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by which Rab5 promotes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zebrafish Mauthner axons
1
作者 Jiantao Cui Yueru Shen +2 位作者 Zheng Song Dinggang Fan Bing 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6期1816-1824,共9页
Rab5 is a GTPase protein that is involved in intracellular membrane trafficking. It functions by binding to various effector proteins and regulating cellular response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transport vesicles an... Rab5 is a GTPase protein that is involved in intracellular membrane trafficking. It functions by binding to various effector proteins and regulating cellular response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transport vesicles and their fusion with the cellular membrane. Rab5 has been repor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ebrafish embryo;however, its role in axonal regener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zebrafish Mauthner cell model of axonal injury using single-cell electroporation and two-photon axotomy techniques. We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Rab5 in single Mauthner cells promoted marked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intra-axonal transport vesicles. In contrast, treatment of zebrafish larvae with the Rab kinase inhibitor CID-1067700markedly inhibited axonal regeneration in Mauthner cells. We also found that Rab5 activ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 during axonal repair of Mauthner cells and promoted the recovery of zebrafish locomotor function. Additionally, rapamycin, an inhibitor of 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downstream of PI3K, markedly hindered axonal regenera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ab5 promotes the axonal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zebrafish Mauthner cells by activating the PI3K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onal regeneration mauthner cell nerve regeneration Rab5 ZEBRAFISH
下载PDF
DUSP2 deletion with CRISPR/Cas9 promotes Mauthner cell axonal regener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zebrafish 被引量:1
2
作者 Guo-Jian Shao Xin-Liang Wang +2 位作者 Mei-Li Wei Da-Long Ren Bing 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77-581,共5页
Axon r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urons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s tightly regulated by multiple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factor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istinct genes are changed after central neural system(CNS)injur... Axon r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urons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s tightly regulated by multiple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factor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istinct genes are changed after central neural system(CNS)injury and affect axon regeneration.A previous study identified dusp2 as an upregulated gene in zebrafish with spinal cord injury.Here,we found that 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2(DUSP2)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axon regeneration of the Mauthner cell(M-cell).DUSP2 is a phosphatase that mediates the dephosphorylation of JNK.In this study,we knocked out dusp2 by CRISPR/Cas9 and found that M-cell axons of dusp2(-/-)zebrafish had a better regener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after birth(within 8 days after birth),while those of dusp2^(+/-)zebrafish did not.Overexpression of DUSP2 in Tg(Tol 056)zebrafish by single-cell electroporation retarded the regeneration of M-cell axons.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DUSP2 knockout slightly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phosphorylated JNK.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knocking out DUSP2 promoted the regeneration of zebrafish M-cell axons,possibly through enhancing JNK phosphory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on regener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RISPR/Cas9 DUSP2 JNK mauthner cell single-cell electropo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two-photon axotomy ZEBRAFISH
