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 bone transport combined with the Masquelet technique for bone defects of various etiologies (preliminary results) 被引量:6
1
作者 Dmitry Y Borzunov Sergey N Kolchin +1 位作者 Denis S Mokhovikov Tatiana A Malkova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BACKGROUND The Ilizarov bone transport(IBT)and the Masquele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MT)have specific merits and shortcomings,but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eir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ensive long-bone... BACKGROUND The Ilizarov bone transport(IBT)and the Masquele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MT)have specific merits and shortcomings,but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eir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ensive long-bone defects of various etiologies,including congenital deficiencies.Combining their strong benefits seem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enhance bone regenera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refract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and congenital defects and nonunion that failed to respond to other treatments.AIM To combine IBT and IMT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tibial defects and pseudarthrosis,and present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is technological solution.METHODS Seven adults with post-traumatic tibial defects(subgroup A)and nine children(subgroup B)with 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were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MT and IBT after the failure of previous treatments.The mean number of previous surgeries was 2.0±0.2 in subgroup A and 3.3±0.7 in subgroup B.Step 1 included Ilizarov frame placement and spacer introduction into the defect to generate the induced membrane which remained in the interfragmental gap after spacer removal.Step 2 was an osteotomy and bone transport of the fragment through the tunnel in the induced membrane,its compression and docking for consolidation without grafting.The outcome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fter a mean follow-up of 20.8±2.7 mo in subgroup A and 25.3±2.3 mo in subgroup B.RESULTS The“true defect”after resection was 13.3±1.7%in subgroup A and 31.0±3.0%in subgroup B relative to the contralateral limb.Upon completion of treatment,defects were filled by 75.4±10.6%and 34.6±4.2%,respectively.Total dur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 was 397±9.2 and 270.1±16.3 d,including spacer retention time of 42.4±4.5 and 55.8±6.6 d,in sub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Bone infection was not observed.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everal cases of pin-tract infection and regenerate deformity in both subgroups.Ischemic regeneration was observed in two cases of subgroup B.Complications were correc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Bone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of subgroup A and in seven patients of subgroup B.One non-united CPT case was further treated with the Ilizarov compression method only and achieved union.After a follow-up period of two to three years,refractures occurred in four cases of united CPT.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MT and IBT provides good outcomes in post-traumatic tibial defects after previous treatment failure but external fixation is longer due to spacer retention.Refractures may occur in severe C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bone transpor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Post-traumatic tibial defect 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Regeneration
下载PDF
Masquelet technique in military practice:specificit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combat-related bone defect reconstruction
2
作者 Laurent Mathieu Romain Mourtialon +3 位作者 Marjorie Durand Arnaud de Rousiers Nicolas de l’Escalopier Jean‑Marc Collombet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69-382,共14页
Because of its simplicity,reliability,and replicability,the Masquele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MT)has become one of the preferred methods for critical bone defect reconstruction in extremities.Although it is now us... Because of its simplicity,reliability,and replicability,the Masquele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MT)has become one of the preferred methods for critical bone defect reconstruction in extremities.Although it is now used worldwide,few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about IMT in military practice.Bone reconstruction is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n this context of care due to extensive soft-tissue injury,early wound infection,and even delayed management in austere conditions.Based on our clinical expertise,recent research,and a literature analysis,this narrative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MT application to combat-related bone defects.It presents technical specificiti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aiming to optimize IMT outcomes,includ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multi-tissue defects or bone reconstruction performed in the field with limited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defect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Gunshot wound Low resources Masquelet technique MILITARY War surgery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Masquelet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凤平 李怀任 +2 位作者 常文利 田宝方 冯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4-1640,共7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在Masquelet技术改进的研究中所应用的生物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膜诱导技术,诱导膜,生物材料,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iomaterial,Bone defect”,对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有些研究者将研究方向放在研究出更好的间隔材料、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和与诱导膜具有相同性能的膜材料上,以便于将两阶段术式简化,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②硫酸钙、硅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丙烯在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应用中可以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形成诱导膜,且各有优势,但是与预想不同,常见的钛和聚乙烯醇海绵反而不能在这一步中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替代材料。