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白马人傩舞戏现状考察——兼及“池哥昼”源流考证 被引量:4
1
作者 蒲向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
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白马人系古代氐人的后裔,陇南白马人主要聚居区在甘肃文县铁楼乡的白马河流域,其现存傩舞戏形式丰富多样,重要种类"池哥昼"、"麻昼"和"甘昼"等展示了其文化的典型性、原始性和... 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白马人系古代氐人的后裔,陇南白马人主要聚居区在甘肃文县铁楼乡的白马河流域,其现存傩舞戏形式丰富多样,重要种类"池哥昼"、"麻昼"和"甘昼"等展示了其文化的典型性、原始性和稀有性。最具代表性的傩舞戏"池哥昼"人物内涵源于父系氏族公社初期炎帝时代的刑天,与商周时期的雕题风俗有关。在春秋时期或略早形成氐羌三眼神土伯、二郎神崇拜的同时,融合殷周傩仪四目神(黄金四目)造就出傩舞戏形式并随之演进,延及明清至今,但傩舞戏扮相和表演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人 傩舞戏 现状 池哥昼 麻昼 甘昼 源流
下载PDF
陇南白马人傩舞戏面具特色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蒲向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5-70,64,共7页
陇南白马人傩面不仅具有独特的渊源和传说,且造型技法、色彩运用、装饰倾向等无不显示着独有的艺术特性。陇南白马人傩面具的"纵目"、"立目"、"凸目"造型,与二郎神崇拜和三星堆文化以及民族悠远、复杂的... 陇南白马人傩面不仅具有独特的渊源和传说,且造型技法、色彩运用、装饰倾向等无不显示着独有的艺术特性。陇南白马人傩面具的"纵目"、"立目"、"凸目"造型,与二郎神崇拜和三星堆文化以及民族悠远、复杂的历史变迁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人 傩舞戏 面具 池哥昼 麻昼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 被引量:2
3
作者 蒲向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8-95,共8页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艺术化和程式化是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发展变化的两极,在白马藏族娱神和娱人的傩舞戏表演中,服饰穿着则遵守着其独有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 傩舞戏 表演服饰 池哥昼 麻昼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论——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四 被引量:2
4
作者 蒲向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宏富:池哥昼、麻昼表演形式古朴,源自久远,内容复杂,涵义深厚;秋昼、甘昼、嘛勾池、阿里该昼等,体现了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从娱神到娱人文化的继承、变化和发展,处于中流;沿此而下,派生出的池母擀面、拐格达...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宏富:池哥昼、麻昼表演形式古朴,源自久远,内容复杂,涵义深厚;秋昼、甘昼、嘛勾池、阿里该昼等,体现了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从娱神到娱人文化的继承、变化和发展,处于中流;沿此而下,派生出的池母擀面、拐格达、杀野猪、秦州客等傩舞戏表演,内容各异,主要发挥着娱人、吉庆的作用。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从源到流的发展演变,经过了一个层累、积淀的历史文化过程,形成一个流畅的地域性民族傩舞戏历史传承序列,其深广内容无不揭示着白马藏族生存史的种种隐秘,文化和文学价值颇具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 傩舞戏 表演内容 池哥昼 麻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