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妈祖信仰“佛教化”探讨——以清代台南大天后宫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荣国 汪文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共7页
妈祖信仰普遍存在于清代台湾社会,其庙宇不乏与佛教关连者。台南大天后宫自竣工时至日据时代皆有僧住持,其宫内存碑、牌记二件。乾隆重修"碑记"保存妈祖宗教归属二说:其一,视其行迹近"仙道",实则杂糅佛道以佛为多... 妈祖信仰普遍存在于清代台湾社会,其庙宇不乏与佛教关连者。台南大天后宫自竣工时至日据时代皆有僧住持,其宫内存碑、牌记二件。乾隆重修"碑记"保存妈祖宗教归属二说:其一,视其行迹近"仙道",实则杂糅佛道以佛为多。其二,将其视为佛、菩萨"化身";咸丰铸钟"牌记"从佛教角度解释宫内"佛像"(含"妈祖像")尤其是"大钟"的佛教功用,赋予更多佛教内涵。因僧住持庙宇使民间神的妈祖信仰被赋予佛教内涵与色彩,谓之"佛教化"。此类现象在台湾鹿耳门妈祖庙、北港朝天宫、鹿港天后宫等皆有。台湾妈祖信仰"佛教化"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可远溯至宋代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妈祖信仰 大天后宫 佛教
下载PDF
宋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地理过程及其推力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衡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0-305,共6页
对宋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地理空间分布及扩散态势与不同信仰人群间的关联进行分析,认为民间信仰的一种传播和扩散途径是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逐步向较高的社会阶层扩散,并随着不同信仰人群的不同行为方式和活动空间特征,向着不同的传播路... 对宋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地理空间分布及扩散态势与不同信仰人群间的关联进行分析,认为民间信仰的一种传播和扩散途径是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逐步向较高的社会阶层扩散,并随着不同信仰人群的不同行为方式和活动空间特征,向着不同的传播路径进行传播,并形成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宋代是妈祖信仰发展的初期,渔民、海员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员这些不同的信仰群体在妈祖信仰传播地域扩大过程中先后加入,逐步实现信仰的等级扩散。不同信仰群体对其地域扩散推动方式不同:渔民群体以短距离传染性扩展扩散为主,海员海商群体以长距离迁移扩散为主,士绅官宦群体二者兼而有之。不同信仰群体对信仰地域传播形成的地理分布态势不同。渔民群体产生沿海岸小范围密集型分布,海员海商产生港口集镇分布特征,士绅官宦推动信仰向着政治中心传播。这些不同的传播类型和分布态势与各人群活动地域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妈祖信仰 传播 信仰人群 地理空间特征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蔡少卿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 观音 妈祖 民间信仰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下民间宗教的应然与实然——以妈祖信仰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翁珠琴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民间宗教作为宗教的范畴,它的发展具有普通宗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性,这些规律性为民间宗教的发展指定了道路,构成了民间宗教的应然性范畴.同时,民间宗教自身又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其区别于狭义的正规宗教,组成了它的实然性范畴.文... 民间宗教作为宗教的范畴,它的发展具有普通宗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性,这些规律性为民间宗教的发展指定了道路,构成了民间宗教的应然性范畴.同时,民间宗教自身又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其区别于狭义的正规宗教,组成了它的实然性范畴.文章论述了民间宗教的应然特征与实然特征,探讨了民间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和谐社会中民间宗教的表现形式、发展方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 应然 实然 妈祖信仰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妈祖信仰在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力
5
作者 樊如霞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9-32,38,共5页
