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占威 赵恺 +1 位作者 郭校 欧一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出院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0例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出院时,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出院时,预后良好4...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出院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0例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出院时,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出院时,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3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塞部位、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中线移位程度、术前瞳孔对光反射与出院时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PTT延长(OR=1.994;95%CI 1.406~2.828;P<0.001)、中线移位≥10 mm(OR=5.793;95%CI 1.024~32.784;P=0.047)、术前瞳孔对光反射消失(OR=7.835;95%CI 1.744~35.195;P=0.007)是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出院时预后与术前中线移位、瞳孔改变及APTT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葛颖超 葛胜 +3 位作者 庞玲 曹茂盛 黄海涛 楼小亮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31-336,共6页
目的分析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经颅脑CT/MRI确诊为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目的分析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经颅脑CT/MRI确诊为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预后情况(死亡或残疾),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72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36例。对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老年、入院延迟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脑梗死面积、CT显示脑水肿症、CT显示出血性转化(HT)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以上因素与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有关(P<0.05)。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岁以上(OR=1.177,95%CI:1.071~1.293)、入院延迟时间高于3h(OR=1.143,95%CI:1.023~1.279)、合并高血压(OR=2.878,95%CI:1.281~6.465)、GCS评分高于12分(OR=1.283,95%CI:1.195~1.377)、NIHSS评分高于16分(OR=1.307,95%CI:1.202~1.422)是影响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中最小β值对应的变量赋分为1,其他变量β值除以最小值后四舍五入取整数,获得整数分值后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评分越高,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风险越高。以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是=1,否=0),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746~0.832),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和71.4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1.247,P=0.139。结论老年、入院延迟时间、合并高血压、GCS评分、NIHSS评分是影响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初步分析(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鹏 漆松涛 +3 位作者 张喜安 黄广龙 彭俊祥 李海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6-489,共4页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手术适应证及脑梗死体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因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患者的病案资料,影像学...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手术适应证及脑梗死体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因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患者的病案资料,影像学表现,以随访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分评定其疗效。结果经去骨瓣减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术前明显改善(t=2.789,P<0.05),在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两组患者中其总体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掊2=0.038,P>0.05),脑疝之前手术患者总体预后优于脑疝之后手术的患者(掊2=7.741,P<0.05),梗死体积≥250cm3患者总体预后比<250cm3的患者差(掊2=6.880,P<0.05)。结论在出现脑疝之前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能提高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梗死体积≥250cm3者疗效较差,年龄可能不是手术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宿英英 范琳琳 +5 位作者 张运周 张艳 叶红 高岱佺 王淼 吕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291-297,324,共8页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按低温治疗方案实施。按发病6个月结局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8例),预后良好组(mRS 0...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按低温治疗方案实施。按发病6个月结局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8例),预后良好组(mRS 0~4分,11例)和预后不良组(mRS 5~6分,11例),分析低温治疗期间患者生理学指标异常变化、系统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22例患者低温期间全部出现生理学指标异常变化,生存组生理学指标异常率与死亡组比较,除心率减慢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生理学指标异常率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理学指标异常变化率最高的是凝血功能(20例,90.9%),其他依次为心血管功能(18例,81.8%)、肝功能(17例,77.3%)、消化功能(7例,31.8%)、肾功能(6例,27.3%)和造血功能(3例,13.6%)。肌酸激酶增高13例,占59.1%。③生存组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除低钙血症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消化系统(21例,95.5%)、代谢系统(21例,95.5%)和血清电解质(21例,95.5%)并发症,其他依次为循环系统(16例,72.7%)和呼吸系统(6例,27.3%)并发症。⑤3例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于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低温治疗可伴有较多生理学指标异常变化和系统并发症,但多不严重,经严密监测和妥善处理,可逐渐得以恢复,并不影响患者预后。严密的监测方案和严谨的处理预案均可为血管内低温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温 人工 不良反应 预后 大面积脑梗死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闫海燕 郗红艳 +2 位作者 王红梅 张风春 曹端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给药,疗程为2周。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评定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利用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侧支血管分级标准评估丁苯酞对缺血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影响,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症状与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SWI侧支血管显示分级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患者提高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治疗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缺血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丁苯酞 磁敏感成像技术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传坤 王钧 +2 位作者 王佳 李奇 鲍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术患者的预后高于发病48h后的手术患者。