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突区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海燕 朱海 陈金湘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评价乳突区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耳廓腹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乳突区带蒂皮瓣贯穿耳廓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术后10天拆线,皮瓣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结论耳后... 目的评价乳突区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耳廓腹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乳突区带蒂皮瓣贯穿耳廓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术后10天拆线,皮瓣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结论耳后乳突区带蒂皮瓣贯穿耳廓修复耳廓腹侧皮肤缺损的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存活,供皮区位置隐匿,是修补耳廓腹侧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缺损 修复 乳突区皮瓣
下载PDF
乳突区郎格罕细胞肉芽肿1例
2
作者 刘学军 隋庆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53-1753,共1页
关键词 郎格罕细胞肉芽肿 乳突区
下载PDF
耳廓及乳突区血供观察
3
作者 李传健 戴景兴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耳廓及乳突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选用14例头颈部标本。10例保留骨骼的动脉头部铸型标本,4例新鲜头颈部标本(8侧),行双侧颈总动脉加压注入5%明胶墨汁,沿矢状切口,将完整头皮以及面部皮肤连同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掀起,置3%过氧... 目的:观察耳廓及乳突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选用14例头颈部标本。10例保留骨骼的动脉头部铸型标本,4例新鲜头颈部标本(8侧),行双侧颈总动脉加压注入5%明胶墨汁,沿矢状切口,将完整头皮以及面部皮肤连同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掀起,置3%过氧化氢漂白,乙醇梯度脱水和二甲苯半透明后,用冬青油继续浸制至透明,观察耳廓及乳突区血管构筑。结果:供血的主要动脉,颞浅动脉的耳前支、顶支;耳后动脉的直接分支。并且相互构筑4大吻合网,颞浅动脉顶支与耳后动脉吻合,颞浅动脉的耳后上支与耳后动脉吻合,颞浅动脉的耳前支与耳后动脉耳后支吻合,耳后动脉与枕动脉之间的吻合。结论:采用动脉血管铸型和灌注墨汁冬青油标本透明的直观方法,观察耳廓及乳突区动脉血供丰富,血管分支清析可辩,为临床耳廓及乳突区手术、修复提供确切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乳突区 血管构筑
下载PDF
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修复耳垂缺损 被引量:5
4
作者 侯团结 李平松 +1 位作者 施泽宏 陈啸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再造耳垂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耳后乳突区的双叶形皮瓣设计成圆锥形皮瓣再造耳垂。结果:用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折叠法再造耳垂6例,全部一期手术完成,再造耳垂外形自然流畅,供区瘢痕隐蔽。结论:改进的... 目的:探讨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再造耳垂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耳后乳突区的双叶形皮瓣设计成圆锥形皮瓣再造耳垂。结果:用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折叠法再造耳垂6例,全部一期手术完成,再造耳垂外形自然流畅,供区瘢痕隐蔽。结论:改进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折叠法再造耳垂,手术创伤小、瘢痕隐蔽、再造耳垂外形自然,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耳垂再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乳突区皮瓣 耳垂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伴耳后疼痛的急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祝鹏宇 孙明媚 +2 位作者 唐欣莹 张鑫浩宁 郭颖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伴耳后疼痛的急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8例伴耳后疼痛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4例,脱落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穴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伴耳后疼痛的急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8例伴耳后疼痛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4例,脱落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穴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地仓、翳风、牵正、太阳,双侧合谷,阳白和攒竹、四白和地仓分别连接电针,选用断续波;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百会、双侧运动区下1/5应用经颅重复针刺法,乳突1穴、乳突2穴连接电针,选用密波。两组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即刻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记录耳后疼痛持续天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患侧面神经从茎乳孔至额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运动传导的潜伏期、波幅,并于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升高(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改善(P<0.05),患侧面神经茎乳孔至额肌、口轮匝肌与眼轮匝肌运动传导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患侧面神经茎乳孔至额肌、口轮匝肌与眼轮匝肌运动传导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耳后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高于对照组的77.4%(24/31,P<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能够改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耳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面神经麻痹 耳后疼痛 经颅重复针刺法 电针 乳突二穴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扩张器法与乳突区局部皮瓣法耳再造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威 时杰 +2 位作者 刘晓燕 谭佳男 陶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将扩张器法与乳突区局部皮瓣法耳再造术同期用于临床,以寻找一种疗效较为可靠的耳再造方法。