下载PDF
迷走神经感觉输入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胞内电位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丽敏 谢燕 +1 位作者 虞芬 张茂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256,共5页
实验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 ,初步探索了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在双侧Mauthner (M)细胞胞体诱发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表明 :( 1)直接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 ,可在同侧或对侧M细胞胞体记录到一种短潜伏期、长持续时间、分级的、复合的突触后电... 实验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 ,初步探索了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在双侧Mauthner (M)细胞胞体诱发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表明 :( 1)直接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 ,可在同侧或对侧M细胞胞体记录到一种短潜伏期、长持续时间、分级的、复合的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potentials,PSPs)。此PSPs表现出明显的强度依从性和频率依赖性。 ( 2 )刺激迷走神经诱发的PSPs可使逆向锋电位的幅度降低。 ( 3 )肌注士的宁后 ,PSPs的幅度增高、平均持续时间增加、峰值前移 ,并且可爆发两个以上的动作电位。上述结果提示 :迷走神经到M细胞的通路可能是由长短不等的神经链群组成的 ,且此通路中不仅包含有兴奋性成分还包含有抑制性成分 ,而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起着调节M细胞兴奋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迷走神经 突触后电位 鲫鱼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起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茂先 张淑华 +2 位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用单个方波脉冲刺激鲫鱼脊髓,逆向激活M细胞轴突,同时刺激脊髓内的上行传导通路。用玻璃微电极在延髓M细胞胞体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发现,M细胞逆向动作电位的降支上虽然经常出现错折,但错折与逆向动作电位本身并无必然联系。用... 用单个方波脉冲刺激鲫鱼脊髓,逆向激活M细胞轴突,同时刺激脊髓内的上行传导通路。用玻璃微电极在延髓M细胞胞体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发现,M细胞逆向动作电位的降支上虽然经常出现错折,但错折与逆向动作电位本身并无必然联系。用阳极阻滞方法显露出来的错折电位呈尖峰状,与后继的低幅度去极化反应联系紧密,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一复合EPSP。它比脊髓EPSP的潜伏期短、幅度小、阈值更低,经常与M细胞的轴突同时被激活。将其称为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脊髓EPSP 前电位
下载PDF
嗅神经兴奋性输入在鲫鱼Mauthner细胞上的定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2 位作者 童学红 李效义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在鲫鱼Mauthner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探测了嗅神经刺激诱发的EPSP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嗅神经EPSP第1成分在胞体附近幅度最高,沿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逐渐衰减;第2成分在腹侧树突最远端最... 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在鲫鱼Mauthner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探测了嗅神经刺激诱发的EPSP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嗅神经EPSP第1成分在胞体附近幅度最高,沿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逐渐衰减;第2成分在腹侧树突最远端最大,向胞体和外侧树突方向扩布时逐渐衰减。这表明嗅神经输入分别集中投射在胞体附近和腹侧树突末梢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EPSP mauthner细胞 鲫鱼 兴奋性输入
下载PDF
脊髓传入引起的Mauthner细胞顺向激活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娜 童学红 +4 位作者 张淑华 虞 张茂先 李效义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64-365,共2页
Mauthner细胞(M细胞)作为指令性神经元发动惊跳反射,是硬骨鱼类逃避危险侵袭的重要活命中枢。M细胞的兴奋性输入来自视、听、侧线、前庭、嗅和躯体等感觉系统[1~6]。一般认为视、听传入对M细胞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在... Mauthner细胞(M细胞)作为指令性神经元发动惊跳反射,是硬骨鱼类逃避危险侵袭的重要活命中枢。M细胞的兴奋性输入来自视、听、侧线、前庭、嗅和躯体等感觉系统[1~6]。一般认为视、听传入对M细胞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在没有其他兴奋性传入的情况下可直接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传入 mauthner细胞 顺向激活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在腹侧树突上的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英才 李效义 +4 位作者 童学红 张淑华 高娜 虞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在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脊髓刺激诱发的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和逆向动作电位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电位在胞体处幅度最大,沿腹侧树突幅度逐渐降低。其衰减扩布...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在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脊髓刺激诱发的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和逆向动作电位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电位在胞体处幅度最大,沿腹侧树突幅度逐渐降低。其衰减扩布的空间常数约为500μm,明显大于逆向动作电位沿同样方向扩布时的空间常数330μm。提示中介前电位的突触比较集中地排列在胞体附近,沿腹侧树突也有少量散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脊髓 EPSP前电位 鲫鱼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轴丘定位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学红 张淑华 +1 位作者 虞棻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轴丘定位方法 电生理学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和其他网状神经元组成的脑干逃跑网络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正娟 李效义 张丽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Mauthner细胞(M细胞)是激活硬骨鱼类惊跳反射的指令性神经元。近年有学者提出脑干逃跑网络的假说,应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研究水平进行了验证。本文就脑干逃跑网络概念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神经元 网络 逃跑 脑干 组成 网状 硬骨鱼类 研究水平 发生发展 M细胞
