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rs’ Perception on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in Afric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Bus Rapid Transit (BRT) in Dar es Salaam City, Tanzania
1
作者 Emmanuel Elifadhili Mchome Uwezo Wilbard Nzoya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3年第12期2408-2420,共13页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has been a means of addressing transportation challenges in urban area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jam and long travel time in cities worldwide. Transportation in Africa is unique in ...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has been a means of addressing transportation challenges in urban area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jam and long travel time in cities worldwide. Transportation in Africa is unique in that it has the least develope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in the world, while also being one of the fastest urbanizing continents. Bus Rapid Transit being one of th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was introduced in Africa in 2008 as a means to provide solution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challenges. Despite of public transport being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 in Afric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challenges that affects efficiency of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makes its users uncomfortable. Therefore, the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the setbacks or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BRT system in the Africa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ddress them. The study employe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 that integrat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nd analysis. The study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re is an improvement o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mmuters on public transport after introduction of BRT system. However, some challenges such as long waiting time, passengers overcrowding during peak hours, as well as safety and security can slowly chang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ters. Therefore,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it is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long waiting time and improve accessibility by introduction of passenger information displays (bu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utomated fare collection system;reduce travel time by introduction of bus priority signal;and improve safety and security by introduction of signage and CCTV Camera within the bus and bus st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 rapid transit Commuters’ Perceptio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下载PDF
Combinations of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to Promote BRT Usage Using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2
作者 Hiroaki Inokuchi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Vari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In this study,an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amine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in urban areas.In this model,each trip ma... Vari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In this study,an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amine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in urban areas.In this model,each trip maker selects the primary and terminal transportation modes.An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of Osaka City,Japan.The effects of introducing BRT(bus rapid transit,primary transportation)and on-demand buses(terminal transportation)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BRT is used by a certain number of users.An increase in the use of BRT will increase the amount of walking,thus resulting in a healthy city.However,on-demand buses are rarely used as terminal transportation.Additionally,the development of bicycle parking stations near BRT stops is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BRT ro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bus rapid transit on-demand bus transportation policy.
下载PDF
Decision-Aiding Transit-Tracker Methodology for Bus Scheduling Using Real Time Information to Ameliorate Traffic Congestion in the Kathmandu Valley of Nepal
3
作者 Keshav Bhattarai Mahmoud Yousef +1 位作者 Alice Greife Sunil Lama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9年第2期239-291,共53页
The bustling urban environment of Kathmandu Valley is characterized by unprecedented traffic congestion. Due to its bowel-shaped geography, gusty winds rarely remove vehicular emissions from the urban atmosphere, maki... The bustling urban environment of Kathmandu Valley is characterized by unprecedented traffic congestion. Due to its bowel-shaped geography, gusty winds rarely remove vehicular emissions from the urban atmosphere, making Kathmandu one of Asia’s most polluted cities, 100th city in global pollution index. Over 500,000 vehicles travel daily on over 1600 km of roads covering over 675 sq&middot;km urban area. Thousands of low occupancy vehicles are added each year to the urban public transit system (UPTS). Kathmandu faces worse and unreliable traffic from the current UPTS mostly with low occupancy vehicles. Around 4.5 million urban denizens, both permanent and transient residents, suffer from unreliable UPTS. Traffic rules and daily transportation schedules are rarely followed, resulting in frequent traffic jams and accidents. Once experienced, visitors try avoiding the UPTS. Tourism, annually contributing almost 8 percent to Nepal’s total annual GDP, also suffers from poor UPTS. Planners, policy makers, and politicians (P-actors) are seeking ways to improve sustainable UPTS to ameliorate stresses to family life and working hours for the urban majority. Aiming to help P-actors, we propose a transit-tracker model that uses real time information (RTI) in mobile phones and web-embedded devices to inform travelers, drivers,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sub-admins. We argue that unreliability in the UPTS motivates urban elites to add more low occupancy vehicles, which in turn reduces already shrunken urban spaces and contributes more per capita air pollution than multi-occupancy vehicles. Since mobile and smart phones are capable of processing RTI to generate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nd inform various stakeholders in communicable languages, we argue that replacing low occupancy vehicles with multi-occupancy buses within a Bus Rapid Transit (BRT) system, on main roads with fixed schedules and strict traffic rules, would not only improve UPTS, but also reduce pollution in the Kathmandu Val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UPTS) P-Actors Sustainability DISASTER Pollution Accident bus rapid transit (BRT)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New Modality Municip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for Guangzhou——Group Rapid Transit System as Supplementary Linkage from Guangzhou City Center to its Eastern Tourism Zone
