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en Galactic Wolf-Rayet Stars at Bosscha Observatory:Determination of Stellar Parameters and Mass-loss Rates
1
作者 Hakim Luthfi Malasan Bakuh Danang Setyo Budi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27,共21页
We present optical spectra of 10 Galactic Wolf-Rayet(WR)stars that consist of five WN and five WC stars.The optical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a low-resolution spectrograph NEO-R1000(λ/Δλ~1000)at GAO-ITB RTS(2... We present optical spectra of 10 Galactic Wolf-Rayet(WR)stars that consist of five WN and five WC stars.The optical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a low-resolution spectrograph NEO-R1000(λ/Δλ~1000)at GAO-ITB RTS(27.94 cm,F/10.0),Bosscha Observatory,Lembang.We implemented stellar atmosphere Postdam Wolf-Rayet(PoWR)grid modeling to derive stellar parameters.The normalized optical spectrum can be used to find the best model from the available PoWR grid,then we could derive stellar temperature and transformation radius.To derive luminosity,stellar radius and color excess,we conducted a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ED)analysis with additional data on the near-ultraviolet spectrum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Explorer(IUE)database,and UBV and 2MASS JHK broadband filter data.Additional analysis to derive asymptotic terminal wind velocity was conducted from the P-Cygni profile analysis of the high-resolution IUE ultraviolet spectrum.With previously derived parameters,we could determine the mass loss rate of the WR stars.Furthermore,we compared our results with previous work that used PoWR code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not more than 20%.We conclude that the PoWR spectral grid is sufficient to derive WR stellar parameters quickly and could provide more accurate initial parameter input to the PoWR program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s:massive stars:mass-loss stars:Wolf-Rayet stars:atmospheres stars:winds OUTFLOWS
下载PDF
盐冻耦合环境下再生砖粉ECC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楚留声 张鹏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2-1020,共9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的损伤模型,并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冻融循环300次后,再生砖粉ECC在清水、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四种介质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884%、4.984%、1.955%和6.891%,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6.468%、16.300%、24.303%和39.861%;再生砖粉ECC在单一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300,在复合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250,具有良好的抗盐冻性能;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ECC在不同冻融介质下的损伤度Dn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为严寒地区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盐类侵蚀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损伤模型
下载PDF
铁尾矿混凝土力学性质及耐久性
3
作者 龚新亚 刘颖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铁尾矿混凝土在受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开展了受硫酸钠溶液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抗氯离子侵蚀实验、抗冻实验和水化特性实验,分析不同铁尾矿掺量、干湿循环次数、...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铁尾矿混凝土在受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开展了受硫酸钠溶液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抗氯离子侵蚀实验、抗冻实验和水化特性实验,分析不同铁尾矿掺量、干湿循环次数、溶液浓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为30%、干湿循环次数为60次和硫酸钠浓度为5%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较小而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较大。随着铁尾矿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冻性能越好,水化反应放热量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铁尾矿 干湿循环次数 质量损失率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水化反应
下载PDF
考虑过程能力指数的参数和容差并行设计方法
4
作者 伍建军 周敏 蔡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7-1753,共7页