下载PDF
鲫鱼迷叶与Mauthner细胞关系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茂先 虞棻 +1 位作者 张淑华 杨海萍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刺激鲫鱼的迷叶,在Mauthner细胞内记录到潜伏期不同的两类动作电位。第1类潜伏期较长(0.4~0.5ms),动作电位发生前首先引起分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动作电位;第2类动... 刺激鲫鱼的迷叶,在Mauthner细胞内记录到潜伏期不同的两类动作电位。第1类潜伏期较长(0.4~0.5ms),动作电位发生前首先引起分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动作电位;第2类动作电位潜伏期短(0.2~0.3ms),动作电位发生前记录不到EPSP。实验结果揭示:迷叶与M细胞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神经纤维联系,一种是迷叶发出的神经纤维与M细胞构成突触联系,另一种是M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与迷叶发生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mauthner细胞 迷叶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刺激嗅神经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直接刺激嗅神经在Mauthner细胞上引起分级的复合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嗅神经诱发的EPSP包含两个性质不同的成分。第1成分的潜伏期短(平均为0.62ms),持续时间短,对高频率刺激不敏感。第2成分继第1成分之后发生,持续时间长达4 ms以上... 直接刺激嗅神经在Mauthner细胞上引起分级的复合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嗅神经诱发的EPSP包含两个性质不同的成分。第1成分的潜伏期短(平均为0.62ms),持续时间短,对高频率刺激不敏感。第2成分继第1成分之后发生,持续时间长达4 ms以上,为典型的复合波形状,对高频率刺激敏感,当后续刺激的间隔期由27 s缩短至100 ms时,其幅度衰减为原来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后电位 mauthner细胞 嗅神经
下载PDF
利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测量硬骨鱼Mauthner细胞的空间方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淑华 张英才 +1 位作者 虞棻 张茂先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对硬骨鱼Mauthner细胞(M细胞)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常常需要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细胞的空间构型,特别是其两条主要树突的空间走向。过去虽有作者利用形态学技术对M细胞做过经典的三维重构,但未能精确地测量该细胞在三维空间的伸展情况。最近... 对硬骨鱼Mauthner细胞(M细胞)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常常需要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细胞的空间构型,特别是其两条主要树突的空间走向。过去虽有作者利用形态学技术对M细胞做过经典的三维重构,但未能精确地测量该细胞在三维空间的伸展情况。最近,本实验室利用对鲫鱼M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进行多记录点胞内穿刺技术所获得的各记录点的三维坐标,结合投影几何作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空间方位
下载PDF
刺激迷叶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3
作者 童学红 李效义 +3 位作者 张丽娟 侯晓莉 崔茜 郝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37-41,共5页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潜伏期(0.584±0.16 ms),较长持续时间(6.20±2.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并可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迷叶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迷叶—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依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的限定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迷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下载PDF
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鲫鱼Mauthner细胞顺向激活
14
作者 谢燕 刘丽敏 +1 位作者 虞芬 张茂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 (M细胞 )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刺激鲫鱼迷走神经 ,并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鲫鱼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结果 :在M细胞胞内记录到分级的、复合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分为第一成分和第...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 (M细胞 )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刺激鲫鱼迷走神经 ,并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鲫鱼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结果 :在M细胞胞内记录到分级的、复合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分为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 ,EPSP的幅度增大 ,反应持续时间延长。当刺激强度足够大时 ,在第一成分或第二成分的基础上可爆发动作电位。结论 :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 ,这与以往的观点不同 ;②从迷走神经到M细胞的感觉传入通路可能由含有兴奋性和抑制性成分的不同种类的神经链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迷走神经 鲫鱼 mauthner细胞 顺向激活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动作电位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在外侧树突上的分布
15
