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乳腺癌肿瘤组织脾酪氨酸激酶(SYK)联合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检测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诊治的9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目的研究乳腺癌肿瘤组织脾酪氨酸激酶(SYK)联合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检测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诊治的9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YK、MELK表达并比较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ROC曲线分析肿瘤组织SYK、MELK表达在乳腺癌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模型及Log rank比较不同肿瘤组织SYK、MELK表达中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SYK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54±0.08 vs 0.71±0.12),MELK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11 vs 0.4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YK、MELK表达与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传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SYK联合MELK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高于SYK、MELK、组织学分级、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处转移、TNM分期(P<0.05)。SYK≤0.54、MELK≥0.87、组织学分级3级、T分期T3~T4、转移淋巴结数N2~N3、远处转移M1、TNM分期Ⅲ~Ⅳ期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SYK≤0.54且MELK≥0.87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SYK﹥0.54或MELK﹤0.87患者[中位生存期(32.37±4.01)个月vs(38.65±5.19)个月,Log rank=15.127,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SYK表达显著降低而MELK表达显著增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存在关联,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SYK及MELK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预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乳腺癌肿瘤组织脾酪氨酸激酶(SYK)联合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检测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诊治的9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YK、MELK表达并比较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ROC曲线分析肿瘤组织SYK、MELK表达在乳腺癌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模型及Log rank比较不同肿瘤组织SYK、MELK表达中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SYK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54±0.08 vs 0.71±0.12),MELK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11 vs 0.4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YK、MELK表达与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传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SYK联合MELK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高于SYK、MELK、组织学分级、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处转移、TNM分期(P<0.05)。SYK≤0.54、MELK≥0.87、组织学分级3级、T分期T3~T4、转移淋巴结数N2~N3、远处转移M1、TNM分期Ⅲ~Ⅳ期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SYK≤0.54且MELK≥0.87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SYK﹥0.54或MELK﹤0.87患者[中位生存期(32.37±4.01)个月vs(38.65±5.19)个月,Log rank=15.127,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SYK表达显著降低而MELK表达显著增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存在关联,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SYK及MELK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预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