针对传统田口产品优化设计中先参数设计后容差设计试验次数多、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引入非对称质量损失和考虑过程能力指数的参数和容差并行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成本。首先,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再由试验数据建... 针对传统田口产品优化设计中先参数设计后容差设计试验次数多、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引入非对称质量损失和考虑过程能力指数的参数和容差并行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成本。首先,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再由试验数据建立均值和方差的响应曲面模型;随后提出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以及根据经验数据建立容差成本模型,之后再构建改进的过程能力指数;最后将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和容差成本模型代入过程能力指数函数中,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NSGA-Ⅱ)寻优同时得出参数及其容差组合。通过桥式放大机构试验的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并减少了生产运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设计 容差设计 并行设计 过程能力指数 非对称质量损失
下载PDF
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研究
5
作者 雷波 黄显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对两种稳定土的三轴力学特性以及抗冻融循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稳定掺料和龄期的增加,稳定土的强度逐渐增加;脆性也明显增强;稳定土在3~7 d的强度增长率明显大于7~28 d的强度增长率,且在相同条件下,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大于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强度。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超声波变化规律表明土样的冻融耐久性顺序为:水泥-稻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土>纯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灰稳定土 水泥-稻壳灰稳定土 三轴力学特性 冻融耐久性 质量损失率 超声波速
下载PDF
铁尾矿粉对石灰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氢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巨璟 花东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176-183,203,共9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研究了复掺铁尾矿粉和石灰石粉的掺量和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掺矿粉比例的不断增大,复掺矿粉混凝土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在复掺矿粉比例为1∶2时取得较大...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研究了复掺铁尾矿粉和石灰石粉的掺量和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掺矿粉比例的不断增大,复掺矿粉混凝土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在复掺矿粉比例为1∶2时取得较大值。在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随着复掺矿粉比例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同一测定位置处,随着复掺矿粉比例的不断增大,复掺矿粉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均呈现出不断减小,且在比例为1∶2时复掺矿粉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的下降变快。综合实验结果得到,石灰石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强度特性较佳,复掺矿粉比例为1∶2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均达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铁尾矿粉 石灰石粉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氯离子含量 强度
下载PDF
高温后预损伤混凝土的轴压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连坤 梁锡东 +2 位作者 郭一彬 刘杰 林文皓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不同预损伤程度下C30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200、350、500℃)后轴心抗压试验,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高温对预损伤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预损伤程度越高的混... 对不同预损伤程度下C30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200、350、500℃)后轴心抗压试验,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高温对预损伤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预损伤程度越高的混凝土试件破坏越早;在相同预损伤程度下,高温温度越高,试件破坏越早;与温度相比,预损伤程度对试件轴压破坏的影响更大;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预损伤程度越高,高温温度越高,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越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试件的峰值应力降低,峰值应变增加,上升段的斜率变小;各试件的弹性模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损伤 高温 质量损失率 轴压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高强套筒灌浆料及高温后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逄鲁峰 庞伟琪 +1 位作者 郎慧东 张硕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研究了常温下不同纳米SiO_(2)(NS)掺量(0、0.4%、0.8%、1.2%、1.6%、2.0%)对高强套筒灌浆料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高温温度(150、200、250℃)下NS掺量对高强套筒灌浆料质量损失和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常温... 研究了常温下不同纳米SiO_(2)(NS)掺量(0、0.4%、0.8%、1.2%、1.6%、2.0%)对高强套筒灌浆料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高温温度(150、200、250℃)下NS掺量对高强套筒灌浆料质量损失和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NS的掺入降低了灌浆料的流动度,灌浆料的强度随NS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高温后,灌浆料的质量损失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抗折强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NS的掺入能够降低灌浆料的质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提高抗压强度,且随着NS掺量的增加,质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先降低后增大;NS能够改善灌浆料的内部孔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灌浆料的内部结构先密实后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高强套筒灌浆料 高温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质量损失 微观分析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复合侵蚀的影响
