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粟特人移民聚落形成原因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树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19,共6页
公元7~8世纪九姓胡移民聚落的增加,摩尼教、祆教等宗教的东传,九姓胡的频繁入贡,均与当时中亚地区的政治形势即阿拉伯帝国的东向扩张密切相关。席卷粟特人城邦的"圣战"浪潮,正是导致大批粟特人东迁和摩尼教、祆教等宗教东传... 公元7~8世纪九姓胡移民聚落的增加,摩尼教、祆教等宗教的东传,九姓胡的频繁入贡,均与当时中亚地区的政治形势即阿拉伯帝国的东向扩张密切相关。席卷粟特人城邦的"圣战"浪潮,正是导致大批粟特人东迁和摩尼教、祆教等宗教东传以及九姓胡频繁入贡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粟特人 移民聚落 阿拉伯帝国 “圣战”
下载PDF
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宗教文明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再聪 《丝绸之路》 2000年第S1期82-84,共3页
在李唐王朝处于平定安史之乱时期 ,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北广大地区达七十多年。在此期间 ,敦煌呈现出佛教、景教、摩尼教、苯教、祆教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本文援引大量文献资料 。
关键词 吐蕃 敦煌宗教文化 佛教 景教 摩尼教 苯教 祆教
下载PDF
塔吉克族生活中的祆教遗存初探
3
作者 张爱春 张运祥 王胜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3-45,共3页
塔吉克族是中亚的一个古老民族,虽然现在信奉伊斯兰教,但是祆教在塔吉克人现实生活中影响很大,比如对光明、对白色、对火的崇拜等等。祆教遗存已经作为一种风俗习惯浓缩在塔吉克人的生活当中,并且影响到他们的灵魂深处。
关键词 塔吉克族 祆教 火崇拜
下载PDF
霞浦摩尼教灯仪与波斯宗教在华之递嬗
4
作者 杨富学 杨琛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159,共9页
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多有关于燃灯仪式的记载,尤其在《点灯七层科册》《奏申牒疏科册》和《祷雨疏》中最为频见,其功用主要集中在奉请神明、修持功德、禳灾拔度上。然而原始摩尼教乃至拜火教文献中均无礼灯、燃... 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多有关于燃灯仪式的记载,尤其在《点灯七层科册》《奏申牒疏科册》和《祷雨疏》中最为频见,其功用主要集中在奉请神明、修持功德、禳灾拔度上。然而原始摩尼教乃至拜火教文献中均无礼灯、燃灯仪式的记载,反而在中国境内流传的佛教、道教、祆教以及闽地的民间宗教仪轨中,或多或少出现了灯仪。摩尼教灯仪并非是其原生的仪轨,而是在东传后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汲取中原地区流行的华化佛教、道教乃至本土民间信仰的宗教仪式而成。祆教虽在燃灯仪式上和摩尼教具有相似性,但霞浦摩尼教灯仪与祆教灯仪并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浦文献 灯仪 摩尼教 佛教 道教 祆教
原文传递
阿胡拉·马兹达象征图像源流辨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武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112,F0003,共22页
双翼日盘图像最早出现于古代埃及,经过赫梯、米坦尼、腓尼基、亚述文明的传播过渡,最终在米底亚王国落脚。双翼日盘作为阿胡拉·马兹达神的象征表现依次出现在米底亚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帕提亚王朝。萨珊、粟特的阿胡拉·马... 双翼日盘图像最早出现于古代埃及,经过赫梯、米坦尼、腓尼基、亚述文明的传播过渡,最终在米底亚王国落脚。双翼日盘作为阿胡拉·马兹达神的象征表现依次出现在米底亚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帕提亚王朝。萨珊、粟特的阿胡拉·马兹达象征图像出现了新变,形象单一。从波斯到粟特,再到中国,阿胡拉·马兹达象征图像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抽象化到具象化,从符号化到偶像化。双翼日盘及其他形式的阿胡拉·马兹达象征图像作为神权的象征与世俗王权的关系极其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胡拉·马兹达 琐罗亚斯德教 祆教 双翼日盘 埃及 波斯 粟特 宗教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