③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多种多样,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可吸收性明胶海绵、α-硫酸钙半水合物、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都在临床或基础实验中证明了其可以在术式第二阶段中减少自体松质骨植骨量的能力,其中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可替代自体骨作为移植物,其余材料需与自体骨混合使用。④仿生诱导膜、人羊膜、人脱细胞真皮、聚四氟乙烯甚至自体皮质骨通过实验证实了其与诱导膜具有相似性能。⑤现阶段,众多生物材料在该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大多数仍存在于基础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或大范围推广,但是上述材料可为Masquelet技术机制的探究、术式的改进与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膜诱导技术 诱导膜 生物材料 骨再生 骨缺损 骨愈合 骨不愈合 骨折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调控H型血管影响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模型的骨重建
4
作者 曾志奎 熊伟 +8 位作者 梁卫东 钱国文 梁超轶 潘斌 郭灵 魏文强 邱勋祥 邓文芳 袁灵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30-5135,共6页
背景:多项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诱导膜中血管新生、改善诱导膜生物性能、加速诱导膜技术骨重建,但相关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通过调控H型血管对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模型骨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 背景:多项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诱导膜中血管新生、改善诱导膜生物性能、加速诱导膜技术骨重建,但相关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通过调控H型血管对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模型骨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2只,3组均建立4 mm右后肢股骨骨缺损模型,模型组与中药组骨缺损处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造模后6周,空白组骨缺损处填充大鼠自体尾骨,模型组与中药组取出诱导膜内的骨水泥后植入大鼠自体尾骨。植骨第3天开始,中药组灌胃给予骨碎补总黄酮157.5 m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至植骨后8周。植骨后8周取材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空白组缺损区骨折线清晰,仅有少量骨痂形成;模型组缺损区可见不连续皮质骨,骨缺损区仍存在;中药组缺损区充满新生骨组织,骨髓腔与部分皮质骨形成,骨折线消失。②Micro-CT扫描显示,空白组缺损区新生骨量较少,模型组缺损区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多,中药组大量新生骨组织填充于骨缺损区。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空白组缺损区仅见少量新骨形成,成骨质量较差;模型组缺损区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但骨组织内夹杂有部分纤维结缔组织;中药组缺损区可见大量新骨形成,成骨质量最佳。④CD31/Emc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空白组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内H型血管数量稀少、分布稀疏;相比空白组,模型组骨缺损区骨组织内含更多H型血管,血管呈相对规则的条状分布;中药组骨缺损区H型血管数量最多,并且血管分布密集。⑤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可通过上调H型血管表达增强成血管-成骨作用,提高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模型成骨效能、促进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骨碎补总黄酮 H型血管 诱导膜 骨缺损 骨重建
下载PDF
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志奎 黄枫 +6 位作者 黄培镇 李悦 蔡群斌 周琦石 姜自伟 李定 郑升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Masquelet诱导膜的SD大鼠股骨实验模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只。两组均在股骨中段取出4 mm骨块,均采用钢板固定,观察组置入PMMA骨水泥块,对照组不置入骨水泥块。统计两组术后进食...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Masquelet诱导膜的SD大鼠股骨实验模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只。两组均在股骨中段取出4 mm骨块,均采用钢板固定,观察组置入PMMA骨水泥块,对照组不置入骨水泥块。统计两组术后进食、排便、行走、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造模4周时分别采集观察组PMMA骨水泥块周围诱导膜组织及对照组截骨区诱导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对两组术肢拍摄X线片,观察截骨断端对位情况,以及钢板、螺钉在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能正常进食及排便,术后第2天均可正常行走,切口均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观察组1只大鼠术后出现术肢持续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观察组诱导膜组织中含有大量细胞,形成丰富血管网及平行于PMMA骨水泥块的纤维组织;对照组诱导膜中所含血管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截骨断端对位、对线均良好,钢板及螺钉均在位、无松脱。结论成功建立了用于研究Masquelet诱导膜的SD大鼠股骨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大鼠
下载PDF
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骏 刘欣伟 +3 位作者 解冰 王洪伟 周大鹏 陈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目的 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病例2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慢性骨髓炎9例,骨肿瘤切除3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1~57岁,平均36.7岁,末次清创或肿瘤切除术后,... 目的 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病例2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慢性骨髓炎9例,骨肿瘤切除3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1~57岁,平均36.7岁,末次清创或肿瘤切除术后,平均骨缺损(6.2±2.6)cm,最大缺损16 cm。28例患者均行膜诱导技术治疗,记录患肢术后愈合率、并发症及功能情况,并采用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获12~37个月随访,平均(23.4±4.7)个月。一期愈合率85.7%,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0例,良6例,中2例。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感染,2例发生再感染,1例髂骨切口处感染,1例出现胫骨中段骨不连,1例因过早负重发生钢板失效、断裂。结论 膜诱导技术可用于创伤后、肿瘤切除术后及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大段骨缺损的重建修复,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技术 骨缺损 外科手术 二阶段技术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马鑫 周大鹏 +3 位作者 刘兵 刘欣伟 孙齐明 张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8例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给予Masquelet技术进行二阶段治疗,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抗生素P... 目的分析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8例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给予Masquelet技术进行二阶段治疗,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抗生素PMMA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及内固定,第二阶段治疗在一期治疗结束6~8周后,在骨缺损处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随访观察18例患者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无感染复发、植骨吸收、接骨板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按Anderson功能评价体系评价功能恢复:良好9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无失败病例,满意率83.33%。