当梗死体积大于250cm3时,患者48h内手术的生存率高于发病48h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脑疝早期患者48h内手术后生存率同48h后手术比较显著提高,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 去骨瓣减压 预后 脑疝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光太 杨力军 +5 位作者 胡居恒 杨凯 王孝芳 李剑 詹寒 吴亲科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其中保守治疗组24例,行传统脱水、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手术治疗组26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其中保守治疗组24例,行传统脱水、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手术治疗组26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5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保守治疗24例患者恢复良好(GOS5分)4例(16.7%),中残(GOS4分)6例(25%),重残(GOS2~3分)4例(16.7%),死亡(GOS1分)10例(41.7%);手术治疗26例患者恢复良好10例(38.5%),中残7例(26.9%),重残3例(11.5%),死亡6例(2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疝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脑疝 预后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黄顺贵 刘梅 +2 位作者 王彬 钟晓闵 宋春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检测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预测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9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参考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分为中度缺损组(NIHSS为5~15分,n=42)与重度缺损组(NIHSS>1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检测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预测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9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参考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分为中度缺损组(NIHSS为5~15分,n=42)与重度缺损组(NIHSS>15分,n=52);按照起病后3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为0~3分,n=50)与预后不良组(mRS为4~6分,n=44)。分别比较同一分组标准下,两组患者血浆脂代谢指标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上述血浆检测指标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效果的价值。结果中度缺损组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缺损组,预后良好组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与NIHSS、mR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血浆Lp(a)、ox-LDL、FIB、D-Dimer预测预后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35、0.720、0.690、0.680,Cut-off值分别为335.50 mg/L、645.54 ng/ml、4.51 g/L、378.58 ng/ml。结论血浆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关系较为紧密,临床检测能为治疗措施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脂代谢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周红青 刘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及治疗困难等特点。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可能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改善,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研究证据。本文综述了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处理相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亚低温 预后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爱国 刘小波 +2 位作者 唐宏图 何程 周鸿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7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贴附治疗的1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存活12例,死亡4例。随访1~3年,按GOS分级,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贴附治疗的1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存活12例,死亡4例。随访1~3年,按GOS分级,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2例。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过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虎 曹作为 +5 位作者 余丹 李钢 陈伟明 陈晓东 陈焕雄 林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7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大骨瓣减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23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其中外伤性4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性3例,均在脑梗死...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大骨瓣减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23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其中外伤性4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性3例,均在脑梗死发病后48h内进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随访6个月~2年,死亡5例(21.7%)。其中60岁以下者,死亡2例(12.5%,2/16);60岁以上者3例(42.9%,3/7)。脑疝出现前手术20例,死亡3例(15.0%);脑疝发生后手术3例,死亡2例(66.7%)。植物生存1例,重残8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6例,良好3例。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脑疝发生前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年龄轻者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术 手术指征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伟 王文学 +5 位作者 刘宇梁 伏光辉 康新 袁涛 彭霞林 张爱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5期7-1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是否同意手术分为三组,9例<12 h手术为A组,24例>12 h手术为B组,9例保守治疗为C组。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是否同意手术分为三组,9例<12 h手术为A组,24例>12 h手术为B组,9例保守治疗为C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昏迷评分(GCS)评估神经功能,弥散加权磁共振(DWI)或CT用于界定脑梗死范围,在NICU统一治疗并行颅内压(ICP)监测,ICP持续超过30 mm Hg给予降颅压无效行梗死侧颞极切除。采用巴氏指数(BI)和预后评分(GOS)评估所有患者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结果:脑梗死后12 h内颅脑CT诊断的准确率为44.4%,DWI的准确率为100%。入院后GCS均呈现下降趋势,A、B组术前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早期及短期治疗效果均优于保守组,A组早期及短期评价指标亦大多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本身风险相对较低,容易实施并可确切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尤其12 h内实施更能改善预后,术后连续ICP监测可及早发现恶性高颅压并及时实施颞极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大面积脑梗死 颅内压 颞极切除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开颅减压治疗恶化型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学忠 龙霄翱 方琦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减压术治疗恶化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确诊为恶化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对照组)和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组)。结果对照组第3d的脑水肿平均指数高于治疗组(P<0.05),第7d和出院时...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减压术治疗恶化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确诊为恶化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对照组)和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组)。结果对照组第3d的脑水肿平均指数高于治疗组(P<0.05),第7d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均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病人的重度残废率38.46%、死亡率30.77%,明显高于治疗组的23.08%及15.38%。结论早期开颅减压术能减轻恶化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脑水肿反应、改善病人的临床神经功能和预后,故对早期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早期 疗效观察 减压治疗 恶化型大脑半球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开颅减压术 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对照组 内科治疗 平均指数 手术治疗 脑水肿 病人 出院时 死亡率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涛 单南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4周内患者病情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20例。比较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ROC曲线的方法评...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4周内患者病情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20例。比较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ROC曲线的方法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划分生存和死亡的最佳APACHEⅡ评分临界值,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APACHEⅡ评分的可靠程度。