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请与参禅——论马祖洪州禅“作用即性”的生活实践
1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6,共6页
中唐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提倡的“作用即性”的思想,一方面因其将“弹指动目”等行为视为“佛性”的体现而受到石头禅系的批评;另一方面在肯定日用生活的神圣性之时,解释了洪州禅乃至整个南宗禅劳动实践的佛学意义。百丈怀海建立禅... 中唐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提倡的“作用即性”的思想,一方面因其将“弹指动目”等行为视为“佛性”的体现而受到石头禅系的批评;另一方面在肯定日用生活的神圣性之时,解释了洪州禅乃至整个南宗禅劳动实践的佛学意义。百丈怀海建立禅门规式,其中的“普请法”便是“作用即性”思想的产物。在普请的劳动实践中完成禅理的参究,是洪州禅的一大特色,并影响到禅门其他宗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祖道一 百丈怀海 作用即性 平常心是道 禅门规式 普请
下载PDF
唐五代马祖禅系的弥勒信仰
2
作者 张子开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以《祖堂集》、《古尊宿语录》等文献为依托,考查了唐五代时期马祖道一禅系的弥勒信仰。文章认为,马祖门下僧侣相当普遍地涉及弥勒信仰,表明弥勒信仰在唐五代禅宗中有一定地位;马祖一系对待弥勒的观念,直承道信、惠能和净众保唐禅... 本文以《祖堂集》、《古尊宿语录》等文献为依托,考查了唐五代时期马祖道一禅系的弥勒信仰。文章认为,马祖门下僧侣相当普遍地涉及弥勒信仰,表明弥勒信仰在唐五代禅宗中有一定地位;马祖一系对待弥勒的观念,直承道信、惠能和净众保唐禅派而来,但又有了崇奉他力念佛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禅宗 马祖 道一 净土 弥勒信仰
下载PDF
论马祖道一禅师的心性解脱思想及其“庄学”特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凯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1,共4页
马祖道一心性思想的最终归结点主要是围绕着众生的自我解脱而发的,所谓的"成佛作祖"、得解脱,只须在一种无执取、无造作、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的"随顺自然"的生活中即可实现,而所谓的"非心非佛""道... 马祖道一心性思想的最终归结点主要是围绕着众生的自我解脱而发的,所谓的"成佛作祖"、得解脱,只须在一种无执取、无造作、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的"随顺自然"的生活中即可实现,而所谓的"非心非佛""道不属修""平常心是道"的心性论阐发,也可视为对"随顺自然"之解脱境界的一种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祖道一 心性论 解脱思想 “庄学”特色
下载PDF
马祖道一禅法解读
4
作者 李存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马祖道一在继承南禅禅法基础上,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及"平常心是道"等禅法思想,并首次运用棒喝之教化方式。其禅法思想本性无别,皆表佛法究竟不二之了义,但三者名目有别,只因随缘施教,对治度人之缘... 马祖道一在继承南禅禅法基础上,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及"平常心是道"等禅法思想,并首次运用棒喝之教化方式。其禅法思想本性无别,皆表佛法究竟不二之了义,但三者名目有别,只因随缘施教,对治度人之缘故。此三者质同而表异,彰表佛法之自在灵动与道者之无边大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祖道一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平常心是道 棒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