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ry mastocytoma: A rare presentation on the buccal mucosa
1
作者 Bogahawatte S. M. Siriwardena Ruwan Duminda Jayasinghe +1 位作者 Neelakanthi Ratnatunga Wanninayake Mudiyanselage Tilakaratne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3年第3期230-231,共2页
Mastocytoma usually presents as a solitary lesion whereas mastocytosis is a rare skin condition which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ied systemic symptoms. Although a few cases of solitary mastocytoma hav... Mastocytoma usually presents as a solitary lesion whereas mastocytosis is a rare skin condition which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ied systemic symptoms. Although a few cases of solitary mastocytoma have been documented on mucosa (vulva), none has been reported on the oral mucos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The present case is an example of an exceptional rare presentation of solitary mastocytoma of the oral muc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RY mastocytoma ORAL MUCOSA
下载PDF
1例犬肥大细胞瘤的诊治
2
作者 徐茂森 赵燕 +2 位作者 贺闪闪 李龙娇 张利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章报告一例患有肥大细胞瘤的雌性老龄犬的诊断、治疗过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患犬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肿瘤摘除和脾脏摘除。术后患犬愈合良好,无明显不... 文章报告一例患有肥大细胞瘤的雌性老龄犬的诊断、治疗过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患犬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肿瘤摘除和脾脏摘除。术后患犬愈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提示,犬肥大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改善患犬的预后,并降低复发率。同时,宠主应关注宠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Cytotoxicity and Apoptotic Effect of Phytoceramide IV Containing Liposomes on Murine Mastocytoma Cell P815
3
作者 陈松 朱文婷 +1 位作者 周全 陈国强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447-453,共7页
Th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tic effect of phytoceramide IV (N-palmitoyl-phytospingosine) were investigated by preparaing the ceramide containing liposomes using 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 (CHEMS) and methoxypolyethy... Th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tic effect of phytoceramide IV (N-palmitoyl-phytospingosine) were investigated by preparaing the ceramide containing liposomes using 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 (CHEMS) and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2000) cholesteryl succinate (PEGCHS). The ceramide-containing liposomes prepared using ultrasonication contained CHEMS and the phytoceramide IV at a molar ratio of 1:1. Gel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quipped with an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HPLC-ELS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liposo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ramide entrapment efficiency is over 90% and the molar ratio of phytoceramide IV to CHEMS is 1:1.4. The ratio of ceramide to CHEMS as well as the ultrasonication duration affects the liposome properties. The phytoceramide Ⅳ encapsulated in the liposomes reduces the cellular activity of the murine mastocytoma cell line P815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reduction of cellular activity is due to cell apoptosis. 4. 6-diamidino- 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 (DAPI) staining further supports this result. The encapsulation of highly hydrophobic ceramides into liposomal formulations could become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enhanced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DE phytoceramide LIPOSOME apoptosis murine mastocytoma
原文传递
Images for diagnosis: A vulva mastocytoma having grown for eighteen years
4
作者 ZHU Lan LANG Jing-he WANG Wen-y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82-384,共3页
Mastocytosis is a rare skin condition which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ied systemic symptoms. Localized tissue mastocytosis is known as mastocytoma. A Mastocytoma localized to the vulva is an extreme... Mastocytosis is a rare skin condition which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ied systemic symptoms. Localized tissue mastocytosis is known as mastocytoma. A Mastocytoma localized to the vulva is an extremely rare condition only a few known cases of this condition have been reported so far. Due to the scarcity of this ailment no consensus about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has been reached. In this case, we reported a 2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a mastocytoma that had been growing for 18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OCYTOSIS mastocytoma I-metatodobenzylguantdme
原文传递
