞大社会理论的重要潜在线索。区别于繁杂的社会时间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时间观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其围绕“自由时间”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和社会不平等本质,这些认识对于解释当代人普遍遭遇的时间占用、时间消费、时间失序等现实困境仍具启示意义。“打工人”话语的流行反应了时间困境中泛在的阶级意识和社会认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破解当代人的时间困境,实现从自由时间向时间自由的解放,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理论探索与现实问题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间观 社会不平等 自由时间 时间自由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家飞 葛尊天 《行政与法》 2023年第12期31-4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通过批判性建构对西方传统文明理论和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伪善性和局限性,进一步说明了文明的本质、进步路径以及发展目标,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发展起到了理论先导作...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通过批判性建构对西方传统文明理论和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伪善性和局限性,进一步说明了文明的本质、进步路径以及发展目标,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发展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各类文明协调发展,在文明主体、发展理念、进步路径等层面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与超越,内蕴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人民性”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发展路径,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6
作者 盛晓薇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80-89,共10页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理论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马克思、恩...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理论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的相关论述为理论遵循,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为现实遵循,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民至上立场为价值遵循,其中包含行动至上的实干思想、实践第一的辩证思维、实践效果的评价标准、创新性的时代要求、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等丰富内容,蕴含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实干为要的精神实质。践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积极主动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在调查研究中求得“是”的规律,在思想上重视“实”的必要性,在实践中把握“干”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习近平“伟大社会革命”论的理论创新和现实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娥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4,共9页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无论是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还是对推进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相关思想做了...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无论是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还是对推进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相关思想做了系统阐述,澄明了"社会革命"绝不局限于"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不是要盲目"告别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必须保持革命性等重大问题,阐明了坚守革命的"人民中心"原则、坚持"两个革命相协同"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在回归马克思主义整体革命观的同时揭示了"伟大社会革命"的时代性内涵,实现了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忠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48,共6页
韩礼德一直以来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渗透于韩礼德的语言思想与研究实践之中。文章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中所透射的语言社会本质属性观、韩礼德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以... 韩礼德一直以来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渗透于韩礼德的语言思想与研究实践之中。文章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中所透射的语言社会本质属性观、韩礼德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等三个方面探讨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阐释其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礼德 社会本质属性 辩证互动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文营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遇到的挫折根...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遇到的挫折根本原因是背离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复归。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中义 《宁夏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48-51,共4页
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有其特有逻辑。梳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历程,总结马克思自由观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跨越卡夫丁峡谷:迈向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鸿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3-120,共8页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专业雏形。《弗莱克斯纳报告》挑战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信,并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进程。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吸纳了近邻学科的相关理论,但其内在的理论共识依然在...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专业雏形。《弗莱克斯纳报告》挑战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信,并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进程。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吸纳了近邻学科的相关理论,但其内在的理论共识依然在经受挑战,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处于激烈竞争中。我国当下社会工作走的是“先有后好”发展道路,价值为本与证据为本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的理念之争,个案服务与社会变革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的效用之争。社会性别概念包容性极强,并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范畴。社会性别有望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内外整合的支点,女性为本的社会工作构建是性别社会工作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构成了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性别 女性为本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
12
作者 丁祥艳 贺平海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认识基础,以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为本质内容,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长期实践为实现过程,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的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紧紧...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认识基础,以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为本质内容,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长期实践为实现过程,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的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制度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科学发展与民生建设,不断促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 中国共产党人 实践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观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贞山 颜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4-21,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自觉和时代内涵,蕴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自觉和时代内涵,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追求与自觉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基本原则与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与实践遵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观最鲜明的时代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理论发展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共同富裕观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理论探析
14
作者 周智年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5-48,58,共5页
社会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它完全是由所处时代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探讨社会公平的内涵及中国社会公平理念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公平存在的问题以及用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来看待社... 社会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它完全是由所处时代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探讨社会公平的内涵及中国社会公平理念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公平存在的问题以及用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问题,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下载PDF
比较人权文化中的权利与义务——以西方、中华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云新 《人权法学》 2022年第2期57-88,157,158,共34页
人权文化是以人权为中心的一整套关乎社会共同体存续的理念、精神和制度层面的综合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权文化之中。中华传统文化、西方人权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权文化,是影响和塑造当代中国人权观最为重... 人权文化是以人权为中心的一整套关乎社会共同体存续的理念、精神和制度层面的综合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权文化之中。中华传统文化、西方人权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权文化,是影响和塑造当代中国人权观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西方人权文化曾以“自然权利”观念对人类多元人权文化作出过贡献,但是其忽视了人权的“主体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从思想渊源或者道德伦理的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与现代人权制度具兼容性。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西方权利和义务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实现了“天国权利”到“尘世权利”的革命,把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建立在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之上。当代中国的人权建设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引领,把握好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顺人权与人权的实现条件的关系,从而构建起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人权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文化 公民权 社会权 义务 多元文化主义 启蒙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道路生成逻辑
16
作者 金梦兰 张兢之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6-70,共5页
2021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中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理论指南,以中国社会历史存在为现实依据,以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为发展动力,在中国人民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锐意开拓,... 2021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中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理论指南,以中国社会历史存在为现实依据,以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为发展动力,在中国人民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锐意开拓,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引领下不断创新,是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发展道路。理清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总结中国道路的阶段性发展经验,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 中国道路 发展逻辑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大思路——社会经济科学分析模型的建立与中国适用
17
作者 崔巍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学派 社会经济 分析模型 中国 适用
下载PDF
从《导言》到《提纲》——试论马克思对宗教问题理解的逐步成熟
18
作者 陆洋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的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的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对宗教问题论述得最为集中的两篇文章,虽在马克思的作品中算不得鸿篇巨作,但却明白地显示出马克思在理解宗教问题时逐渐清晰的特征。即:从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异化论到创立自己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宗教本质论;从对宗教等意识形态作用的夸大理解到客观分析其社会意义;从对宗教进行理论批判到高举实践批判的大旗,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作用 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春梅 《大众科技》 2014年第12期217-219,共3页
人以其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方式生存于世,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给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进步;还要... 人以其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方式生存于世,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给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进步;还要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的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人与社会的发展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大思路——社会经济科学分析模型的建立与中国适用
20
作者 崔巍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学派 社会经济 分析模型 中国适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