4
作者 Ru-jiang Zhao Wung Hee Moh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5年第4期378-390,共13页
As one of the primary business centers of China, Guangzhou has been undergoing rapid growth and expans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Guangzhou Municipality Government has significantly upgraded its transport infrastru... As one of the primary business centers of China, Guangzhou has been undergoing rapid growth and expans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Guangzhou Municipality Government has significantly upgraded its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with the highly beneficial expansion of its Subway Mass Rapid Transit(MRT) system.Positive steps have also been taken to continue pl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oads, a Bus Rapid Transit(BRT)system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Further administrative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have also been implemented to control the situation, such as the banning of motorcycles from the central city area and the limitation of new automobile registrations. However, Guangzhou continues to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and around the city center owing to further intensification of its population with economic growth. The need to ease Guangzhou's stretch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and at the same time to support the realization of its"Eastward Advance" strategy, presents a uniqu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n advanced high-efficiency public transportation modality for Guangzhou, viz. the Group Rapid Transit(GRT) involving the use of automation-guided(driverless) smart-vehicle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RT/GRT(PRT: Personal Rapid Transit) smart-vehicle modality and also puts forth a proposal of Guangzhou's first GRT route as the city's first dedicated transportation link to the scenic landscape of the Eastern Tourism Zone.This GRT route will help in diffusing the city's traffic congestion as well as support the effectuation of Guangzhou's "Eastern Expansion" strategy, supplementing the ongoing expansion of the Guangzhou Municipality's subway MRT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novative city transportation Subway mass rapid transit(MRT) bus rapid transit(BRT) Group rapid transit(GRT) Personal rapid transit(PRT)
原文传递
市域快轨与城市轨道贯通运营相关问题探讨
5
作者 李洪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3,共5页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组团的交通系统,其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可根据城市的发展与客流的变化,按需选择初期贯通运营、适时拆分运营的模式。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也提出促进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之间...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组团的交通系统,其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可根据城市的发展与客流的变化,按需选择初期贯通运营、适时拆分运营的模式。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也提出促进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的要求。本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贯通运营方式在运营组织、土建工程、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既有案例对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供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参考。研究结论:(1)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趋势,两者进行互联互通会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要对主要建设方案进行深入比选分析后进行确定;(2)采用贯通运营方案在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在运营组织方案、工程改造、机电设备系统等方面重点进行考虑;(3)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应在设计阶段充分研究贯通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市域快轨与城市轨道贯通运营项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贯通运营
下载PDF
基于灵活编组的市域快轨时刻表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邰国璇 黄友能 +1 位作者 李春驰 王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3,共9页
市域快轨因具有线路里程长、运营公交化的特点,其通勤客流需求普遍存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为克服周期时刻表与固定编组运营模式带来的高峰期运能紧张,平峰期运能浪费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灵活编组的市域快轨时刻表优化方法。首先,... 市域快轨因具有线路里程长、运营公交化的特点,其通勤客流需求普遍存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为克服周期时刻表与固定编组运营模式带来的高峰期运能紧张,平峰期运能浪费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灵活编组的市域快轨时刻表优化方法。首先,详细描述了灵活编组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场景。然后,以各车站的列车到发时刻与包含线路各区段列车编组类型的灵活编组方案为决策变量,以极小化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与车辆走行公里数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灵活编组的市域快轨时刻表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三阶段模型求解算法。最后,以某条市域快轨线路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周期时刻表与固定编组运营模式,基于灵活编组的市域快轨列车时刻表能够减少14.80%的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以及41.09%的车辆走行公里数,是一种应对市域快轨非均衡客流需求的有效运营策略,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时刻表优化 三阶段求解算法 市域快轨 灵活编组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顾保南 叶霞飞 许恺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0期76-80,共5页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 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 ,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 ,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 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 ,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 ,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规模 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 上海 市中心 类比分析法 估算 情况 几何分析 强度分析
下载PDF
配合大容量快速运输的实用常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振报 朱跃华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5-789,共5页
基于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网络确定的前提下,在'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规划方法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线网的规划方法.引入枢纽点吸引系数概念,用于调整与大容量快速运输线路站点及枢纽相邻区域的公交线路运行时间,按最... 基于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网络确定的前提下,在'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规划方法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线网的规划方法.引入枢纽点吸引系数概念,用于调整与大容量快速运输线路站点及枢纽相邻区域的公交线路运行时间,按最短路算法确定备选公交线路集,以直达客流密度最大为目标确定公交线路走向,使常规公交线路在布设时优先通过或邻近换乘枢纽点,从而达到提高大容量快速运输系统吸引力、有效驳运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客流,同时兼顾公交运营企业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常规公共交通 线网规划 大容量快速公交
下载PDF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敏 袁承栋 《规划师》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交通方式,具有容量大、速度快、造价低和灵活方便的优势。实现由快速交通系统向轨道交通逐步升级的战略需要制定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体化衔接规划、对当前的快速公...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交通方式,具有容量大、速度快、造价低和灵活方便的优势。实现由快速交通系统向轨道交通逐步升级的战略需要制定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体化衔接规划、对当前的快速公交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运行优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量快速交通 轨道交通 快速公交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国飞 张星臣 +1 位作者 罗强 沈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通用的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地铁14号线实际运营数据,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线路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快慢车开行数量相等时的线路通过能力最小,此时越行模式和追踪模式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别为20和13列·h-1;越行模式下,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为28列·h-1,且随着快车开行数量的增加,通过能力逐渐降低;追踪模式下,以慢车为主和以快车为主的2种开行方案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分别为26和30列·h-1,且以快车为主的开行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大于以慢车为主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快慢车混合运行 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开行方案 旅客运输组织
