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17
1
作者 艾金彪 马生明 +3 位作者 朱立新 樊连杰 胡兆鑫 席明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安徽马头钼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在空间上划分出了3个不同的蚀变分带,即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本文对该矿床不同蚀变带内的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探讨:①常量元素的... 安徽马头钼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在空间上划分出了3个不同的蚀变分带,即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本文对该矿床不同蚀变带内的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探讨:①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明显,从钾长石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到青磐岩化带,均为带入的主要成分有K2O、CaO、Fe2O3、SiO2、H2O+,说明引起蚀变的流体中富含K2O、CaO等;而Na2O、FeO、MnO等成分的明显带出,说明矿化蚀变作用导致Na2O、FeO等成分向矿体迁移方向流失,其中Na2O的贫化最明显,与成矿元素Mo、Cu呈显著的负相关。②马头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图表现为左高右低的较平滑曲线,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元素的质量迁移计算结果同样证明了稀土元素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发生了分馏,且从钾长石化带到青磐岩化带,稀土元素带出量呈递增趋势。③该矿床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表明,较新鲜花岗闪长斑岩与蚀变围岩的曲线基本相同,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闪长岩熔体,并且可能有海水的混入。由δEu、δCe值及Fe2O3与FeO带出带入的关系可知,斑岩流体晚期氧逸度逐渐升高,表明成矿环境可能由相对还原过渡到氧化环境。④除Al2O3、TiO2保持惰性外,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在矿化蚀变过程中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富集贫化特征和迁移规律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钼铜矿床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迁移规律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蚀变带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及其定量计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艾金彪 马生明 +4 位作者 朱立新 席明杰 樊连杰 胡兆鑫 张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2-1274,共13页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到青磐岩化带,均为带入的常量元素有K2O、CaO、SiO2、H2O+,而Na2O明显带出,说明矿化与去钠化、钾长石化等蚀变密切相关。在粉砂岩中,蚀变岩明显带出的有Na2O、CaO、MgO、Fe2O3、H2O+等,而且黄铁辉钼矿化粉砂岩在常量元素的迁移程度远比青磐岩化粉砂岩大。马头矿床成矿系统质量变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粉砂岩系统的质量变化整体上表现为净带入与净带出,且净带出量大于净带入量,因此马头矿床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净带出的,即马头矿床钼铜矿化产出在元素总体负异常体系中。该项研究成果为揭示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且可能成为深部成矿潜力定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型钼铜矿床 常量元素 定量计算 迁移规律 矿化蚀变 带入带出 马头
下载PDF
安徽马头矿区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2 位作者 席明杰 唐世新 苏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马头热液成因金属矿区开展试验,提出了确定和判断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在勘探剖面上,斑岩型Mo、Cu矿分布在由带出作用形成的Na2O等元素负异常之内,含矿地段粉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在地表条件下,矿化带产出在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之内,δ34S值小于3.2‰,显著低于矿区外围花岗岩的δ34S值。由此认为,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的负异常是确定马头斑岩型钼铜矿深部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δ34S值小于3.2‰,是确定该矿床外围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本研究不仅为马头勘查区深部、外围找矿和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成功案例,而且对其他勘查区热液成矿边界的研究和确定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矿区 斑岩型钼铜矿 热液成矿边界 地球化学标志
下载PDF
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多维异常体系——以马头斑岩型钼铜矿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从深部矿地球化学勘查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近年来20余个矿床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床矿致异常规律——多维异常体系。多维异常体系是指产出在特定成矿地质时期地质体中,空间有序共存、形成机理各异、成矿指向递进的多属... 从深部矿地球化学勘查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近年来20余个矿床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床矿致异常规律——多维异常体系。多维异常体系是指产出在特定成矿地质时期地质体中,空间有序共存、形成机理各异、成矿指向递进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体系,将在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以及沉积改造型等与热液作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产深部矿预测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为例,对该矿床多维异常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该矿床中,存在着以Na2O为代表的负异常体系、以S为代表的矿化剂元素异常体系、矿化剂元素S与Fe和成矿元素间协同平衡体系、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等,这些异常体系对成矿的指示作用是递进的,从而证实了多维异常体系的存在。对应用多维异常体系思路预测和评价深部矿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成因 有色金属矿床 矿致异常 多维异常体系 马头斑岩型钼铜矿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兆鑫 马生明 +1 位作者 朱立新 王惠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本文在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中元素含量随主成矿元素Mo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对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富集和贫化元素,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富集和贫化元素的矿化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矿床中元素的富集和贫化在... 本文在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中元素含量随主成矿元素Mo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对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富集和贫化元素,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富集和贫化元素的矿化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矿床中元素的富集和贫化在地表岩石中均有明显反映,综合利用富集元素的正异常和贫化元素的负异常能更有效指示出矿化带的产出位置,这无疑对此类隐伏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 元素富集贫化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正负异常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异常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兆鑫 马生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31,共9页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As、Sb、W等)正异常构成的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原生异常结构,利用原生异常结构可以对深部成矿前景进行判断和评价;地表岩石(屑)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同样存在异常结构,且对原生异常结构有很好的继承性,利用地表异常结构可以指明找矿方向、成矿有利地段和矿床产出位置。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为其他同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对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基础理论而言也是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 异常结构 迁移量 地球化学异常 安徽
下载PDF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思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伟华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总结了部分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近两年在安徽池州马头矿区的工作成果。通过对马头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下冲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矿(体)带的规模、产状、形态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并与国内外... 总结了部分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近两年在安徽池州马头矿区的工作成果。通过对马头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下冲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矿(体)带的规模、产状、形态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并与国内外斑岩型铜钼矿床典型特征进行对比,探讨了马头矿区的控矿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整个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找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控矿构造 找矿思路 下冲矿段 马头矿区 安徽池州
下载PDF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顾建峰 倪培 +3 位作者 李文生 王国光 潘君屹 刘政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1-365,共15页
安徽马头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安庆-贵池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中,其矿化类型由浅部石英脉型和深部细脉浸染型矿体组成.其中,浅部蚀变以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为主,钾化和碳酸盐化相对较弱,深部蚀变主要为强钾化和... 安徽马头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安庆-贵池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中,其矿化类型由浅部石英脉型和深部细脉浸染型矿体组成.其中,浅部蚀变以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为主,钾化和碳酸盐化相对较弱,深部蚀变主要为强钾化和少量硅化.成矿流体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浅部主要为Ⅰ型水溶液包裹体,而深部则包含Ⅰ型水溶液包裹体、Ⅱ型富CO_2包裹体和Ⅲ型含CO_2包裹体.浅部Ⅰ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4℃~283℃,盐度在3.8wt.%~7.6wt.%NaCl之间;深部Ⅰ型和Ⅱ型包裹体均一到液相,其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63℃~316℃和311℃~331℃,盐度分别为5.1wt.%~10.3wt.%NaCl和0.6wt.%~2.0wt.%NaCl,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35℃~362℃,盐度为2.7wt.%~6.7wt.%NaCl.深部大量Ⅰ型与Ⅱ型、Ⅲ型包裹体共生在同一石英颗粒中,均一温度相近,均一方式不同,表明深部细脉浸染型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有流体不混溶作用发生,导致CO_2逃逸,流体性质改变致使Mo等成矿物质的沉淀.本研究发现NaCl-H_2O-CO_2体系流体不混溶为马头钼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提供了新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钼矿床 斑岩型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成矿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