方法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郭支架后,分别以扩张器扩张的皮肤及乳突区局部皮瓣覆盖支架。自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对28例(29只耳)患... 目的将扩张器法与乳突区局部皮瓣法耳再造术同期用于临床,以寻找一种疗效较为可靠的耳再造方法。方法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郭支架后,分别以扩张器扩张的皮肤及乳突区局部皮瓣覆盖支架。自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对28例(29只耳)患者行耳再造手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扩张器法行耳再造的22例患者中,出现感染致再造耳失败者1例;出现血肿者1例,经处理后效果未受影响;出现皮肤破溃软骨外露者3例,经局部皮瓣转移后创面痊愈。余者均获得了较好的耳外形。采用乳突区局部皮瓣法行耳再造的6例患者,术后耳部轮廓清晰,再造的耳轮、对耳轮、三角窝等结构有显现;耳后植皮区出现了瘢痕和色素沉着。结论两种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耳再造效果。其中乳突区局部皮瓣法更能显现再造耳的精细结构,应为首选;扩张器法并发症稍多,但对于耳后乳突区皮肤不足者扩张器法是可选择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再造 扩张器法 乳突区皮瓣法
原文传递
颞顶筋膜岛状瓣植入耳后乳突区预制扩张筋膜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元波 范金财 +8 位作者 焦鹏 唐欣 刘立强 王黔 田佳 甘承 杨增杰 张卓南 陈玉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较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顶浅筋膜岛状瓣,沿同侧发际线切开,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将颞顶筋膜瓣转移至囊腔内,适当固... 目的探讨一种较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顶浅筋膜岛状瓣,沿同侧发际线切开,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将颞顶筋膜瓣转移至囊腔内,适当固定,于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耳后乳突区预制岛状筋膜皮瓣,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自1999年以来,临床应用9例,其中面部黑痣2例,面部血管瘤2例,面部瘢痕5例。颞顶筋膜岛状皮瓣蒂长5.5~7cm,平均6.2cm,筋膜瓣面积4cm×3cm.7cm×7cm,平均5.7cm×4.9cm,预制筋膜皮瓣面积为5cm×5cm~8.0cm×7.5cm,平均6.4cm×6.1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5例,另行皮片移植修复者4例。结论颞顶筋膜皮瓣血管蒂长,转移方便,血运丰富,耳后乳突区皮肤在质地、色泽、厚度等方面均与面部皮肤最为接近,是一种良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顶筋膜岛状瓣 预制皮瓣 颞浅扩张筋膜皮瓣 耳后乳突区
原文传递
二期法耳郭再造皮肤条件的具体量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江灵 胡金天 +1 位作者 钱瑾 章庆国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等检测手段,对乳突区皮肤软组织特性进行评估,为符合条件的患者选择二期法(Nagata法)进行耳郭再造治疗。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27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根据测量结果,将乳突区皮肤厚薄和松弛度分型为薄...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等检测手段,对乳突区皮肤软组织特性进行评估,为符合条件的患者选择二期法(Nagata法)进行耳郭再造治疗。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27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根据测量结果,将乳突区皮肤厚薄和松弛度分型为薄(0.09~0.14 cm)、中等(0.15~0.19 cm)、厚(2.00~2.40 cm);紧(0.50~0.70 cm),中等(0.80~1.00 cm),松(1.10~1.30 cm);根据分型组合得出评分。结果 106例评分≥3分患者采用二期法技术完成耳郭再造。术后平均随访5.8个月,89例(83.96%)患者及家属对再造耳郭形态非常满意;8例(7.50%)认为再造耳郭比较满意;3例(2.83%)对再造耳形态不满意。结论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可以通过乳突区皮肤条件具体量化后根据评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皮肤条件好的患者选择二期法耳郭再造,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皮瓣扩张的痛苦,再造耳郭形态良好,总体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郭再造 Nagata法 耳后皮肤条件
原文传递
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9
作者 汪雨 李养群 +5 位作者 杨喆 唐勇 陈文 马宁 王维新 许砾思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一期手术:将1枚200-600 ml的扩张器埋置于颈侧皮下、颈阔肌浅层,经2-3个月注水扩张形成扩张皮瓣。二期手术:以颈前部为蒂形成颈侧扩张皮瓣与耳后乳突区皮瓣... 目的探讨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一期手术:将1枚200-600 ml的扩张器埋置于颈侧皮下、颈阔肌浅层,经2-3个月注水扩张形成扩张皮瓣。二期手术:以颈前部为蒂形成颈侧扩张皮瓣与耳后乳突区皮瓣的联合皮瓣,旋转修复侧面部创面。结果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临床应用12例,扩张皮瓣面积为6 cm×12 cm-7 cm×15 cm,蒂部宽度6-7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平均10个月,2例皮瓣尖端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积极换药1周,最终对皮瓣成活无影响,其余皮瓣均一期愈合,修复区外观和功能得到矫正,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以颈前部为蒂的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具有充足的皮肤软组织量和良好的血供,可以较好地修复侧面部皮肤缺损,且对供区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颈部 乳突区 皮肤缺损 侧面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