9
作者 康永生 徐震 +2 位作者 娄宇奇 卢爽 丛明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67-72,共6页
为明确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复合侵蚀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加粉煤灰和硅灰,以明确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抵抗硫酸盐-氯盐复合侵蚀能力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在历经若干次干湿循环后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变化,结合... 为明确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复合侵蚀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加粉煤灰和硅灰,以明确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抵抗硫酸盐-氯盐复合侵蚀能力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在历经若干次干湿循环后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变化,结合XRD、SEM和工业CT等表征方法,揭示了两类矿物掺合料对抗复合侵蚀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的掺加在复合侵蚀条件下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降低有害孔的数量,从而提高材料耐久性。矿物掺合料通过物理填充和化学反应双重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混凝土在硫酸盐-氯盐复合侵蚀环境中的性能。研究结果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氯盐复合侵蚀的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硫酸盐-氯盐 复合侵蚀 质量损失率
下载PDF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黄河泥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钰轲 陈浩 +3 位作者 宋迎宾 王振海 钟燕辉 张蓓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固化黄河泥沙的方法,分别开展了常规浸水条件和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黄河泥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浸水后试样的质量损失及强度折损情况,分析了干湿循环对固化后黄河泥沙试样强度软化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EICP技术固化的黄河泥沙试样浸水崩解过程相比原状试样更加缓慢;胶结液浓度1.5 mol/L的黄河泥沙试样长期(56 d)浸水后,几乎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仅为6.36%,强度折损率仅为6.21%;10次干湿循环后,不同胶结液浓度处理后的黄河泥沙试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颗粒松散和脱落现象,胶结液浓度1.5 mol/L、灌浆10次的黄河泥沙试样的抗压强度损失仅为9.96%,抗干湿循环能力最强。利用EICP技术可以有效的固化黄河泥沙并提升其水稳定性,这对推进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进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EICP 干湿循环 质量损失 强度损失 软化系数
下载PDF
蓄冷箱包装在模拟冷链运输中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孙敏敏 郑淑芳 +3 位作者 王清 王福东 袁树枝 曹建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92-299,共8页
甜玉米采后生理代谢旺盛,极易老化,严重影响食用品质。为了明确采后蓄冷包装模拟冷链运输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以‘金冠218’甜玉米为实验材料,以冷库贮藏(4℃)模拟冷藏车运输为对照,研究了蓄冷箱包装甜玉米在模拟冷链运输3 d及随后常温... 甜玉米采后生理代谢旺盛,极易老化,严重影响食用品质。为了明确采后蓄冷包装模拟冷链运输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以‘金冠218’甜玉米为实验材料,以冷库贮藏(4℃)模拟冷藏车运输为对照,研究了蓄冷箱包装甜玉米在模拟冷链运输3 d及随后常温货架(20℃)贮藏1 d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蓄冷箱包装的甜玉米中心最高温度3 d内不超过7℃,蓄冷保温效果良好。与对照相比,蓄冷箱包装模拟冷链运输可以很好地维持甜玉米冷链运输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延缓甜玉米苞叶颜色的变化,其中模拟冷链运输3 d后甜玉米的质量损失率降低了72.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4.9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10.13%;甜玉米的抗氧化酶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外,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利用蓄冷箱包装可以保持甜玉米冷链运输过程和货架期的品质,研究结果为甜玉米采后物流运输过程的蓄冷包装保鲜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蓄冷 质量损失 可溶性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生物结皮生长发育对黄绵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田婧 王兵 +2 位作者 马金龙 白洁 张智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目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驱动的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抑制土壤侵蚀,为探明土壤抗侵蚀性能随生物结皮生长发育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方法]设置藻结皮、藓结皮和自然演替结皮3个处理,培育176天,系统研究生物结皮不同发育阶段及... [目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驱动的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抑制土壤侵蚀,为探明土壤抗侵蚀性能随生物结皮生长发育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方法]设置藻结皮、藓结皮和自然演替结皮3个处理,培育176天,系统研究生物结皮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类型差异对黄绵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1)生物结皮盖度、厚度、生物量、叶绿素和粗糙度随生长时间均显著增加,培育初期藓结皮较高,培育末期自然演替结皮反而最高。(2)随生物结皮发育,土壤黏结力呈幂函数增强,较初期增加39.8%~60.3%;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函数减小,较初期降低45.6%~57.3%;饱和导水率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但培育末期均最低(0.08~0.12 mm/min)。(3)土壤黏结力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质量损失率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下降。(4)土壤抗侵蚀综合指数(C_(ser))可表示为盖度(Cov)、厚度(T)和生物量(B)的幂函数(Cser=0.279 Cov^(0.194)T^(0.188)B0.119,R^(2)=0.73,p<0.05)。[结论]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提高黄绵土抗侵蚀性能,藓结皮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粗糙度 土壤黏结力 饱和导水率 质量损失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高速造纸用SSB成形网结构与耐磨损性能