IL-12对小鼠肥大细胞瘤基因疫苗的免疫学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兵 吴玉章 +5 位作者 王莉 唐艳 邹丽云 周伟 贾正才 林治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 研究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基因疫苗和鼠IL 12对该疫苗的免疫学作用。方法 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特异抗原基因P1A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I neo中 ;用P815细胞对DBA/ 2小鼠右腹侧皮下注射 ,构建P815小鼠肿瘤模型 ;以重组基因疫苗单独... 目的 研究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基因疫苗和鼠IL 12对该疫苗的免疫学作用。方法 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特异抗原基因P1A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I neo中 ;用P815细胞对DBA/ 2小鼠右腹侧皮下注射 ,构建P815小鼠肿瘤模型 ;以重组基因疫苗单独或与鼠IL 12真核表达质粒一起肌肉注射 ,观察肿瘤的消长、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结果 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 ,注射后CTL的杀伤效率为 4 0 % ,IL 12共注射的CTL杀伤效率达到 6 0 %。免疫后 ,30 %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 ;同IL 12共注射则有 5 0 %的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 2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结论 重组P1A肿瘤疫苗能有效激活机体的肿瘤特异免疫应答 ;基因疫苗对小鼠P815肿瘤的治疗作用主要归因于细胞免疫 ;IL 12有增强这种免疫应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肥大细胞瘤 基因疫苗 IL-12 白细胞介素-12 抗原基因P1A 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
下载PDF
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8-440,共3页
报告4例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5.5~20个月。2例皮损单发,另外2例皮损多发,Darier征均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全层和(或)皮下脂肪组织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儿还有散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4例患儿的... 报告4例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5.5~20个月。2例皮损单发,另外2例皮损多发,Darier征均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全层和(或)皮下脂肪组织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儿还有散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4例患儿的皮损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减轻或消退,局部遗留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皮肤
下载PDF
犬皮肤肿瘤3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永勇 杨威 +3 位作者 宋志琦 杨利峰 赵德明 周向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5,I0004,共3页
对送检的3例犬的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病理学诊断。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以及结合相关病理学知识,初步判定为非亲上皮性淋巴瘤、肥大细胞瘤和组织细胞瘤。非亲上皮性淋巴瘤表现为在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形成无... 对送检的3例犬的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病理学诊断。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以及结合相关病理学知识,初步判定为非亲上皮性淋巴瘤、肥大细胞瘤和组织细胞瘤。非亲上皮性淋巴瘤表现为在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形成无包膜的片层聚集物或由相对单一形态细胞组成的血管周围结节性聚集物。肥大细胞瘤可见胞浆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胶原溶解,甲苯胺蓝染色后瘤细胞的胞浆内出现特有的紫红色颗粒。组织细胞瘤则有一个"顶部厚重"的结构,瘤细胞侵入表皮内呈弥漫性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亲上皮性淋巴瘤 肥大细胞瘤 组织细胞瘤
下载PDF
成人型外阴孤立性肥大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鲁涛 罗玉凤 +1 位作者 王德田 钟定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型外阴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成人型外阴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回顾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进一步确认诊断,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患者女性,23岁。发现外阴肿物长... 目的探讨成人型外阴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成人型外阴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回顾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进一步确认诊断,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患者女性,23岁。发现外阴肿物长达18年。CT提示阴蒂海绵体异常增大;MRI示外阴部肿物表现为与周边肌肉信号相似,界清。核医学MIBG显像显示外阴部放射性增强,提示异位嗜铬细胞瘤;奥曲肽显像示生长抑素受体(-);核医学血池显像示外阴部肿物处未见示踪剂(99mTcRBC)异常摄取。巨检:单一灰白色结节,切面质地细腻,无包膜。镜检:相对一致的肿瘤细胞在真皮层纤细的纤维间隔间呈结节状生长,围绕血管和神经,瘤细胞胞质丰富,呈红色、颗粒状,胞核圆形、染色质致密,核分裂象罕见,肿瘤局部可见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117、CD68,CD43和LCA弥漫强(+),α-AT和calretinin部分(+),Ki-67<1%,瘤细胞胞质甲苯胺蓝染色呈深紫红色。术后随诊98个月,肿瘤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成人型孤立性肥大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肥大细胞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关键在于认识肥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可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肥大细胞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小鼠肥大细胞瘤基因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兵 吴玉章 +6 位作者 李艳秋 林治华 唐艳 王莉 邹丽云 贾正才 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 探讨α 病毒RNA复制酶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效应的加强作用 ,寻找更好的基因疫苗形式。方法 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的肿瘤特异抗原P1A基因克隆到含SFV的RNA复制酶的真核表达载体pSMART2a中 ,以此作为肿瘤基因疫苗 ,观察该疫苗对P81... 目的 探讨α 病毒RNA复制酶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效应的加强作用 ,寻找更好的基因疫苗形式。方法 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的肿瘤特异抗原P1A基因克隆到含SFV的RNA复制酶的真核表达载体pSMART2a中 ,以此作为肿瘤基因疫苗 ,观察该疫苗对P815种植瘤的防治作用、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结果 该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 ,注射后CTL的最大杀伤效率为 60 % ,而普通载体疫苗形式pCI neo P1A则只有 40 %的杀伤活性 ;在观察期限内 ,前者的动物成瘤率和动物生存率分别为 2 0 %和 40 % ,后者则分别为 60 %和 2 0 %。两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结论 α 病毒RNA复制酶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效应有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肥大细胞瘤 RNA复制酶 基因治疗 PIA基因