结果:生存组APACHEⅡ均分低于死亡组[(11.78±7.75)vs(16.80±7.69),P<0.05];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95%CI(0.579,0.846)],达到统计学中"较为准确"标准;APACHEⅡ评分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15分,此时的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70.1%,准确度为82.4%;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值χ2=2.873,P=0.814。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情预测的可靠标准,用于指导临床救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学仕 陈姝凤 高双苓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心源性栓塞12例,动脉源性...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心源性栓塞12例,动脉源性栓塞7例,颅内动脉狭窄3例,来源不明的或非栓塞性16例。30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好转27例,死亡3例,均为严重脑疝患者。8例因颅内高压进行性加重转外科行开颅减压术,好转7例,死亡1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并发症重,致残、致死率高,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对内科治疗效果差者应尽早转外科行减压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脑栓塞 预后
下载PDF
20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伍 刘爱举 +1 位作者 顾汉印 丁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16例,头痛9例,呕...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16例,头痛9例,呕吐12例,凝视11例,脑膜刺激征1例,继发出血3例,18例感染,死亡7例。房颤、糖尿病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进展快,意识障碍、头痛、失语、凝视多见,预后差,需及早使用脱水剂,尽早外科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双丽 蒋燕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M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MCI患者临床资料,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者纳入死亡组(n=26),未死亡者纳入存活组(n=64)。归纳MCI总体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MCI多由... 目的探讨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M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MCI患者临床资料,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者纳入死亡组(n=26),未死亡者纳入存活组(n=64)。归纳MCI总体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MCI多由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及心源性脑栓塞所致,患者多存在头痛、呕吐、尿失禁、昏迷、中枢性高热等体征,部分还可伴发肺部感染或消化道出血,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躯干、肢体感觉障碍,可伴有双眼偏向梗死灶侧凝视症状;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率为28. 89%,死因为脑疝或多器官衰竭,存活患者后遗症严重,多以植物生存与不同程度瘫痪为主。高龄、脑室中线移位较大、继发肺部感染及单纯保守治疗是导致M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MCI临床特征突出且病死率较高,故针对高龄、脑室中线较大移位、继发肺部感染及单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需引起足够重视,以期最大程度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PA、PAI-1、APCR水平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璐璐 付钟果 李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2期2776-2780,共5页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化蛋白C抗体(APCR)水平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2...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化蛋白C抗体(APCR)水平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栓塞组(57例)和未栓塞组(65例),根据30 d内患者预后(死亡、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102例)。检测观察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血浆P选择素(PS)、D-二聚体(D-D)、t-PA、PAI-1、APCR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PS、D-D、t-PA、PAI-1水平及APCR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PS、D-D、PAI-1水平及APCR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PA、PAI-1、PS、D-D及APCR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PA水平降低,PAI-1、PS、D-D水平及APCR阳性率升高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栓塞组累积生存率低于未栓塞组(χ~2=17.958,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PA、PAI-1、APCR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PA水平降低,PAI-1水平及APCR阳性率升高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PA水平降低,PAI-1水平及APCR阳性率升高,三者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也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其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活化蛋白C抗体 大面积脑梗死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后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症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慧 赵岩 +1 位作者 张习红 宋文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首次卒中即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脑白质疏松组(LA+组,30例)和不合并脑白质疏松组(LA-组,30例)。记录2组患者神经影像学表现、患者的病死率及发病2...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首次卒中即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脑白质疏松组(LA+组,30例)和不合并脑白质疏松组(LA-组,30例)。记录2组患者神经影像学表现、患者的病死率及发病2年内卒中的再发率,并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简易智能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和智能状态的评估。结果合并脑白质疏松症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初次梗死时梗死灶的数目较多,有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智能障碍,2组之间病死率没有差别。在2年随访期间,合并脑白质疏松组的患者的再次卒中和脑出血的比例均增加。2年随访结束时,合并脑白质疏松组的患者有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智能障碍。结论合并脑白质疏松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比不合并脑白质疏松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白质疏松 预后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血清B型钠尿肽、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与短期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章代 吴彬 +1 位作者 戚莉君 郑希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MCI)亚急性期血清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MCI患者137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检测急性期血清BNP、D-D及CRP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根据MCI患者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MCI)亚急性期血清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MCI患者137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检测急性期血清BNP、D-D及CRP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根据MCI患者随访3个月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血清BNP、D-D及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判断各指标对MC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MCI患者BNP、D-D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137例MCI患者中预后不良者46例,预后良好组BNP、D-D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D-D及CRP均是影响MCI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NP、D-D及CRP预测MCI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806和0.863,灵敏度分别为0.848、0.870和0.913,特异度分别为0.912、0.703和0.670。结论BNP、D-D及CRP均是影响亚急性期MCI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用于监测病情进展,对于短期预后判断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短期预后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