13
作者 陈秀 周积学 +1 位作者 顾伯洪 张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研究高速造纸用自支撑绑定成形网(self-supporting binding, SSB)结构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参数(编织网纹、底面纬线直径、经纬纱线密度和插接方式等)下的SSB成形网在500、750、1 000、2 500和5 000转的磨损试验条件下的质量... 为研究高速造纸用自支撑绑定成形网(self-supporting binding, SSB)结构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参数(编织网纹、底面纬线直径、经纬纱线密度和插接方式等)下的SSB成形网在500、750、1 000、2 500和5 000转的磨损试验条件下的质量损失率。结果表明:SSB成形网的磨损程度随摩擦转数增加而加重;编织网纹对SSB成形网耐磨性能的影响随经纬密度变化存在差异,经纬密较小时,底层采用10枚变则经面缎纹成形网时质量损失率最大,经纬密较大时,底层采用10枚变则经面缎纹成形网时质量损失率最小;其他参数相同条件下,SSB成形网耐磨性能与底纬直径、经纬密度呈正相关;SSB成形网主体结构耐磨性能优于插接工序形成的插接结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网 组织结构 耐磨性能 质量损失率
下载PDF
灭火剂对高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影响
14
作者 匡一达 姚志敏 +3 位作者 边会婷 赵军 李新喆 张丽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6,124,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灭火剂对高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5℃/min和10℃/min升温速率将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在高温炉里进行加热,分别在200、400、600、800℃下维持恒温1 h,测试了不同龄期和不同加热温度下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后将混凝土试块放... 为了研究不同灭火剂对高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5℃/min和10℃/min升温速率将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在高温炉里进行加热,分别在200、400、600、800℃下维持恒温1 h,测试了不同龄期和不同加热温度下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后将混凝土试块放置于钢化玻璃箱体中,分别使用水、二氧化碳、哈龙1211、七氟丙烷作为灭火剂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后,测试不同灭火剂处理后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结果表明:龄期对烧失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00℃加热条件下,7 d和14 d养护龄期试块的烧失率大于28 d养护龄期试块的烧失率;常温下灭火剂不影响试块的抗压强度,400℃和600℃时水、哈龙1211和七氟丙烷会使试块抗压强度降低;对于养护龄期为7 d和14 d的试块,水冷处理在600℃条件下会使试块抗压强度升高,分别升高了9.14%和9.18%,龄期并不影响哈龙1211和七氟丙烷的试验结果;加热温度为800℃时,试块高温后抗压强度较低,不能体现不同处理方式对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400℃下水、哈龙1211和七氟丙烷会使混凝土劈拉强度降低;二氧化碳对高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灭火剂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龄期 烧失率
下载PDF
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15
作者 顾天真 刘雨薇 +4 位作者 彭灿 张鹏 王振尧 汪川 孙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目的 为详细研究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及作用机理,同时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XRD、SEM、电化学等测试方法对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 目的 为详细研究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及作用机理,同时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XRD、SEM、电化学等测试方法对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腐蚀产物主要由Zn_(5)(OH)_(8)Cl_(2)·H_(2)O组成,腐蚀一段时间后,发现少量ZnO、Zn_(5)(OH)_(6)CO_(3),腐蚀产物具有与锌腐蚀类似的层状结构,1 848 h呈“三明治”型,相比于上下两层暗色物质,中层亮色腐蚀产物富集更多的Cl元素。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速率大体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只在672~840 h腐蚀速率下降,对比镀锌在模拟环境和锌在湿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结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腐蚀产物演变与腐蚀过程中Mg的参与有关。腐蚀672~840h阶段腐蚀速率下降的原因与腐蚀产物中ZnO的减少和Zn_(5)(OH)_(8)Cl_(2)·H_(2)O占比增加有关。对比镀锌在模拟环境和锌在湿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预测热浸镀Zn-Al-Mg镀层在严酷湿热海洋大气中仍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可以优先考虑作为湿热海洋环境的建设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Zn-Al-Mg镀层 湿热海洋大气 大气腐蚀 质量损失 腐蚀产物结构
下载PDF
废旧晶体硅光伏组件EVA有氧热解动力学与产物特性
16
作者 丁湧 李文建 +5 位作者 陈昭宇 曹立辉 刘轩铭 任强强 胡松 向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10-3319,共10页