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植入PMMA骨水泥局部释放持续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通过体内诱导在骨缺损部位产生自体膜结构,然后移植自体松质骨对骨缺损实施重建修复治疗,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骨折 骨水泥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缺损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范少地 刘志恒 +4 位作者 吴国忠 胡万华 唐立虎 赵亮亮 王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6~8周诱导膜形成后二期手术取出骨水泥,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采用膜诱导技术修复骨缺损促进骨质愈合。结果随访12~52月,15例患者感染无复发,骨折均获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自体骨 异体骨 材料 膜诱导技术 胫骨骨髓炎[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群斌 李定 +4 位作者 李悦 曾志奎 董航 黄培镇 黄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复制SD大鼠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并在骨缺损区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旷...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复制SD大鼠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并在骨缺损区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旷置诱导生物膜形成。从术后第1天开始,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0.44、0.22、0.11 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6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诱导膜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诱导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诱导膜组织形成的新生血管多于其余各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诱导膜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除VEGF mRNA指标外,其余指标的表达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形成期可促进TGF-β1及VEGF的表达,加速血管化进程,促进后期骨缺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血管形成 基因表达调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对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荇 阎信敏 +1 位作者 董凯 周国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Ⅱ期内固定治疗,36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三...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Ⅱ期内固定治疗,36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缺损愈合、二次复发感染情况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Johner⁃Wruhs下肢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二期手术术后88.9%患者骨缺损修复良好,影像学和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6.58±1.06)、(8.32±1.14)个月;对照组87.5%患者骨缺损修复良好(P>0.05),但其影像学和临床愈合时间(7.10±1.02)、(8.96±1.25)个月长于观察组(t=2.055,P=0.044;t=2.208,P=0.031);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踝关节背伸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二次复发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对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操作过程简单、稳定性强,可以最大程度确保骨膜血供,有利于诱导膜的形成,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外固定支架 诱导膜技术 胫骨骨折 感染性骨不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与晚期行诱导膜内植骨的骨愈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子红 吴永伟 +6 位作者 冯德宏 赵继军 顾三军 许亚军 芮永军 殷小根 殷渠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8,共6页
背景:对于骨缺损的治疗,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的骨愈合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愈合效果差异和影响骨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无锡市骨科医院和无锡市... 背景:对于骨缺损的治疗,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的骨愈合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愈合效果差异和影响骨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无锡市骨科医院和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63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16-69岁,按骨水泥填塞后诱导膜内植骨时机不同分为2组:早期组(n=25)在骨水泥填塞后6-8周诱导膜内植骨,晚期组(n=38)在骨水泥填塞后10-12周诱导膜内植骨。随访评估两组骨缺损愈合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试验获得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LW2019001)。结果与结论:(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骨移植手术,术中发现早期组形成的诱导膜较薄、毛细血管相对较多,而晚期组形成的诱导膜通常较厚、毛细血管相对较少;(2)63例获得16-50个月随访;早期组伤口或切口一期愈合22例,延期愈合3例;晚期组伤口或切口一期愈合34例,延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2例;(3)早期组延迟愈合1例,无骨不连病例,临床愈合时间5.0-12.0个月,平均6.64个月;晚期组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临床愈合时间5.0-16.0个月,平均7.42个月;两组骨缺损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早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13例、良11例、可1例,晚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17例、良18例、可3例,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行诱导膜内植骨对骨缺损骨愈合时间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对愈合率无影响,而诱导膜体积和完整性、植骨质量和数量及断端稳定性等其它因素对骨缺损骨愈合,尤其是愈合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缺损 骨愈合 骨水泥 植骨 诱导膜活性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蓓 邱旭升 +1 位作者 施鸿飞 仲小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82处)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个体化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 目的总结和分析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82处)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个体化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钉道护理和感染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82处)患者均顺利完成诱导膜技术治疗,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骨折。1例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经多次清创后行踝关节融合术;10例发生钉道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制订和实施适合患者情况及需求的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可促进骨性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做好钉道护理和感染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清创术 骨缺损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2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兵 周大鹏 +4 位作者 刘欣伟 马鑫 张昊 孙齐明 韩宁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7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asquelet标准化治疗方案:Ⅰ...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asquelet标准化治疗方案:Ⅰ期彻底清创、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外固定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引流。