妈祖信仰对台湾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台湾早期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进程中,妈祖信仰对于凝聚以地缘群体聚落移民间的关系方面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50年间,妈祖信仰对于凝聚民族精... 妈祖信仰对台湾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台湾早期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进程中,妈祖信仰对于凝聚以地缘群体聚落移民间的关系方面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50年间,妈祖信仰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抗拒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奴化进程具有很强的作用。在当代,妈祖信仰已发展成为维系两岸骨肉亲情、增进相互了解、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台湾地区 文化
下载PDF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以陈玉慧的《海神家族》为中心
6
作者 杨君宁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
陈玉慧的长篇小说《海神家族》将以女性为主线贯穿而成的台湾家族故事与民间信仰交织起来。本文以此为主要讨论对象,研究无父家庭的主流历史中,从女性角度写就的阴性历史如何伴随妈祖传说而展开,彼此如何成就,历史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怎样... 陈玉慧的长篇小说《海神家族》将以女性为主线贯穿而成的台湾家族故事与民间信仰交织起来。本文以此为主要讨论对象,研究无父家庭的主流历史中,从女性角度写就的阴性历史如何伴随妈祖传说而展开,彼此如何成就,历史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怎样被呈现,离散有何依归等等问题。在以女性命运和民俗风习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台湾小说系谱中,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蔡素芬的《盐田儿女》系列,陈淑瑶晚近之《流水账》已开启先声。《海神家族》与它们的关联同其独特之处又在何处?这也同样是本文试图在此一文本系统内对比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女性书写 家族史 民间信仰 妈祖传说
下载PDF
论舞水河流域妈祖信仰的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丽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7,共4页
舞水河流域深处大西南山区,远离海滨,但却普遍存在着发源于莆田海滨、被沿海人民奉为海神的妈祖信仰。在梳理和考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舞水河流域妈祖信仰至迟是在明末清初由福建移民与客商通过长江逆流而上、经沅水传入,并流行于清中后... 舞水河流域深处大西南山区,远离海滨,但却普遍存在着发源于莆田海滨、被沿海人民奉为海神的妈祖信仰。在梳理和考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舞水河流域妈祖信仰至迟是在明末清初由福建移民与客商通过长江逆流而上、经沅水传入,并流行于清中后期;其形成原因与该流域内丰富的山林特产资源、优越的水运交通条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会馆与天后宫的结合及妈祖自身的变化密切相关。与沿海妈祖信仰相比较,舞水河流域的妈祖信仰具有信仰群体的超区域性、神灵体系的杂糅性、庙宇建筑的商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水河 天后宫 妈祖信仰 起源
下载PDF
从龙王到妈祖——中国海洋社会的信仰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应南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4-59,84,共7页
自唐伊始,民间信仰习俗中就确立了以龙王为主导的海神信仰。宋代,又出现了湄州林氏女飞天的故事,并持续受到历代统治者赐封,成为沿海民众普遍崇奉的妈祖,并取代龙王成为中国海洋信仰的主神。民俗信仰是民众生活的抽象反映,从龙王到妈祖... 自唐伊始,民间信仰习俗中就确立了以龙王为主导的海神信仰。宋代,又出现了湄州林氏女飞天的故事,并持续受到历代统治者赐封,成为沿海民众普遍崇奉的妈祖,并取代龙王成为中国海洋信仰的主神。民俗信仰是民众生活的抽象反映,从龙王到妈祖海神信仰的变化彰显了中国海洋社会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 妈祖 海洋 信仰
下载PDF
村镇之间:桂北都柳江流域两个花炮节传承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黄洁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7-76,共10页
文章以桂北都柳江流域富禄乡为调查点,主要围绕清末近代以来闽粤汉族移民进入经商的重要事件,考察移民所携带的妈祖信仰文化在地化的历史过程,以及花炮节成为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的当代复兴与传承,从而实现对处于历史发展和民俗变迁过程... 文章以桂北都柳江流域富禄乡为调查点,主要围绕清末近代以来闽粤汉族移民进入经商的重要事件,考察移民所携带的妈祖信仰文化在地化的历史过程,以及花炮节成为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的当代复兴与传承,从而实现对处于历史发展和民俗变迁过程中的"村"与"镇"的动态理解。重点在于把握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妈祖信仰以及葛亮村和富禄镇两地花炮节的不同传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村镇 花炮节 传承 妈祖信仰 区域空间
下载PDF
圣俗融合的实践与民间信仰空间扩展——一个闽南渔村的宗教人类学考察
10