下载PDF
皮肤肥大细胞瘤6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琦 杨欢 +2 位作者 罗晓燕 甘立强 王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诊治的6例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资料完整的14例病例,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共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7±8... 目的了解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诊治的6例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资料完整的14例病例,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共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7±8.6)个月,平均病程(9.3---6.7)个月。65%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皮疹。皮损多为单发,以躯干为主。治疗多采取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切除。10例患儿随访2~60个月.皮损均有一定程度减退.局部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结论肥大细胞瘤主要发生于婴幼儿,通常2岁以前发病,皮疹多为单发.好发于躯干,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儿童 肥大细胞瘤
下载PDF
儿童皮肤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雪 孔庆涛 +2 位作者 杨瑞 黄苏扬 桑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52-1053,1056,共3页
患者男,22月。左手背皮肤结节伴瘙痒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见大量肿瘤样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呈圆形,胞浆较丰富,核大。结合特殊染色检查结果本例诊断为肥大细胞瘤。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下载PDF
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的电镜观察及国内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英 杨艳平 +2 位作者 陈嵘祎 李顺凡 樊翌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95-397,400,共4页
目的:总结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例婴儿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皮损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姬姆萨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大量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姬姆萨染色显示胞质中存在紫红色异染颗粒。电镜检... 目的:总结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例婴儿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皮损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姬姆萨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大量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姬姆萨染色显示胞质中存在紫红色异染颗粒。电镜检查显示浸润细胞主要为形态正常的肥大细胞,也有一些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高密度的夏科-莱登结晶游离于间质中,并与损伤的核染色质、细胞膜碎片、肥大细胞释放的颗粒相混合。结论:肥大细胞瘤多在出生时发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组织病理 电镜检查 夏科-莱登结晶
下载PDF
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田保玲 高霭峰 +2 位作者 杨向红 王劲欧 马铁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皮肤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8岁,3例出生时即有病变,1例在出生后半年内,另一例在7岁时发现病变,均无明显症状,免疫组化示CD43、CD117、LCA...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皮肤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8岁,3例出生时即有病变,1例在出生后半年内,另一例在7岁时发现病变,均无明显症状,免疫组化示CD43、CD117、LCA、VIM阳性,甲苯胺蓝染色见胞浆内有紫红色颗粒。结论皮肤肥大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在出生时即有或6个月内发病,临床医生易诊断为脉管瘤。组织病理学上关键在于认识肥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并通过询问病史可以确诊。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预后良好,在青春期会自动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肤 肥大细胞瘤
下载PDF
成人单发性肥大细胞瘤致皮肤松弛症
14
作者 王涛 刘跃华 +1 位作者 晋红中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9-421,共3页
报告1例成人单发性肥大细胞瘤致皮肤松弛症。患者女,33岁。左侧腋前淡红色丘疹5年,近1年局部丘疹渐消退遗留萎缩斑。皮肤科检查:左腋前一直径2 cm的萎缩斑,表面皮肤松弛,以色素减退为主,局部可见淡红斑,Darier征阳性。皮损(淡红斑处)组... 报告1例成人单发性肥大细胞瘤致皮肤松弛症。患者女,33岁。左侧腋前淡红色丘疹5年,近1年局部丘疹渐消退遗留萎缩斑。皮肤科检查:左腋前一直径2 cm的萎缩斑,表面皮肤松弛,以色素减退为主,局部可见淡红斑,Darier征阳性。皮损(淡红斑处)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毛囊角栓,棘层轻度不规则增厚,真皮浅中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多量的疑为肥大细胞的立方形细胞浸润,弹性纤维染色可见弹性纤维断裂,局部缺如;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较多呈蓝紫色结晶的肥大细胞。诊断为成人单发性肥大细胞瘤致皮肤松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单发性 成人 皮肤松弛症
下载PDF
儿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婷 朱坤 +1 位作者 杨敏 赵曼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952-953,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9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染色。结果9例患儿中4例,女5例;发病年龄〈6个月5例。色素性荨麻疹7例,肥大细胞瘤1例,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皮损...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9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染色。结果9例患儿中4例,女5例;发病年龄〈6个月5例。色素性荨麻疹7例,肥大细胞瘤1例,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层肥大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显示肥大细胞表达CD117、CD68、CD45,不表达S-100和CD1a。Giemsa染色显示9例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紫红色异染颗粒。结论CM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在6个月内发病,结合临床表现和皮损病理活检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 皮肤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儿童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16