Ⅱ期闭合创面,骨折端复位、髓内钉固定,骨缺损处继续予以抗生素骨水泥填充;6~8周后骨缺损处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通过早期植入PMMA骨水泥局部释放持续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维持肢体长度及断端稳定性,通过体内诱导在骨缺损部位产生自体膜结构,通过移植自体松质骨的方法对骨缺损实施重建修复治疗,是治疗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开放骨折 胫骨骨折 骨缺损 骨水泥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诱导膜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志奎 黄枫 +9 位作者 李悦 李华南 周琦石 高怡加 董航 黄培镇 蔡群斌 李定 申震 郑升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45-2348,2565-2567,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诱导膜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质量分层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股骨诱导膜模型后,于造...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诱导膜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质量分层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股骨诱导膜模型后,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给各中药组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纯水灌胃,直至造模后第28天。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及Q-PCR分别检测各组诱导膜组织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HMGB1、PDGF-BB、CD31、Emc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诱导膜组织中CD31蛋白为强阳性表达,而Emcn的表达为弱阳性。模型组较空白组各血管新生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中二者的表达较模型组一致上调(P<0.05)。结论:虽诱导膜中不存在CD31hiEmcnhi血管,但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膜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血管新生因子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与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亢哲 邓宇 +3 位作者 屈文强 付攀峰 商炜 祝少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25-31,共7页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诱导膜与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文献,比较二者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诱导膜技术和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文献,利用RevMan 5.3软...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诱导膜与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文献,比较二者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诱导膜技术和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Meta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次数、愈合时间、并发症、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患肢膝关节Iowa及踝关节Iowa评分。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次数[(MD=-0.61,95%CI(-0.89,-0.33),P<0.0001)]、愈合时间[(MD=-6.66,95%CI(-11.35,-1.97),P=0.005)]、并发症发生率[(OR=0.22,95%CI(0.14,0.3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MD=51.60,95%CI(-57.34,160.55),P=0.35)]、临床疗效{骨性结局[(OR=1.18,95%CI(0.51,2.69),P=0.70)]、功能结局[(OR=1.78,95%CI(0.89,3.55),P=0.10)]},患膝[(MD=0.09,95%CI(-2.95,3.12),P=0.95)]及踝[(MD=1.14,95%CI(-1.37,3.64),P=0.37)]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膜技术和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均取得较好疗效;诱导膜技术手术次数、愈合时间、并发症等较Ilizarov骨搬运技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Ilizarov骨搬运技术 骨缺损 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组织重建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盾 方斌 +3 位作者 易春智 何敏聪 郑嘉乾 李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4638-4642,共5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区域骨组织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均于右...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区域骨组织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均于右侧股骨中段截取4 mm骨组织后采用钢板固定,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旷置;4周后取出之前旷置的骨水泥,诱导膜组及诱导膜+中药组植入自体尾骨,术后诱导膜+中药组灌胃给予骨碎补总黄酮0.22 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取材。自体骨植入6周后,通过X射线片、组织形态学观察缺损区域新生骨组织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诱导膜+中药组骨缺损区已形成连续骨质,髓腔结构形成,骨皮质重建良好;诱导膜组未形成完整的骨皮质,髓腔未完全形成,骨重建不连续;空白组仍可见清晰骨缺损区域;②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组缺损区域无连续的骨质形成,其他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形成,其中诱导膜+中药组处于骨质塑形阶段,诱导膜组虽有骨质生成,但成骨不均匀,局部仍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③免疫组化染色:诱导膜+中药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诱导膜组(P<0.05),CD31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④结表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可以调控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促进骨缺损区的骨质矿化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骨碎补总黄酮 骨缺损 骨组织重建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1
下载PDF
VSD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树源 周琦石 +4 位作者 李悦 陈超 陈家齐 周宏亮 杨佳宝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SD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缺损患者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9~62岁,平均41.3岁;4例为股骨骨缺损,8例为胫骨骨缺损。清... 目的探讨采用VSD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缺损患者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9~62岁,平均41.3岁;4例为股骨骨缺损,8例为胫骨骨缺损。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cm×3cm^17cm×8cm,软组织修复疗程为3~16周,平均9.3周。患者Ⅰ期均采用VSD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损伤的软组织,Ⅱ期予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后骨缺损。术后评估皮瓣成活、创面和骨缺损的愈合、并发症的发生、邻近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4~32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12例患者术后创面均实现愈合。其中,4例在Ⅰ期VSD术后直接行创面缝合,8例在Ⅰ期VSD术后创面仍有感染、愈合不良,经多次清创及VSD术治疗,感染控制后,8例患者中2例行创面直接缝合,另6例行皮瓣移植,其中1例行皮瓣移植后,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经反复清创和VSD术治疗后,皮瓣成活良好。骨缺损区植骨后,11例生长良好,1例出现骨质吸收,经再次清创植骨后,实现愈合。依据按照Karistrom和Olemd膝、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病例优3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83.3%(10/12)。结论采用VSD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创伤性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创面愈合较好,皮瓣成活率高,骨缺损修复良好,可以促进患肢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骨缺损 诱导膜技术
下载PDF
