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杂志与五四现代白话文的形成——重新审视五四现代白话文的产生及其现代性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东堰 李欣仪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科学》杂志并不以文体变革为己任,反而走在了中国现代语体文变革的最前列——最先采用横排书写方式、最先使用西式的标点,并且早在《新青年》有意提倡白话文的两年前,就已经刊发了极具现代汉语特质的白话文。《科学》杂志上的文体语... 《科学》杂志并不以文体变革为己任,反而走在了中国现代语体文变革的最前列——最先采用横排书写方式、最先使用西式的标点,并且早在《新青年》有意提倡白话文的两年前,就已经刊发了极具现代汉语特质的白话文。《科学》杂志上的文体语言变革方向与后来汉语现代化转型的方向是一致的,它的出现标志着晚清白话文运动向五四现代白话文运动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完全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这种无意识的转变恰恰显示出了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白话文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进而揭示出五四思想革命与语言革命之间的血肉联系。这一点正是学界一直所忽视的,由此需要我们调整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五四白话文运动 五四思想革命
下载PDF
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培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6-52,共7页
中国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在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 ,核心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中国语文现代化兴起于 1 9世纪末 ,延续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语文改革改变了中国语文的落后面貌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为中国社会的进... 中国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在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 ,核心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中国语文现代化兴起于 1 9世纪末 ,延续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语文改革改变了中国语文的落后面貌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展望 2 1世纪的中国语文现代化 ,主要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普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 .发展言文一致的现代白话文。 3 .推行现代汉字的“四定”,实现汉字的简易化。 4.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5 .提高英语的水平。 6.促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 7.促进语文技术的现代化。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受到保守势力和复古思潮的阻挠 ,但是它们最终都不能改变中国语文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文现代化 普通话 现代白话文 汉字 四定 汉语拼音 语文教育 现代化
下载PDF
文学的逻辑--五四新文学观念研究
3
作者 魏继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观。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观。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革命与改良的纠缠。研究五四白话文的目的在于为五四文学寻求文学性的文学史定位,尝试构建复杂的文学史观,探寻以科学观念指导下的宽容心态切入文学史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白话文 偶然与必然 有序与无序 革命与改良
下载PDF
白话文运动:传承还是摒弃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平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4期61-70,共10页
1917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也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白话文运动取得的成绩,是白话文正式进入学校常规教育课程,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加速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汉语的主流文体。从当时直至现在对该运动的历史叙事,一般都将白话... 1917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也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白话文运动取得的成绩,是白话文正式进入学校常规教育课程,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加速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汉语的主流文体。从当时直至现在对该运动的历史叙事,一般都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比作欧洲各国自文艺复兴起民族语言文学取代拉丁语文学,同时将之比作一场文学上的革命。这种观点在两个重要方面比附失伦。首先,从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看,20世纪初白话文传承的是中国上千年的语言文化传统,相比而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民族新兴书面语历史短暂,语言资源贫乏;欧洲民族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以后,后者基本被摒弃,而文言文始终是中国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次,欧洲各国民族语言取代拉丁文成为主流文体,是个渐变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狂飙突进式的革命。白话文的情况与此相仿。白话文作品在元、明、清时期广为传播,自19世纪下半叶起白话文使用更为普遍。白话文运动与其说是一场革命,不如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是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中国语言应用传统的传承和发展。19世纪下半叶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以后,该发展开始加速,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白话文运动的真正意义,是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十字方针,为此后汉语标准口语和标准书面语的成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汉语拼音化给出了前提条件。19世纪以来在语言文字改革问题上提出的重要主张如何落实,此方针为之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运动 传承 摒弃 新文化运动 文言 白话
下载PDF
五四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5
作者 郑晓锋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7-66,共10页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发生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它一方面代表着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文言文化主导地位的终结,一方面预示着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开始自觉的现代性实践。然而,五四白话文运动并非突发性的文化思潮,而是晚...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发生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它一方面代表着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文言文化主导地位的终结,一方面预示着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开始自觉的现代性实践。然而,五四白话文运动并非突发性的文化思潮,而是晚清白话文运动的继续和深化,并在与文学守旧派的艰苦激烈论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自此,以提倡白话文为突破口的现代文学开始了新的文学话语秩序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白话文运动 现代性 转型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五四时期反对派的挑战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0,共8页
五四时期,林纾、章士钊与学衡派从不同方面向新文学挑战,因而在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多以反对派的角色受到否定性的评价。实际上,历史是复杂的,林纾对传统失传的担忧,章士钊的民族主体性观念和新与旧、雅与俗的辩正观念,学衡派尊重传统、捍... 五四时期,林纾、章士钊与学衡派从不同方面向新文学挑战,因而在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多以反对派的角色受到否定性的评价。实际上,历史是复杂的,林纾对传统失传的担忧,章士钊的民族主体性观念和新与旧、雅与俗的辩正观念,学衡派尊重传统、捍卫汉字、循序渐进的渐进改革观与内涵丰富的文学观,对于新文学来说具有程度不同的积极意义,对此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反对派 挑战 新文学 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