资源化处理回收废旧晶体硅光伏组件迫在眉睫,而其关键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薄膜的处理。面向EVA处理提出了有氧热解方法,展开有氧热解失重特性、动力学及产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从1.8%(质量分数... 资源化处理回收废旧晶体硅光伏组件迫在眉睫,而其关键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薄膜的处理。面向EVA处理提出了有氧热解方法,展开有氧热解失重特性、动力学及产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从1.8%(质量分数)/s增加到3.0%(质量分数)/s,EVA在较低温度下热分解更多且速率更快,整体有氧热解活化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氧气的存在促进了氧化反应,加速了有氧热解过程。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焦与油产率呈下降趋势,气产率则随之增加。在2%氧气浓度下,热解终温的提高有利于CH4、C2H6物质富集,有利于油中羧类物质转化为烷烃、烯烃及醇类,使得焦逐渐由非晶质结构朝芳香化与石墨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EVA 有氧热解 氧气 失重 动力学 产物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子贤 方志超 +8 位作者 林锋 尚奇 招文华 陈弘林 张鹏 江晓兵 任辉 梁德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鼠分为雌性或雄性的CON组、SOP组、SOP+PTE组;SOP+PTE组在造模过程中用PTE 0.5 g/mL灌胃干预4周,取材前1周进行行为学实验,后取大脑、L4椎体,检测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细胞实验:利用过氧叔丁醇(TBHP)诱导MC3T3/HT22细胞衰老,分别观察诱导后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标志物和MC3T3成骨、衰老标志物的变化及PTE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MicroCT提示雌雄小鼠中,与CON组相比,SOP组骨量丢失,SOP+PTE组骨量则得到了恢复;骨HE切片结果与MicroCT结果相符;海马组织切片提示,与CON组相比,SOP组海马出现退变,而SOP+PTE组退变则得到缓解。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时序实验中,与CON、SOP组相比,雄性SOP+PTE组记忆能力明显恢复;但雌雄小鼠旷场实验均无明显变化。②TBHP可诱导MC3T3衰老,降低成骨能力及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当加入PTE后,均能逆转TBHP导致的成骨能力降低与蛋白下降;TBHP亦可增加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区域,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加入PTE后,上述变化均得到逆转。结论PTE通过抑制前成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和海马衰老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细胞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海马组织退变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SA508 Gr.3 Cl.1钢-石墨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郑张利 王文东 王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粗糙度为0.451μm时最小,为5.240μm时最大;石墨的摩擦磨损质量损失整体呈增大趋势,磨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为主。当表面粗糙度较低时,石墨在试验钢磨损面形成大面积光滑的转移膜,膜中碳含量较高;当表面粗糙度较高时,产生犁沟效应,石墨转移膜面积较小,膜中碳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质量损失 石墨 转移膜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TiN/DLC和NiN/DLC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
19
作者 张树玲 武帅政 +3 位作者 杨相栋 马兴华 郭峰 张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53,共10页
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分别沉积了以TiN和NiN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DLC涂层的表面质量、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 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分别沉积了以TiN和NiN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DLC涂层的表面质量、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N/DLC涂层表面颗粒及孔洞等沉积缺陷数量多,Ni和N共同沉积作为中间过渡层时,Ni多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于DLC和基体之间,而由于金属基体结构及Ni的存在,提高了基体和过渡层间的界面匹配性,使得NiN/DLC涂层膜基结合强度高,接合力达到14.91 N;但Ti与N共同沉积作为过渡层时,Ti和C结合形成金属碳化物存在于DLC和基体之间,这有利于涂层密度(1.929 g/cm 3)和硬度的提高;而且高硬度金属碳化物的形成也有利于涂层变形能力的改善,并利于DLC结构的非晶化及促进sp 3-C键的形成。磨擦磨损分析则表明,无论是在干摩擦、去离子水中还是弱酸(pH=5.6的HCl溶液)工况下,NiN/DLC涂层由于硬度低、组织密度低导致涂层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和耐腐蚀能力差;而TiN/DLC涂层具有更低的磨擦系数和磨损量,耐磨、抗磨和耐蚀性能优异。以上实验分析说明具有更高硬度的Ti的氮化物和碳化物作为过渡层能够更好地改善DLC涂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而Ni为过渡层能够有效提高NiN/DLC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但涂层磨擦过程中容易脱落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涂层 摩擦系数 硬度 结合力 磨损量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三种典型灌丛植物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研究
20
作者 王海霞 解婷婷 +2 位作者 米雪 肖路臣 单立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878,共10页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示了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结果表明: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各凋落物C和N残留率随分解时间推移为降低趋势,说明C和N养分元素呈释放模式;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表现为加性效应,C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拮抗的非加性效应,N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拮抗和协同的非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加性效应;凋落物混合后,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会导致养分残留率的非加性效应增强。综上,混合凋落物分解中养分变化的混合效应因分解时间而不同,混合凋落物物种丰富度会影响养分元素的混合效应,能改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干旱荒漠区 非加性效应 拮抗效应 质量损失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