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减少自体骨用量的可能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钊 闫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62-3869,共8页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在诱导膜技术中如何减少自体骨用量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填充骨移植替代材料及一些特殊的手术方式。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知网、万方数据库中1996年1月至2019年9月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one transport technique;autologous bone;bone defect;bone graft;3D printing;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诱导膜;骨运输技术;自体骨;骨缺损;骨移植物;3D打印;组织工程"。结果与结论:自诱导膜技术出现之后不断有学者对该术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但针对如何减少诱导膜第二阶段自体骨使用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国际统一的观点。目前应用的改进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医师还需根据客观条件进行选择。Jong-Keon Oh提出的将明胶海绵作为植骨中心、外周环形植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组织工程技术具有发展潜力,随着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深入研究,将逐步取代现有的治疗方案。根据现有研究可大致将未来诱导膜技术研究方向归纳为4种方向:膜技术的改进,手术方式的改进,应用联合材料,3D打印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这些方向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运输技术 自体骨 骨缺损 骨移植物 3D打印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诱导膜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殷渠东 顾三军 +3 位作者 孙振中 吴永伟 芮永军 胡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膜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9月,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二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8例。分为诱导膜包裹组(A组,24例)和无诱导膜包裹组(B组,14例)。记录骨愈合、感染复发和再次手术干预情况,骨... 目的探讨诱导膜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9月,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二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8例。分为诱导膜包裹组(A组,24例)和无诱导膜包裹组(B组,14例)。记录骨愈合、感染复发和再次手术干预情况,骨愈合和邻近关节功能分级按Paley方法分别评价。结果随访12~51(平均19.6)个月。A组均一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3.0~7.0(平均5.25)个月;B组1例骨不愈合,B组临床愈合时间3.0~15.0(平均6.64)个月。A组术后感染复发1例,B组感染复发3例。B组需要再次手术干预3例,A组无。两组的骨愈合时间和再次手术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感染复发率呈高于A组的趋势。末次随访,两组的骨缺损愈合分级和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膜完整性与骨愈合效果有关,负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形成的诱导膜对感染性骨缺损术后感染复发具有一定的隔离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诱导膜 骨缺损 骨髓炎
下载PDF
Role of the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long bone defects and nonunion: Problems solved and unsolved 被引量:15
20
作者 Dmitry Y Borzunov Sergei N Kolchin Tatiana A Malkova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6期304-318,共15页
BACKGROUND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s a method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the Ilizarov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Russia and was disseminated across the world. It has been used in... BACKGROUND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s a method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the Ilizarov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Russia and was disseminated across the world. It has been used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management along with free vascularized grafting and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However,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these methods still remain the issues which restrict their overall use.AIM To study the recent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management, its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reatment outcomes.METHODS Three databases(Pub Med,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searched for literature sources 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ree vascularized grafting and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used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treatment within a five-year period(2015-2019). Full-text clinical articl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only if they contained treatment results,complications and described large patient samples(not less than ten cases for congenital, post-tumor resection cases or rare conditions, and more than 20 cases for the rest). Case reports were excluded.RESULTS Fifty full-text articles and reviews 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were chosen.Thirty-five clinical studies containing large seri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is method and problems with its outcome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echniques provide treatment for segmental bone defects and nonun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y in many clinical situations, especially in complex problems. The Ilizarov techniques treat the triad of problems simultaneously(bone loss, soft-tissue loss and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tibial defects mostly utilizes the Ilizarov circular fixator. Monolateral fixators are preferable in the femur. The use of a ring fixator is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ith an infected tibial bone gap of more than 6 cm. High rate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were reported by the authors that ranged from 77% to 100% and depended on the pathology and the type of Ilizarov technique used. Hybrid fixation and autogenous grafting are the most applicable solutions to avoid after-frame regenerate fracture or deformity and docking site nonunion.CONCLUSION The role of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has not lost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s despite the shortcomings and treatment problems encount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defect Ilizarov metho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one transport Bone nonunion Free vascularized grafts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