下载PDF
市域性轨道交通快速线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振海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介绍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的市域性轨道交通快速线,阐述了轨道交通快速线的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说明通过修建市域性轨道交通快速线,可以达到优化调整城市布局、缓解城市压力、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广州 轨道交通 城市布局 城市生活质量 优化调整 上海 修建 缓解 改善
下载PDF
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齐喆 张梦心 贾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64,共10页
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是联系区域主要城市间的主骨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在城市布局方面对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节点重要度来表征城市发展水平,用时间距离代替空间距离反映城... 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是联系区域主要城市间的主骨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在城市布局方面对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节点重要度来表征城市发展水平,用时间距离代替空间距离反映城市间可达性,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不同运输方式下城市联系势能以及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变化,以期为厘清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导向,协调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制订区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城市群 空间分布 引力模型 联系势能 运输方式 交通紧凑度 网络集中度
下载PDF
惠州市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权 张天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1期70-73,共4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区域统筹”、“城际协调”、“一体化”的线网规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惠州市建设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研究了基于快速客运通道布局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惠州市应按照... 在新的历史时期,“区域统筹”、“城际协调”、“一体化”的线网规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惠州市建设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研究了基于快速客运通道布局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惠州市应按照“抓住铁路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城际轨道,适时建设城市轻轨”的方针,发展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议我国三大都市圈、中西部城市群的相关城市应尽早开展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轨道交通 快速客运通道 线网规划
下载PDF
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浅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英 李淑庆 龚红兵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在分析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城市交通特征,分析了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意义,并重庆市发展对轻轨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进行探讨,提出了在重庆市应尽快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解决快速增长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公交优先 巴士快速交通 轻轨交通
下载PDF
快速公交系统(BRT)在城际轨道网衔接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香林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大容量、快速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亟待构建其无缝衔接接驳系统,目前的接驳体系尚无法满足城际客流的时间可靠、便捷性、舒适度等交通需求。构建快速公交系统无缝衔接城轨站和城区普通公交系统,形成交通走廊,既能满足快速和便捷的... 大容量、快速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亟待构建其无缝衔接接驳系统,目前的接驳体系尚无法满足城际客流的时间可靠、便捷性、舒适度等交通需求。构建快速公交系统无缝衔接城轨站和城区普通公交系统,形成交通走廊,既能满足快速和便捷的出行需求,又能满足出行点覆盖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系统 城际轨道 衔接
下载PDF
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
16
作者 董丕灵 《规划师》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从做好规划与设计、坚持设备国产化、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先发展轻轨交通、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兴起之时,应展开多... 从做好规划与设计、坚持设备国产化、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先发展轻轨交通、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兴起之时,应展开多方面的研究,从而推动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轻轨交通 中国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快速公交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美如 胡永举 巴兴强 《森林工程》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给出快速公交的规划原则和主干线的选取原则,包括它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整合。根据哈尔滨的交通现状,分析哈尔滨建设快速公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BRT的规划原则和路线选取原则及哈尔滨城市规划和发展,对哈尔滨快速公交专线进行初... 给出快速公交的规划原则和主干线的选取原则,包括它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整合。根据哈尔滨的交通现状,分析哈尔滨建设快速公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BRT的规划原则和路线选取原则及哈尔滨城市规划和发展,对哈尔滨快速公交专线进行初步的规划设计,并采用分步建设、逐步升级的策略实现哈尔滨快速公交系统化,以解决哈尔滨交通拥挤堵塞问题,使交通流更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 快速公交专线 规划设计
下载PDF
青岛市大尺度海湾型空间结构的交通方式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泽洲 赵一新 +2 位作者 马清 付晶燕 蔡润林 《城市交通》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的差异性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交通圈层,分析各交通圈层空间与出行时耗的关系。最后,基于时空约束提出各圈层交通方式的需求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快线 大尺度空间 海湾城市 交通圈层
下载PDF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103,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化。随着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研究,探讨市...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化。随着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研究,探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及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标准。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三种轨道交通方式在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方面的异同,借鉴国内外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提出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研究结果: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在采用的技术标准方面应更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标准。研究结论:为了我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加强行政区内各层次交通规划编制外,同时应加强区域范围内各行政区相关规划的协调,整合区域内各层次轨道交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的功能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交通规划 设计思考
下载PDF
巴士快速交通和中国公交优先战略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雪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8-33,38,共7页
介绍了巴士快速交通技术和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应用示范项目 ,比较了巴士快速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 ,对巴士快速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系统评估 ,最后对巴士快速交通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就中国巴士... 介绍了巴士快速交通技术和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应用示范项目 ,比较了巴士快速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 ,对巴士快速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系统评估 ,最后对巴士快速交通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就中国巴士快速交通项目的发展过程提出初步建议 ,并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专门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巴士快速交通 轻轨交通 地铁交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