作者 史丽芸 吴波 +2 位作者 马恒辉 余波 周晓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C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为4个月和3岁,皮损位于颈部... 目的探讨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C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为4个月和3岁,皮损位于颈部、肩部及右足跟部。镜下见真皮层多量圆形或卵圆形中等大小细胞聚集,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D117(+),CD1a和S-100蛋白(-);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胞质内出现较多紫红色异染颗粒。结论皮肤原发性肥大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少见病,明确该病变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电镜 免疫组化
下载PDF
2例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佳韧 倪士明 王瑛琪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了确定细胞学检查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诊断中的诊断意义,采取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例犬皮肤肥大细胞瘤临床病例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由此可以得出,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的... 为了确定细胞学检查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诊断中的诊断意义,采取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例犬皮肤肥大细胞瘤临床病例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由此可以得出,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的诊断中,细胞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为肿瘤的性质及分化程度分级提供参考,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肥大细胞瘤 细胞学 病理组织学 诊断
下载PDF
儿童皮肤孤立性肥大细胞瘤一例
18
作者 罗卓夫 罗茂 +2 位作者 徐基祥 徐富翠 许飏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53-254,共2页
1岁男性患儿,左小腿外侧皮肤小丘疹及水疱1年。患儿出生时左小腿外侧即有一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其表面反复出现孤立性水疱,常搔抓破溃,水疱可自行干涸、结痂。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中上层大量单一核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呈卵圆形、... 1岁男性患儿,左小腿外侧皮肤小丘疹及水疱1年。患儿出生时左小腿外侧即有一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其表面反复出现孤立性水疱,常搔抓破溃,水疱可自行干涸、结痂。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中上层大量单一核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呈卵圆形、立方形或梭形,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酸性,其内可见嗜酸性颗粒;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质内有紫红色异染性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示:CD117、CD68、LCA强阳性。诊断为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单纯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皮肤
下载PDF
BALB/c小鼠肥大细胞瘤/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茂本 王亮 +7 位作者 邓兰 周雪云 吴少杰 张超凤 曾雅丽 吴海燕 余莉华 郭坤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37-239,281,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BALB/c小鼠肥大细胞瘤/白血病模型。方法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实验按每只小鼠接种细胞数量分为1×107/只组、5×106/只组、2.5×106/只组、1×106/只组、5×105/只组、1×... 目的研究建立BALB/c小鼠肥大细胞瘤/白血病模型。方法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实验按每只小鼠接种细胞数量分为1×107/只组、5×106/只组、2.5×106/只组、1×106/只组、5×105/只组、1×105/只组和溶剂(RPMI1640培养液)对照组。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体重及肝肺脾(重量、形态、病理)、染色体、血涂片、骨髓涂片、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注入P815细胞≥1×106/只的所有组小鼠均死亡,<1×106/只的所有组生存良好,且死亡小鼠的生存时间与注入细胞数量呈负向依赖关系(P<0.05)。死亡组小鼠体重较注射前相当或减轻、肝肺脾重较对照组及未死亡组显著增加(P<0.05);肝质地变硬,表面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白色结节突起,部分脾肺可见出血梗死灶,病理示肝脾有大量异形肥大细胞瘤细胞浸润;脾细胞染色体分析可见肥大细胞瘤细胞的非正常染色体核型;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涂片可见少量肥大细胞瘤细胞,骨髓涂片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P815细胞通过静脉注射能使BALB/c小鼠形成肥大细胞瘤/白血病,可作为肿瘤实验研究的一种模型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肥大细胞瘤 肥大细胞白血病 P815
原文传递
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娟 张立新 +1 位作者 张霞 马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部分患者。结果183例患者中,色素性荨麻疹136例(74.3%),肥大细胞瘤43例(23.5%),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4...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部分患者。结果183例患者中,色素性荨麻疹136例(74.3%),肥大细胞瘤43例(23.5%),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4例(2.2%);生后2岁内发病者179例(97.8%)。43例肥大细胞瘤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21例(48.8%),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者17例(39.5%),136例色素性荨麻疹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35例(25.7%),出生至6个月发病者78例(57.3%)。伴随症状记录详细的33例患者中,10例出现伴随症状,其中9例为潮红发作。对45例患者随访3~6年(平均4年),色素性荨麻疹患者1例于11岁时皮损完全消退,18例皮损部分消退;肥大细胞瘤患者1例皮损于8岁时完全消退,7例行皮肤活检后1年内皮损消退。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患者潮红、风团及水疱等症状;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反复发生的泛发水疱、大疱。结论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以色素性荨麻疹最常见,其次为肥大细胞瘤。肥大细胞瘤多于出生即发病,而色素性荨麻疹以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多见。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介质释放相关症状。严重的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皮肤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 皮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