作者 陈琼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是民间信仰的特点,二者的相互作用与民间信仰的变迁存在关联。通过对一个闽南渔村妈祖宫的田野调查,认为信仰空间中神圣与世俗性的互促共进与融合构成信仰空间扩展实践的逻辑前提,导致信仰空间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双... 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是民间信仰的特点,二者的相互作用与民间信仰的变迁存在关联。通过对一个闽南渔村妈祖宫的田野调查,认为信仰空间中神圣与世俗性的互促共进与融合构成信仰空间扩展实践的逻辑前提,导致信仰空间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扩展。这种扩展促使了闽南民间信仰的繁荣,从中可以看到传统信仰资源在现当代社会中的巧妙转换和利用。此举不仅是民间信仰文化包容性与变通性的诠释,而且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深厚内涵和旺盛生命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信仰空间 扩展 闽南 妈祖宫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阈下的妈祖信仰与清代台湾社会
11
作者 赵庆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18年第4期37-44,共8页
清代的台湾寺庙藏有诸多涉及地方治安、汉番矛盾、资源分配等地方社会问题的示谕碑文。其中,妈祖庙所藏示谕碑文数量最多,且其碑刻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汉番关系、族群械斗等非常典型,体现了妈祖信仰在协助清政府治理地方社会方面的积极作... 清代的台湾寺庙藏有诸多涉及地方治安、汉番矛盾、资源分配等地方社会问题的示谕碑文。其中,妈祖庙所藏示谕碑文数量最多,且其碑刻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汉番关系、族群械斗等非常典型,体现了妈祖信仰在协助清政府治理地方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士绅、宗族力量薄弱,清政府因此引入妈祖等神明的无形力量协助治理地方社会。妈祖调和族群矛盾的社会功能不仅符合清政府官方政治统治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从移民社会转向定居社会需要稳定外部环境的民间社会的利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视阈 妈祖信仰 清代 台湾社会
下载PDF
台湾妈祖信仰传承之个案研究-以2009台北县妈祖文化节为例
12
作者 邱冠斌(Philip Kuan-Pin Chiu) 《中華行政學報》
妈祖是中国沿海各省居民主要的宗教信仰对象之一,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华侨的外移,自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妈祖信仰不断的传播和扩展,已遍及海内外各地。台湾的妈祖信仰是在明清之际由大陆移民渡海来台时引进。四百多年前,先民们从... 妈祖是中国沿海各省居民主要的宗教信仰对象之一,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华侨的外移,自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妈祖信仰不断的传播和扩展,已遍及海内外各地。台湾的妈祖信仰是在明清之际由大陆移民渡海来台时引进。四百多年前,先民们从大陆沿海移民台湾,为祈求航海平安、谋生顺利,随身带着妈祖的香火,提供心灵上的慰藉。由於妈祖神力庇佑、灵验无比,全台湾各地信众纷纷建庙奉祀,妈祖信仰於是遍及台湾各个角落,成为台湾民间最大的宗教信仰。 在台湾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妈祖信仰也是构成台湾文化传统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台湾大大小小的妈祖宫庙合计超过二千座,几乎每个乡镇都建有妈祖庙,而且全台湾的妈祖信徒多达一千四百万人,占台湾人口总数的61%之多。台湾主要的妈祖宫庙都是各个地方的政经活动中心,地方士绅积极参与妈祖宫庙事务,将信众捐献结余的香油钱回馈乡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信众透过对妈祖的虔诚信仰,将妈祖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无私无我精神发扬光大,也反映出信众对乡土的认同与关怀。 近年来由於全台各地纷纷举办妈祖文化节,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再次受到高度的重视。例如,台中县政府於1999年首创的「大甲妈祖文化节」在2003年扩大为「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2005年台北市政府开始举办「台北妈祖文化节」,而位於台湾南部的云林县也从2007年开始举办「北港妈祖文化节」。本研究个案「台北县妈祖文化节」则是由台北县政府在今年的4月11日首次举办。全台湾北、中、南各地都有县市政府与深具代表性的妈祖宫庙共同举办妈祖文化节,以持续弘扬妈祖文化、传承妈祖信仰。 藉由深入探究2009台北县妈祖文化节的主要内容与时代意义,本研究发现,就如同大甲妈祖所在的台中县和北港妈祖所在的云林县一般,举办妈祖文化节的确有助於提升妈祖信仰在当地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庆祝妈祖圣诞的相关活动不但凝聚当地妈祖信众的团结,也促进妈祖信仰在当地的传承。新颖和饶富创意的妈祖民俗庆典活动,让更多年轻族群愿意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台湾民间信仰的历史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媽祖 信仰 文化 台北縣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