作者 高娜 童学红 +4 位作者 张淑华 李效义 虞穿 张茂先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用多点胞内穿刺方法在8个Mauthner细胞(M细胞)探测了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在外侧树突上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电位的幅度在胞体处最大,沿外侧树突逐渐衰减,其衰减过程与逆向动作电位的衰减过程相似... 用多点胞内穿刺方法在8个Mauthner细胞(M细胞)探测了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在外侧树突上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电位的幅度在胞体处最大,沿外侧树突逐渐衰减,其衰减过程与逆向动作电位的衰减过程相似。提示中介前电位的突触集中分布于胞体;前电位与逆向动作电位相同,均以单纯的电紧张性扩布方式沿外侧树突传播。间接表明外侧树突上没有中介前电位的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脊髓 EPSP前电位 外侧树突 鲫鱼
下载PDF
硝酸士的宁对刺激鲫鱼脊髓诱发的Mauthner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的影响
16
作者 虞棻 童学红 +3 位作者 李博 刘丽敏 张茂先 李效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索肌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鲫鱼脊髓所诱发的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M细胞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肌注硝酸士的宁后逆向动作电位后突触后电位(PSPs)的幅度升高,持续时间增加,并可在此基础上暴发动作电位... 目的探索肌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鲫鱼脊髓所诱发的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M细胞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肌注硝酸士的宁后逆向动作电位后突触后电位(PSPs)的幅度升高,持续时间增加,并可在此基础上暴发动作电位。结论从脊髓到M细胞的传入通路中可能有抑制性递质甘氨酸的释放和相应受体的存在,其与兴奋性递质一起调节M细胞兴奋性,从而使M细胞的活动与整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士的宁 突触后电位 鲫鱼
下载PDF
硝酸士的宁对鲫鱼皮肤刺激诱发Mauthner细胞电位的影响
17
作者 张丽娟 童学红 李效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0,230,共3页
目的:探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皮肤激活鲫鱼Mauthner细胞产生胞内电位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结果:①直接刺激皮肤,可在同侧或者对侧的M细胞产生一种高幅度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s,PSPs)。此反应在不同的刺... 目的:探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皮肤激活鲫鱼Mauthner细胞产生胞内电位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结果:①直接刺激皮肤,可在同侧或者对侧的M细胞产生一种高幅度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s,PSPs)。此反应在不同的刺激频率下表现出不同的幅度。②肌注硝酸士的宁后皮肤刺激诱发的胞内反应的幅度增加,甚至在原有去极化的基础上爆发动作电位。③将逆向动作电位重合到胞内反应的不同时刻,观察到逆向动作电位在整个由皮肤刺激诱发的胞内反应期间都降低。④肌注硝酸士的宁后逆向动作电位衰减的逐渐幅度减小,峰值提前,时程缩短,直至不发生衰减。结论:从皮肤到M细胞的传入通路中既有兴奋性成分,又有抑制性成分,二者相互制约平衡,对M细胞的兴奋性进行精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皮肤 突触后电位 硝酸士的宁
下载PDF
视被盖兴奋性输入在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上的分布
18
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5 位作者 张淑华 陈哲 高娜 虞棻 张茂先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 ,在鲫鱼Mauthner细胞 (M细胞 )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逆向动作电位和刺激视被盖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简称视被盖EPSP)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逆向动作电位的幅度在胞体处最大 ,沿腹侧树突逐渐衰减 ;视被盖EPSP在...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 ,在鲫鱼Mauthner细胞 (M细胞 )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逆向动作电位和刺激视被盖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简称视被盖EPSP)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逆向动作电位的幅度在胞体处最大 ,沿腹侧树突逐渐衰减 ;视被盖EPSP在胞体处的幅度较小 ,沿腹侧树突逐渐增加。提示 :视被盖输入集中投射在腹侧树突近末梢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视被盖 卿鱼
下载PDF
刺激皮肤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动作电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逵 张淑华 张英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低潜伏期和时程也最短,分布在胞体及胞体附近的腹侧树突上,耐受≥1Hz的刺激。b组EPSP幅度最高,时程最长,潜伏期介于a、c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从胞体到腹侧树突末梢端幅度逐渐增大;在b组EPSP基础上可爆发动作电位。c组EPSP的特点是需要较强(伤害性)刺激≥100V才可出现,潜伏期最长幅度介于a、b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上述3组EPSP上均叠加有代表电突触活动的尖峰样瞬变电位。结论(1)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可使M细胞爆发动作电位,这与以往观点不同;(2)皮肤伤害性刺激可使M细胞产生一个迟发性EPSP(3)从皮肤投射到M细胞的神经通路可能是由含有不同突触接替次数和不同突触种类的神经链群组成,它们在M细胞上的投射部位各异;4在上述通路上有可能皆存在电和化学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皮肤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鲫鱼
下载PDF
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区诱发的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3 位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虞芬 张茂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0.63±0.09 ms),持续时间较长(5.49±1.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以较高强度刺激小脑常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小脑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小脑-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根据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lmer细胞 小脑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